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 财会/审计 |
| 苏宁和阿里交叉持股问题分析 |
| 第656期 作者:□文/郑 涛 时间:2021/5/1 14:34:36 浏览:537次 |
[提要] 20世纪90年代中国市场开始出现交叉持股。随着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交叉持股已成为企业间战略同意关系的重大策略。本文通过一种实例论证的形式分析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交叉持股可以有利于减少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抵制恶意买卖;结合苏宁与阿里交叉持股最新案例,更加客观地揭示交叉持股在中国市场的资本膨胀、内幕交易等方面的弊端,并从理论中得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交叉持股;虚增资本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1年2月22日
一、交叉持股现状分析
(一)地区现状。根据近年来交叉持股所持股权的地域分布,计算出近年来交叉持股的上市公司。在我国公司人员数量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前十大企业大多都是位于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尤其主要是处于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南部、东南部和沿海一些地区。上海所有人参与交叉持股的上市公司数目最多,大约仅仅占总数的23%,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发达的国际经济结构体系、对开放型政策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主要是广东、北京、浙江、江苏等省。沿海一些地区因其自身的优势而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在我国的改革和开放中充当了先头兵,通过出台一些灵活而又富有地方特点的政策大力支持优质民营资产,培育了一大批新型的上市公司和集团企业,激励这些企业可以通过交叉持股的方式进行战略性的扩张,使得企业规模可以得到很大的发展。
(二)行业现状。我国各家上市企业的行业范畴类别一般可以划分为18种大类。其中,企业所有权属性作为制造业的各家上市企业公司之间实行交叉持股政策的比例最高,约为42.73%,约为批发和零售业的3.1倍,居于第二位。这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开拓与发展市场相对比较成熟,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因此,实力强大的上市企业希望能够通过交叉持股方式增强其竞争优势,从而扩大或巩固其自身规模与行业的地位。这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制造业在当前我国的开拓和发展市场相对比较成熟,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因此一些经济实力强劲的上市企业都想通过交叉持股方式来增加和提升其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以此进一步巩固自身在同一行业市场中的规模和地位。
二、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利弊分析——以苏宁和阿里为例
(一)案例背景介绍。苏宁易购正式宣布成立于1990年12月26日,号称自己已经是目前中国线下最大的在线零售行业连锁经营企业,零售连锁行业经营就是其旗下主打零售经营的一个领域。2004年7月,苏宁电器股份公司正式在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作为挂牌企业上市,证券交易代码股票编号更改为12345624。阿里巴巴于1999年由马云创立,其拥有两个头衔,分别被认为是中国最大的和全球第二大的。淘宝网与支付宝的平台亦分别于2003年5月与2004年12月正式推出。2014年9月,阿里巴巴正式地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发行股份上市,公司的股票代码为“baba”。
(二)交叉持股的过程。2015年8月10日,苏宁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宣布与阿里巴巴交叉持股。阿里巴巴以15.17元/股的认购价投资苏宁易购,投资总额高达283亿元,持有苏宁易购将近19.99%的股份,从而成为了苏宁易购的第二大股东;苏宁认购了阿里不超过2780万股的股份,每股81.51美元,投资总额约140亿元人民币。2017年12月12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出售阿里巴巴股份不超过550万股,占苏宁易购持有阿里巴巴股份的20.89%,占阿里巴巴总发行股份的0.22%,获利约9.4亿美金。
(三)交叉持股的结果。交叉股权持股模式推动了苏宁易购和中国阿里巴巴之间的长期战略合作联盟,双方共同努力打通了阿里线上和苏宁线下的销售渠道。在目前中国的线上电商和线下金融业务的战略合作发展问题上,苏宁所以能够选择携手阿里,就是因为它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和根本优势之一就是它已经能够充分地完全依靠目前阿里最强大的线下金融和线上电商业务流量,打造专属的"苏宁易购天猫旗舰店";在苏宁线下线上物流和金融业务部的信息化线下资源配置管理方面,苏宁公司已经拥有着自己独特和完善的线下物流运营管理体制,苏宁物流公司不仅既是“苏宁易购天猫旗舰店”的线下物流和金融服务商,同时又是基于中国阿里巴巴的“小米”和中国菜鸟网等互联网服务网络的线下物流和金融服务商。苏宁依靠其在遍布全国各地的实体门店以及强劲的线下零售提升其打造的品牌及口碑日渐做得越多,而阿里却凭借其在淘宝以及支付宝等多家网上购物和金融投资平台赢得了流量。苏宁以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为主,阿里以虚拟经济的发展为主,双方都是各自相互依靠,彼此促进,从而达到了利益分配,风险共担;双方积极挖掘自身优势信息技术资源,利用了大数据、物联网、金融支付等先进的手段对于传统商业模式的技术进行了挑战和革命性的创新,并将自己目前所领导的为O2O商业模式在市场上进行了改良和推广,双方共同谋求发展,同心协力应对竞争者。2017年“双十一”,天猫中苏宁易购在天猫全网各大商城的整体销售额继续排名第一,其中苏宁总计天猫实现全网销售额1682亿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39.4%,营业额也同比上年增长475亿元。从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中国第一B2C在线电子零售服务行业仅在市场前五名的品牌数量和份额比例上均发生了巨大的幅度变动,这已经充分地地证实了苏宁的市场突破性快速进步。
苏宁云商和阿里巴巴的交叉持股这一双重属性也在其中得以生动体现。所以当交叉持股给投资者带来的利益好处明显的提高时,我们往往就会忽视其反复无常地发展带来的交叉持股,这样就会大大增加风险的杠杆。2017年12月12日,苏宁乐购宣布卖掉不可能超过550万股的阿里巴巴股票,立即在网上引起巨大的轰动。立即引起轰动。苏宁和阿里巴巴之间究竟会逐渐退出交叉持股,还是会有一个单方卖掉股份来盈利,还有待观察。还有待观察。
自从2015年苏宁与股东阿里巴巴进行了一次交叉战略并购及其持股之后,虽然苏宁易购在今年第一季度累计扣除了非经常性业务损益后的净销售收入总额有所明显增加,但基本上都让人只能认为是一直持续处于没有盈余或者持续亏损后的状态,自然的苏宁股价也就没有多低。截至在此次认购公告尚未正式公布发出截止期限2017年12月12日,12.30元/股的认购价格仅仅为苏宁当时的最低市场交易价的股票认购股价,而之前一年阿里巴巴投资苏宁时,其投资公司的最低认购股票价格仅仅约为15.17元/股,亏损的利润比例约比率平均值也仅为18.91%,阿里苏宁浮亏约比例平均值也仅为53亿元。而苏宁以10亿元的每股价格直接卖掉了持有阿里的一部分公司股份,统计苏宁已经一年获利大约9.4亿欧元美金,预计未来不到几年阿里可能能够达到的营业净收入将接近32.5亿元。
(四)交叉持股的正面影响分析
1、降低财务风险。当上市公司在日常管理中遇到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短缺,这时候一般的企业都是很难从中筹得到足够的资金,但是那些具有交叉持股行为的上市公司就不同了。苏宁交叉持股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过吸收资本,缓解融资压力。在苏宁的投资严重损失,急需大量资金的情况下,交叉持股后的阿里巴巴当然也不会冷眼相看,因为交叉持股后的上市公司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所谓利益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胜利、失败、光荣、耻辱往往都发生在一起。因此,当一方遇到困难时,交叉持股的相关方会伸出援手。
2、有利于抵制恶意收购。有的中国企业可能会通过这些恶意的海外收购公司方式大幅降低自己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主要竞争对手,一旦这些恶意的公司收购成功,收购案的主体很有可能就会开始恶意操控自己的子公司的正常运作。由于与京东阿里相互拥有交叉股东持股,苏宁的主要股东所有人拥持苏宁股份的所占比例相对较为分散,不容易被恶意股东收购。所以当我们正在面临被公司收购这种关联企业中的股权重新大或小幅度发生变化的巨大问题时,其他的一些关联控股企业将因为没有考虑到被公司收购后对自身的关联企业利益带来巨大营业利润的直接影响,从而有效阻止这种恶意的被收购。
(五)交叉持股的负面影响分析
1、虚增资本。在苏宁和阿里的交叉持股中,双方都支付了股权而不是资本,双方在银行和网络上的支付资本都大大地增加了,但是实际支付资本根本没有大幅度地增加,导致了资本膨胀,导致了资本流出和空心化的现象。中小型的投资者很有可能因为在银行账面上出现一种实力强大的假象,而购入其股份,从而直接造成其股价的上涨。然而,这样的假设往往是与其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并非完全相符。
2、破坏公司治理结构。整个阿里的体系错综复杂,公司最初的经营者都是马云,但实际上的大股东们却确是雅虎和软银,交叉持股后,股东因为股权的分散导致了行权的能力被极大程度弱化。所以当一家公司继续持有其他上市公司的股份时,经营者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股份和地位,往往都会选择放弃或者直接干预竞争对方的经营战略,从而直接导致了交叉持股给这家公司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破坏了企业治理的结构。
3、造成行业垄断。阿里巴巴近年来的发展迅速已经是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线上销售交易服务平台,苏宁和阿里巴巴在中国进行了交叉持股并成为自己的战略盟友后,达成了从对手到合作伙伴的角色转换,二者强强联手,使得中国线下销售企业巨头苏宁拥有了一个足够的资本和力量,进军了线上销售市场。现如今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发展得越来越日益壮大,在激烈的资本市场竞争中,资本追逐收入和利润的特殊性和本质往往被揭示出来得很明显,这种状况虽然促进了各个交叉所有权和持股企业之间形成了联盟,但也因此造成了行业的垄断,严重地扰乱和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三、针对交叉持股的负面影响提出相关审计方面的建议
为了能够在这个竞争愈加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中更好、更稳定地生存和健康发展,交叉持股的大多数上市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好交叉持股给我们所带来的好处,同时还要有效地抑制和规范避免交叉持股所给我们带来的风险。同时也要抑制和避免交叉持股所带来的风险。为了有效针对目前各种交叉基金持股投资方式所带来可能面临带来的技术问题和投资风险,国内专家学者在会上分别提出以下一些意见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内部交叉持股治理机制。上市企业和公司都应该全面认识交叉持股行为带来的各种利弊和影响,通过一个更加有针对性的建立及一个更加完善的内部交叉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预防交叉持股行为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建立良好的风控体系,这样就能够使得我们的利益达到极限,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极低,更加加强有利于企业长期的发展。
(二)考虑长期发展,避免短期投机行为。目前,很多大型的上市公司交叉所有者持股都是着重在短期投机,而这种投机确实能够给企业自身带来暂时性的正向效应,此外,通过对交叉所有者和股权的进行短期投机虽然能够为企业自身提供充足的现金流,但是过度的投机却会给整个金融市场造成带来过量的泡沫,导致这个泡沫爆炸或者破裂。一旦其中一家交叉持股的企业在近几年内就会出现严重的经营风险,其他相互关联的企业也有可能受到这种影响。无论附属企业是帮忙还是不帮忙,都会给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三)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我国《证券法》虽然已经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和企业应该建立相关的信息披露机构和制度,并且需要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发布相关的公告,但是却没有统一规范信息披露的方式和标准,就连所需要披露的内容都没有得到统一的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构建健全、实时完整的交叉持股信息披露体系,将所有交叉持股的信息都做到公开、透明、完整及时。首先,通过健全的交叉持股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及时掌握自己的公司和其他关联企业的持股以及经营状态,便于及时地采取措施防范或阻止其他企业通过交叉持股对自身公司产生的不利影响;其次,还能够揭露出信息不对称、资本虚增等真伪现象,降低投资者进行房地产投资的非系统性和风险。
(四)加强审计控制作用。在双方公司交叉持股时加强审计监管有利于避免交叉持股带来的风险。从视角上来说,审计是完全独立的第三方,是具有全局性的去看待交叉持股的整个流程和之后的决策。有效的审计控制可以从操作层面、经营层面、决策层面发现不足从而有效规避风险。
(作者单位:铜陵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晓娜.公司交叉持股法律风险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16.
[2]詹益保.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网络特征及风险传播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6.
[3]沙浩伟.交叉持股网络对企业投融资及绩效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