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公共/财税
健康西安指标体系构建与水平测度研究
第674期 作者:□文/韩鑫钰 史维良 时间:2022/2/1 11:37:31 浏览:281次
[提要] 研究“健康中国”视角下西安市健康情况是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发展。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推进健康西安行动实施方案》《全国城市评价指标(2018版)》,依据全面性、数据可获取与可行性原则,构建健康人群、健康生活、健康环境和健康服务与保障四个维度的西安市健康水平发展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计算西安市健康水平发展各指标权重,线性加权法计算西安市健康水平系统的综合得分,从而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西安市健康水平状况。
关键词:陕西;健康中国;健康水平
中图分类号:F222.34;R-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1年9月23日
引言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这次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提出的“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自“健康中国”战略发布后,各地区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健康规划,贯彻落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陕西省用共建共享的思想,以人民为中心,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并突出陕西特点来组织实施健康陕西行动。西安市作为陕西省省会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久而久之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病”。近几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还比较低,吸烟酗酒、缺乏锻炼和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还比较普遍,慢性病等疾病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也警示我们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因此,为积极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应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西安市推行了“健康西安”行动方案,全方位维护人民健康。
研究“健康中国”视角下西安市的整体健康水平状况,既可以了解“健康西安”行动颁布以来,西安健康行动取得了哪些进展,有哪些亮点,也有利于帮助政府较全面地观测当前西安市健康发展面临的困难,为推进“健康陕西”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推动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推进更好建设健康中国。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梳理。西方国家的健康战略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相对起步较早。美国(2014)健康战略发展至今,已具有较完备的监测评估体系,监测数据包含卫生、环境、工业和教育等多个部门。欧盟委员会(2013)通过了“欧盟健康计划(2014~2020年)”提案,健康规划目标从建立健康指标体系、加强欧盟层面上的医疗保健基础工作,演变为共享欧盟医疗保障资源、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日本(2018)则推出“健康日本21”等三个十年国民健康提升战略。其中,“健康日本21”指标体系包含饮食、身体锻炼、心理健康和癌症预防等9个方面,100多项指标。
(二)国内研究文献梳理。自2016年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学者围绕健康战略做了一系列的研究。薄潇男(2021)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通过问卷形式对西安六所高校普通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发展状况。李童等(2020)围绕健康中国战略中提到的开展优秀民族民俗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西安高校现状调查,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强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唐鹏扬(2019)从健康中国视角出发分析“体医结合”的必要性并构建陕西省“体医结合”模式。
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依托健康战略政策,西安市主要围绕体育产业的展开调查,在方法的选取上主要采用实地调查与分层抽样,其探究的内容缺乏完整性与综合性,在探究健康西安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分析这一方面留有较大空白。
二、“健康西安”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的选取。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西安市健康水平的科学依据。在遵循数据可获取与可行性的原则下,结合《推进健康西安行动实施方案》《健康城市指标体系》和已有学者调研的指标层面,构建了西安市健康水平发展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本文原始数据来源于2016~2019年的《西安市统计年鉴》《西安市卫生健康发展统计公报》《西安市环境公报》等。为避免人为确定权重带来的主观影响,本文利用熵值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权重赋值计算,进而测算出西安市健康发展综合水平。
1、熵值法的实现步骤如下:
第一步:构建指标数据矩阵。设有m个样本,有n个可以体现样本质量的评价指标。因此,可得出如下原始数据矩阵:
X={Xij}m×n=X11 … X1n… … …Xm1 … Xmn (1)
其中,i=1,2,…,m;j=1,2,…,n;Xij代表第i个样本中第j项指标的测度值。
第二步:数据标准化处理。由于各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且各指标存在正负取向,所以不能直接作比较,应先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以便消除影响,标准化的计算过程如下:
正向指标标准化:
Xij'=(Xij-min(Xi))/(max(Xi)-min(Xi)) (2)
负向指标标准化:
Xij'=(max(Xi)-Xij)/(max(Xi)-min(Xi)) (3)
其中,i=1,2,…,m;j=1,2,…,n;max(Xij)、min(Xij)分别是第j项指标下各个评价样本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第三步:第j项指标下第i样本对象占该指标的比重:
pij=Xij'/■Xij' (j=1,2,…,n) (4)
其中,pij表示第j项指标下第i样本对象占该指标的比重。
第四步: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值:
ej=-k×■pijln(pij) (5)
其中,k=1/lnm,m是样本数。
第五步:计算第j项的差异系数:
gj=1-ej (6)
若差异系数越小,则信息熵值则越大,说明该指标对于样本评价的作用越小。
第六步:计算指标权重:
wj=gj/■gj (j=1,2,…,n) (7) 
第七步:计算综合评价得分:
si=■wj×pij (i=1,2,…,m) (8)
三、西安市健康水平测度分析
经过对原始数据标准化等步骤处理后,计算得到各项指标的权重,西安市健康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表2)
在健康西安系统中,一级指标健康人群权重为0.2605,健康生活权重为0.2149,健康环境权重为0.2719,健康服务与保障权重为0.2528。其中,健康环境权重最大,其次是健康人群。表明健康环境在西安市健康水平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健康西安系统中,二级指标中排名前两位的指标分别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0.0701)、婴儿死亡率(0.0675);全社会体育指导人数(0.0940)、参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0.06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0.073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0.0719);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0.066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0.0645)。
根据指标权重计算得出2016~2019年的西安市健康水平测度指数,如表3所示。(表3)
从表3和图1中可以看出,西安市健康水平总体上在2016~2017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综合指数由2016年的0.1922增长到了2017年的0.2146;在2017~2018年西安市健康水平出现下降趋势,综合指数由0.2146下降到0.1946,2018年健康人群综合得分较低,制约了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在2019年西安市健康水平综合指数持续增长,且2019年健康水平综合指数远超前几年发展水平,达到0.3891。(图1)
从4个子系统结果来看,总体上呈现由健康人群为主导转向由健康生活、健康环境和健康服务与保障为共同主导的发展特征;健康人群子系统是制约2018年西安市城市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健康生活水平持续增长。2018年,西安市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积极推动全民健康,统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并且随着脱贫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人民生活幸福得到有效提升。2019年,西安市正式启动《推进健康西安行动实施方案》,加大城镇化建设,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提升城市绿化空间;注重民生和医疗保障,推动全民健身行动,西安市健康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西安市陆续出台“健康西安”相关行动政策,并越来越重视健康环境美化、健康生活素养提升、健康服务与保障逐渐优化,“健康西安”将会迎来一个经济、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阶段。
四、结论
通过熵值法赋权,测得2016~2019年西安市健康水平发展指数,结果如下:(1)2016~2019年西安市健康建设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不断提升阶段,而在2018年西安市健康水平出现波动后也呈现了增长趋势。(2)从4个子系统结果来看,总体呈现由健康人群为主导转向由健康生活、健康环境和健康服务与保障为共同主导的发展特征。
综合来看,本文构建了西安市健康水平的指标体系和框架,为其他城市评估提供了借鉴之处。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完整性,本文指标尚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健康生活中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等。随着“健康西安”行动政策的不断推进,可以逐渐加入新的评价指标来丰富指标体系,使得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合理。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Daniel B.Bornstein,Russell R.Pate,David M.Buchner.Development of a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 for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2014.11(03).
[2]A.2.Workshop:The EU Health Programme 2014-2020[J].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3.23(l1).
[3]日本厚生劳动局.健康日本21(第二次)基本政策[EB/OL].https://www.mhlw.go.jp,2018.
[4]薄潇男.健康中国背景下西安市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构建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21.
[5]李童,王振洲.健康中国视域下西安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现状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0).
[6]康鹏扬,杨丽娜.健康中国视角下陕西省“体医结合”模式初探[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7).
[7]李昶达,韩跃红.健康中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9.35(09).
[8]夏联华.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9.
[9]张丽娟.陕甘宁健康城市评价与时空格局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9.
[10]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推进健康西安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J].西安市人民政府公报,2021(02).
[11]武占云,单菁菁,马樱娉.健康城市的理论内涵、评价体系与促进策略研究[J].江淮论坛,2020(06).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02371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