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市场/贸易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研究述评
第675期 作者:□文/王海静1 陈培友2 时间:2022/2/16 17:49:12 浏览:498次
[提要] 以CNKI总库收录的2,197篇与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相关的博硕及重要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以关键词聚类及突现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总结目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研究的演进过程、研究重点及研究前沿。
关键词:冷链物流配送;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1年9月29日
引言
冷链物流行业在促进消费升级、衔接乡村振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冷链物流蓬勃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生鲜农产品消费总量为201.3千克,同比增长0.85%,居民对生鲜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
消费者需求扩大推动了我国冷链物流迅速发展,也使得人们对冷链物流配送的要求越来越复杂。2021年7月,《电子商务冷链物流配送服务管理规范》开始施行,标准包括关于电子商务冷链物流配送的一系列规范性要求。在紧跟冷链物流配送新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如何提高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如何改进营运管理模式、获取更大利润空间对冷链配送企业来说是当务之急。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一)方法选取。论文选择CiteSpace 5.7.R2对2010~2019年中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处理。它是陈超美教授团队研发的一款可视化分析软件,帮助研究者通过可视化图谱来直观展现该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而分析某领域中的研究重点、研究热点、前沿方向等。
在生成图谱中,N表示网络节点数量,E表示连线数量,Density表示网络密度;Modularity用于评价网络模块化,Modularity Q值(Q值)大于0.3就意味着得到的社团结构是显著的。Silhouette值(S值)用于衡量网络同质性,S值在0.5以上,表示聚类结果具有合理性。在可视化图谱前,将时间跨度预设为2011~2020年,time slice选择1 year。研究作者及机构共现分析时,Selection Criteria选择Threshold,并将三组c、cv、ccv值均设为1、2、20;关键词共现分析时,Selection Criteria选择Top 50,Pruning选择Pathfinder。
(二)数据来源。本文将专业检索式定为“SU=(‘生鲜农产品’+‘农产品’+‘生鲜’)*(‘物流配送’+‘配送’) OR KY=(‘生鲜农产品’+‘农产品’+‘生鲜’)*(‘物流配送’+‘配送’)”,搜索范围为2011~2020年,对CNKI总库期刊和博硕论文分别检索,期刊选择CNKI总库中的重点期刊,得到567篇文献;博硕论文检索得到1,630篇文献。
我国冷链物流配送研究的论文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0~2013年,共有415篇相关主题论文;第二阶段是2013~2016年,共有644篇论文;第三阶段是2017~2020年,共有1,138篇论文,其中2017年发文量达到近十年来年最高,2019年又小幅回升,原因大概是2019年发布了关于继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文件,切实推进“三农”发展。
二、冷链物流配送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一)研究作者及机构合作共现分析。通过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的相关研究者和研究机构进行共现分析,能够得出该领域内作者及机构影响力及合作关系。
将所得文献按RefWorks格式导出为txt格式的文本文档,并以“download_x”的格式命名,得到初始数据,使用软件对其预处理,选择节点Auther和Institution,根据运行结果可以发现:第一,该领域高产作者以李慧、李敏、李娜等人为代表;作者间文献互引情况比较少,尚未出现强有力的领军人物。第二,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高校,且多集中在管理学院或者商学院,如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等。第三,研究领域缺乏影响力深远的研究人员及研究机构,机构间合作力度比较小,在未来需要为各研究机构创造一定的合作交流机会。
(二)研究演进过程分析。关键词的时间线图谱可以了解研究热点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而总结出该领域内的研究演进过程。运行软件,在Control Panel界面中选择Layout Timeline,生成时间线图谱。图中横轴代表年份,节点代表各年份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节点外部年轮越大说明关键词的中心性越强,影响越大。聚类标签的颜色越偏冷色调,表示聚类时间越早;越偏暖色调,表示聚类时间越晚。(图1)
结合时间线图谱及文献梳理,得出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研究大致经历了萌芽期(2010~2013年)、探索期(2013~2016年)和发展期(2017年至今)三个阶段。
1、萌芽期(2010~2013年)。国内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相关主题研究都是仿照西方国家已有的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关键词密度大但发文量不多,可能是由于研究人员关注多方向的研究,所以出现了关键词大量涌现现象。总的来说,主要是倾向于冷链物流配送的概念和管理,现象级的显性问题成为研究主流方向。
2、探索期(2013~2016年)。冷链物流配送研究步入探索期,发文量仍然递增,关键词密度也逐年增加,相对来说研究步入了短暂的繁荣时期。本阶段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开始被关注;新科技手段被广泛应用到该领域;以模糊综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法、连锁超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问题等成为研究重点。
3、发展期(2017年至今)。此阶段发文量较之前显著增加,但关键词密度却相对较低,可能是研究人员不再拓宽该领域的广度,而是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细化的研究。发展期的研究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路径优化问题研究贴近现实,多配送中心、多目标优化问题成为研究主流;二是多种配送方式逐渐被应用到冷链物流配送中;三是评价冷链物流配送的角度越来越多元化。 
(三)研究重点分析。按关键词快速聚类,得到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图谱中共有283个节点,336条连线,密度为0.0084;Q值为0.8238,S值为0.9401,图谱网络聚类较好,同质性较高,聚类结果合理。(图2)
通过对研究文献中所出现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能够分析出该研究领域的重点。聚类色块颜色越偏暖色调,说明聚类出现时间越晚。从图2可以看出,聚类视图重叠较多,说明聚类词之间拥有较多的关键词。
图中最大节点包含的重要聚类词 #0、#5、#6、#9都出现在聚类中心,表现了很高的向心性;而且这些聚类词涵盖了选址、新零售、蚁群算法、流通体系等研究主题词,体现了该领域的研究主流方向。通过对聚类词分析比较,可以大致分成三组聚类:
1、冷链物流配送基本相关概念研究(#2、#3、#9)。本组聚类主要包括与冷链物流配送相关的基本概念,比如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配送体系等。郑文岭研究了连锁超市供应链下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构建问题;段美华研究了重庆市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问题并给出一些发展建议。
国内早期关于冷链物流配送的基本概念定义大部分照搬西方的研究理论,同时也出现了通过研究中西方差异来探讨国内冷链物流配送的发展策略。
2、冷链物流配送基本问题研究(#0、#6、#8)。本组聚类包括了冷链物流配送管理与发展等比较基础的问题研究,涵盖了以物流配送模式、绩效评价、农产品流通企业、发展战略为主的关键词。
对于冷链配送企业来说,改进管理模式、提高配送效率尤为重要。曹武军、张靖晗分析了配送过程各环节影响配送效率的不确定性因素,并评估了冷链配送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学者也在探索研究国内冷链物流配送的发展模式。江琳琳通过冷链品需求预测构建了高效率的河北省鲜活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客户满意度也被加入研究,仇冬娇求解选址问题时建立顾客满意度价值函数来量化顾客满意度大小。
3、冷链物流配送的选址及路径优化问题研究(#1、#4、#5、#7)。本组聚类包括冷链物流配送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即选址和路径优化问题。在研究冷链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时,需要建立选址评价指标体系,苑敬云归纳了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综合评价选出最佳选址点。选址需要考虑的目标有网络总成本以及客户满意度等,并且多目标组合优化成为研究热点。在解决路径优化问题时,学者们考虑的优化目标主要有配送总成本、客户满意度、配送时间等。考虑到选址与路径优化的互相制约关系,又出现了选址-路径问题的联合优化研究。李冰研究了带同步取送的生鲜农产品选址路径问题,证明联合优化可以进一步降低仓储与运输成本。
(四)研究热点分析。分析文献中关键词频次及中心性等特征信息可以反映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运行CiteSpace软件可以得到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等特征信息,可以发现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有电子商务、冷链、生鲜电商、路径优化、遗传算法等。综合关键词的特征信息可以总结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大致分为三类:
1、路径优化问题仍是研究热点。作为冷链物流配送的重要问题,路径优化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主题。对于冷链企业来说,合理规划配送路径可以提高物流运输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张倩等学者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应用主要目标法和果蝇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2、基于客户行为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成为研究热点。考虑到顾客行为选择会影响实际需求量的变化,故而基于顾客行为的选址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刘一明建立了客户价值评价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客户等级,并构建处于竞争情况中的生鲜新零售企业选址决策。
3、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研究。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升级与融合,“互联网+”成为研究热点,“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梁海红建立了“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优化选址模型,并验证了所建模型能够实现选址优化。申强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结构,并探讨了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监管体系。
(五)研究前沿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前沿可以更加清楚地掌握该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而促进研究的深入与创新。关键词突现可以反映一段时间内影响力较大的研究主题,可以借助突现强度和突现持续时间两个指标来反映研究前沿热点。
利用Control Panel界面中的Burstness功能得到关键词突现信息。突现度排在前10位的关键词为:农村电子商务、农超对接、“互联网+”、商业模式、物流配送中心、供应链协调以及路径规划等。而农村电子商务、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以及流通体系突现周期最长(4年),商业模式、供应链协调以及路径规划等为3年,其他大多数时间集中在1~2年。文献所关注的具体问题跳跃性较强,这需要学者们未来加强合作交流,就某一主题开展深入研究。
根据关键词的时间特征和突现度,总结出冷链物流配送领域的前沿趋势。
1、重视农村电子商务研究。近年来,由于国家农业政策的引导,农村电子商务得到了高速发展。邢祥焕指出农村电商的物流困境,并给出了建设农村电商物流体系的对策。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重视新零售时代下的新型配送模式探索。自生鲜电商概念兴起以来,从“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兴起再到步入新零售时代,配送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模式,学者开始探索新配送模式。赵振强根据顾客对生鲜产品的需求状况,提出一种前置仓配送为主、第三方物流配送为辅的物流配送模式。每种配送模式都各有优劣,所以在未来,新型配送模式的探索依然是重点。
3、重视供应链协调研究。自生鲜电商行业崛起,生鲜供应链协调逐渐成为研究主题。黄曼容研究了在消费者时间敏感下如何实现生鲜农产品双渠道协调定价决策最优化。李玉民等发现配送方的收费策略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实现冷链宅配供应链协调的帕累托最优。
三、结论
通过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分析了2011~2020年期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从研究热点、研究重点和前沿等方面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
(一)国内在冷链物流配送领域的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合作较少;研究领域内缺乏影响力深远的研究人员及研究机构,在未来需要为各研究机构创造一定的合作交流机会。
(二)结合时间线图谱可以发现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得出我国冷链物流配送研究路径演进大致经历了萌芽期(2010~2013年)、探索期(2013~2016年)和发展期(2017年至今)三个发展阶段,且每个发展阶段的特征都不尽相同。
(三)从关键词聚类图谱可以得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相关概念界定、基本问题研究以及配送中心选址、路径优化问题研究,大致体现了从理清概念到解决问题的研究脉络。
(四)从关键词的特征信息可以得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重视路径优化研究、基于客户行为的选址问题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研究。
(五)从关键词突现可以提取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一是重视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二是重视新零售时代下的新型配送模式探索;三是重视供应链协调研究。 
(作者单位:1.黑龙江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黑龙江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2]郑文岭.连锁超市供应链下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6(11).
[3]段美华.重庆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中的问题分析[D].西南大学,2011.
[4]曹武军,张靖晗.基于故障树和贝叶斯网络的冷链配送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保鲜与加工,2020.20(03).
[5]江琳琳.基于需求分析的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6]仇冬娇.大连市生鲜冷库双目标选址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
[7]苑敬云.不确定环境下冷链物流中心选址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
[8]李冰,党佳俊.多配送中心下生鲜农产品同步取送选址-路径优化[J].智能系统学报,2020.15(01).
[9]张倩,熊英,何明珂,等.不确定需求生鲜电商配送路径规划多目标模型[J].系统仿真学报,2019.31(08).
[10]刘一明.基于新零售体系的生鲜电商线下选址规划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20.
[11]梁海红.“互联网+”时代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模型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6(22).
[12]申强,董磊,庞昌伟,等.基于“互联网+”农产品供应链质量监管体系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7.38(02).
[13]汪超,李志远,罗贻文.基于CNKI数据的中国韧性社区知识图谱构建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4).
[14]赵振强.新零售背景下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20.
[15]黄曼容.考虑配送时长的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定价与服务决策研究[D].东南大学,2019.
[16]李玉民,吴元畅,刘勇.考虑退货期限的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供应链决策与协调[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20.26(0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02378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