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金融/投资
蚂蚁集团融资风险分析
第669期 作者:□文/冯淑敏 李佩轩 时间:2021/11/16 11:09:53 浏览:423次
[提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以蚂蚁集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依然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资金方面的限制。研究蚂蚁集团的融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融资风险以及融资风险防范,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风险;蚂蚁集团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1年6月24日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在扩宽就业渠道、缓解国内就业压力、科技创新实践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融资是公司前进发展的必要过程。以蚂蚁集团为例,通过融资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并为公司提供更多优质的资源。
二、蚂蚁集团融资简介
(一)融资过程。蚂蚁集团经历了八轮大规模的融资,其中规模较大的融资包括Pre-A轮的2亿多元融资、A轮的120亿元融资、B轮的45亿美元融资以及Pre-IPO的140亿美元融资,也有一些来自不同公司的小规模融资。
第一轮大规模融资是来自建信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在2014年4月对蚂蚁集团的战略融资。
第二轮大规模融资是来自海尔资本在2015年5月2.19亿元的Pre-A轮融资。
第三轮大规模融资是来自云锋基金、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新华人寿保险、春华资本、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金浦投资、中国人寿保险、中邮资本、国开金融、中国人寿保险等公司在2015年7月的120亿元A轮融资。
第四轮大规模融资是来自中国邮政在2015年9月的战略融资。
第五轮大规模融资是来自易方达资产管理公司、中邮资本、中国人寿保险、国开金融、汉富资本、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天岑投资、春华资本、中金甲子投资基金、建信信托等公司在2016年4月的45亿美元B轮融资。
第六轮大规模融资是来自阿里巴巴在2018年2月的战略融资。
第七轮大规模融资是来自加拿大养老基金、新加坡淡马锡、新加坡政府投资、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华平投资、美国泛大西洋、银湖资本投资、凯雷投资等45家境外投资机构在2018年6月的140亿美元Pre-IPO融资。
第八轮大规模融资是来自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在2018年6月的16亿元的战略融资。
(二)融资方式
首先,蚂蚁集团通过自身的资金积累为自己公司运营进行内源式融资。根据蚂蚁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的资料显示,阿里巴巴集团是蚂蚁集团的股东,2018年阿里巴巴集团对蚂蚁集团的战略融资属于企业股东对企业的注资是内源融资。外源融资是蚂蚁集团将从外部其他公司筹集来的资金转化成企业自身运营投资的过程。蚂蚁集团八轮融资的过程中,很多资金来源都是蚂蚁集团通过外部筹集的用于自己集团的生产经营融资。第三轮大规模融资和第七轮大规模融资都是蚂蚁集团通过外部筹集的资金用于企业的经营发展,都属于外源融资。可以得出,蚂蚁集团大规模的资金来源都是采用外源融资的方式。
其次,蚂蚁集团通过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方式进行融资。股权融资是蚂蚁集团为了引进新股东和投资者而抛售部分所有权的一种筹资方式。第五轮大规模融资和第七轮大规模融资都属于蚂蚁集团为公司引进新的股东和投资者而抛售公司部分所有权的筹资方式,都是境外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是蚂蚁集团通过举债进行融资的一种方式。在2017年5月,根据国外媒体的报道,蚂蚁集团已经完成了将近35亿美元的债权融资。蚂蚁集团在大规模融资轮次中主要选择了股权融资的方式,在一些小规模的融资中选择了债权融资的方式。
三、蚂蚁集团融资风险分析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蚂蚁集团的体量虽大,但是自有资金并不足以支撑公司的网络信贷业务,通过与商业银行联合贷款将资金贷给网络用户,在联合贷款过程中利用公司大数据的优势获取并筛选客户,商业银行负责出资后,蚂蚁集团再用资产抵押债券将次级贷款放大。由于资本市场对ABS(Asset-Backed Security)没有发行次数的限制,蚂蚁集团大量并且循环使用ABS形成了上百倍的金融杠杆,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市场存在巨额的金融风险。蚂蚁集团庞大的用户群体会使集团业务扩张速度飞快,并且跟各类金融机构和阿里巴巴等公司的合作也会使蚂蚁集团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高度混合的集团业务使业务风险传染加速,最终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蚂蚁集团为维持自身业务发展,将资本通过拆解融资的方式放出3倍的线上小额贷款,并循环使用ABS,不断运用此种方式使得蚂蚁集团在证券市场上发放了总额超过原有资金100倍的ABS债券。过度使用金融杠杆导致放贷的金额与原有本金之间的差额巨大,对蚂蚁集团来说,公司的系统性风险和不确定风险也会大量累积。资产抵押债券和联合贷款所带来的不对称风险和支付宝庞大的用户数量最终会带来金融系统性风险。
(二)内部审计风险。以蚂蚁集团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公司正处于初期成长阶段,公司的内部审计机制并不规范,内部控制体系设置比较混乱,缺乏相应的内部约束机制,且内部控制体系的特殊性对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和内部审计人员有很高的要求,而对于处于刚开始发展科技创新领域的蚂蚁集团来说,公司需要在科技产品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这也可能导致蚂蚁集团无法在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建设方面投入较多的资金。
(三)技术风险。蚂蚁集团是面向科技前沿的科技创新企业,未来发展非常依赖技术的研发。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从研发到测试再到产品,每个阶段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任何阶段的问题都可能导致企业的失败。在现阶段,因为在技术研究发展的过程当中存在着非常多的不可控因素,对蚂蚁集团未来的融资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很难对蚂蚁集团的研发成败进行判断。技术的研发风险、核心技术保护不当的风险和技术研发人员流失的风险是蚂蚁集团存在的三个主要技术风险。第一,技术的研发风险。在技术研发的初期,公司资金短缺、研发困难、研发人员的能力以及研发环境的改变都对技术研发有一定的影响。技术研发的成败对作为科技创新公司的蚂蚁集团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研发技术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投入研发资金后蚂蚁集团可能会处于资金短缺的状态,公司可能会出现亏损问题。如果后期研发成功,前期投入的研发资金会回拢,蚂蚁集团将进入技术研发的快速发展阶段;反之,蚂蚁集团的资金将出现严重短缺的问题,并且会伴随不断增加的经营风险。第二,核心技术保护不当的风险。对于蚂蚁集团这种科技创新企业来说,蚂蚁集团的竞争力完全依靠公司核心技术的发展。如果技术信息被剽窃,意味着公司核心技术的泄露,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处于被动状态,这将对公司的经营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第三,技术研发人员流失的风险。技术研发人员是蚂蚁集团最重要的人才,技术研发人员的稳定性影响着蚂蚁集团技术研发的方向,决定着技术研发的成败与否。在蚂蚁集团研发新技术的关键时期,如果最主要的研发人员突然决定离开公司,将会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甚至会被迫停止。技术研发人员的流失将会给蚂蚁集团未来的技术研发带来很严重的阻碍,公司未来的经营发展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监管力度。为了保证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环境安全,政府及相关监管机构必须建立完整的监管体系,政府以及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管力度,维护互联网金融环境的安全。例如,针对蚂蚁集团使用资产证券化与联合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国家出台《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要求像蚂蚁集团这样的企业通过信贷资产转让或者资产证券化产品融入的资金必须与表内融资合并计算,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此公告出台之后,蚂蚁集团使用资产证券化与联合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的次数将大大降低,那么由资产抵押债券和联合贷款所带来的不对称风险和庞大的支付宝用户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将会逐渐减少。金融市场需要政府的监管,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会导致金融市场失灵,政府的金融监管是降低市场金融风险发生的主要手段,市场的稳定才有利于以蚂蚁集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更好地融资发展。
(二)完善蚂蚁集团内部监管机制。完善企业的内部监管机制可以使蚂蚁集团更好地对未来的融资风险进行监控,不仅可以促进企业未来的发展,而且可以为企业的融资保驾护航,为蚂蚁集团融资提供基本保障。首先,蚂蚁集团内部审计人员的融资风险管理意识必须得到增强,内部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控制能力需要提高。融资的直接参与人员是公司的审计人员,公司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融资结果,因此企业应该重视提升融资审计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审计人员的融资风险意识。蚂蚁集团出高薪对风险管理相关的审计人才进行招聘,在融资风险内部控制业务得到保障实施的前提下,从多个层面同高层管理人才一起对企业自身的融资风险进行预判,完善企业的融资风险管理和并且保障企业融资的效率。其次,完善蚂蚁集团的内部监管制度,确保蚂蚁集团内部审计机部门工作的独立性,确保审计部门在不受其他部门的限制前提下单独实施项目,确保企业审计监督对不同部门员工的公平性。融资风险的监督,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是对融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必要手段,融资风险的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向着更长远的方向发展。当前,金融环境的变化十分复杂,如果蚂蚁集团想要有效地规避融资面临的风险,就必须要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审计相关人员的培养。蚂蚁集团审计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融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者降低融资风险发生后蚂蚁集团的损失,审计部门对融资风险控制对企业是必要的一种积极的风险控制手段。
(三)提升企业技术水平。蚂蚁集团在市场上与其他企业竞争的前提是研发出新的技术产品,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是刻不容缓的。蚂蚁集团技术研发水平的提升需要高层管理人员正确的战略投资策略、需要优秀科研人员的技术研发团队以及对专利权的注重。首先,调整蚂蚁集团的内外投资策略,将对技术的研发进行投资列入公司的年度战略中,并且在集团资金充足的条件下对技术研发进行大量的投资。加强蚂蚁集团内部研发人员的创新想法,以最大限度地去占领高端技术,加大对科技领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投入资金。大量资金的支持为技术研发团队的研发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保证工作的技术研发人员可以顺利地进行技术研发。其次,蚂蚁集团内部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研发团队。蚂蚁集团加强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开展对研发团队技术人才的培训,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科技研发人才队伍的建设,并为人才提供有利的科研环境。实施绩效奖励政策,对优秀员工进行鼓励和奖赏。蚂蚁集团需要给研发技术的工作人员提供好的待遇,使技术研发人才在公司有归属感。同时,为研发技术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让技术研发人才在舒适的环境下工作,更可以体会到公司对自己的关怀。蚂蚁集团需要提高自身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为技术人才展现公司的文化,可以吸引到更多优秀的技术研发人才为公司工作。
另外,设立知识产权部门,及时申请技术专利。蚂蚁集团研发新的技术产品申请专利,获得专利后可以在这个技术市场上占领主导位置,未经蚂蚁集团允许,其他公司不可以使用或者销售,这样蚂蚁集团在技术创新的市场上可以得到更快速的发展。专利注册可以防止同行竞争的其他企业对蚂蚁集团的技术进行抄袭。蚂蚁集团申请专利之后,如果其他企业抄袭,则蚂蚁集团可以对这个公司进行起诉并要求赔偿。蚂蚁集团属于体量很大、技术研发产品众多,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可以为公司研发的技术产品提供更好的保护。
(作者单位:郑州西亚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祖丽米热·牙生.蚂蚁集团上市暂停——监管过度还是悬崖勒马[J].海南金融,2021(04).
[2]董佳棋.“互联网+”时代下小微企业股权众筹融资的风险及防范[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10).
[3]张莉.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市场,2020(15).
[4]邓建平,张佳林,曾婧容.从网络小贷新规看金融科技监管对蚂蚁集团的影响[J].财会月刊,2020(23).
[5]宋莉.企业融资风险控制的应用研究[J].商讯,2020(03).
[6]吴丽霞.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19.13(16).
[7]张毓依.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控制研究[J].现代商业,2019(29).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544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