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河南省物流产业与低碳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 |
第671期 作者:□文/李小雪 尚 猛 程 艳 李 敏 时间:2021/12/16 16:23:34 浏览:555次 |
[提要] 针对河南省物流发展和低碳经济协同发展问题,基于物流发展-低碳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2013~2019年河南省物流发展-低碳经济系统综合效益及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两个子系统存在协同关系,且其综合效益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D值也呈现持续上涨变化趋势,并于2019年达到优质协调。
关键词:物流发展;低碳经济;耦合协调度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12400410251);安阳市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项目编号:2020-256);河南省教学工程项目(高教[2020]101号);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编号:2020GGJS233);安阳工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通讯作者:尚猛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1年8月3日
引言
过量温室气体排放造成气候变暖,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碳排放量第一大国,在2021年两会期间提出了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表明对碳排放治理的决心。低碳经济是兼顾“低碳”和“发展”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物流业属于高能耗、高碳排放的行业,其发展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但同时其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物资的统筹协调,从而使各个要素系统达到最优,加快低碳经济社会的形成。因此,物流发展和低碳经济之间相互作用,存在耦合关系。
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对物流业研究主要是关于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等。梁雯等(2017)基于LMDI分解法和Tapio脱钩理论,构建物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模型,对物流业低碳发展提出发展对策。李娟等(2019)基于效率视角构建“节能减排”约束下的物流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物流业的发展质量进行评估。顾淑红等(2019)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研究了广西2001~2016年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周茂春等(2017)基于哈肯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对辽宁省2000~2012年物流发展和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并提出发展建议。
基于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针对物流发展与低碳经济协同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将运用耦合协调对2013~2019年河南省物流发展-低碳经济系统综合效益及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在参考相关学者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按照评价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客观性、代表性、预见性、易操作性等原则,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选取了20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体现河南省物流发展水平及低碳经济状况,具体如表1所示。(表1)
二、理论模型
“耦合”概念最早出现在物理学,指的是两个或多个系统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引入耦合模型,研究物流发展与低碳经济两系统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及二者的协同作用强弱。物流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影响低碳经济的形成,而低碳经济对物流发展也存在反馈和约束作用。
(一)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1、数据标准化处理。由于研究初始数据的量纲和数量级不尽相同,在整体测评分析过程中不具备可比性。因此,本研究运用极值法对各指标初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如下:
正向指标:Zij=■
逆向指标:Zij=■
式中,Xij为指标初始数据,Zij为指标数据的标准化结果,Xmax和Xmin分别表示指标中的最大、最小值。
为避免数据在标准化后出现“0”值,所有数据在标准化后统一加0.001,记为Zij',确保研究数据有意义。
2、指标权重确定。本文采取熵值法来确定各个变量在系统中的权重。计算步骤如下:
各指标的比重:fij=Zij'/■Zij'
指标信息熵:ej=-■(■fij×lnfij)
信息熵冗余度:θj=1-ej
各指标权重:Wj=■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计算与两个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公式如下:
ui=■WjZij'
u1表示物流发展综合得分,u2表示低碳经济综合得分。
耦合协调模型:
C=2[■]■
C为两系统的耦合度,值域为[0,1],其值越大,说明两系统间的耦合程度越高。C值仅反映两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强弱,无好坏之分。只耦合度C值,不能有效反映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可能存在“伪耦合”现象。为此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公式如下:
T=au1+bu2 D=■
T为两系统的综合协调指数。a、b为待定系数,根据子系统对整个系统的重要程度确定。由于物流发展和低碳经济两个子系统同等重要,故将待定系数确定为a=b=0.5。
D为两系统耦合协调指数,值域为[0,1]。其值越大,说明两系统间的协调度越高。
借鉴韩冬的研究成果,根据D的值,将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如表2所示。(表2)
三、实证分析
本研究基于河南省物流发展-低碳经济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2013~2019年的物流发展系统和低碳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研究分析。数据选取2013~2019年河南省相关指标数据,各指标初始数据主要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2014-2020)、《中国物流年鉴》(2014-2020)等。
(一)物流发展与低碳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分析。观察图1可以得知,2013~2019年河南省物流发展系统与低碳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均呈现增长态势。(图1)
1、物流发展水平。2013~2019年,河南省物流发展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增幅较大,从0.143增长到0.839。其综合发展指数在波动上升的过程中呈现先上升再小幅度下降最后持续增长。2015年出现小幅度的下降,是由于2015年社会物流总额的增速较小,致使其物流发展水平略微较低。2015年以后,一方面河南省物流基建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邮路建设),全面提高物流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移动电话普及率持续上升,到2019年已经达到每百人约113部手机,电子商务得益于网络普及率发展迅猛,使其快递业务量直线上升,加快了我省物流业的发展。
2、低碳经济发展水平。2013~2019年,河南省低碳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增幅较大,从0.209增长到0.813。其综合发展指数在波动上升的过程中呈现先持续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在2018年出现下降是由于能源消耗量增长、能源加工转换率下降、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升引起的。近些年,河南省一直致力于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和发展低碳经济,并加强环境执法和监督力度,使其有了很大的进展。
(二)物流发展-低碳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分析表3中的数据,可以得知2013~2019年河南省两个子系统耦合度C值大体上保持在0.9~1.0之间,处于高度耦合状态,表明两个子系统有着较强的耦合作用。
分析表3中的耦合协调度D值可以得知,河南省两个子系统的D值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从0.1增长到0.995,意味着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不断得到改善。其具体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2013~2014年,此阶段两系统处于失调阶段,呈现物流发展系统与低碳经济系统发展同步型,两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均有小幅度的提升。
2015~2017年,此阶段两系统从濒临失调变化为良好协调。物流发展和低碳经济均有所增长,但低碳经济的增长速度更快,呈现物流发展滞后型。
2018~2019年,此阶段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D值继续上升,从中级协调到优质协调,达到最佳协调程度。在2018年低碳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指数下降,物流发展系统综合发展指数上升,使其处于低碳经济滞后型。在2019年低碳经济系统综合效益恢复增长,呈现物流发展系统与低碳经济系统同步型。(表3)
四、结论及讨论
本文通过构建河南省物流发展-低碳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2013~2019年河南省两系统综合效益及耦合协调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一)研究期内,河南省物流发展系统-低碳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在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二)研究期内,河南省两系统耦合度绝大部分在0.9以上,说明两者的发展关联性很强。(三)研究期内,河南省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持续增长态势,到2019年已经达到优质协调,但物流发展综合效益和低碳发展综合效益的增长变化趋势不同,可能存在变数,河南省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继续保持两系统间的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安阳工学院飞行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梁雯,张勤,陈广强.中国物流业经济发展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7(04).
[2]李娟,王琴梅.基于效率视角的河南省物流业发展质量研究[J].管理学刊,2019.32(02).
[3]顾淑红,周燕蓉.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广西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49(02).
[4]周茂春,曹夏夏.区域物流与低碳经济协同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3).
[5]尚猛,李辉,申容昊.空港经济区航空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测评指标的探索性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03).
[6]韩冬.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及空间格局演进研究[J].生态经济,2021.37(06).
[7]尚猛,李辉,康建英.考虑低碳推广的供应链合作决策与协调[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9.55(2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