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我国农户生计研究
第654期 作者:□文/王静静1 徐茂贤2 焦宗辉1 时间:2021/4/1 11:16:36 浏览:550次
[提要] 改善农户生计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永恒旋律,更是确保我国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高质量过渡的核心抓手。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从知识演进和前沿趋势两方面对过去15年农户生计研究进行系统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农户生计研究主题具有明显的经济、政策引导效应,近期的研究热点有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产业扶贫、脱贫农户、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
关键词:农户生计;热点前沿;可视化分析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0118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3XJC790001);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YB2015040);云南省社科联项目(编号:HX2019082790)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1年1月21日
一、引言
以往对我国农户生计研究热点与前沿的探寻,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缺陷:一是多停留在用传统文献梳理方法对现有文献进行归纳、总结阶段,研究结论存在文献分析数据量少、受学者主观价值干预强等弊端。如王成超等人系统总结了农户生计与山地生态恢复间的联系;张钦等、李彩瑛等、熊思鸿等详细归纳了气候变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二是现存仅有的几篇借助CiteSpace等可视化软件对农户生计进行分析的文献,多是从生计资本、生计风险等农户生计某一细小分支出发,局部探究主题变动路径,难以完整把握农户生计研究的演化脉络或衍生等隐含的关系线索。鉴于此,本文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尝试性探索过去15年有关农户生计文献的热点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未来该主题研究的新兴趋势。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基于CNKI数据库的高级检索,将期刊检索条件设定为:检索主题词“生计”,时间跨度为200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来源类别选中E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CSSCI和CSCD。通过检索得到文献2,220篇,为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剔除重复文献、新闻、报告、评书等,并通过查看文献篇名及摘要等形式,剔除无关数据,最终保留“农户生计”、“农民生计”、“牧户生计”、“林农生计”、“渔民生计”等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有效数据942条。
(二)研究方法及过程。本文应用CiteSpace5.7.R2软件分别对所选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和突发性检测两种计量可视化分析,进而揭示国内学者在农户生计领域研究实践的知识演进和新兴热点。将文献数据导入到CiteSpace软件中,设置时间跨度为2006年1月至2020年12月,时间切片为1;节点类型为关键词(Keyword);为保证各时间段选取数据大致相等,采用“c-cc-ccv”的阈值设置,将前、中、后3个时间分区中的阈值设置为(1,2,20)、(3,4,20)、(2,2,20);为降低网络密度,增强可读性,选择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三种网络裁剪方式。
三、知识演进
时间分区可视化视角下的关键词演进路径如图1所示,图中显示了过去15年中出现三次及三次以上的关键词,所处的时间分区是该关键词首次出现的时间,字体的大小表示关键词过去15年出现的累计频次。图1显示,在2006~2008年,学者们研究的主要主题有农户生计、生计资本、可持续生计、生计策略、脆弱性、生态补偿、精准扶贫、生计风险、多维贫困、影响因素;2009~2011年,学者们开始探究的新主题有可持续性分析框架、可持续发展、生计能力、三峡库区;2012~2014年,学者们的研究主题逐渐演变为生计方式、气候变化、生态移民、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社会资本、三峡库区;2015~2017年,研究主题更新为易地扶贫搬迁、生计转型、生计多样性、生计禀赋、自然保护区和适应能力;2018~2020年,新的研究主题开始围绕生计恢复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扶贫、土地流转、生计模式、精准脱贫户。(图1)
相较于研究主题的演进,学者研究范式和方法也随时间发生了诸多变化。比如,2006~2008年,学者多使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主贡献因子;2009~2011年,学者开始采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logistic模型、层次分析法研究现状、正反馈关系和影响权重;2015~2017年开始频繁出现的方法是结构方程模型、tobit模型、熵值法、灰色关联分析和logit模型,量化分析潜变量、含零变量、定性变量等与研究主题的强弱关系;2018~2020年逐步开始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ID模型,从人地系统角度分析耦合协调关系、政策净效应。
总体来看,2006~2020年国内农户生计研究的知识演进主要跟随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政策的演变,关注点依次更新为生计脆弱性-生态保护-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研究方法层出不穷,但普遍作用于不同主题间的影响评估和因素分析。
四、前沿热点
运行CiteSpace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关键词突发性检测,得到15个节点突现词,如图2所示,将2018年以来的节点突现词作为近期前沿,同时结合突现词历史引用情况,如图3所示,对近期前沿突现词的相关文献作进一步分析,得出农户生计的前沿问题。(图2、图3)
从图3来看,易地扶贫搬迁和乡村旅游突现词的热度自2018年起大幅上升。2018年,习近平指出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如何让搬迁农户更好地适应生计生活环境,真正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乃至“能致富”,成为政府乃至学术界密切关注主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引领乡村旅游步入新时代,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农户作为乡村旅游的直接承担者,如何更好地促使农户生计与乡村旅游产业有机融合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焦点,体现了学术界的人文关怀。图3显示,2018~2020年生计模式突现词热度急速下滑;生计脆弱性研究勃兴于2018年,在2019年达至顶峰后也出现热度下降趋势。
为更好地预测前沿,本文基于被引次数和下载量,梳理了2018~2020年CNKI数据库热度较高的15篇文献(每年5篇),并将梳理结果与图3做对比,发现“易地扶贫搬迁和乡村旅游”是两次检测共同出现的高频主题,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研究,学术界侧重于探析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脆弱性、生计恢复力、生计策略选择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涉及乡村旅游对农户生计资本变化趋向、生计策略选择、农村空间格局分异等方面的影响。此外,梳理结果表明2020年的活跃文献中还涉及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产业扶贫、脱贫农户生计可持续性三个新兴热点。基于知网的关键词指数分析可知,上述三个相关主题的学术关注度、媒体关注度在近两年内不断上升,这表明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足产业扶贫(运作机制、融资模式)、增强脱贫农户生计稳定性(防止脱贫农户返贫)也将是当下国内学术界农户生计研究的热点。
五、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对国内过去十五年的农户生计研究进行了回顾、审视。研究发现:(1)2006~2020年国内农户生计研究的知识演进跟随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政策变动。(2)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产业扶贫、脱贫农户生计可持续是国内农户生计研究的新兴主题,其中,产业扶贫、脱贫农户生计转型更是当下和未来值得深入研究的重点议题。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文本挖掘技术对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的同时,系统性梳理审视了过去15年国内农户生计研究的知识演进和新兴热点,为该主题领域的期刊作者、审稿人和潜在研究人员指引前沿方向。同时,文章仍存在诸多不足。(1)仅从宏观层面把握主题演进,不够细致深入,容易遗漏相关主题分支。(2)农户生计涉及诸多学科和专业,系统复杂,受限于综合学术水平和学科交叉的融合欠缺,文章未对上述主题内容和知识要点进行详尽的深入分析。这将是后续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的方向。
(作者单位:1.云南师范大学泛亚商学院;2.昆钢集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成超,杨玉盛.基于农户生计演化的山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02).
[2]熊思鸿,阎建忠,吴雅.农户生计对气候变化的恢复力研究综述[J].地理研究,2020.39(08).
[3]李彩瑛,阎建忠,花晓波,张镱锂.农户生计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综述[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9.15(03).
[4]张钦,赵雪雁,王亚茹,雒丽,薛冰.气候变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09).
[5]王亚红,郭明强,杨亚楠,马道萍,孙菁.农户生计风险中英文文献对比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视角[J].世界农业,2020(03).
[6]王转弟,吴溪溪,马红玉.中国情境下农户生计资本演化路径及未来趋势——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世界农业,2020(02).
[7]Ling-Li Li,Guohua Ding,Nan Feng,Ming-Huang Wang,Yuh-Shan Ho.Global stem cell research trend:Bibliometric analysis as a tool for mapping of trends from 1991 to 2006[J].Scientometrics,2009.80(01).
[8]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02).
[9]李小云,董强,饶小龙,赵丽霞.农户脆弱性分析方法及其本土化应用[J].中国农村经济,2007(04).
[10]苏芳,徐中民,尚海洋.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9.24(01).
[11]苏芳,蒲欣冬,徐中民,王立安.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06).
[12]谢旭轩,张世秋,朱山涛.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03).
[13]李树茁,梁义成,MARCUS W.FELDMAN,GRETCHEN C.DAILY.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基于家庭结构视角的可持续生计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0.7(02).
[14]阎建忠,吴莹莹,张镱锂,周绍宾,石玉林.青藏高原东部样带农牧民生计的多样化[J].地理学报,2009.64(02).
[15]贺爱琳,杨新军,陈佳,王子侨.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以秦岭北麓乡村旅游地为例[J].经济地理,2014.34(12).
[16]何仁伟,李光勤,刘运伟,李立娜,方方.基于可持续生计的精准扶贫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7.36(02).
[17]徐鹏,徐明凯,杜漪.农户可持续生计资产的整合与应用研究——基于西部10县(区)农户可持续生计资产状况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8(12).
[18]黎洁,李亚莉,邰秀军,李聪.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西部贫困退耕山区农户生计状况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9(05).
[19]王成超,杨玉盛.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J].地理科学,2011.31(11).
[20]李海燕,蔡银莺.生计资本对农户参与耕地保护意愿的影响——以成都市永安镇、金桥镇,崇州市江源镇为例[J].冰川冻土,2015.37(02).
[21]张敬飒,吴文恒,朱虹颖,孙锦锦.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生活能源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16.36(06).
[22]朱兰兰,蔡银莺.农户家庭生计禀赋对农地流转的影响——以湖北省不同类型功能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6.31(09).
[23]马聪,刘黎明,任国平,袁承程.快速城镇化地区农户生计策略与土地利用行为耦合协调度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8.34(14).
[24]赵立娟,康显超,邢骁.农地转出行为是否会改变农民家庭的生计策略——基于CFPS微观数据的DID模型估计[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0.25(07).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505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