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市场/贸易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第662期 作者:□文/吴妍妍 时间:2021/8/1 17:52:12 浏览:314次
[提要] 中美贸易摩擦重点针对我国的高新技术领域,为探究我国高技术企业在此背景下的发展状况,本文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前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并探讨背后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认为:在贸易方面,由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较为单一,所以更容易受到出口国贸易壁垒的影响;在创新活动方面,由于贸易摩擦的多重制裁导致外部技术溢出和内部研发投入的减少,因而一定程度上阻碍我们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最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贸易摩擦;高技术企业;企业创新;多元化出口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美贸易摩擦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及苏州进出口企业应对研究”(编号:202010285005)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1年4月24日
一、引言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的经贸关系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中美的结构性矛盾、贸易逆差扩大以及美国对未来贸易环境的负面预期等原因,全球化在美国引起了强烈的不满,美国政府企图通过实施关税制裁等贸易保护措施来维护其国家利益,并在2017年8月18日对中国发起“301调查”,于2018年7月6日正式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发动了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摩擦。此次中美贸易摩擦主要针对的是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遏制我国自2015年开始实施的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从而遏制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张淑静、温凯茹(2019)分析提出贸易摩擦就其本质来说是美国试图以叠征惩罚性关税的方式抑制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鉴于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相对薄弱,经过此次贸易摩擦的冲击之后,其发展状况究竟如何,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二、贸易摩擦前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创新是企业进步发展的动力,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下新的机遇。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我国当前重点扶持对象,更具创新特点,推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现下中美贸易摩擦重点制裁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这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带来了哪些问题,首先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对于高技术行业的划分,本文采用《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中所统计的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这几类产业。
(一)高技术产业出口概况。图1是2006~2018年中美两国高技术产业出口总额的变化情况,这里主要分析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出口变化情况,辅之以美国的高技术产业出口总额变化。从整体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在这段时间的出口金额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仅在2009年和2016年出现小幅度降低的情况,而这两年的降低主要是源于经济危机的冲击。若以2017年作为贸易摩擦前后的分界点,在贸易摩擦前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出口表现为较大的上升趋势。再看美国在贸易摩擦前的高技术产业出口情况,在2008年经济危机后,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出口总额就持续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在贸易摩擦后,两者的变化趋势仍然与先前一致,双方的差距较大。我们认为,中美双方高技术产业出口总额的差距不断扩大也比较契合美国出现的较大贸易逆差与我国贸易顺差的现象。(图1)
图2为高技术产业出口总额增长率变化情况。为了更加全面地反映我国高技术企业的出口情况,我们在水平值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增长率(环比增长率)的分析。从图2可知,在贸易摩擦前,我国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的出口总额增长率为负值,同一时期的美国出口总额增长率呈现出更大幅度的下滑。在贸易摩擦前两年,我国的出口总额增长率为负值,出现负增长。而在贸易摩擦后虽然增长率由负转正,但其数值相对并不算高。结合水平值分析结果,我们认为虽然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规模整体在扩大,但是其增长率水平还是相对较低。美国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之后整体出口总额呈现负增长状态,与其贸易逆差的现状相符合。(图2)
(二)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概况。一直以来,美方政府企图通过实施关税制裁等贸易保护措施来阻碍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表1前两列反映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的研发投入状况,此处研发投入主要指R&D人员投入和R&D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投入和研发经费投入主要反映了高技术企业的研发积极性,这些指标数据均来源于各年份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从表1可以看出,除了2010年的R&D人员出现负增长率(-2.37%)之外,2011~2019年的研发人员都持续正增长。具体而言,2013~2016年的增长率水平都较低,2018年经历了一次高增长后其数值达到16.02%,但在接下来的2019年下降了15.91个百分点,此时也正是贸易摩擦深化的时候。R&D经费从2010~2019年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其增长率变化趋势与R&D人员的变化类似,在2010~2014年先上升后降低,在2015年后再度呈现上升态势,该趋势保持至2018年,在2019年又下降。在贸易摩擦深化之后的2019年研发资金投入增长率相对2018年下降了15.19个百分点。总体而言,企业的研发积极性在贸易摩擦发生后,其增长趋势受抑制,并在之后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随着研发投入要素的变化,企业创新产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2013年的专利申请数相对2012下降了14.34个百分点,2013~2015年的增长率水平都较低。之后出现下降趋势即在2019年,此时的增长率相对上年下降了28.15个百分点。此处专利申请主要包括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相对而言,发明专利更能体现技术含金量,也往往被作为考察创新质量的指标。从表1中可以看出,发明专利的变化趋势与专利申请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从发明专利占总专利申请的比重变化来看,2009~2019年的发明专利占比基本在53%左右,为了能更清晰地看出发明专利占比的变化,进一步通过发明专利增长率的变化来分析。在所选时间段里,除了2010年、2014年、2015年、2019年,其余年份的发明专利占比增长率均为负值,整体呈现为在多数期间里发明专利占比为负增长状态,这里也表明虽然我国整体的专利申请规模在扩大,但是其质量水平仍然较低,同时也反映出在当下贸易摩擦中我国创新领域受针对的情况下,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比较重要的任务。(表1)
三、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出口结构较为单一。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出口总额整体处于上升的趋势,但其增长率的水平较低。对此,柴利、马龙南(2020)分析认为由于欧美国家已经占据了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链的起点和重点,因此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会比较集中于少数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会集中在北美地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美国对我们设置了贸易壁垒后我们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增长率会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当下中美贸易摩擦不断深化,美方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采取的多重制裁很有可能会导致我们对美地区的出口市场的缩减。在过去两年中,特朗普曾四次对中国商品征收额外关税,涉及商品总价值约为5,000亿美元,其所列清单针对的主要是通信、电子、机械设备、汽车、家具等劳动密集产品,而美国本身也占据了我国较大的出口市场,这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出口会有很大的限制。除了来自美国的重重阻碍外,一些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保护措施,试图通过关税壁垒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来针对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这其中最常用的壁垒多为知识产权保护壁垒。比如,我国对阿根廷的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由于该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而有所下降。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的设置会进一步的缩小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对外出口市场,给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在贸易摩擦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如何开拓新的市场是我们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二)自主创新能力与质量有待提升。一直以来,我国在高技术产业链上占据较下游的位置,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从全球层面来看处于劣势地位,产业链的上游位置基本由发达国家占据。从前面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现状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创新活动一直以来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是其真正代表高质量专利申请的发明专利占比的增长率反而在较多时期呈现负值。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有待提升。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科技创新更多的来源于对其他技术领先国的学习与模仿。张化尧(2012)分析提出在我国高新技术发展初期这一阶段,由于现下的科技水平还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所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有很大一部分会依靠发达国家的技术溢出,具体来说是从这些国家学习先进的技术并加以模仿,从而来提升本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最终可以带来本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的提升。而当下中美贸易摩擦里美方多次使用各种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尤其是技术性贸易壁垒重点针对高技术领域。美国一贯以来在这一贸易壁垒的制定和实施相对隐蔽且数量较多,这更会影响到我国的科技创新的进程。除此之外,知识产权保护也会有相类似的影响,该种非关税贸易壁垒不仅会阻碍我国对外的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状况,也不利于我国与外界进行高技术创新学习。
外部环境中的技术溢出的减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的创新发展,内部因素企业的研发投入也同样影响着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表现。创新研发活动本身具有高风险特征,高技术创新活动则会有更大的风险且需要更大的投入,因此企业往往缺乏一定的积极性进行研发活动。然而,大多数学者研究发现企业的研发投入会是一个显著影响创新表现的因素。付永萍、马永(2017)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得出研发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战略性新兴类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黎文、梅雅妮、周霞(2020)发现在贸易摩擦背景下,研发支出对专利申请的影响效应显著。现下逐渐深化的中美贸易摩擦则很有可能通过影响研发投入进而影响创新产出。颛孙书勤(2020)提出中美贸易摩擦中,美方征收高额关税抑制了中国企业海外市场的扩展,一定程度上威胁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企业利润的缩减,而利润的缩减则也象征着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此时盈利能力下降又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创新表现。
四、解决对策
(一)寻求多元化出口结构。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结构相对单一,在受到这些主要市场的贸易壁垒阻碍之后很有可能会导致本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规模的减少,因此我们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寻求多元化的出口结构。一直以来,我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市场比较集中在日韩港地区、欧美北美地区,也经常遭受到来自这些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在面对这些国家做出的保护本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制裁措施时,我们应当学会运用一些国际条例或者国际法规来保护自己,比如运用WTO规则等来保护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合法权益。但是,往往一些技术领先国所采取的管制措施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比如美国从产品和技术两个方面重点管制核心技术的出口,采取了具有隐蔽性与合理性的技术贸易壁垒。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维护自身权益花费的成本和精力会更多,且成效未必显著,这时候我们需要从另一种思路处理当前高技术的发展困境。我们应该结合现有的合作关系或者政策目标开辟高技术产品的新的出口市场,比如我国一直以来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尤其结合了“一带一路”倡议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币互换合作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状态,并且“一带一路”的人民币跨境使用在跨境结算方面已初具规模。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契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辟出具有潜力的市场。
(二)政府增加投入支持企业自主研发。政府需要对我国的高技术企业增加投入以支持企业进行高风险的自主研发活动,这里的投入主要包括资金补贴和教育投入。梅冰菁、罗剑朝(2020)提出财政补贴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政府补贴增加高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从而增加企业的创新产出。政府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财政补贴和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来资助企业,从而减轻企业的研发投入压力以及高风险的创新活动带来的负担。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一些鼓励措施间接支持企业的创新活动,比如鼓励一些金融机构降低对这些企业的融资约束,使得企业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来源。
然而,对于高技术企业的资助并不是资金的数量越大越好,如若资金的利用效率低下,则收效甚微。在前面的原因分析中提过我国的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很大程度上从技术领先国家学习先进的技术并加以模仿,如果政府投入的资金只被用于模仿和复制,我们仍然很难有高含金量的技术创新成果出现,因此我们需要让这些补贴的资金流入一些进行自主研发的高技术企业手中。所以,政府在予以财政支持的同时,需要有筛选的进行资助,制定科学、严谨、客观、有针对性的筛选标准,对于那些自主创新性较强的企业和政策支持的重点产业可以分配更多的财政补贴资助额,以此来避免财政下拨的研发资金过多地进入低端仿造技术领域,导致资金的投入无法有效地带来创新产出。
除了资金补贴之外,政府也需要增加教育投入来为高技术企业增加研发人才的供给。政府也可通过政策鼓励并予以一定的教育资金帮助高校组建高新技术相关专业,为一些重点高新技术行业定向培养人才。政府还可以尝试在国际间搭建交流平台,为企业多元化利用外部资源打开一条渠道,企业可借此机会吸收其他国家研发人员并学习一些技术来快速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三)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政府需要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群体的知识产权意识。国家知识产权局申长雨曾提出要“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我国正加快制定面向2035年的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和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推动知识产权向更高质量创造、更高水平保护、更高效益运用方向发展。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也是对创新活力的一种激发。特别是技术创新本身具有正外部性,如果不健全知识产权制度以及相关细则,很容易发生企业搭便车现象,这会抑制企业研发的积极性。在这方面则需要政府为这些自主研发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具体来说,除了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之外,还可以通过促进转化运用、创新维权方式、提升审查效率等方式,为创新主体、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市场环境。
五、总结
为了探究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我国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概况,本文分析了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出现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总体来说,虽然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出口规模整体在扩大,但是其增长率水平还是相对较低。而对比美国的高技术企业的出口概况后,我们发现美国整体出口总额处于负增长状态,与其贸易逆差现状相符合。从创新活动的角度来看,我国高技术企业的研发积极性在贸易摩擦背景下增长趋势受抑制,并在之后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而从创新的质量来看,虽然我国整体的专利申请规模在扩大,但是其质量水平仍然较低。
通过对现状背后问题的探究,我们认为由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结构过于单一,所以在贸易摩擦中的一些贸易壁垒政策会较大地影响到我国的产品出口,特别是当下中美贸易摩擦不断深化,美方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多重制裁很有可能会导致我国对美地区的出口市场的缩减。因而使得出口总额的增长率的水平会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同时,我国真正代表高质量专利申请的发明专利占比的增长率在较多时期呈现负值。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有待提升。从外部因素来看,由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大多依赖于学习和模仿,所以当其他国家通过技术性贸易壁垒或其他非关税壁垒降低本国的技术溢出时,我国能够学习交流和获得信息的机会减少。从内部因素来说,美方征收的高额关税导致企业利润的缩减,从而带来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企业自身研发投入的降低致使创新产出的减少。
对于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首先,寻求多元化出口结构。积极利用与其他国家合作的关系或者我们提出的政策目标来开辟新的市场。其次,政府需要对我国的高技术企业增加资金补贴和教育投入,以支持企业进行高风险的自主研发活动,其中资金补贴需要借助一定的筛选制度使其利用效率提高。最后,政府需要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群体知识产权意识,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淑静,温凯茹.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兼谈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J].国际经济合作,2019(04).
[2]柴利,马龙南.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瓶颈及对策[J].价格月刊,2020(12).
[3]张化尧.基于多种外溢机制的国际贸易与我国技术进步关系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05).
[4]付永萍,马永.研发投入、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实证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5(01).
[5]黎文,梅雅妮,周霞.贸易摩擦、企业附加值和研发投入对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专利申请的影响——基于中国2013-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07).
[6]颛孙书勤.中美贸易摩擦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研究——基于2008-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05).
[7]梅冰菁,罗剑朝.财政补贴、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制度差异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J].经济经纬,2020.37(0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5067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