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市场/贸易
临期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建设研究
第652期 作者:□文/彭国良1 潘品鸿1 刘伟钦2 时间:2021/3/1 17:03:26 浏览:293次
[提要] 据调查,每年国内外因产品超过保质期而导致的浪费现象严重,造成的损失惊人,而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商品购销信息不对称和人们对临期商品存在一定的偏见。为破解这一困局,临期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不仅可以减少因产品过期导致的浪费,还可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人们的节约意识,临期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建设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临期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必要性;可行性
基金项目:2020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临食’临期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项目编号:S202010576015X);2020年度韶关学院第一批“对分课堂课例研究”专项立项项目:“基于对分课堂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新企业开办’课例研究”(项目编号:SYDFKL202014);2018年度韶关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互联网+’时代韶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韶关学院为例”(项目编号:SS2018SK02);2020年韶关学院产业研究院横向课题:“财务信息化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0-YB0034号)。通讯作者:刘伟钦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12月22日
一、前言
临期产品,是指即将到达产品保质期,但仍处于保质期内的产品,包括临期食品、临期日用品、临期化妆品等产品。对于临期产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相关的界定标准及规定,符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临期产品界定标准内的产品,属于安全产品,没有过期,购买后立即使用,是对人的身体健康没有消极影响的。根据联合国粮农署的数据表明,全球每年大约有13亿吨的食物被丢弃,约占全年生产量的1/3,每年食物浪费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500亿美元。这些被丢弃的食物除部分人为浪费外,还有大量是因过期禁止上市造成的。
我国临期产品有一定规模的市场,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是我国关于临期产品的界定还未做到全国统一,消费者对临期产品存在较多的疑虑,而且也存在部分商家在临期产品经营中设置“霸王条款”,如促销产品概不退换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消费者了解、购买和使用临期产品,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促进消费者购买、使用临期产品,从而减少产品因过期导致的浪费现象和减少环境污染。
依托愈发普及的互联网技术,现代商品交易逐渐从以线下交易为主转为以线上交易为主,临期产品在线上销售流行的今天,还主要停留在实体商超的临期产品货架上,卖家为出售临期产品发愁,买家不知如何获取自己所需的临期产品信息。因此,借助“互联网+”搭建一个以销售临期产品为主的互联网交易平台,从而减少商家因临期产品过期导致的亏损,并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更便捷实惠的购物渠道,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临期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一)开辟临期产品销售新渠道。实体店为减少因产品过期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产品经营者都会在产品保质期到期前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实体商超大部分都会设立具有显著标识的临期产品货架,并且采取降价销售、捆绑销售等策略进行售卖,但效果甚微。如2011年8月,汉阳工商分局在管辖区内的沃尔玛、家乐福等多家大型超市试设临期食品专柜,并且设立明确的临期食品入柜细则。但是随后多家大型超市悄悄撤走临期食品专柜,仅有沃尔玛的临期专柜仍存。这是由于流通效率较低、货架摆放位置不明显、顾客对临期产品存在顾虑等因素,导致多种销售策略在临期产品上效果欠佳。
随着互联网交易的日益普及,借助互联网交易平台迅速、广泛、便捷的渠道覆盖优势,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产品流通效率。虽然在我国已有销售临期进口产品的电商和实体经营店铺,但是大都设置有“特价商品,恕不退货/退款”等“霸王条款”。另外,专门经营国内商品和服务国内企业的线上或线下平台则少之又少。通过搭建支持企业入驻的临期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让消费者能够从平台中便捷获取商家临期产品的具体信息,实现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互,同时可以采取O2O交易模式,消费者线上下单,到店自取、同城派送或快递送达等便民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临期产品因销售不畅导致的过期浪费问题。
(二)普及临期产品知识。互联网时代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面对网络上各种真假难辨的资讯,消费者难以获取正确的信息,从而影响到了消费者的消费选择。网络上充斥的关于临期产品的安全、质量、售后保障等方面各类信息,让消费者面对临期产品时无所适从,这也是导致临期产品销售不畅的原因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临期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选取和使用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为消费者提供专业、靠谱、及时的临期产品知识科普,系统分享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临期产品等概念,逐步改变消费者对临期产品的错误认识,分清临期产品和过期产品的区别,并且倡导消费者在符合自身需求和使用能力的情况下购买临期产品,提升消费者的节约环保意识。
(三)规范临期产品销售。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产品安全等相关法律对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使用期限等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关于临期产品的销售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确定。由于主管部门对超市设立临期食品专柜没有硬性要求,因此多数超市都没有长期设立临期食品专柜。有的超市虽设有临期食品专柜,但却未设置醒目的“临期食品专柜”、“请购买者在保质期内食用”等提醒字样,没有履行临期食品提示的义务。经过实地调研走访,许多商场对临期产品采用降价处理等方式时,会以“特价产品”为由不接受退换货;电商平台也存在不保证产品质量等类似条款;也有部分商家不标注临期产品,只在显著位置标明特价产品。这些行为不仅不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条例,而且明显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干扰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临期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以国家和地方的临期产品相关法规为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临期产品交易规则,保障临期产品交易中各方的权益。平台在监督商家的同时,也在监督消费者。平台上的每件商品都有详细的产品档案信息,通过平台进行的每一笔交易都有明确详细的记录,不仅让消费者能够以此作为凭据来维护自身权益,也能使商家规避消费者在购买临期产品后,故意将所购产品放置到超过保质期后向商家索取赔偿等风险。这不仅能够规划临期产品销售,同时也能为国家制定临期产品交易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数据和案例支持。
(四)填补临期产品平台空白。当前,国内外市场缺乏专注于临期产品交易的互联网交易平台和能够大量将临期产品重新投入到流通环节的手段与平台,也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因此,临期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出现填补了市场的空白,它不仅有利于解决了商场、超市无法有效售卖临期产品、经销商临期产品无法有效销售、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库存管理负担沉重等问题,而且有利于依托入驻平台的商场、超市、经销商为消费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临期产品信息,确保消费者可以稳定、持续的购买价格实惠、质量有保证的临期产品的渠道,激发临期产品市场活力。
三、临期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建设的可行性
(一)国家政策利好平台建设。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在《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临期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作为数字经济中的一员,将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得以快速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年来不断对临期产品市场进行整改,也为临期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因此,国家的相关政策有利于临期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建设,同时作为专业服务临期产品交易的临期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也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临期产品提供了便利,以及推动国家对临期产品的监管与立法。
(二)“互联网+”赋能平台建设。自“互联网+”提出以来,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不断提速,网络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各种新平台、新应用和新技术不断出现。“互联网+临期产品”的组合,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为临期产品的交易插上了“网络的翅膀”,解决了临期产品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交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互联网+”赋能下的临期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有机会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卖的临期产品”的情景。
(三)供需双方呼吁平台建设。商家因临期产品难以销售导致的囤货、商品过期销毁等浪费现象影响经济效益,而消费者想要平价或低价购买质量合格的产品,因此临期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能够满足供需双方的要求,为商家售卖临期产品提供便利,为消费者以平价或低价购买质量合格产品提供便利。与此同时,平台商家积极响应国家节约环保的号召,同时遵照相关主管部门的规定,显著标识临期产品的相关信息,公平、自愿、诚信地进行临期产品交易,有利于商家树立诚实守信、保护环境的企业形象。平台通过统计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评价、销量等内容和商家向平台提供的自身信息,可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商家信用评级。消费者对商家产生了消费习惯后,对商家的忠诚度会显著提高。
平台还能够发挥公益作用。“临食”平台主营临期产品,价格定位较低,能够满足社会低收入群体的需求,同时对超过平台设置的销售期警戒线的临期产品,平台会引导商家赠送给有需求的弱势群体。
(四)成熟经验助力平台建设。平台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临期产品管理方法,达到取长补短,提升平台对临期产品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如学习新西兰超市在食品外包装上同时标注“食用日期”和“最佳食用日期”字样。“食用日期”指的是在这个日期以后继续食用该产品将影响人的健康,因此超市必须停止销售。“最佳食用日期”指的是该产品的质量在这个日期内食用最佳,过了这个日期以后仍可以继续食用并不会有健康问题。借鉴新西兰超市的管理办法,平台可与入驻平台的商户协商,标明“食用日期”与“最佳食用日期”,并在这两个日期之间设置销售期警戒线,提升平台对临期产品销售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四、结语
每年世界范围内因产品超过保质期而导致的浪费现象严重,造成的损失惊人,而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商品购销信息不对称和人们对临期商品存在一定的偏见。为破解这一困局,临期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不仅可以减少因产品过期导致的浪费,并且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人们的环保意识,因此临期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建设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由于平台自身需要招纳运维人员、质检人员、客服人员、供应链管理人员、配送人员、渠道开拓与维护人员等众多岗位,因此可以提供众多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作者单位:1.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2.韶关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徐霖婧.关于临期食品消费认知的调查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3(09).
[2]杨玉丽,林超月,黄鑫锋,胡晓蕾,杨超,杜静静.临期食品超市应用技术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18).
[3]王志新,胡国斌,宋京.武汉超市将强制推行临期食品专柜[N].长江日报,2012.3.8.
[4]沈毅成,杜尧,周海潮,吕健.对于创办临期食品商店的可行性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中国商贸,2014(15).
[5]郑婷婷.超市临期及过期食品管理体系框架的构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5).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7520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