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劳动/就业
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劳工标准对企业文化力的影响
第665期 作者:□文/向绍信 时间:2021/9/16 14:21:49 浏览:199次
[提要] 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研究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劳工标准与企业文化力的关系,构建劳工标准对企业文化力的影响机制模型。该模型认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实施劳工标准对企业物质文化力、行为文化力、精神文化力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社会交换理论;劳工标准;企业文化力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1年5月13日
一、引言
长期以来,凭借要素禀赋优势,尤其是低劳工标准下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承接了来自发达国家的大量订单。2006年,中国出口的体育用品占全球市场的65%,从此中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体育用品制造大国。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出口遭受重创,发达国家出于贸易保护的需要以及全球社会责任运动的发展,使“劳工标准”问题成为理论界、实务界关心的热点问题。根据社会交换理论,提高劳工标准,企业员工感知到企业承担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如提高工资、改善工作环境、消除歧视等)将会促使员工给予回报:如遵守工作规章制度、减少缺勤率、工作更富有激情、认同企业的价值观等,这些思想和行为将会沉淀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并通过物质、行为、精神等维度对企业文化力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劳工标准对企业文化力的影响机制是一个颇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劳工标准与企业文化力概念界定
由于劳工标准有着深厚的经济、社会和法律渊源,因此其定义有众多提法,在西方文献中没有一个严格的“劳工标准”定义。本研究采用被广泛接受的对劳工标准的定义,将劳工标准界定为国际劳工组织所指的“核心劳工标准”,它包括四项基本劳动权利,即基本权、公民权、生存权、安全权,主要体现在八项国际公约中,这八项公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废除一切形式的强迫和强制劳动、有效地废除童工劳动、同工同酬和废除职业歧视。
企业文化力是企业文化的量化表述,是指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中所发挥的导向作用、优化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约束作用和辐射作用,企业文化力主要由物质文化力、行为文化力和精神文化力三个部分组成。
三、文献回顾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涉及劳工标准与企业文化力的关系方面的研究文献主要定性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论述亦不够系统和深入,而且文献检索中未发现针对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中劳工标准与企业文化力的关系的研究文献。而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典型特征是:(1)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线生产工人占企业人员组成70%以上;(2)大多属于中小企业,管理粗放;(3)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多数企业劳资关系紧张,员工无归属感,很多企业采取频繁加班、纪律严苛的“压榨式”管理。因此可以推测,如果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引入劳工标准管理,通过实施劳工标准会为企业带来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管理理念,会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带来机遇和改善的可能。
四、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劳工标准与企业文化力关系模型构建
(一)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劳工标准与企业物质文化力的关系。企业物质文化力是指由企业文化力在物质文化层面上所表现出的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一种无形力量。企业物质文化力借助企业logo、环境、产品、典型形象等各种有形物质设施彰显出来。研究表明,物质对心理有重要的影响,表现为物质和心理有某种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一定程度上可以用社会交换理论来解释。例如,干净的环境会让人觉得应该“回报”以不随地吐痰、勿乱扔垃圾;良好的品牌形象促使人“回报”以对产品质量的信任心理等。企业物质文化力正是以企业的环境、产品、形象等有形物质的精心设计和安排,使其体现企业的价值观、经营哲学等企业精神,使置身于其中的企业员工不自觉地产生有利于企业的凝聚力、导向力、约束力等,也就是说,企业的有形物质设施的不同状况和不同呈现使企业具有不同的物质文化力,通过企业有形物质的精心设计,可以提高企业的物质文化力。
在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劳工标准的实施中,为员工提供健康与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劳工标准的重要内容,尤其在SA8000的实施与认证中,认证机构往往对“生存权”、“安全权”有着非常严格和具体的标准。这些认证要求全都需要通过有形物质载体来实现,明亮的厂房、车间,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醒目的安全、逃生标识等劳工标准的实施,这对于当今众多长期不注重厂区环境、车间环境管理,以及宿舍、食堂等的卫生和安全管理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来说,劳工标准的实施无疑会给整个企业的环境带来极大改善,这些精心设计的有形承载物正是企业物质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企业关心员工、以人为本的理念,身处其中的企业员工在享受这些物质环境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慢慢受其熏陶,将会“回报”企业,从而提高企业的物质文化力。因此,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得出第一个研究假设:
H1: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劳工标准对企业物质文化力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二)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劳工标准与企业行为文化力的关系。企业行为文化力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教育宣传活动、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等行为中产生的对企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无形力量,这种无形力量能够展示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状况,同时也彰显出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强弱程度。企业行为文化力通过企业的员工行为引导和规范来体现。目前,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在企业行为文化建设方面的普遍现状是企业只想尽量压低工资,薪酬待遇差强人意,导致的结果是劳资关系紧张,企业员工在工作中被动执行,缺乏主动性,员工创造性、执行力皆表现不佳,同时,企业社会形象差,在产品出口中常遭到欧美客户以劳工标准为名的抵制。劳工标准的实施,尤其是SA8000的认证能够使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规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行为,正确处理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从而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引导。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员工获得了高劳工标准这样的“恩惠”后将会给予企业相应的回报,在生产经营以及日常人际关系行为中表现出企业所期望的行为。已有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显著影响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因此,劳工标准的实施能使企业员工自觉规范其行为,产生的“期望的行为”或“组织公民行为”,有利于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增强其凝聚力、导向力,对员工产生约束和激励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行为文化力。因此,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第二个假设:
H2: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劳工标准对企业行为文化力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三)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劳工标准与企业精神文化力的关系。企业精神文化力是指企业经营哲学、企业宗旨、企业伦理道德观、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等企业核心理念所产生的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力,是人的主观意识能动性的作用体现,在企业文化力当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更深层次的文化力,也是影响最大、最长久的文化力。企业实施劳工标准,体现的是现代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经营理念。有研究表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导向力,对企业的绩效有正向影响作用。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以OEM代工为主,多数属于中小企业,管理粗放,缺乏清晰的企业文化定位,尤其缺乏在企业宗旨、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清晰定位,加上在管理实践中,采取苛刻的“压榨式”管理,不仅导致外界对“血汗工厂”的批评,而且导致员工无归属感。而如果能引入劳工标准管理,通过劳工标准的严格实施,企业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经营理念会在全体员工心中生根发芽,并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正向的推动力。同时,企业实施劳工标准,施行SA8000认证中,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履行对利益相关群体的责任尤其是对员工的责任,将促使企业员工“回报”以对企业有利的思想和行为,自觉接受企业的文化理念、价值观、经营哲学以及伦理道德观等,这些将会提升企业的精神文化力量。因此,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第三个假设:
H3: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劳工标准对企业精神文化力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四)模型构建。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到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劳工标准对企业文化力的营销模型如图1所示。(图1)
五、结论及展望
本研究通过以上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实施劳工标准对企业文化力具有正向的影响,具体来说,提高劳工标准,将会对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的物质文化力、行为文化力、精神文化力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劳工标准对企业文化力的积极作用可以从社会交换理论获得解释,员工与企业之间存在着社会交换关系,如果企业管理实践中注重提高劳工标准,作为回报,员工会表现出有利于企业的思想和行为,从物质文化力、行为文化力、精神文化力等方面提升企业的文化力,而企业文化力的提升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因此,本研究为体育用品制造业理论界提供了提高企业文化力的一条思路,通过提高劳工标准,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可以有效塑造企业文化,提高企业文化力。
同时,本研究也为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实施劳工标准,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长期以来,劳工标准的实施到底是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还是容易导致企业竞争力的削弱在理论和实务界都存在较大争议,正反两个方面都有较多的文献提供支持。然而,理论界始终未厘清劳工标准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路径,而本研究针对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研究结论表明劳工标准的实施能够提升企业文化力,而企业文化力对企业竞争力的正向影响作用已经在理论界获得共识。因此,本研究不仅为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提供了实施劳工标准提升企业文化力的机制和路径,而且为劳工标准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根据本文的研究,以企业文化力为中介变量,通过实施劳工标准可以带来企业文化力的提升,进而获得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泛亚商学院/MBA教育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建升.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关联机制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视角[D].浙江大学,2008.
[2]李石海.企业文化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
[3]吴照云,王宇露.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一个基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分析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3(12).
[4]庄爱玲,余伟萍,赵吉壮.市场导向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作用机制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2).
[5]吴平,杨明.SA8000标准与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05).
[6]张新国,石梦菊.论劳工标准对企业发展能力的影响[J].江淮论坛,2013(0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65339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