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新疆地区高等教育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653期 作者:□文/卢 兴 时间:2021/3/17 10:04:15 浏览:627次 |
[提要] 本文以高等教育投入对新疆地区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选取1999~2018年高等教育投入与新疆地区GDP的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检验,对高等教育投入与新疆地区GDP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高等教育投入与新疆地区GDP在长期内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在短期内会有波动;高等教育投入与新疆地区生产总值之间有双向因果关系,高等教育投入是新疆地区GDP变化的原因,新疆地区GDP是高等教育投入产生的结果。
关键词:高等教育投入;新疆地区GDP;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检验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12月30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投入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19年,国家财政教育基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连续五年保持在4%以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等教育机会也大大增加。新疆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经济与我国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要缩短新疆地区与我国发达地区差距,就应该将发展教育放在前列位置。同时,新疆地区的教育发展不能简单模仿其他地区的模式,而应该因地适宜地分析高等教育投入对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新疆地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投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投入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上,大多数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聚类分析的现代统计分析方法等。王立军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等定量分析方法,Harold-Doma经济增长模型,现代统计方法——聚类分析,研究了中国教育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了我国关于教育投入方面的地区差距,研究了教育投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了中国种种教育投入地域差距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田园运用了菲德模型的构造思想,构建了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模型,通过计算新疆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了新疆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及建议;杨多利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分析方法,对教育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出了实证分析,分析了教育投入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了导致新疆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因素,根据新疆教育投入的基本现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本文结合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分析,对高等教育投入对新疆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在研究时段的选择上,本文选取了1999~2018年作为样本区间,并且借助Eviews6.0软件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于高等教育投入对新疆经济发展的影响做了实证分析研究。在非平稳条件下,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毫无意义,为此,本文在进行实证分析的时候,先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了检验,然后对得出平稳序列进行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一、新疆地区生产总值与教育投入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地区经济发展态势较好,呈递增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新疆地区的GDP从1999年的1,163.1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2,199.08亿元,增加了10倍之多。通过对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分析可知,自1999年以来,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均在8%以上(除2008年、2014年和2015年),且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3.36%,其增速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反映了近年来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通过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可知,1999~2018年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整体保持增长态势,每年的增长率都在6%以上(除2011年和2014年),且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3.27%,基本与新疆地区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一致。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教育,其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持续增加,尤其是在2010年,投资力度迅速加大。新疆地区作为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对新疆地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投入也在持续增加。(图1)
二、新疆地区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相关分析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由于时间序列数据大多都是不平稳数据,需要检验其平稳性,如果直接使用,可能会出现伪回归现象,导致所得结论并不真实。因此,先采用ADF的检验方法,对1999~2018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GDP)和高等教育投入(EI)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其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新疆地区生产总值(GDP)和高等教育投入(EI)的t检验统计量值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且P值大于0.05从而不能拒绝原假设,表明新疆地区生产总值(GDP)和教育投入(EI)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接着对原数据分别进行一阶和二阶差分,结果显示在二阶差分后的t检验统计量值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且P值小于0.05,表明二阶差分序列已消除单位根,即新疆地区生产总值(GDP)和教育投入(EI)在二阶差分后是平稳序列。
(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是基于回归残差的协整检验,也叫EG两步法检验。本文采用此方法来检验新疆地区生产总值(GDP)与教育投入(EI)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得到的估计方程式为:
GDP=121.0873+106.7242EI
Se=(154.1235)(2.621266)
t=(0.785651)(40.71474)
R2=0.989258 R2=0.988661 F=79.44031 DW=1.122561
将上面OLS回归得到的残差序列Resid命名为新序列et,然后对et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结果如表2所示。(表2)
从表2中,可以发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t检验统计量值为-3.508608小于临界值-1.961409,且P值0.0015<0.05,表明已是平稳序列,说明新疆地区生产总值(GDP)和教育投入(EI)之间确实有协整关系。
然而,回归模型中得出的DW值有点偏低,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查DW统计表可知,dL=1.427,dU=1.535,而模型中的DW<dL,表明存在正自相关,因此,使用广义差分法来解决该问题。
由此得到的ρ只是一个粗略结果,为了使得到的ρ的精确度更高一些,本文采用科克伦-奥科特迭代法做广义差分回归,采用Eviews6.0,得到的估计结果如下所示:
■DPt=145.9601+106.9912EIt+0.426081GDPt-1
Se=(287.1321)(4.594285)(0.273332)
t=(0.508338)(23.28788)(1.558842)
R2=0.990030 R2=0.988784 F=794.4038 DW=1.426064
由上面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在α=0.05的显著水平下,查DW统计表可知,dL=1.364,dU=1.590,估计模型中的dL<DW<4-dU,表明已消除正自相关,其他指标也均达到理想水平。
(三)误差修正模型。虽然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可能因国家政策、教育投入等因素会有波动,为了增强模型的精确度,可以把协整回归方程(1)中的误差项e看成均衡误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把新疆地区生产总值(GDP)的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联系起来。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构如下:
DDGDP=α+βDDEI+γet-1+εt
在Eviews6.0中,生成新疆地区生产总值(GDP)和教育投入(EI)的差分序列:
DDGDP=DGDPt-DGDPt-1
DGDP=GDPt-GDPt-1
DDEI=DEIt-DEIt-1
DEIt=EIt-EIt-1
以DDGDP作为被解释变量,以DDEI作为解释变量,估计回归方程为:
DDGDP=394.0550+41.00283DDEI-0.169768et-1
Se=(156.7757)(27.82289)(0.372853)
t=(2.513496)(1.473709)(-0.455321)
R2=0.967296 R2=0.954708 F=3.027400 DW=1.454458
上面估计结果表明,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不仅取决于教育投入总量的变化,而且还取决于上一期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对均衡水平的偏差,误差项et-1的系数-0.169768,体现了对偏离程度的修正能力的大小,表明上一期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相对长期均衡点来说,往上偏了。因此,本期要以0.169768修正能力对其进行修正。
(四)格兰杰因果。协整检验说明了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和教育投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没有给出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因果关系的方向如何,为此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对于时间序列变量X和Y,如果X是Y变化的原因,则X的变化应该发生在Y之前,X的过去值应该有助于预测Y的未来值。通过Eviews6.0对新疆地区生产总值(Y)和教育投入(X)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
通过表3可以看出,Y对X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F统计量为0.3135,X对Y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F统计量为0.3289。所以,表明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和教育投入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即教育投入是拉动新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原因,而新疆地区生产总值也是教育投入增长的原因。
三、结论
(一)结论。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投入总量也在发生变化,呈递增趋势。新疆地区的GDP从1999年1,163.1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2,199.08亿元,增加了10倍之多。国内生产总值与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国内投资热情大大降低,经济发展有所减缓,GDP增长较缓慢,近几年来,国内生产总值与新疆地区保持着平稳增长速度。从短期来看,不会有太大波动。
近年来,新疆地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投入总量有很大提高,但新疆地区高校与我国发达地区高校相比仍然存在差距;新疆地区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力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存在着差距;新疆地区对于优秀教师的吸引也较少,教师资源流失较严重,所以新疆地区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就要有更多的优惠政策作为发展支撑,才能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利于新疆地区教育的发展。同时,教育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进而带动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
通过分析高等教育投入对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得出近几年新疆地区经济有了快速发展,进而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一定提高。但是把新疆地区经济发展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水平比较来看,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处于落后地位。
高等教育投入与新疆地区的GDP在长期内存在稳定均衡关系,但在短期内会有波动,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高等教育投入对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修正力度达到了0.169768。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高等教育投入与新疆地区生产总值之间有双向因果关系,高等教育投入是新疆地区GDP变化的原因,新疆地区GDP是高等教育投入产生的结果。
(二)建议
1、不断加大对新疆地区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高校科研的投入,培养符合新疆地区发展要求的高端人才。从新疆地区生产总值与高等教育投入的增长对比图可知,高等教育投入,虽然每年都有递增,但是其递增速度远远小于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的速度,为了能更好更快地发展高等教育,应提高高等教育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2、提高高等教育投入在教育投入中的比重,提高高等教育预算的人均支出,实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支出。对于我国新疆地区教育现状而言,很有必要加大对高等学校科研经费在教育经费中的比重,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的研发,为培养新疆地区本土高端人才队伍提供基础条件。
3、加大中央财政支持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力度,增加各类专项经费投入,鼓励建设有区域特色的高水平大学。新疆地区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介于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该区域的高等教育发展非常不平衡,中央财政应不断加大对新疆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特色高等院校建设水平。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立军.中国教育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2]田园.新疆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9.
[3]杨多利.新疆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201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