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大健康产业界定及其统计分类
第654期 作者:□文/赵红艳 时间:2021/4/1 11:10:18 浏览:685次
[提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健康产业已被政府部门、产业界和社会媒体广泛关注。本文在整理国内外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对“大健康产业”概念理解的基础上,界定“大健康产业”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将大健康产业划分为核心业态、关联业态与衍生业态,并根据国家统计局编制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表,对大健康产业涉及的具体产业予以识别分类,为建立大健康产业理论和指导大健康产业实践提供依据。
关键词:大健康产业;产业界定;统计分类;业态
资助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项目(编号:2021ZC026)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1年1月21日
一、引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在《财富第五波》(The New Wellness Revolution)一书中对健康产业的预言,掀起了各国政府和产业界发展健康产业的序幕。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国民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推动了我国大健康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发[2013]40号、国办发[2015]14号和国办发[2015]32号等相关文件,以及最近提出的“健康中国2020”发展战略等,表明我国政府大力发展绿色健康产业的决心,预示着我国大健康产业“掘金”时代的到来。
在大健康产业概念方面,国外学者对大健康产业的理解偏向于狭义概念。Mary A.Hums(1999)认为健康体育产业是一个广义的产业,包括专业体育运动、校际体育、健康和健身、休闲体育设施管理等。Mueller(2001)认为健康旅游是人们暂时离开居住地寻求健康服务,使身体放松和精神压力缓解的各种活动相关现象的总和。Hall(2003)将健康旅游概括为人们为满足促进健康需求而不断改善健康旅游服务的一种活动。另外,我国部分学者和政府官员对大健康产业做了一些阐述,但是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健康产业进行界定,并且目前国内学者对大健康产业的概念界定尚未统一。陈建勋等(2006)认为健康产业可分为医疗性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类,并形成四大基本产业群体。段晓梅(2012)从人体健康和环境健康的关系来定义大健康产业,她认为大健康产业不仅关注人体的健康,更关注环境健康以及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所以环境健康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因此将大健康产业分为人体健康和环境健康两个层次。王秀华(2015)从大健康产业的目的出发,认为大健康产业是指以维护、改善、促进与管理健康和预防疾病为目的,提供产、学、研产品与相关健康服务的行业总称。海青山(2017)认为大健康产业是以健康行业为主导的产业融合,将大健康的内涵概括为大产业、大数据、大健康。张车伟(2018)认为大健康产业的核心是产业活动,产业外延是公益性与产业性的结合,基本属性是具有半公益性的产业活动。此外,我国政府、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的各界人士对大健康产业也有不同的理解。我国产业信息网在《2015-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提出,大健康产业由医疗性健康服务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部分构成,是指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的总和。陈敏尔在2015年3月2日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推介会上强调,大健康是大产业,大健康涵盖医药种植、养殖,药品研制、医药世界、保健食品、健康旅游和健康服务等多个领域。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闫希军强调,大健康是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对生命实施全过程、全要素呵护,既追求个体生理、身体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以及社会、环境、家庭、人群等各方面健康。中国大健康产业联盟于小冬解释健康产业覆盖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主要包括生命、生态环境、农业、食品、餐饮、生物、化工、保健养生、心理健康、健康咨询管理、体育运动、中医药、西医药、医疗用品和器械、检验检测、旅游休闲等诸多行业。
在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下,国内外学术界对“大健康产业”还没有清晰的界定,即部分学者、政府官员和社会人士等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理解,但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没有形成统一口径。“大健康产业”基本概念的模糊,不仅不利于各级政府部门管理和发展大健康产业,也会使大健康产业的学术研究缺乏准确性和权威性。因此,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现有“大健康产业”概念的基础上,甄别出大健康产业概念的核心要素,分析其内涵与外延,以利于学术界构建大健康产业理论并指导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实践。
二、大健康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人民在古代就有对健康的探索与追求,如最早有神农尝百草以辨别不同药物对应不同病症的记载,以及后来的《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医学著作论述人体病症治疗等。中医不仅在中国源远流长,也传入朝鲜、日本以及中亚各国并影响了世界医学。中医对健康的看法由“治已病”到“治未病”,药膳、养生之法逐渐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健康相关的经济活动与中医活动联系并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中国古代的健康产业观。
现代健康产业观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在其著作《财富第五波》中首次提出。此后,世界各国政府和产业界陆续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美国政府于1969年在国家医疗保健计划中纳入健康管理;在1971年开始为健康维护组织酝酿立法并于1973年正式通过《健康维护法案》。此后,英国、德国和芬兰等国家也相继发展健康产业。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提出发展现代健康产业并逐步形成健康产业链。纵观国内外健康产业发展历程,虽然健康产业起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但大健康产业基本形成于中国并得到持续发展。国内学者曾将我国现代健康产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健康产业开始发展的十年(1986~1996年)。此时健康产业处于初级阶段,其特点是散在的没有整合的松散型产业结构和并不清晰的健康产业概念。第二阶段是健康产业发展的中期阶段(1997~2002年),其特点是逐渐形成清晰的健康产业概念并且健康服务业开始成长。在这个阶段,体检中心出现并带动健康咨询服务业的诞生。第三阶段是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期(2003年至今)。在这个阶段,一些新兴行业如健康管理、集成式医疗保健等开始出现,并逐渐催生形成了健康产业链。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部分地区(如江苏省泰州市和黑龙江省白山市等)逐渐关注大健康产业发展,积极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推动产业界投资大健康产业,如建立健康养生温泉城、健康产业园区、服务性健康城和休闲旅游度假区等形式的健康产业园基地。特别地,贵州省从省级行政区域积极部署大健康产业发展并制定了《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六项实施计划的通知》[黔府办发(2015)26号],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热潮。
然而,面对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却还没有形成统一和清晰的大健康产业定义,并且产业分类也尚不明确,将导致实际应用中对大健康产品产量计量核算缺乏准确性。鉴于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大健康产业进行界定,明确其概念、内涵和外延,以便进一步了解与大健康产业相关的社会经济活动,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并进行科学的宏观指导,从而促进健康产业链的有序发展和大健康产业集群的形成。
三、大健康产业界定
百度百科认为,大健康是依据社会需求和疾病谱改变等时代发展趋势而提出的一种健康管理理念。大健康提倡在人体生命全过程中针对身体、精神和心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健康呵护。大健康产业作为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产业,产业链正不断兴起、发展与完善,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国内学者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大力培养健康产业人才和融合高新技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服务体系,国内健康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及资料的查阅分析发现,目前大健康产业的概念定义还不统一,其阐述角度多有不同,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和清晰的大健康产业概念。本文认为需明确大健康产业的界定原则,再从理解“健康”的本质出发,最后从产业经济学的理论角度重新定义大健康产业。
(一)大健康产业界定的原则。在对大健康产业进行界定时,需要考虑根据何种原则对大健康产业进行规范的界定,以便科学的理解大健康产业,并对大健康产业进行分类并可靠地计量。
1、健康关联性原则。关联是指一种对象和另一种对象有联系。大健康产业是与健康相关的产业集合,与健康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产业皆是大健康产业的一部分,这就是健康关联性原则。例如,健康医疗行业直接服务于人体健康,是与健康直接相关的产业,而食品安全检测行业与人体健康并无直接的关系,但是通过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安全健康的食品,对人体健康起到服务作用,是与健康间接相关的产业。不论是直接或间接的与健康相关的产业,在界定大健康产业的内涵与外延时都应该考虑在内。
2、健康系统性原则。系统是指将零散的东西进行有序的整理、编排形成的具有整体性的整体。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大健康产业是一个系统性的产业,是由与健康相关的产业组成的整体。
从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层次来看,大健康产业是从古代一直发展到现在的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产业。人类对健康的追求促进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促进人体与环境健康,同时环境健康也促进人体健康,大健康产业的相关企业发展服务于人体健康,并促进环境的保护与发展。具体如图1所示。(图1)
从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业态来看,可将大健康产业分为核心业态、衍生业态、关联业态。核心业态是大健康产业的基础与根本,关联业态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支持产业,衍生业态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大健康产业核心业态指大健康医疗性产业,是覆盖人类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医疗保障,包括中医医院、西医医院、综合医院、药片的生产、制造与批发等行业;大健康产业关联业态是指服务于大健康产业的行业,包括医疗器械的制造、中草药的种植、健康检测等行业;大健康产业衍生业态是指大健康产业发展成熟后衍生的行业,包括保健服务、休闲健身、健康旅游服务、大健康产业园区等综合性行业。三大业态共同组成了大健康产业这个整体。
3、健康产业可计量原则。在对大健康产业进行界定时,要保证健康产业的可计量性,对健康产业的产值及发展状况进行统计与分析,正确布局大健康产业。因此,要对大健康产业划分具体的行业,建立经济与产业的联系,划分经济的产业归属,以此提供给相关方调控、规范与指导产业发展的客观数据,便于统计局对大健康产业进行计量分类,政府对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出战略性指导,促进大健康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对大健康产业进行界定时,要综合三大原则确定大健康产业的内涵与外延,以促进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为政府作出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大健康产业相关概念
1、健康的含义。国内对于健康的含义有多个层面的理解。《辞海》认为“健康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并且通常可以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百度百科认为,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二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因此,现代人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国外对于健康的理解也有不同的看法。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宪章认为“健康是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一种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的状态”。Wright(1982)总结健康包括身体健康、生理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交健康等四个方面。《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7年中文版)认为健康是使个体能长时期地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他能用可测量的数值(如身高、体重、体温、脉搏、血压、视力等)来衡量,但其标准很难掌握。Johannes Bircher(2005)认为健康是一种在身体、精神和社会潜力等方面与年龄、文化和个人责任相对称的需求满足。
2、产业的含义。现代产业经济学认为,产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和外延不断扩展。产业应该具有以下某种同类属性或特征:从需求角度说,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从供应角度说,是指具有类似生成技术、生成过程和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有关产业分类,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关联方式分类法(如原料关联、技术关联、用途关联和战略关联等)、三次产业分类法、国家标准分类法和国际标准分类法等。
3、产业集成的定义。产业集成是关于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整合和重构的产业发展理论。张立、王学人(2002)认为产业集成是存在积极的横向与纵向联系的产业部门的集合。黄建康(2004)认为产业集成是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创新结合体,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等系统集成延长产业价值链。
(三)大健康产业的含义。通过对大健康产业的思考及其前期学者对大健康产业的定义研究,笔者认为大健康产业是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维护、改善、促进与管理健康,涵盖健康制造、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等一系列与健康有关的人类全生命周期的跨越三大产业的综合性、复杂性产业链,是具有同一属性的健康经济活动的产业集合,并提供产、学、研所有与健康服务有关的一切经济活动、产业活动和服务活动的总和。健康制造包括中药民族药、化学药医疗设备、医疗品和保健品等健康产品的生产制造;健康管理包括定期检查、健康咨询、移动医疗、电子医疗软件、健康检测等健康的管理类产业;健康服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养老为中心的养老社区、老年健身等养老服务行业;二是以开发旅游为中心的医疗旅游、美容旅游等健康旅游产业;三是以健康饮食为中心的餐饮、营养食品、绿色健康有机食品等服务行业。
大健康产业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特征:第一,大健康产业是以产业为出发点,围绕健康相关的经济活动,与人体、精神健康直接相关,包括健康产业的发展、布局及其产业演化趋势;第二,大健康产业研究贯穿于整个产业的产生、成长和演进的全过程,服务于健康产业的发展,维护人体、环境等健康发展;第三,大健康产业的本质是与健康有关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是具有健康属性的经济活动的产业集合,大健康产业研究最终目的是促进大健康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四、大健康产业的识别与分类
在界定大健康产业内涵的基础上,本节将具体讨论其产业外延,以便于归纳分析大健康产业所覆盖的产业类型和对大健康产业进行管理、计量与核算。目前,对产业活动进行分类有不同的标准及原则,在此结合大健康产业的特性,采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表》对大健康产业进行识别分类。基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表》对大健康产业进行大类、中类与小类的识别,保证大健康产业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具体对大健康产业的分类如表1所示。(表1)
通过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表,可以详细了解大健康产业所包含的具体产业,便于对大健康产业进行分析、挖掘。从表1得知,大健康产业包括7个门类、12个大类、27个中类、43个小类。
根据大健康产业业态可划分为大健康产业核心业态、大健康产业关联业态、大健康产业衍生业态,具体见表2。(表2)
五、结论及展望
从上述分析可见,大健康产业所涉及的行业非常的广泛,把握大健康产业所包含的具体产业需要根据大健康产业的概念及其外延,在国民经济行业中将属于大健康产业的行业识别出来。但是也可以发现,目前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并不能将所有的健康行业概括在内,仍需对大健康产业的具体行业进行细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对于健康的不断重视与深入理解,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加入到大健康产业之中,不断的被丰富扩展。因此,本文所对大健康产业的划分,只是基于目前经济发展状况,对其进行的阶段性分类。
本研究对大健康产业重新进行定义,了解了它的内涵及外延,对大健康产业进行了产业上的划分,明确了大健康产业的范围,为大健康产业的深入挖掘以及核算提供了途径,以此希望促进大健康产业的产业链以及产业集群的发展。由于笔者水平所限,仍有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Mary A.Hums,Carol A.Barr,Laurie Gullion.The Ethical Issues Confronting Managers in the Sport Industry[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9.20.
[2]Mueller H.and Kaufman E.L.Wellness tourism:Market analysis of a special health tourism segment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hotel industry[J].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2001.7(01).
[3]Hall CM.Health and spa tourism[M].Hudson S.International sport & adventure tourism.New York:Haworth Press,2003.
[4]陈建勋,马良才,于文龙,周正譶,周智凯.“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01).
[5]段晓梅.旅游型城市大健康产业发展机制研究——以桂林市为例[J].Scientific Research,2012.
[6]王秀华.发展大健康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J].法制与经济,2015(05).
[7]海青山,金亚菊.大健康概念的内涵和基本特征[J].中医杂志,2017.58(13).
[8]张车伟,赵文,程杰.中国大健康产业:属性、范围与规模测算[J].中国人口科学,2018(05).
[9]李巍.中医院进行特色经营,发展健康产业的基础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
[10]宫洁丽,王志红,翟俊霞,席彪.国内外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河北医药,2011.33(14).
[11]李育才.健康产业发展的六大趋势[J].中国卫生产业,2005(09).
[12]王永娟,孙一文.健康体检是实施健康管理的最佳时机[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
[13]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4]张立,王学人.推进我国产业集成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探讨[J].当代财经,2002(07).
[15]黄建康.产业集成:基于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4(0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502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