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开封大宋御河夜间旅游提升研究
第652期 作者:□文/王书丽 时间:2021/3/1 17:32:00 浏览:376次
[提要]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以及人们对夜间休闲需求的提升促进了夜间旅游的发展;夜间旅游带动夜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当地全域旅游的新动力。本文以大宋御河为研究对象,依照《景区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标准》8个方面11个因子进行实地调研。利用游客感知理论,针对11个因子设计问卷调查,定性定量相结合归纳大宋御河夜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策略。
关键词:开封;大宋御河;夜间旅游;提升
基金项目: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第三批校级重点学科旅游管理科研建设阶段性成果(达校字[2018]172号)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12月13日
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在经济、民生、社交、娱乐等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旅游的高需求刺激各地旅游业竞争更加激烈,迫使旅游业不但向空间要效率,更要向时间上要成果,科技的提升,使旅游业在时间上的延伸变成了现实。夜间旅游的发展,可以让传统旅游资源焕发新活力,创造出新的旅游吸引点;可以提升城市与景区旅游资源和非传统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及使用价值;可以提升游客的时间利用率和旅游体验度。开封以“北方水城”著称,大宋御河是开封老城区旅游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升大宋御河夜间旅游是提升开封老城区旅游的重要渠道,对于提升开封城市形象,丰富旅游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综述
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经济,提出“夜经济”这个经济学名词。国外对夜间旅游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早,但并未形成独立的研究地位。国内“夜经济”可以追溯到汉代,直到宋代打破宵禁制和坊市制之后才兴盛。国内对夜间旅游的研究起源于21世纪初,伴随夜游项目的增多而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但大部分著作属于描述当地夜游场景的文献,实证研究较少。2014年叶新才、张瑞等人用环境感知理论实证研究福建东南海泉州的夜间旅游,其他文献多从夜间旅游的产品或当地夜间旅游开发的角度出发,对夜间旅游发展提出提升策略。从地域的角度看,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南方的著名旅游城市,如杭州、成都等,聚焦到城市水系夜间旅游研究的文献不多,对于开封夜间旅游的研究更不多。仅在2008年曹新向从旅游资源,环境及客源等方面对开封夜间旅游进行研究。大宋御河作为开封老城区旅游的支柱,学者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园林、规划等方面,几乎未涉及到夜间旅游。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开封大宋御河是从龙亭湖到包公湖段的水系工程,属于开封市政工程中的二期工程,又称大宋御河;大宋御河将龙亭湖周边5A景区一处、4A景区两处、3A景区一处、湖底沉睡千年国宝——朝皇宫遗址、包公湖周边4A景区两处、御河码头两侧为西司夜市有机地联系起来。文化底蕴深厚,在开封旅游业中占重要地位。大宋御河夜间旅游于2013年开始运营,但项目较为简单,发展形势一般。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依照《景区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标准》对大宋御河夜间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借助游客感知理论,从游客的角度对大宋御河夜间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1、实地调研。依照夜间旅游发展条件及《景区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标准》,主要从夜间旅游开放的时间、夜间旅游演艺项目的吸引力、夜间旅游的可进入性、标识系统、景区沿线及重要景点的商业业态分布、餐饮、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景观体系、娱乐场地等10个方面,对水系旅游现状进行统计。通过对九道湾、七盛角、龙亭公园等景区工作人员及商铺和酒店经营人员的访谈,了解景区管理模式、行业运营的情况、现状背后深层原因。
2、问卷调查。调查问卷采用封闭式结构设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游客人口统计学及游客出行特征组成,游客人口统计主要有客源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等6个问题,游客出行特征组要包括游客出行目的、游客夜间旅游消费方式、游客夜间旅游的出行时间3个因子。第二部分依照《景区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标准》的8个方面11个因子。在形式上,采用里克特5分制量表法,即游客根据自身夜游体验以“5、4、3、2、1”分别给每项因子赋分值,依次代表“很好、好、一般、差、很差”。游客可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对大宋御河夜间旅游发展现状的感知进行评价。第三部分共有两题,从游客的角度看待大宋御河夜间旅游的现状及提升项目。
问卷调查对象为外地游客,此模型借鉴于叶新才的《城市夜间旅游环境感知实证研究》。2019年7月份在网上及西司桥码头、清明上河园码头试调研,发现问卷逻辑性及关联性设计不够严谨,修正后如图1所示。2019年8月11日至2019年8月21日,分别在开封御河夜间旅游景点的西司桥码头、包公湖码头、清明上河园码头、龙亭公园、七盛角等正式发放调查问卷,同时在网上发放调查问卷,共计280份,回收问卷271份,有效问卷249份,问卷有效性达88.9%。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游客对于大宋御河夜间旅游环境的感知及对大宋御河夜间旅游的提升建议。(图1)
三、结果与分析
(一)调研结果分析。调研结果显示,大宋御河夜游主要是借助灯光呈现出宋时期的建筑特色,营造出宋文化氛围,虽已发展夜间游船,但船游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内部可进入性不强;御河沿线及重要景点商业业态布局不完善;沿线及重要景点标识系统不齐全,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卫生较差;沿线演艺项目质量不高,缺乏吸引力。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样本基本情况分析:从样本统计结果可知,前往开封大宋御河夜间旅游的游客以河南游客居多,占比71.29%;性别比例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男性稍多(占比61.73%);年龄主要集中在18~45岁(占比76.48%);学历层次主要集中在大专、本科(占比66.32%);家庭收入水平以中等偏上为主;职业主要为学生的较多,占比34.33%,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占比23.88%,如图2所示。(图2)
对游客出游特征分析可知,游客夜游开封目的主要是品尝美食(占比91.04%),其次是休闲散心(占比71.64%),感受历史文化(占比62.69%),观光的仅占比19.4%,体验住宿的占比16.42%,说明目前开封夜游的主要吸引力是夜市,其次是休闲、文化氛围。与开封是休闲城市及古都城市的特征基本一致,同时也说明开封夜间旅游在观光方面不足,如图3所示。(图3)
对游客夜游的消费方式统计发现,89.55%选择餐饮,83.58%的选择夜间游览,47.76%选择演艺活动,39.81%选择娱乐,26.87%选择购物。可见,在开封夜游开发过程中,餐饮和夜间游览项目、演艺及娱乐项目为主要吸引力,如图4所示。(图4)
根据本次对大宋御河夜间旅游游客在夜间旅游持续时间上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旅游者夜间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23点之前,晚上21点至22点是夜间旅游活动的高峰期(39.36%)。因此在打造夜间旅游项目时应抓住游客出行时间特征,集中开发23:00之前的夜游项目和消费产品。既能保证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又提高夜间旅游吸引力。(表1)
分析可知,游客对于大宋御河夜游的可进入性评价较低,分值在3.16,这与调研的结果一致。门票价格分值为2.84,说明游客对于大宋御河夜游船票的价格不满意,这与在访谈时游客认为票价相对较高结果一致。安全性和夜间景观建设两项的分值较高,分别为3.58和3.56,说明游客对于御河夜间旅游的安全性处于基本满意状态,也可能是游客出于一个折中的态度。游客对标识建设的评价分值在3.44,高于其他因子的评价,与调研的标识牌存在的问题基本一致,从中也反映出游客对标识牌的利用率不够高。夜间旅游产品的丰富程度的正态分布分值为2.98,不足3,说明游客对大宋御河夜游产品的丰富程度评价较低,认为夜游项目较为单一。其余各项因子评价正态分布分值主要集中在3.3左右,说明大宋御河夜间旅游产品的种类、产品特色、基础设施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进一步提升。
游客认为大宋御河夜游目前比较缺乏民间地方特色项目(占比75.76%)、丰富的夜游娱乐产品(占比60.61%)及成熟的夜游项目(占比48.48%),认为缺乏亮丽的夜景观和夜间环境安全的占比为42.42%与30.3%。同时,游客认为提升大宋御河夜间旅游时,可以增加民间地方特色(占比58.77%),夜间节事活动(占比54.39%),表演/演艺项目(占比53.51%),可供参与的休闲体验项目(占比52.63%)等,如图5所示。(图5)
四、结论及建议
分析可知,大宋御河夜间旅游主要存在景区管理模式落后、缺乏创新思维;周边基础设施薄弱、旅游环境较差;旅游要素不完善,产业链条短缺;资源利用率低,产品结构单一;营销宣传欠缺,产品知名度低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针对大宋御河夜间旅游提出以下提升策略:
(一)改变管理模式,提升创新思维。创新不仅是旅游发展的关键,更是夜间旅游发展的命脉。在大宋御河夜间旅游提升的过程中,御河景区管理可以改变原有管理模式,利用政策机遇,促进开封政府积极建立良好的机制、提供惠普性公共服务,引入更多的资源链接机会。需深挖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从管理方式、夜游模式、资源开发方面进行创新。结合大宋御河旅游现状,御河夜游以宋文化及皇家文化为主,以御河船游、西司夜市、包公祠、七盛角、龙亭公园为重点景区,发掘戏曲、音乐、诗歌等特色文化,更新演艺内容,提升演艺水平,打造自己独特的IP,着力形成一批常态化、亲民化、特色化品牌项目。增设购物、休闲娱乐为主的购物街区,以培育多元化夜间旅游消费模式、沉浸式体验模式、多形式参与模式为主的夜间旅游项目。
(二)提升旅游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开封政府应科学谋划,引领各部门、各企业从不同角度丰富旅游产品,并从“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方面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改善旅游环境。如增设御河沿线不同等级的餐饮服务行业、卫生间数量及配置;修护已破旧的标识牌,丰富御河沿线标识牌的数量、内容,增加标识牌内容的英韩语翻译;增加沿线休息座椅、娱乐设施、购物场所等。
在提升服务环境方面,可借助政府、企业、民众等相关利益者,合理安排各层次的服务,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如协调交通、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增加并加强夜间服务,保障夜间旅游的安全性。改善夜间照明环境,延长交通时间,在夜间出行活跃度较高的商业网点,增设夜间公交线路、加密车次,合理规划共享单车的存放地点,设置多方位的服务咨询点,从各方面为发展老城区水系夜间旅游保驾护航。
(三)打造核心产品,完善产业要素。提升酒店业品质,增加餐饮业数量,完善旅游商业业态是延长旅游产业链条的首要任务。因此,可把西司街及御街打造为餐饮核心吸引点。
1、西司夜市——平民夜间生活区。所谓平民夜间生活区,既是从菜品、价格、服务方式等贴近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状态。针对西司街餐饮吸引力的优势及服务质量低劣、破坏生态环境的劣势,可参考台湾对于夜市摊位的管理办法,从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价格管控等方面进行整改,商贩须有专门的营业执照,营业时间根据工作日和周末进行弹性管理,各主管单位权责分明,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同时,对商贩进行培训,提高商贩自身素养,杜绝欺诈行为。
2、御街——文化浸润的皇族夜生活区。主要打造以皇家贵族文化为主的消费区,更注重文化氛围,贵族气息。对御街夜游提升时,完善商业业态布局,开发宋时期多种美食项目,进一步深挖宋文化资源,以消费文化为主,增加小型演艺项目,使其打造成一个以文化为依托,以美食为吸引力的夜游、夜宴商业街。
依托七盛角的特色民宿,以“活起来,动起来”为主导思想,完善商业业态,营造夜间观光氛围;围绕主题文化,增设餐饮小吃比例,增设24小时书店、咖啡馆、酒吧、主题餐馆、画廊、旅游纪念品展示区、手工作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等业态;同时增设小型的演艺节目,沉浸式游玩场地,供游客参与体验。形成“夜演、夜娱、夜购、夜宵、夜游”等业态的“夜经济”集聚区。
(四)提高资源利用率,丰富夜间旅游产品。目前,九道湾、板桥附近、七盛角、半亩园等房屋出租率不足40%。提高房屋出租率,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构建深度融合的格局,提升资源利用率是丰富夜间旅游产品的必要途径。
在御河上的11座桥增设旅游项目。如在5座市政桥下增设宋时期的套圈、游街生意,工作人员需穿宋装,既提高了游客参与度,又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收入。在6座景观桥上或桥下,利用科技手段,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方面营造一个奇幻炫美的微黑夜空间,让游客沉浸其中,借助游客的举动来影响周围的环境。如借助科技,让游客涂鸦,并在这一举动中见证所画动物的繁衍生息,了解生命的历程,或在宋时期的清明上河图的夜间景象中,深度体验繁华的宋文化。
包公祠的夜间旅游开发可借助LED大屏幕光影走廊,用灯光技术展示包拯老中青少时代的影像及其成长经历。在包公祠外侧建立声控或触摸游乐园,在水中放河灯等活动,提高游客参与度。
龙亭公园内部夜游开发可依托宋宫廷文化,辅以灯光技术,以沉浸式互动为主,打造演艺、情境模拟、游乐、观光、4D体验等多种夜游项目。公园内设置成宋徽宗时期的宫廷风格,景区内以不同形状的红灯笼装饰,景区工作人员及商业人员一律穿宋服,以宋时期礼仪接待游客。鼓励进园游客穿宋服,以提高体验度。借助灯光技术,塑造宋时期官场及皇家名人。按照由北向南的顺序在景区内设置古代宫廷游乐区、饮食区及艺术展示区、设置4D体验区,让更多游客参与到各项活动中。
大型旅游演艺主要以宋徽宗一生为主线,采用水上表演或音乐会形式,再现宋徽宗的宫廷生活及其一生的关键转折点,可以宋徽宗的艺术才艺为主线,以重要节点展示历史变迁,宣扬中国琴棋书画的艺术美。(表2)
(五)多元化营销手段,改善宣传效果。在营销模式多元化的当今,改变单一“宋文化”宣传模式,从多角度、多渠道、多模式宣传,是提升御河夜间旅游知名度的必要手段。首先,可以借助自媒体宣传。自媒体具有成本低、灵活度高、易于互动等优点,及时了解游客对于大宋御河夜游的体验、满意度及意见,借此鼓励消费者关注御河夜游的发展与宣传。其次,御河夜游要从门票价格、夜游时间、管理方式等方面区别对待淡旺季,节假日的旅游情况。如在旺季延长经营时间,在淡季对门票价格做出打折,从价格方面吸引游客,做到变相宣传。还可捆绑开封本地的菊花文化节、国际郁金香节等,利用节庆推送御河夜游活动。在御河沿岸空间举行民俗文化节等,以此吸引游客的参与,借用口碑提高御河的知名度。同时,在西司夜市及御街美食广场举行美食文化节,利用开封小吃的知名度吸引游客。
(作者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戴斌.夜间旅游正当时[EB/OL].北京:中国旅游研究院,2019.
[2]赵一静.夜间旅游学术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旅游研究院,2019.
[3]宋雪茜,赵陈.夜间旅游:城市休闲旅游发展之路[J].天府新论,2005(S1).
[4]张玉红.重庆夜间休闲游的开发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6(22).
[5]顾至欣,陆明华,张宁.基于行为注记法的休闲街区夜间旅游活动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03).
[6]叶新才,张瑞.城市夜间旅游环境感知实证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5).
[7]曹新向.我国城市夜间旅游的开发——以开封市为例[J].商业研究,2008(11).
[8]段佳卉.开封市城区河道景观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7.
[9]闫石.探究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开封市水系工程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34).
[10]吴朋飞.开封水体景观的由来与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名城,2014(09).
[11]张雨泽.基于历史文化保护下的开封市河道景观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5.
[12]邹统钎,常梦倩,韩全.国外经典夜游项目发展经验借鉴[N].中国旅游报,2019.3.26(00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883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