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管理/制度 |
企业股权结构对财务风险影响文献综述 |
第675期 作者:□文/邢文迪 杜东儒 时间:2022/2/16 17:33:51 浏览:403次 |
[提要]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明晰企业股权结构,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建立全面有效的财务风险处置机制,有助于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鉴于此,本文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梳理股权结构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文献,以期为正在进行或将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结构;财务风险;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1年9月24日
引言
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必然的。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混合所有制改革打破了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限制,有助于进一步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有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股权结构作为企业治理结构的关键,对企业组织机构的形成、发展方向的确定、财务绩效的提升、财务风险的防范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引入民营资本、员工资本、外商资本等非公有资本,国企股权结构由“一股独大”向“多元结构”转变。非公有资本的融入促使企业衍生出多种治理结构形式,新式的治理结构会增添企业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这必将对企业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产生较大影响。在企业成长过程中,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的各种经营、生产活动中,它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是多种的,从外部角度出发,财务风险受市场经济环境、企业竞争环境、行业生存环境、国家宏观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从内部角度出发,财务风险的形成是企业资本结构、投资决策制度、财务管理体制、收益分配机制等的不合理、不完善、不健全、不科学造成的。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明晰企业股权结构,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建立全面有效的财务风险处置机制,有助于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鉴于此,本文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梳理股权结构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的研究文献,以期为正在进行或将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国外相关研究梳理
(一)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协调私有资本与国有资本矛盾的必然产物,是为了扭转经济市场无政府干预的一种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方式。20世纪30年代前,西方发达国家主张对经济市场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1929~1933年,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和“灵活偏好规律”的作用下,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发生由社会总需求不足引起的经济危机,各国政府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所有与私人所有并存,这是早期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雏形。
(二)股权结构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机理。国外对于股权结构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如,Mirza S A等(2013)依据巴基斯坦股票市场上60家上市公司相关数据,探索了股权结构、企业治理、资本结构与风险管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四者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Hossein Dastkhan等(2018)在研究股权结构与金融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发现股权结构对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Dupire M等(2019)基于54家银行和33家保险公司相关数据研究认为股权集中程度与企业财务风险呈负相关,股权集中程度越高,企业财务风险就会越低。
二、国内相关研究梳理
(一)混合所有制。国内关于混合所有制的研究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学者龙华(1985)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的改革,提出一种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构成的公有制形式,将其称为“联合所有制”,这是混合所有制的雏形。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对混有所有制的研究多是基于国企改革进行的,不仅涉及对国企经营绩效、治理结构、生产效率、投资效率等宏观角度上的影响研究,也包含冗余雇员、企业费用以及银行借款等微观角度上的影响研究。但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主要涉及风险防范、风险承担等角度,如赵锋等(2016)从股权结构、合同管理、劳动关系、安全质量环境以及知识产权五个角度为正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电力企业提供了法律风险的防范建议。
(二)股权结构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国内针对股权结构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股权制衡度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如,耿锁奎等(2005)以1,159家企业年报数据为样本,运用Spearman方法、曲线估计以及回归分析从行业性质与企业规模两个角度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股权制衡度与财务风险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有些学者也有不同观点,牟凌彤(2013)运用Z-Score模型与回归分析,基于613家中小企业相关数据,对股权制衡度与财务风险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认为股权制衡度与财务风险呈负相关关系。二是股权集中度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如,雷振等(2017)研究认为股权集中度与出口型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同样的,学者邓小军等(2021)通过实证研究也认为股权集中度对国企的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股权集中度越高则风险越小。
三、结论
综上,基于混合所有制背景,从微观角度对于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与财务风险展开研究,对我国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现有国内外关于混合所有制以及股权结构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在理论与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突破。
(一)混合所有制层面。国外对于混合所有制研究相对较少,针对混合所有制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更少之又少。研究多涉及混合所有制企业与私有制企业、公有制企业的比较上,没有单一针对混合所有制的研究,但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国内关于混合所有制的研究成果相对丰富,研究对象涉及层面较广,与国外研究对象不同的是,国内研究多以国有企业为主,这些研究成果为指导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及对策。
(二)股权结构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层面。国外针对股权结构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研究视角以代理成本理论为主,通常结合其他要素共同研究,没有单一的针对性。国外研究对象多以金融行业为主,而国内研究范围相对较广,涉及各行各业。在研究角度上,国外学者多从股权集中度、内部控制角度出发,国内学者多从股权集中度、制衡水平、股权属性方面进行剖析。无论是研究方法、研究对象还是研究角度,国内外研究都有很大的差异,但其研究结论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股权结构对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影响,这给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肖彦,裴旭真,许明皓.产权性质、股权结构与会计稳健性——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视角[J].会计之友,2016(05).
[2]委胡华.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会计之友,2004(01).
[3]庆华,杨杏.基于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探析[J].财会月刊,2015(18).
[4]娄淑珍,吴俊杰,黄玉英.民营企业股权型产融结合的财务风险研究——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23).
[5]DARDI MARCO.The Concept and Role of the Individual in Marshallian Economics [J].Quaderni di storia dell'economia politica,1991.09(2/3).
[6]龙华.社会主义联合所有制初探——兼论社会主义股份企业的性质[J].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85(05).
[7]杨红丽,郭舒.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现代经济探讨,2021(01).
[8]杨振中,万丛颖.参股民营企业治理结构、行业背景与国有企业绩效——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20(12).
[9]郑云坚,王泽宇.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生产效率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7).
[10]李井林.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提升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吗?[J].经济管理,2021.43(02).
[11]张伟华,高冰莹,刘金钊.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冗余雇员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21(02).
[12]廖飞梅,万寿义,叶松勤.混合所有制改革影响企业费用粘性吗?[J].经济体制改革,2020(05).
[13]管考磊,钟梅花.混合所有制改革与银行借款——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之友,2020(15).
[14]赵锋,刘永坤.浅析国有电力企业深化改革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企业管理,2016(S2).
[15]耿锁奎,葛开明,段正梁.上市公司股权制衡水平与财务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5(02).
[16]牟凌彤.中小企业股权制衡度与财务风险关系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3(04).
[17]雷振,龚光明,徐莉萍.外汇风险敞口、股权集中度与财务风险——基于出口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38(0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