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管理/制度 |
股利政策实施情况分析 |
第657期 作者:□文/潘佳琦 时间:2021/5/16 16:25:11 浏览:255次 |
[提要] 股利政策被认为是除了生产经营决策外的第三种决策,好的股利政策就企业而言不仅能吸引投资者,为公司稳定发展赢得更多流动资金,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与经营效率,从而得到更多的投资机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而且能改善公司的形象。公司要想长久稳定的发展,就要制定既符合公司发展又满足股东需求的股利政策,好的股利政策也关系到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通过对股利政策理论的回顾,分析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最后提出提高分配股利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股利政策;股利相关论;股利分配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1年3月9日
一、股利政策相关理论
(一)股利无关论。这种理论认为,股利政策不会轻易影响公司股票的价值,即公司股票价值与股利政策无关,更不会影响潜在投资者对公司股票价值的评价及选择。而公司的价值只与企业经营的好坏,盈利的多少相关。所以这种观点认为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需要而随意更改政策。这种理论忽略了客观现实,事实上,股利政策影响着公司的股票价值,从而会吸引或流失一部分潜在的投资者。
(二)股利相关论。该理论认为股利政策是影响投资者对公司股票价值的评价及选择的因素,与股利无关论的观点恰恰相反。根据信号传递理论企业好的股利政策会传递出企业未来发展势头良好的讯号,从而提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好的股利政策更会吸引潜在的投资者,会筹得更多的资金,为企业发展赢得更多的保障。
1、一鸟在手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股东都喜欢现金股利,都喜欢将钱握在自己手中,就好像一只小鸟把握在自己手中一样,而相对于股利,股东不愿意将钱留在企业手中,认为留在企业手中的资金犹如林中之鸟,不在自己手中,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是企业只要赢得利润就分配给股东,那么企业将无法有充足的资金去投资,筹建其他的项目,企业没有可持续的资金支持,发展将会受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信号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企业对外部分配多少的股利会相应的传递出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影响外界对企业的评价,从而影响企业的价值,所以为了传递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信号,但是凡事无绝对,企业有时也会出现打肿脸充胖子的情形,为了向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发出经营状况良好的信号,企业有时会故意分配很多股利,欺骗投资者,以期得到更多的投资。
3、代理理论。因为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出现了代理关系,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但却不是管理者,企业的运营与管理由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所以管理者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因为自身利益而损害股东的利益,因为向股东发放的股利多了,那么经理人自己的工资就会变少,分红也会急剧降低。就形成了所谓的代理成本,该理论认为发放股利有利于降低这种成本,因为发放股利中和了股东和经营者的利润。
(三)股利政策的种类
1、剩余股利政策。该政策是指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前提下,企业的净利润能够满足下一个年度公司想要投资的项目所需资金,再多余的资金才分配给股东。这种政策下,公司较多地关注自身发展,然后再关注股东的权益,现如今大多数的企业都选择这种股利政策,因为其交灵活且符合公司发展的规律。
2、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该政策指将股利定在一个固定的比率上,以后每年的净利润乘以这个比率,最后得出每一年分配的股利。这一政策使得企业给够维持现有的资本结构。但每年的股利变化幅度较大,因为企业每年的净利润不同,股利变化幅度的大起大落,会增加投资者的不安全感,害怕自己的投资白白的打了水漂,根据信号传递理论,也会向投资者发出公司经营情况不稳定的情形,有损于公司的形象。
3、固定股利政策。该政策指企业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将每股股利定在一个相似的水平,以后每一年的变动不会太大,这样能够保持股价的稳定,给股东以信心,但其缺点也比较明显,表现在股利政策的不灵活并且若是企业发展状况不好,净利润较少的时候,仍然需要支付固定的利润对于企业来说是种负担,加剧了企业的发展压力。
4、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该政策是公司事先确定较低数额的股利,当企业在某一年的盈利能够满足自己下一年度的需要之后,企业再发放额外的股利,这种股利政策会时常给股东小惊喜,会增加股东对企业的期望,总体上来说是个好的股利政策但是对于专门依靠股利生活的人来说,这种股利政策就显得不那么友好了,长期的低股利无法满足一个人的生活需求。
二、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
(一)公司自身的因素。企业自身的因素是指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内外部,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环境,公司在发放现金股利时,会提前考虑发放股利后,企业能否在接下来的年度里顺利完成生产经营,是否能有多余的资金来完成相关盈利项目的投资。若过度的分发股利,则有可能错失一个好的投资机会,但却能为企业筹得资本成本相对较小的资金,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若想做铁公鸡一毛不拔,则可能中小股东没有获得切实的收益,从而纷纷抛售股票,影响企业形象。
(二)股东因素。对于中小股东而言,更希望公司较多的发放现金股利,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依靠现金股利得以生存的中小股东更是希望获得现金股利,比如待业者,股盘操纵者等,对于大股东来说,是不愿意分配股票股利的,因为这样会减少对于公司的控制权,降低每股收益。对于那些比较有钱的股东来说,会倾向于公司少分配现金股利,因为现在个人所得税的影响,过多的股息红利会使他们缴纳较多的税款,所以为了减少自己的个人所得税负担,富有的股东并不希望企业过多的发放现金股利。企业如何平衡好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关系成为了解决股利分配政策的首要问题。
(三)法律因素。并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各上市企业每年必须分配股利,但都将其规定在一定范围内,企业需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在这个范围内,具体决定本公司的股利政策。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律,在弥补完以前年度亏损后,企业提取完盈余公积后,剩余的资金才可进行股利的分配。但是企业若长时间不发放股利,股东长时间看不到回报,股东会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表示怀疑甚至会撤资导致企业的现金流的中断,企业的现金流被称为企业发展的血液,缺少现金流对于企业发展无疑是百害而无一利。
(四)债务人因素。每年的利润企业可以选择偿还债务或者分配股利,按常理上说,企业偿还利息可以抵免税款,少交企业所得税,但是为了更好地融资,减少融资成本,企业往往通过多发放股利,从而吸引企业的潜在投资者,来获得下一年度企业正常经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这样在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债务人的风险,所以对于股利分配,债务人为了自身利益,而限制了企业发放现金股利的金额。企业当年的盈利按照债务约定书会先偿还给债务人,若企业发放过多的现金股利,将会没有多余的现金来偿还债务,这样侵犯了债务人的权益,会遭到债务人的反对甚至阻止。
三、提高股利分配政策的建议
(一)提高经营水平,改善盈利能力。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只有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只有将蛋糕做大,这样每一个股东分得的股利才能提高,盈利水平的高低最终将决定股利分配的政策和股利支付水平,而要想提高公司的经营水平就要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创新科技,加大产品的创新投入,加大对员工的教育支出。股东的权益得到保障,股东才能对公司有信心,这样才能为企业发展赢得更多资金,有益于公司的长远稳定发展,而且只有拥有较高的盈利水平,公司才能有能力分配股利,才能制定科学有效的股利政策。
(二)制定符合公司情况多样的股利分配政策。现在企业的股利支付方式最主要的方式是支付现金股利,而增股,转股等支付方式只是作为分配方式的一小部分,形式单一的股利支付政策不利于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不利于公司的经营财务安全。不科学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向潜在投资者及债务人传递的信号是公司发展水平受限,这不利于公司的筹融资,公司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一点,制定多元且合理的政策,满足不同类型的股东需求,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这里的多元的股利分配不是指为了迎合不同的股东而对于同一期的利润采取不同的分配方式,否则这种所谓的分配多元实际是企业股利分配方式不规范的表现。
(三)树立正确的股利分配意识。这里的树立股利分配意识,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指需要股东树立正确的股利分配意识,因为现在的股东多是希望短期内通过证劵市场上的短暂流通来赚取差价,所以对于公司的每年分配多少股利,不关心,缺乏保护自身利益的意识;另一方面指大多数集团在进行股利分配时,不能让大股东掌控分配主动权,而无视中小股东的利益,这样会加重中小股东投机意识。更不能只注重公司的眼前这点小利益,而忽视股利的权益,忽视对股东的回报,从而得不到长远的利益。只有满足股东及投资者的需求,才能引进更多的资金,为公司发展提供前提,实现公司的发展。只有投资者的信任,才是资本市场长久发展的动力,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加速器。
(四)实现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如果集团的企业性质是国有企业,融资渠道主要以国家的拨款补助为主,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方式较少,因此企业获得外部资金的机会较少,所以每年的利润,企业都不得不作为留存收益,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准备,所以股东每年的股利收益较少。因此公司只有扩大融资渠道,减少融资成本才能筹集到更多的资金,才能保证留存更多的资金来分配股利。理论上对于上市企业来说更倾向于债务筹资,因为债务筹资的利息可以税前抵扣,可以让企业少交税款,从而多得到收益,但是现实中企业多选择内部筹资,归根结底就是外部筹资困难且成本较高,虽能相应的递减税款,但减少的税款不及付出的利息多,所以企业多选择内部筹资,从而减少股利的支付。只有实现融资渠道的多样化才能减少企业留在企业内部的资金,从而增加现金股利的分配。
(五)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由现在企业面临的问题可知,如果公司的股权分散,前十位股东中,第二位到第九位的股东的持股比例加总不及第一位股东的比例,这样导致大股东可能会操持把控着股利分配。若企业性质为国有企业,控股及大股东还是国有成分,所以公司的股票据同股同价还有较大的距离,只有真正的完善股权结构,才能做到公司股票的真正融通。企业可以向外国企业学习在国有股份退出过程中将优先股转化成普通股,这样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生产经营效率,实现资本资产的保值增值,推动股利政策合理化,实现资本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秦国华.西藏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01).
[2]吴纬地.半强制股利政策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J].财会通讯,2021(04).
[3]田津,胡彬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防控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1).
[4]徐一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问题研究[J].营销界,2020(38).
[5]姜茜,姚永红.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0(09).
[6]苏泽珊.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研究——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5).
[7]崔夏丽.张裕公司高派现股利政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20.
[8]侯冰迪.格力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探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2).
[9]余可可.股利分配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J].市场周刊,2020(0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