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劳动/就业 |
广东民办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
第653期 作者:□文/朱军明 时间:2021/3/17 9:04:41 浏览:323次 |
[提要] 围绕广东民办高职教育,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梳理办学规模、区域分布、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办学经费、治理结构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广东民办高职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广东民办高职教育;高职院校;现状;对策
基金项目: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2019年度科研课题项目:“广东省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2019GM1.4.1);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2020年校级科研项目:“广东省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2020TSYB002)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12月21日
一、广东民办高职教育面临的形势
(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与挑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重大变革,高校要自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思路,促进各方融合,以更主动的姿态投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去,为地域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的一个重点战略支点,广东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位置,应当抢抓机遇,加快把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品质。
(二)规范管理是广东民办高职院校的必然趋势。随着党和国家对民办教育的重视,规范管理是广东民办高职院校的必然趋势。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同时兼顾规范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是民办高职院校的重大课题。
(三)广东民办高职院校面临“双重竞争”。当前广东民办高职院校面临“双重竞争”的环境。一方面民办院校要面对办公院校的政策优势挑战;另一方面还要面对民办高职院校之间的品牌化竞争。如何在“夹缝”里生存与发展,是广东民办高职院校未来几年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广东民办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一)办学规模日益壮大。2019年,从学校数量规模看,广东公办高职院校63所,民办高职院校27所,民办高职院校占总体规模的30%,只比2018年下降了0.68%。从在校生规模看,广东公办高职院校58.84万人,民办高职院校21.92万人,民办高职院校在校生占总体规模的27.17%,比2018年增加了2.59%。可见,从民办高职院校的数量、学生规模来看,民办高职院校与公办高职院校协调发展,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已经成为了广东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表1)
(二)区域分布极不平衡。从2019年广东民办高职院校地区分布看,广州、深圳、东莞、惠州等泛珠江三角地区民办高职院校有24所,占88.9%。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区民办高职院校3所,占11.1%;梅州、韶关、茂名、阳江等多个粤东、西、北地区的民办高职院校数为零。这说明,一方面民办高职院校不可避免带有趋利性,考虑投入和招生因素,很少选择在偏远城市建校办学,导致了民办高职院校区域分布极不平衡;另一方面民办高职院校分布与广东经济产业集群高度聚集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一致,民办高职院校的高度聚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都市群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表2)
(三)专业设置严重同质。由于文科类高职院校办学成本投入相对较小,从院校类型看,广东民办高职院校以综合性高职院校、文科类院校为主体,理工类高职院校偏少。从专业设置看,鉴于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经费相对紧张,其专业设置容易受到学校财政状况限制,广东民办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中,财经商贸大类最多,其次是电子信息大类、教育与体育大类、文化艺术大类、土建类,专业设置同质化较为严重。
(四)师资力量稳步提升。广东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整体水平逐年提高,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生师比逐年降低,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比例逐年提升,双师素质教师比例稳步提高。民办高职院校各项师资指标普遍达到国家教育部[2004]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要求,但仍大幅落后于公办高职院校。
三、广东民办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经费匮乏,教学条件较差。广东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举办者的前期投入以及学生学费,来源单一,而且十分短缺。限于民办高职院校自身师资和设备较为薄弱,社会服务收入极少。政府资助经费,主要来源于创新强校工程、质量工程项目、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很多经费需要成功申报后才能获得资助,而且十分有限。绝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在办学经费上,没有获得过任何的社会捐赠。
由于办学经费不足,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对教学必需的实训场所、设备投入相对有限,导致实训基地紧缺、实训设备陈旧老化,学生实训教学难以有效落实,动手能力难以得到有效训练。当前仍有相当一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盲目扩张规模,无视自身办学条件和教育资源的限制,随意增设专业,不断增加招生规模,使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二)生源数量质量同步下滑。为完成教育部下达的高职扩招任务,2019年广东省制定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把扩招融入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工作当中,将高职扩招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对地市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考核的重要内容。2019年,广东高职扩招任务为8.12万人,全省高职院校共录取新生52万人。但是,大部分生源被公办高职院校录取,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数量连续两年遭遇断崖式下滑,学校的生存面临巨大挑战。为了抢夺生源,各民办高职院校支出巨额招生宣传经费、降低录取分数,进一步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
(三)专业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往往追随经济社会热点,没有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学基本情况、师资力量水平,导致专业设置结构不科学,重文轻理、同质化现象严重,培养规格、类型同构,缺乏自身特色,人才培养体系不合理。
(四)师资队伍水平亟待提升。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工作量较大,工作任务以课堂教学为主,专任教师数量严重紧缺。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主体是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而且大部分都是从应届毕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中选聘,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都有待提升。高水平、高职称教师中,大部分来自公办高校退休教授、副教授和部分企业退休的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少部分是从同类民办高职院校引进,他们的体力精力、进取心事业心都不复当年。总体而言,民办高职院校专任教师数量严重紧缺,师资队伍梯队结构不合理、专业带头人人才缺乏、骨干教师不稳定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教师总体水平大幅落后于公办。
(五)内部治理体系不科学。广东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仍不完善、不成熟,主要体现在:学校办学理念不清晰,发展定位模糊;董事会、理事会、学校行政班子、学校党委、学术委员会等主要领导机构、领导成员之间关系协调复杂,职责划分混乱,或者有明确职责却无法正常履行;学校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部分制度形同虚设,办事流程不畅通。广东民办高职教育管理仍停留在管理的思想观念上,要向教育治理方向转变,由管理转向服务,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四、广东民办高职教育发展建议
基于前述分析,对广东省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落实民办高职院校分类扶持政策。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不得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办学”、“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还可以采取政府补贴、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扶持措施”、“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实行民办高职学校分类管理,明确民办高职院校法人属性,有利于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有利于民办高职院校实现办学经费来源多元化,促进民办高职院校办学可持续发展。
(二)分类指导民办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珠三角集中了绝大多数的优质高职教育资源,全省各区域高职院校发展的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为此,政府部门应加强统筹,分类指导民办高职院校特色发展。一是把民办高职院校发展与服务区域支柱产业、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的要求有机结合。加强分类指导,引导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水平的民办高职院校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主动适应区域和产业需求,形成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格局。二是引导鼓励民办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办好特色优势专业。完善支持民办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政策,充分调动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创新能力,支持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培训、技术开发等,切实增强职业教育服务、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更好地满足区域产业发展要求。
(三)构建民办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体系。广东民办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广东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科学合理定位,逐步打造中高本职教体系特色,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职业教育品牌。依据高职专业建设优势及办学特色,制定中高职衔接专业目录,制定中高职衔接职业标准,制定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内涵突出,特色显著,力争较高的中职学生升入高职转化率,拓宽生源渠道。
(四)完善民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广东民办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协调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处理好学校及职能部门与基层院系的关系,加快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形成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内部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学校治理水平、服务质量和师生满意度。
(五)推进民办高职院校规范达标和品牌提升。近年来,广东部分民办高校面临转型提质难等问题,走内涵发展、质量提高、特色培育、品牌提升的道路已势在必行。为此,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广东省教育厅制定了《广东省民办学校规范达标计划和品牌提升计划(2019-2022年)》。广东民办高职院校要在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民办高职院校主体责任,优化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激活体制机制,打造一批优质品牌等六个方面发力,以问题为导向,达到推动民办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六)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良好的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最好保障。在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框架下,民办高职院校无论选择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教师队伍都是支撑学校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对广东民办高职院校而言,保障教师权益、提升教师待遇、激发教师活力、促进教师发展,既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生存发展的最好保障。
(作者单位: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0)[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魏冰玲.关于深化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生存与发展对策研究[D].华侨大学,2012.
[3]张铭.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机制创新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