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导向下旧工业区更新治理研究
第648期 作者:□文/李晨瑶 时间:2021/1/1 9:58:17 浏览:232次
[提要]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大力发展工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还留在城市中心区域的老旧工业阻碍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更新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上日程。本文以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为出发点,结合成都东郊记忆改造更新的实例进行研究。总结旧工业建筑更新再利用的过程,创新其文化价值,以实现旧工业区的更新。
关键词:城市更新;工业遗产;旧工业区;文创产业园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9月17日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在经济全球化热潮中快速推进,逐渐出现城市用地紧张的现象,城市旧工业厂房用地与现代化城镇建设的矛盾愈演愈烈。然而,城镇化还包括着人的城镇化,城市的原住民与城市发展的共同记忆值得保护与保留。而部分旧工业建筑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就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伴随着工业遗产保护、改造与再利用实现华丽转身。在成都有着这样的一处地方,就是东郊记忆公园。
二、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工业遗产。既包括用于生产的建(构)筑物、设备设施和场地,也包括用于生活的建筑设施和场地,还包括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精神、生产流程等非物质类的遗产。
2、城市旧工业区。简单来说,旧工业区就是指为了满足城市日益更新的发展需要,而亟待更新改造或者重新开发利用的工业用地。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旧工业区自身潜在的一些问题开始显现:其一,工业区存在着建筑质量、环境景观、交通状况以及相关配套设施条件较差的情形;其二,它也因为相关经济、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引起了工业区自身本来的原始功能和性质已经不再适应该工业区所处地段的土地价值的状况。
3、文化创意产业。“传统是根,文化是魂”。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文化相关产品,注重人的参与,将人的意识融入这类以文化为基本内容的生产生活活动中,最后的产出可作为商品。祁述裕(2018)认为的文化产业园区,要有特定的空间、聚集一定数量的相似或高度相关的公司,以文化为商品,驱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文献综述
1、旧工业区城市更新相关研究。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西方国家是城市更新这一概念的最早起源地。城市更新,是为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城市的自我调整和完善。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随之而来的城市更新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城市研究的一个热点。
赵亚博、臧鹏(2019)运用CiteSpace对城市更新研究的主题词做出了分类,分别为社会空间关系与政策研究、城市更新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与地方相关的研究内容。围绕旧城区、城中村、旧工业区、工业遗产保护和老旧小区微改造等内容进行分析。表1是梳理的旧工业区更新模式分类。(表1)
2、工业遗产更新研究进展。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再利用是旧工业区更新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李蕾蕾(2002)从旅游业的角度对德国鲁尔工业区进行了探寻,引出了工业遗产旅游的新概念,在面对工业衰落和逆城市化的挑战下,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处理和再利用废弃的工业用地和空置的工业建筑,对此摸索了四种模式。
工业遗产是工业化的载体,是城市化的见证者。俞孔坚、方琬丽(2006)界定了工业遗产的范围,明确保护工业遗产的价值、紧迫性和必要性,并梳理了我国工业的发展过程和潜在的工业遗产。王学勇、张永超(2017)指出城市文脉是城市生命的根基,而工业遗产正能延续城市文脉。齐欣(2018)以城市规划和旅游开发切入,指出对于新兴的城市旅游而言,工业遗产旅游有独特的文化特色。
对于城市更新中的工业遗产保护,近年来,各地学者也有针对性地对各地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再利用进行了调查与探讨。许东风(2012)对重庆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从文化遗产学、历史学、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等学科做了研究,提出了工业遗产整体性保护与利用对工业城市振兴意义重大的观点。王任(2016)分析了瑞安新天地系列、南京1912集团系列和宁波老外滩案例,对镇江市以文化导向设计了街区改造。邵任薇、何颖(2018)实地调研了广州市广钢新城,基于此,提出运营机构要专业化,同片区的遗产最好联合起来、统一开发,以便形成规模效应。孙淼、李振宇(2019)综述了西方的城中厂更新,发现公共政策是指导工业遗产更新的具体策略。
三、旧工业用地成因及现状分析
(一)成因
1、国内城市化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状况极为不平衡,大多数工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工业则极不发达。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在前苏联援助的基础上,我国开始了覆盖全国范围的工业化建设,工业用地规模得到扩展。到19世纪80年代,通过努力,我国建成了40多个工业重点中心,这些涉及各个部门的完整的工业生产工厂,促进了一个基本的工业体系在我国的建立。第二产业在那个年代,极为有利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正处在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我国人口的城市化率大幅提高,2019年末已经达到了60.60%。工业是实现城市化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它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是,随着我们步入了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传统的以工业生产主导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由此出现了大量的旧工业区亟须转型升级。
2、传统工业的衰落。诞生于20世纪的重大工程项目,在快速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之后的如今,城市所辖面积和区域不断向外扩大,而这些工程项目已经完成了他们的时代使命和历史任务,并且它们所处的这些位置选择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高污染,过度的废气、废水、废弃物的“三废”排放,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伴随着城市规划的调整,城区的工厂逐步外迁或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自1990年以来,我国实行了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城市土地面积有限,地价数倍上涨。城市在发展中迎来了更新,对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追求也在压缩传统工业的生存空间。衰落的传统工业所生产的产品落后,低产值工业并不适合在如此高昂的地价上进行生产。
步入21世纪以来,许多位于城市区域内部的旧工业区被废弃。于是相应地兴起了旧城区改造,实际上是为了重新配置城市内部的土地资源,通过调整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土地利用结构,以期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
(二)现状分析。传统工业面临着这样的现状: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传统工业在城市生产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城市中工业时代的印迹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大大提高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去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精神文化生活的空缺。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中,生理需求是位于最基础层的,当基本生活得到满足时,逐渐地,人们开始重视起了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和丰富。
尽管工业遗产有着数量大、类型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但在许多地方,由于旧工业的效益较差,厂房已经被推倒,丰富的工业遗产流失严重。城市正处在转型期,对工业遗产的保护迫切。各个城市进行着多样化的工业遗产改造尝试,工业遗产保护在探索中前进。
四、东郊记忆更新治理案例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成都市为了改变旧工业区的发展困境,决定对东郊工业区进行结构性调整,将东郊的工业企业向远郊地区迁移。这项计划被叫做“东调”,它是成都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必然结果。而作为成都市最成功的工业遗产改造案例,东郊记忆已经成为了成都市的一个新兴地标。通过分析其改造模式,希望能为今后的文创产业发展导向的旧工业用地更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概况。东郊记忆地处成都市东二环外,毗邻建设路商业圈,它占地205亩,由成华区所辖,国营红光电子管厂(106信箱)是东郊记忆的前身。改建后最初的定位是一个音乐公园,后来为了能够更广阔地拥抱更大的市场,就更名“东郊记忆”,除了音乐产业,还引入了丰富多样的创意产业。原红光厂厂区鲜明的红砖色厂房,记录着一段工业历史,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
(二)东郊记忆发展的契机
1、区位条件具有显著的优势。东郊记忆坐落于成都市东二环外侧,成都市BRT二环快速公交在此停靠,又有多条公共交通线路,交通便利;处在中心城区,未来的发展前景好;又紧邻建设路商圈,消费市场广阔,有丰富的潜在消费群体,并且有利于形成建设路商圈和东郊记忆的联动效益。
2、调整产业结构,响应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2009年,成都市出台规划,改造东郊工业区。一个工厂的兴衰,代表着工业发展的缩影。对工业转型升级,以文化为旗帜驱动第三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助于成华区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由此,顺势在区位条件具有显著优势的国营红光旧厂址引入文创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3、东郊记忆所处地的原旧厂既见证了成都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工业时代经济发展,又承载着成都的工业历史。工业为成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它的保护,既是对工人和原住居民情感意义上的保护,又是对一段工业历史的保护,能保留下遗产供人缅怀,归属感和认同感也油然而生。
(三)东郊记忆的改造模式和现状。该园区的定位是建设音乐基地,并融合多元文化。大部分原厂房建筑被保留了下来,修复了原来的具有强烈前苏联风格的红砖墙外立面,这让建筑所携带的历史沧桑感得以保留了下来。而带有现代风格的涂鸦墙则创意十足。东郊记忆还将一些废弃的机具设备改造成具有美学价值的室外装饰构件,充满了怀旧感。例如,庞大的烟囱没有被炸毁,而是做了改造,成为了象征曾红红火火的工业时代和勤劳勇敢的工人的独特景观;中央大道上空的管道形成园区一道独特的风景;一些机械设备放在两侧道路展出;放了“东方红”号火车头的火车头广场,绿皮车厢内部还改为了咖啡厅,适合市民在此小憩。总之,这些都能唤起人民对工业时代的记忆。
而原厂房内部的生产器械、机具设备则被全部移除。室内空间被改造并赋予了新的功能。例如,空间高大的一号楼被改造为演艺中心,发展音乐产业,实现了工业建筑风格和现代音乐的结合;四号楼原融配车间厂房被改为影立方773IMAX影院,服务于周边居民的生活。被改造后的厂房具有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电影院、主题酒吧、特色餐饮、现场表演、商业发表、音乐培训、商业零售等多种功能,能承办多种各式各样的活动。园区内还有多个小剧场定期进行话剧演出,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休闲生活,其中的川秀剧场甚至还定期上演川剧,推动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川剧文化的发展和普及。
东郊记忆坚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旗帜导向,实现了原红光厂的本具有独特艺术景观的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创新并拓展了旧工业建筑的文化价值,实现了旧工业街区的再繁荣。
比东郊记忆发展更早的北京798艺术区,也是由北京国营电子厂(798厂)改造而来。园区风格简练朴实,定位是发展“SOHO式艺术中心”,引进了大量的艺术工作者和文化机构,其LOFT式的生活方式也在全国产生了影响。2019年,投资方与法国的公司签订五年合约,开启了中法文化交流项目。798艺术区已经远不仅是以前的老厂,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象征。东郊记忆可以借鉴北京798艺术区的发展形式,加强与其他类型的文创产业的合作,或者和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项目,加大力度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形象和文化符号。
(四)东郊记忆改造成功的原因
1、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各级政府为东郊工业区的改造提供政策、法规支持,对在改造过程中遇到拆迁、财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针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具体解决,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按规定执行各项指令,规划的落实度很高,最终改造的成果也让人民群众满意。
2、采用多种方式利用土地。在旧址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规划,根据项目的不同政策和特点,园区改造后的土地将通过拍卖、方案招标等多种方式出让。并且,园区的开发建设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建设速度得到了加快。
现在,作为成都市继宽窄巷子和锦里之后的第三张城市名片,东郊记忆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工业文化,有助于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它、认识它、继承它。并且,文化在继承中发展,20世纪的工业遗产在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进程里,在举办各类展览、音乐活动中,在以各种形式丰富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必然会创新各种层次的文化内涵,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成都城市文化的繁荣和成都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文化创意产业以文化内涵为引导,以现代化技术为手段,是一种新兴产业。由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以及它与其他产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能催生出新的产业形式,提升产业的附加值。
城市旧工业区改造是世界普遍面临的问题,城市旧工业用地更新是城市更新的其中一个主要内容。各个地方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状况不尽相同,若是一味地推倒重建既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又忽视了传承和发展工业文化。旧工业厂房虽破旧,但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凝聚一代人的理想信念。
实现旧工业用地的更新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针对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要达成旧工业用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首先就应树立全局观念,将其置于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以期达到地方经济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相得益彰、文化与商业共同繁荣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其自身的特色、空间区位、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发展潜能,结合实际,用正确恰当的方式激发它,完成对其的更新。产业转型不仅要突破原有的发展路径,更要用好各项政策资源,实现发展路径的创新。建立起相应的保护机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祁述裕.把握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N].光明日报,2018.12.3.
[2]丁凡,伍江.城市更新相关概念的演进及在当今的现实意义[J].城市规划学刊,2017(06).
[3]赵亚博,臧鹏,朱雪梅.国内外城市更新研究的最新进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10).
[4]李蕾蕾.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J].世界地理研究,2002(03).
[5]俞孔坚,方琬丽.中国工业遗产初探[J].建筑学报,2006(08).
[6]王学勇,张永超.基于城市文脉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再生研究[J].工业建筑,2017.47(12).
[7]齐欣.依托工业遗产创新发展沈阳工业旅游的对策研究[J].辽宁经济,2018(09).
[8]许东风.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振兴[D].重庆大学,2012.
[9]王任.文化导向下的中国旧城更新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16.
[10]邵任薇,何颖,吕英俊.城市更新中的工业遗产再利用研究——以广州市广钢新城为例[J].城市,2018(1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788088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