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财会/审计 |
獐子岛盈余管理行为分析 |
第656期 作者:□文/郑珊珊 时间:2021/5/1 14:40:32 浏览:329次 |
[提要] 上市公司常会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盈余管理,通过对财务报表数字的调整,往往会给投资者传递公司利好消息,使得投资者不能对企业有真实详细的了解,以此完成公司的战略目标。农业是我国的基本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由于农业公司的盈利水平偏低,常会出现盈余管理现象。本文以獐子岛作为农业上市公司代表,通过对獐子岛自身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其行为动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獐子岛;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1年2月20日
一、引言
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大的国家,人民的生活离不开粮食,由此农业在我国的前进路程中扮演着强有力的角色,农产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我国也持续不断制定了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来支持农业发展,,农业问题也是每年人大会议的重点讨论对象。截至2019年底,在A股上市的农业公司已有43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投资者们开始对农业企业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农业上市公司的投资前景也越来越被看好。但是,由于农业上市公司的主要生物资产等产品的特殊性质致使其公司资产难以准确测量,很多公司利用资产的特殊性对财务信息作出隐瞒或者人为调整使得财务信息质量不能反映公司的实际情况。近几年,出现了银广夏、参仙源、莲花味精等重大的财务欺骗案例,对经济造成损害的同时这也让投资者们开始重新审视农业上市公司披露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盈余管理本身作为一项合法合规的手段对会计信息进行调整使得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是当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投资者的预期及证券市场的相关指标要求时,常常会做出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使得经调整的财务信息不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财务情况,过度调整的财务信息是不可靠的同时会给市场传递相反的信号。因而,对于盈余管理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和对策来约束企业的行为。
本文以獐子岛为研究对象,不仅为了深度挖掘其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动因,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后,提出更好构建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也方便为其他农业上市公司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还可以给投资者敲响警钟使其投资时更加注重风险。
二、文献综述
An (2014)指出,公司的盈余管理由于未被投资者看出,在短期内可以在股市中得到积极反馈,但公司在往后的长期发展的经营效率和股票回报会逐渐减少。杨妍君(2016)通过研究得出,企业在对应收账款、预计负债、固定资产及存货计提坏账准备来进行盈余管理是,可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增加会计估计的披露、设立激励约束条款等措施来规范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
De Fond M L,Lennox C S(2017)表明,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有着关键作用,企业应当着重关注审计人员对内控的看法。原因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可能会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并根据专业能力对其提出适当合理的意见。王海林、陈森琳(2017)指出管理层和治理层的问题常被包含在内部控制缺陷里,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反映了公司治理的问题,企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完善内部控制的作用。朱永明、李雪(2018)表明,完备的内部控制不仅通过重新配置企业资源来降低企业发生舞弊的几率,还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此为基础来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三、獐子岛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一)公司简介。獐子岛股份有限公司于1958年在大连成立,在2006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2069,本文简称獐子岛),是国内第一家超过百元股的农业上市公司。獐子岛的主要经营范围是海洋产品、海水增养殖业、海珍品种业渔业装备等,主要产品就是日常消费的海产品。根据公司2019年度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显示,其主要资产虾夷扇贝、海参、鲍鱼、海螺各自占比为24%、6%、3%、3%,可以得出生物性消耗资产在獐子岛占比约为36%。截至2019年12月,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以持有30.76%的股权成为獐子岛的第一大股东,但企业大股东的股份基本为质押状态。
(二)獐子岛事件概述。2014年10月末,在獐子岛第三季度财报中指出,因为马上到收获期的消耗性生物资产虾夷扇贝受到北黄海冷水团的影响而遭受绝收,产生了大额的资产减值,导致前三季度的业绩突然由预期盈利转变为亏损约8亿元的数额,这个消息使得獐子岛的股票价格大幅下降,同时许多投资者也不能幸免严重遭受损失。但根据两个月前该县政府发表的刊文表示,虾夷扇贝即将迎来收获期,并无任何冷水团损害养殖户资产的讯息,并且虾夷扇贝的养殖是在24小时监测北黄海温度的条件下。尽管獐子岛的公告受到大批社会人士的质问,但獐子岛在证监会检查下并未出现问题。与此同时,在对“冷水团”的案例和资料较少的背景下,科院海洋研究生对獐子岛的遇冷事件认定为灾情。
2018年1月末,獐子岛再次发布公告表示由于饵料的短缺、降水的减少、温水温度异常升高等其他条件的变化又导致巨量虾夷扇贝死亡,意外情况导致2017年由原定盈利变为实际亏损6.29亿元,亏损数额是去年2016年净利润的8倍之多。獐子岛在2014年遇冷水亏损下,2015年仍处亏损,在证监会公示“ST”警示后,2016年开始盈利,于2017年摘帽。再这样的背景下,獐子岛不断地受到外界的猜忌,股民及投资者再次受到损失的同时大多失去信心。
2019年4月末,獐子岛又一次公告在底播虾夷扇贝受到灾害导致大批扇贝死亡,这使得2019年第一季度亏损约4313万元,而这次亏损的数额再次比去年2018年的净利润要高。以上就是“旅游扇贝”三次出逃的事件经过。在多次调查后,证监会发现獐子岛涉嫌披露记载虚假文件、财务造假、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等问题,在2019年7年对獐子岛处以60万罚款和警告,对高管涉嫌违法人员处以罚款及禁入证券市场的措施。
四、獐子岛事件盈余管理手段
(一)消耗性生物资产计提跌价准备。由于消耗性生物资产是獐子岛存货的主要构成部分,而每存货都会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准备测试,当存货的账面价值高于可变现净值时,按两者差额计提。当影响跌价准备的影响消失时,可以将计提的跌价准备转回。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知,2013年的数据正常下,在2014年企业突然计提大额的存货跌价准备达到3.11亿元,这就是2014年亏空公司做出扇贝死亡的主要原因。2015年计提3195.12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的同时转回了对2014计提的跌价。在公司2014年、2015年两年的连续亏损面临退市的风险,在此条件下,獐子岛在2016年并未计提跌价,反而还将2015年的跌价进行转回,这说明公司可能为了提升利润避免退市而做出的行为。而后的操作又类似于前几年,2017年仍然计提大量跌价准备约为6,072.16万元,在2018年转回并不计提以此来完成公司处于盈利状态的操作。通过上述分析,对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时间点符合獐子岛最近几年发公告爆冷的亏损,獐子岛极大利用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特征来对企业的盈利进行操控。(表1)
(二)应收账款增长超过收入增长。根据对獐子岛2013~2018数据进行整理得出上表。通过表格可知獐子岛应收账款的增长率明显高于收入增长率。2013~2016年的四年期间,每年的应收账款都处于告诉增长状态,增长率大幅异常上升。纵然獐子岛2018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处于负增长的状态下,獐子岛仍然实行大额赊销的销售手段,尽管2018年应收账款的增长率为-19.73%,但其数额比2016的3.49还高,这说明应收账款的账上金额依然很多。通过对应收账款异常增长的分析,獐子岛可能通过对顾客支付的宽松模式来操纵盈余。(表2)
(三)利用政府补助调整。由于国家对农业类公司的扶持和重视,近年相继出台很多惠农政策的税收优惠及各当地政府的补助。而这种政府补助具有无偿性的特点,计入当期损益,影响到财务报表当年的净利润。而獐子岛作为大连市长丰县的上市类农业企业加上企业高管与政府的密切关系,獐子岛的政府补助也是相当客观的。表格列举了2013~2018年政府补助和净利润的数额,政府补助占净利润的较大份额。在2014年、2015年连续亏损的两年中,政府补助的金额达到最高,而2014就是獐子岛首次被爆“扇贝出逃”的年份,政府补助是为了鼓励企业继续发展,而獐子岛似乎把政府补助作为一种调节盈余的手段。截止到最新的2018年数据,政府补助为3,043.82万元,净利润为3,210.92万元,政府补助占净利润的94.80%,这就不难得出2018年的净利润几乎是政府扶持的效果,公司本身的盈利极少。(表3)
(四)大额增调其他业务收入。根据表4可知,獐子岛主要经营产品对公司的营业收入作出较大贡献,除去其他营业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最大的是虾夷扇贝,獐子岛这几次事件的爆发也同样围绕着主营产品虾夷扇贝进行操作。但是,表格中的每年其他业务收入都远超过其经营五种主产品虾夷扇贝、海参、鲍鱼、海螺、鲍鱼、海胆的总计数,但是獐子岛的年度财务报告却对此没有进行一定的说明解释或在附注进行披露。獐子岛就有可能通过对其他产品的编造这种盈余手段来提高公司的营业收入。(表4)
五、建议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在通过对獐子岛的控制环境进行分析后发现公司的控制环境薄弱,在高层的职责、股权结构等多方面都存在问题。第一,调整公司的股权结构。股权集中对公司治理存在负面影响,对重要决策有着绝对性支配,也会使得监督不够透明。因此獐子岛应当将股权进行合理分配,在公司融资时可以首先考虑股票融资,既能帮助公司股权结构有所调整,还能降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第二,明确区分岗位。公司内部的经营需要重视职责分离,要明确划分各自的工作。董事会是代表股东监督管理者的人员,相对客观需要保持独立,而经营者就是是发展公司经营的人员,但是倘若职责混乱或重叠,很容易造成某部分人对公司产生主导,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二)增强信息披露制度。由于獐子岛为农业类上市公司,对主营业务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披露并不全面,而这些信息披露的内容大多为内部资料,外部审计难以准确计量。而獐子岛由于违规信息披露也被证监会进行调查,证监会认定獐子岛的种种行为构成信息违规披露。增强信息披露制度不仅会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更能给公司带来良好的发展,为诚信的资本市场增添一份力。獐子岛应当完善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让公司在健康透明的监管下蓬勃发展。
(三)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财务报表中的许多财务信息都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这就要求财务人员根据自身的专业素质做出判断,因此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对避免盈余管理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獐子岛应优化员工结构,獐子岛的高学历员工及技术员工过少,企业应该加大对知识分子的培养力度,可通过工资薪金、股票分发等奖励吸引高技术人才,在校招中加大力度,培养新生代创新力量,同时也要对现有员工定期进行培训来提高工作效率。
六、结论
盈余管理一直处于备受争议的状态,本文结合时事热点,选取獐子岛为对象,以其事件进行详细探讨,分析其盈余操纵使用的手段,而獐子岛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动机是源于公司薄弱的控制,通过对公司各个方面的一一分析,对应找出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建议。通过对该案例的研究分析,为盈余管理增加一个案例内容,也为公司投资者债务人等利益相关者敲醒警钟要对公司的一些指标及相应的公告及时关注及调查。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马锦,乔鹏程.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研究文献综述[J].商业会计,2016(02).
[2]栾青杉,孙坚强,乔芮,王俊,臧有才,张媛.北黄海獐子岛股份公司海域浮游植物沉降通量的周年变化[J].渔业科学进展,2018.39(04).
[3]邓科树,周栩生.浅谈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策略[J].消费导刊,2016(04).
[4]张先治,王兆楠.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财经问题研究,2017(10).
[5]颜薪郦.基于公司盈余管理案例——公司相关问题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6(11).
[6]杨华.盈余管理类型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6.
[7]王利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市场,2016(20).
[8]傅祺炜.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识别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0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