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全球价值链重构
第650期 作者:□文/蒋思琪 时间:2021/2/1 13:56:11 浏览:304次
[提要]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于不同的发展期待都希望进行全球价值链重构,其双向需求的契合点值得注意。从驱动分工演进和变化的因素来看,技术因素及其变化不仅是影响供应链劳动分工的重要因素,也是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决定因素。而且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关键因素(技术条件)可能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加速发展。因此,如何在技术层面寻求突破是中国企业应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关键支点。
关键词:新冠疫情;全球价值链重构;技术因素;中国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11月11日
全球价值链体系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动态系统,涉及产品价值创造、产品设计和生产的各个环节的作用和相互联系,这些服务包括库存、周转、分配、贸易、消费服务。其形成激发了各国潜在的比较优势,使得分工效率显著提高,同时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循环中形成了更加复杂的网络关系,以使得世界各国的合作分工更加紧密。然而,全球贸易竞争摧毁了一些企业和相关产品的供应链,限制它们的市场流通和产品价值的不完全销售,这损害了整个国际社会创造附加值和产品价值的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和贸易战背景下,某些商品的跨界生产、流通、储存、分销和消费受到了阻碍,这导致全球价值量和实现这些价值总量的机会减少,并破坏全球公共福利,因此全球价值链调整与重构已然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走向。
一、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动因
在全球价值链的第一轮分工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起着主导作用。市场经济全球化是前一轮分工的本质。全球价值链的迅速发展伴随着“不平等”的现实迹象。虽然快速发展的全球价值链有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但“机会不公平”和“地位不平等”的特征由于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和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而愈发凸显。发达国家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利用技术等优势,成为实际掌控和主导全球价值链,享有最多获利的一方。同时,发展中国家从全球价值链中获得的利益则比较有限。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是改善分工,从而获得相对公平的利益。发达国家也在努力调整全球供应链。美国一改扩张全球价值链的做法,采取收缩举措,通过重振制造业、鼓励产业和产品生产环节的高端回流、减少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依赖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价值链收缩和价值链的区位转移,使得全球价值链的比较优势因素发生改变。而产品生产在不同阶段出现的收缩和异地迁移,将直接导致一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供应商数量减少。
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存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需求,其区别仅在于基于自身利益和需求角度出发的不同的发展要求和理想的发展方向。但正是这种不同国家对全球价值链重构需求的现实逻辑的差异,将可能冲击并破坏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而中国在这种挑战下应注意并着重寻求其中的衔接点以应对全球价值链重构,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二、驱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供给层面因素
驱动分工演进和变化的因素从供给层面看,主要是要素禀赋及技术状况。本文着重分析的是技术状况。
前一轮全球价值链分工之所以能够得到深度化的推进,是基于产业和技术革命的重要推动。产品生产的区域性合作使得生产的各个环节得以分配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和通讯条件的发展完善极大地节约了由于生产环节配置的区域性所带来的国与国间、区与区间的协调沟通费用。可以说,技术条件的进步在带来生产分工的高效率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所需成本。技术进步和技术革新改变了工业的组织结构,而技术进步和技术革新的来源国正在改变不同国家在分割全球价值链方面的具体位置和情况,这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地域上都有助于调整供应链中的多层次劳动分工。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阶段,虽然新一轮工业和技术革命尚未导致集中的生产力增长,但是新技术如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已逐步涌现,各国也在新技术领域相继展开竞争,力图在新一轮产业和技术革命中率先实现突破,从而在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取得绝对性优势。简言之,技术因素及其变化不仅是影响供应链劳动分工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决定因素。
三、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全球价值链重构
新冠疫情的散播速度之快,影响区域之广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世界各国的生产和消费等活动。不论是在对外投资还是在国际间贸易方面都阻碍了全球价值链的正常运转。但是这种冲击并不等同于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其只是造成了短期内各国生产交易领域的整体性萎缩,并未触及各国分工等实质性变化。然而,疫情会间接对影响价值链重构的关键因素产生影响,如从技术等层面加速全球价值链重构进程。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快、范围广、冲击大,一个重要的反应方案,毫无疑问是利用技术力量加强紧急保护管理能力从而尽量减少对经济的影响活动。此次疫情不仅反映出了各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的紧急应对能力及其安全体系所存在的治理缺陷,而且也对各国的社会治理能力在技术条件及手段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虽然新冠疫情下暴露了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但也催生了很多发展机遇,如远程教学、居家办公、网上销售等新发展模式,逐步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面对面交易”模式,催生新的产业组织形态,加快了技术进步的需求和节奏,从而加速全球价值链的重构。
正如前文所说,新冠疫情的冲击改变各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技术变化则完全有可能对其进行改变。在疫情冲击下加速技术变革,特别是技术进步,有可能进一步使生产环节和阶段标准化,从而使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发生转移,转向具有成本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而随着制造的智能化发展,传统的劳动要素优势也可能被削弱。总而言之,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关键因素可能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加速发展。
四、中国企业在技术层面应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举措
(一)企业应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改革。发达国家在前一轮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为了自身的领导地位不受威胁,其必然会为被领导国家设置层层阻碍;被领导国家要想摆脱在价值链中的技术依赖,进行技术革命是唯一的途径。对于中国来说,第一,要继续推进技术改革,利用中国制造业现有优势,认清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径,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使科技革命成为支撑中国进入全球价值链的关键一点。第二,服务业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服务业要在产业链的深层次中提升适应性,是提升我国服务业价值链的关键所在。第三,人力资本和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主要力量。因此,为了重构价值链,培育具有卓越领导力的企业家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企业在全球日益激烈的竞争形态中仅依靠从内部获得创新所需知识是不可能的,同时资源的供给对当前创新的需求来说也是难以满足的。因而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便是资源共享。“一带一路”是在这种新形势下建立起来的具有科技动力的新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各种区域因素的优势,加强技术开发和创新合作,构建新的生产网络,促进合作和人力资源的交流,实现利益互补,促进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和现代化。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推动工业不断发展革命。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制造业的依赖性降低,既降低劳动生产成本,又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过程。新一轮科技革命不仅可以产生新的组织结构,而且可以重组原有的增值环节,使原来的格局得到突破。制造业是全球价值链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金融危机后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最重要领域。其中,再工业化是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重要手段,也是发达国家利用新科技革命实现技术突破的重要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实现“走出去”的重要举措和重要途径,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可以使中国制造业做大做强,而且可以推动沿线国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尽快实现价值链重构。
(二)政府应助推企业进行创新。第一,企业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政府创新战略的支持。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制定创新战略,更好地适应全球价值链的重构,有效促进企业创新。第二,全球价值链的重构需要我国企业积极推动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政府科学制定创新战略,对企业创新进行引导和推动。此外,政府还必须积极为企业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只有通过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才能更好地实施技术创新。第三,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大背景下,企业创新离不开创新人才的支持。毫无疑问,政府应该积极培养企业创新人才,以促进企业创新。另外,除了政府的支持,企业还可以通过提高薪酬和待遇,继续承接国内外优秀的创新举措,支持企业创新发展。通过鼓励发放创新奖金,积极鼓励公司员工进行创新。简而言之,在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背景下,企业必须重视创新人才的吸纳和培养,以更好地适应全球价值链重构带来的变化,更好地实现健康、长期和可持续的发展。
(三)重视自主品牌和营销。我国内需的快速扩张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最终需求。同时,国内需求的扩大也为中国企业的快速增长和工业现代化提供了本土优势。我国企业可以利用熟悉本国市场,占据市场网络资源的特点,积极整合全球价值链,自身专注于品牌和营销等价值环节的运营,把加工制造等环节外包或转移到更有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并可以尝试性地开展对自主品牌的授权委托加工。但也要认识到国内市场也是我国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同场较量的竞技场,我国企业需要采用与跨国公司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在定价方面要有一定的优势,突出民族品牌的特色,避免跟跨国公司直接竞争,才有可能在国内价值链的下游环节形成突破,从而主导价值链治理。
五、结语
总之,中国企业必须积极寻求创新,抓住机遇,在这一轮全球价值链结构中实现更好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价值链的高端锁定。当前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已经使政府认识到企业创新的重要性,进一步唤醒并有效激发了中国企业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为了促进企业创新,政府应制定创新战略,促进企业创新,为促进企业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在促进企业创新中提供创新人才。此外,除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外,企业自身也要积极参与,充分重视创新,采取有效措施融入创新层次,通过创新适应经济增长的变化,以创新适应全球价值链重构。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卢苏伦嘎.全球价值链重构对我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7).
[2]朱明珠,孙菁.全球价值链新一轮重构下中国企业突破“低端锁定”的路径选择[J].商业经济研究,2020(14).
[3]戴翔.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中国机遇及对策[J].经济纵横,2020(06).
[4]保建云.全球价值链重构,中国面临的机遇与选择[J].人民论坛,2020(15).
[5]张二震,戴翔.疫情冲击下全球价值链重构及中国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5).
[6]胡正塬.应对疫情后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的“去中国化”倾向[J].经济导刊,2020(08).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41205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