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劳动/就业 |
湖北自贸区建设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
第652期 作者:□文/高 倩 时间:2021/3/1 16:59:44 浏览:255次 |
[提要] 2020年初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侵袭,导致湖北省高校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发生重大变革,也引发对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变革的思考。由于大智移云、业财融合、财务共享等理念的提出,企业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复合型和高科技型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湖北自贸区的建立将聚焦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打造高质量产业升级。湖北工程学院将积极利用这个契机与自贸区内企业合作,依托现有资源加强实践教育工作,加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湖北自贸区;校企协同育人;湖北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2018年湖北工程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2018C11);2018年度湖北小微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开放课题:“互联网金融下湖北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研究”(18d0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12月2日
湖北工程学院创办于1943年,已有超过70年的校龄,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属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建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1个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实验平台与开放创新实践基地、148个协议专业实习基地等,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2016年8月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湖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代表着内陆自贸区建设进入了试点探索的新航程。
湖北自贸区的实施范围达到119.96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武汉片区70平方公里、襄阳片区21.99平方公里以及宜昌片区27.97平方公里。
武汉内陆自贸区的设立有利于内陆流通体制改革,打破阻碍建成国内统一市场多年的内贸痼疾。孝感市作为武汉“8+1”城市圈的重要成员之一,距离武汉市中心仅有60公里,湖北工程学院在湖北自贸区建设的背景和契机下,可以积极与自贸区内的企业加强交流与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为自贸区建设输送优秀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共赢。
一、武汉内陆自贸区建设基本情况
(一)片区建设理念。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位于光谷核心成熟区域,涵盖东湖综合保税区、未来科技城、光谷中心城、光电子信息产业园等。武汉片区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发展如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以及国际贸易、互联网金融服务、电商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武汉片区正加大自主改革创新力度,希望推动湖北自贸区产业迈向高端国际市场,同时武汉片区要利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好时机扩大全球影响力,打造成为国际性创新创业中心,成为全球资源与人才融通汇聚的“天下谷”。
(二)知名企业汇聚,打造经济产业基地。武汉片区目前集聚了690多家外资企业,近百家世界500强企业聚集,年进出口总额占武汉市的3/5、占湖北省的2/5,布局了华星光电、国家存储器、天马微电子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超4,000亿元,预计打造一个万亿级的光电子产业集群。新经济、新动能企业层出不穷,5家独角兽企业、60余家互联网企业总部落户武汉片区,生命健康、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有超过1,500余家金融、类金融机构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型企业的资本融通。
(三)打造人才荟萃高地,智力成果超群。武汉片区逐渐成为科技型人才聚集胜地,有诺贝尔奖得主3名、中外院士50余名、海内外人才团队6,000多个,年落户大学生70,000多名,平均年龄31岁。人才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推动力量,也是促进湖北自贸区发展的关键因素,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输送是湖北自贸区加快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制胜法宝。
(四)新冠疫情变阻力为机遇,利用政策优势。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侵袭武汉,为湖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在此背景下,为了恢复湖北省人民正常的经济生活,尽快复工复产,振兴湖北经济,商务部发布了《关于支持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从提升贸易发展质量、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市场运行机制、深化国际经贸合作等5大方面共出台24项措施,涉猎囊括了C2M产业基地、供应链建设、跨境电商等六大产业。
武汉自贸片区自贸改革创新局钟复平表示,支持湖北建立自贸区,对于当地经济重启无疑是一大利好。他表示,武汉自贸片区未来发展的重点将聚焦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打造高质量产业升级。
另外,为了支持湖北经济重振,2020年国务院国资委决定在对湖北省3,900亿元投资额的基础上再“加码”,率领数10家中央企业加大对鄂投资。
二、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遇到的瓶颈
(一)地方企业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学校多元化人才培养需求。孝感市作为地级市,由于受地域、资金和科技水平限制,中小微企业居多,以汽车机电、盐磷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医药、金属制品等五大重点产业为龙头,以制造业企业为主,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外贸型企业较少,难以满足湖北工程学院多个二级学院的人才培养需求。
(二)由于人才的不稳定性,造成校企合作资源流失严重。站在利润最大化角度,企业往往希望通过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培养本身长远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但很多时候企业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实习实践学生之后,却由于就业地域因素等影响,校企合作基地只是被学生当作暂时性的实习场所,实习期满后就迫不及待地离岗,造成企业优秀实习人才的流失,也使校企合作的不稳定性增强。学生毕业后不愿意留任实习单位成为困扰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重要因素。
(三)校企合作缺乏质量监控体系,流于形式。湖北工程学院由于在孝感这座地级市,偏安一隅,受地域限制,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影响,企事业单位校企合作的配合度不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也难以满足企事业单位对于利润增长的要求,在实习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工作质量监控体系和绩效考评系统,流于形式的实习过程对学生的成长度不高,仅仅只是对于工作体验的浅尝辄止,意义不大。
(四)双师型教师供给不足,培养实践教学队伍刻不容缓。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任课教师往往都是硕博士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大学校园从事教师工作,“校园-校园”的单一工作环境使得很多教师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不具备足够的应用技术的能力,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即使有些教师所谓是“双师型”,也仅仅只是考取了一些类似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没有实际将其运用于企业实践中,空有其名而已。这些都导致课堂教学的理论性过强,实践性较弱,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不足。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后果,就是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挫折承受能力缺失,使得学生进入社会后难以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目前高校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加强对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五)高校创新创业培训课程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实践案例。湖北工程学院每年为大三的同学开展SYB即“START YOUR BUSINESS”(创办你的企业)创新创业培训课程,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学员可获得SYB培训证书,培训证书是申请国家创业政策优惠的基本条件之一,补助包括:房租、税收、无息贷款、创业补贴等。创业培训导师在授课时往往采用教材上现成的已陈旧的案例,不能反映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没有形成系统化、规范化、时效化的案例积累,学生对案例一知半解,理解领悟不完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三、武汉内陆自贸区建设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对策措施
(一)高校与自贸区企业对接,设立校企联合管理部门。在湖北自贸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孝感可以利用毗邻武汉的地理位置优势,湖北工程学院可以与武汉内陆自贸区的企业建立校企联合管理部门,从而保证校企协同育人工作的顺利展开。要想提高校企产学融合工作的管理效率,必须加强湖北工程学院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由高校教师、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企业高管人员为主的校企联合管理部门,学校授课与企业实训无缝对接,理论与实践的交叉融合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进一步的理解和体会。一般学校授课周数为16周,可以安排12周左右的理论课时,4周左右的企业实践,所学所用融为一体。这就要求校企联合管理部门发挥作用,协调好学校与企业各职能部门的任务,各司其职,保证实训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实训结束后,校企联合管理部门的人员要互相沟通和交流,对学生理论和实训成绩进行综合评分,建立完善的成绩考评制度,保证实训效果。
(二)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系统应该是开放的、兼容并蓄的多维系统,任何学校的教学培养方案都不能脱离企业的实际工作需求来制定。学校要想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核心是根本发展方向。首先,利用智慧树APP创新创业课程共享课程视频资源进行线上教学,理论学习包括视频学习时长、章节测试、见面课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理论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其次,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的创新创业课程知识,独立撰写一份创业计划书,从公司经营范围、企业文化、宏微观环境分析、管理方法、营销策略、投融资分析等方面全面思考,假设创办一家公司,应该如何运营,努力让学生形成创业意识和创业思维;再次,对于创新创业课程学习成绩优异、创业计划书撰写优秀的同学,推荐其参加创业精英班的个性化培训,引导其创业想法和创业意愿,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创青春、“三创”大赛等,锻炼其创业能力;最后,积极动员学生去湖北自贸区的相关企业实习实训,理论联系实际,了解企业实际运营模式,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最终目的。
在湖北自贸区建设的大背景大契机下,学校可以邀请自贸区相关企业的员工参与教学培养方案的制订,近距离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将企业课程或者校企合作学科竞赛融入到培养方案的制订中。
(三)校企合作,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师师资水平。虽然湖北工程学院中的教师往往具有高学历,以博士、硕士居多,但很多老师是直接从“学校-学校”,可能具有较高的理论科研水平,但极其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在指导学生教学实践、创新创业中往往力不从心、浮于表面。在湖北自贸区发展的关键期,可以将教师的厚实理论水平与企业高管层的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实现教学资源和实践资源的优化配置。教师可以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等有效的可利用的整块时间,积极去 湖北自贸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外贸企业加强考察、学习及动手实践、挂职锻炼,培养适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师型教师,了解企业需求,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要空谈理论,就问题说问题。
(四)教师利用自身科研优势,与企业积极合作开发校企协同育人研究课题。湖北工程学院和湖北自贸区中的企业可以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产学合作育人项目调查研究,着力培养符合湖北省地方区域特色,适应产业地方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实践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在大智移云的背景下,围绕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综合应用人才总目标,高校可以联合自贸区中的各行各业开展基于新技术环境的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产业人才需求模型,探索符合企业新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将企业最新的业务共享管理模式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计算机技术有效融合进行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开发,为现代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财务管理、资金管理中心培养核算报账、资金管控、财务管理及决策培养现代化专业人才。可以由湖北自贸区内的公司提供云平台支持,联合高校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并开发相关的实践教学资源,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湖北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田涛,苏发金.县级农商行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04).
[2]苏发金,吴亚玲,苏简.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建设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5).
[3]王厚双,孙丽,辛蔚,宋彦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J].理论界,2017(07).
[4]潘斯顺.凭祥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9.
[5]张乐,李佳洋,肖倩.基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的转型发展时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沈阳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特色专业建设为例[J].辽宁经济,2016(10).
[6]徐凤.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05).
[7]郑毓枫.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基于广州商学院法律系与九龙人民法庭合作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0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