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哈长城市群政策量化评价与优化建议 |
第655期 作者:□文/李 雯 时间:2021/4/16 14:10:02 浏览:291次 |
[提要] 哈长城市群的政策对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的目标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5~2020年15项哈长城市群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内外文献构建PMC指数模型,获得PMC指数和PMC曲面对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发现:哈长城市群政策整体性水平较高,但在政策主体、激励措施等方面仍需完善,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哈长城市群;PMC指数模型;政策评价;优化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1年2月3日
一、哈长城市群发展现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发展到十分成熟的阶段,城市群成为了下一阶段更高级别的空间组织形式。哈长城市群是以哈尔滨、长春为核心城市,以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吉林、延吉、四平为主体,辐射周边佳木斯、松原等城市的城市群带。把哈长城市群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打造规划,不仅为东北地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极,对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的目标也有重要意义。自2016年《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出台起,关于哈长城市群的政策不断以规划、通知、意见、批复的形式出台和完善。但是,现阶段对哈长城市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协同发展、空间差异、经济增长等问题上,将哈长城市群相关政策量化,进行政策评价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文选用相对客观科学的PMC指数模型,结合政策研究最新成果,构建政策评价体系,从政策文本量化评价角度多维剖析与论述哈长城市群政策现状与问题,为政策优化与调整提供建议。
二、政策评价PMC指数模型建立
PMC指数模型是融合了文本挖掘法与数学工具构建的政策量化评价模型,模型构建的具体步骤如下:采用二进制平衡二级变量的权重,通过变量分类和参数识别建立多投入产出表;然后计算一级变量值和PMC指数,最后由PMC指数得到直观反映政策的全貌和特点的曲面图。
(一)变量识别与设定。通过中国政府网以及北大法宝,初步筛选出30项哈长城市群相关政策,运用ROSTCM6.0词频分析工具进行合并和分词处理,再过滤对本研究无明显意义的通用词与虚词,最终形成哈长城市群政策文本的社会网络知识图谱。“推进”是哈长城市群政策的核心词,对其他关键词共现的影响能力最强,辐射推进公共服务共享、推进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建立等。“政府”是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位于社会网络较中间的位置,由各城市政府辐射到企业、产业园区等其他政策受体以及产业、生态、工程建设等政策重点。长春作为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对其他城市的辐射较强,哈尔滨的辐射力较弱。
社会网络分析的部分政策对哈长城市群仅简单提及,为满足模型需要,尽可能准确有效评价政策。进一步筛选出2015年以来由国务院、省级政府出台的15项哈长城市群政策作为分析样本,见表1,筛选原则为政策应与哈长城市群紧密相关,且对哈长城市群发展有实质政策内容或具体行动方案。(表1)
根据图谱中政策高频词与关键词分布状况、政策文本自身特性与PMC指数模型相结合,建立哈长城市群政策评价体系,最终设定9个一级变量,39个二级变量,如表2所示。若政策内容包含二级变量,则该二级变量赋值为1;若政策内容不包含二级变量,则该二级变量赋值为0。(表2)
(二)计算PMC指数。在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上,首先运用文本挖掘方式对二级变量取值进行确定,变量取值见式(1),二级变量均服从[0,1]分布。接下来根据式(2)计算一级指标值。最后根据公式(3)计算各双创政策的双创PMC指数并根据标准进行评级,评级标准[9,8]为优秀,[7.99,6]为良好,[5.99,4]为合格,[3.99,0]为不良。
X~N[0,1];X={XR:[0~1]} (1)
Xt■■=1,2,3,…,∞ (2)
其中,t为一级变量指标,j为二级变量指标。
PMC=X1■■+X2■■+X3■■+X4■■+X5■■+X6■■+X7■■+X8■■+X9 (3)
根据文本挖掘方法得出15项哈长城市群政策二级指标的具体得分,然后根据式(2)和式(3)计算待分析政策的PMC指数,并汇总至表3认定级别。15项哈长城市群政策PMC指数等级都在合格及以上,其中政策P1、P3等6项为优秀等级,政策P2、P4等7项处于良好等级,其余政策等级为合格。PMC指数均值为7.26。(表3)
(三)PMC曲面构建及分析。为了让政策评价的结果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以PMC指数为基础构建出15项政策的PMC曲面图,本文哈长城市群政策评价的一级变量共9个,可以建立3×3矩阵。
哈长城市群政策的一级变量值取平均值,构建15项政策的PMC曲面图,如图1。整体看所有一级变量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X4处有明显凹陷,X7略有下沉,但仍处于可接受范围,仅有X9完美无缺。政策主体X4平均值最低0.33,说明政策均为独立发布。城市群城市间仍存在一定的行政壁垒,联动效应还比较差。政策激励措施X7均值也较低,激励措施不够完善,体制机制完善、示范区建设相关措施有93%以上的政策均提及,且有实质措施;但是,人才激励措施以及双创平台、合作信息平台的建设等仅50%左右的政策提及。X6中15项政策均提及加强“中蒙俄经济走廊”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快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在加强生态文明共建,发挥冰雪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改善哈尔滨、长春两大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不合理方面表现也比较好,但在公共服务共享、创新发展方面分数较低。(图1)
另一方面,具体来看15项政策中P1的PMC指数最高,接近完美,除一级变量X4政策主体处有明显凹陷,评分为0.33,其余一级变量均为满分1,如图2。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该政策发布部门首次对哈长城市群的发展作出了详尽规划,全面提及了评价模型中各二级变量。政策P11的PMC指数最低,展示9个一级变量均处于坐标轴较低处水平,X3政策领域和X7激励措施方面的差异度高达0.4和0.35,针对哈长城市群经济、科技领域并未提及具体行动方案。政策内容不够系统、清晰和完善,原因是该政策是吉林省主要针对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规划,从而涉及领域在变量上体现比较局限。激励措施方面人才激励、资金支持、平台建设等方面未提及。同时,在评价模型的其他变量中表现也欠佳,因此总的PMC指数最低。另外,政策P13的PMC指数虽然处于良好等级,在多数评价变量上的表现较为中庸,处于坐标轴中间的位置,这样就会导致政策特色不够突出。(图2)
三、结论及展望
哈长城市群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50%的政策均在2016年发布,近年的政策发布数有所下降。事实上,在很多方面还需要新的政策不断完善充实。通过不同政策的投入产出表和PMC曲面图可以看出,15项哈长城市群政策总体质量较高,但仍存在不足,X4政策主体得分总体很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参与主体比较单一,联合制定政策能很好代表大多数群体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这需要打破区域间的大量行政壁垒,促使各种要素能充分流动,提高区域间的联动效应质量,推动哈长城市群的发展。同时,X7政策激励措施得分相对较低,打破体制壁垒后,进一步鼓励人才合规有序流动和兼职兼业,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仅能够对加强各城市的集聚程度有利,还能够对城市群企业转型中所需的技术劳动力进行补充。且在未来的制定政策时应以得分最高的P1政策为标准范本,进一步丰富政策内容,探索更多哈长城市群发展政策视角。
本研究还存在局限性,一方面虽然已尽可能从国家及省市的哈长城市群政策文件中进行筛选,但难免遗漏与哈长城市群相关但不太重要的政策;另一方面已尽可能确保研究进度,但仍可能错过分析新政,只能在未来的研究中再做讨论。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晓琴.哈长城市群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机制的构建[J].中国商论,2017(28).
[2]张炳辉,杨东亮.新一轮东北振兴视角下的哈长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6(07).
[3]刘华军,裴延峰,贾文星.中国城市群发展的空间差异及溢出效应研究——基于1992-2013年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考察[J].财贸研究,2017.28(11).
[4]张永安,郄海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量化评价研究——以2017年的10项双创政策情报为例[J].情报杂志,2018.37(03).
[5]毛子骏,梅宏.政策工具视角下的国内外人工智能政策比较分析[J].情报杂志,2020.39(04).
[6]张永安,郄海拓.国务院创新政策量化评价——基于PMC指数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7).
[7]王芳,赵辉越,王琦.哈长城市群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18(08).
[8]吴彩鹤.哈长城市群空间经济效率评价及优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