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劳动/就业
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
第676期 作者:□文/张冬燕1 王冬至2 熊凤山1 李思靓1 时间:2022/3/1 9:58:38 浏览:292次
[提要] 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一定成果,但与学生期待仍存在一些差距。本文从学生满意度视角,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较好,学生总体满意度较高。为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应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的培养、强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关键词:河北;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改革;评价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SQ181030);河北农业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会计学基础》
中图分类号:C939;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1年10月10日
创新创业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径,是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创新创业离不开人才,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精神,2016年河北省全面启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河北省已有9所高校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33所高校入选河北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名单。但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学生的期待之间仍存在一些差距,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满足学生需求,成为当前河北省各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调研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主要选取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6所河北省高校大学生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434份,回收有效问卷415份,样本有效率95.6%。
(二)调查内容。本研究调研的目的是从学生角度分析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尚存在的问题。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
1、河北省高校普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学生参与度不高,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课题组对于高校创新创业环境方面进行了调研。21.71%的同学认为学校非常重视,有51.94%的同学认为学校比较重视,认为学校重视程度一般、不重视和非常不重视的同学分别占被调研人数的24.13%、1.55%和0.78%。总体来看,河北省各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较高,给学生提供了资金、政策、教师专业指导、创新创业相关场地与设施、外地交流平台与渠道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支持。但被调研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都比较被动,对于创新创业政策很多学生不去主动了解,经常关注学校创新创业政策的同学仅占5.43%,对于学校提供的创新创业条件学生利用程度非常低,使用过学校创新创业场地或设施的同学仅占31%,甚至有33.33%的同学不知道或认为学校没有相关创新创业场地或设施。
另外,通过调研发现,仅有3.13%的同学认可学校现有教育方式,认为现有教育方式对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有利,而24.82%的同学认为课业任务太重,11.33%的同学认为学校管得过多、过死,致使同学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创新创业活动,26.99%的同学认为学校教的知识不满足创业素质培养需要,33.01%的同学认为学校不能提供必要的、配套的教育硬件,现有教育方式对于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不利。可见,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式、学生创新创业参与度调动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2、河北省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方面有待加强。在对学生创新动机的调研中,24.81%的同学选择学校本科培养法案规定或导师培养要求,8.53%的选择跟随大众的创新氛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同学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的主动性。当然也有比例不低的同学非常渴望创新,对于创新动机,45.74%的同学选择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10.08%的同学选择加强自身教育。为了提升学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思维和能力,被调研河北省高校中绝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但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还不够,仅有19.55%的同学认为创新创业课程使自己创新意识得到了提升,41.86%的同学最希望通过创新创业课程获得创新创业技巧,其比例高于最希望通过创新创业课程获得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该比例为30.23%),可见被调研学生功利性较强,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各高校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
3、河北省各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应加强。被调研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专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现任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师多半由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领导和一些无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学生对于所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配备总体满意度一般,有12.4%的同学非常满意,40.31%的同学满意,44.19%的同学满意度一般,3.1%的同学选择不满意。根据调研结果,学生对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总体满意度一般,可见,被调研各高校师资配备还需加强。
4、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参与度较高,但对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较明显的创新创业比赛活动参与度有待增强。根据调研结果,大部分同学会选择多种途径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来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包括选修创新创业课程、参加学术活动(社团、讲座、论坛)、参加创新培训(知识学习、能力培训)、参与课题项目调研、撰写学术论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仅有5.43%的同学没有参加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而91.61%的同学参加过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同学们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参与度较高,但创新创业比赛参与度偏低。河北省各高校都不同程度地组织了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和比赛,33.22%的同学参加了多种创新创业比赛,但有23.26%的同学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创新创业类比赛,创新创业比赛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5、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待加强。60%左右的被调研学生对于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问题能力、决策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满意度不高。有少部分同学创新创业意识较低,对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没有兴趣,但绝大部分同学对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很高的需求,87.59%的同学希望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
(一)信度和效度分析。对样本进行可靠性分析,科隆巴赫系数值为0.785>0.7,说明问卷具备可靠性。效度分析结果为:KMO值为0.794>0.7,Bartlett显著性检验p值0.000<0.01,说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
(二)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通过梳理相关学术文献,本研究选择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师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满意度五个维度设计评价指标。(表1)
(三)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基于学生视角。运用层次分析法,邀请河北高校创新创业专家、创新创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管理人员共12名专家进行打分,根据专家建议,确定一级指标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A为:
A=A1 B1 B2 B3 B4 B5B1  1 ■  ■  ■  ■B2  2  1    1   ■  ■B3  2  2  1   ■  ■B4  3 ■  ■   1   ■B5  4  2   2   ■  1
1、一级指标一致性检验。最大特征根:λmax=■■=5.0839,CI=■=0.02010,查表RI=1.12,CR=CI/RI=0.0187<0.1,通过一致性检验。计算判断矩阵的权重,结果如表2所示。(表2)
2、二级指标一致性检验。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判断矩阵分别为:
B1=B1 C1 C2 C3C1  1 ■  ■C2  2  1    1 C3  2  1  1 B2=B3 C4 C5C4  1 ■C5  2  1  
B4=B4 C7 C8 C9C7  1  1    2C8  1  1    2 C9 ■  ■ 1 B5=B5 C10 C11 C12 C13C10  1 ■    1    ■C11  2  1    ■   ■C12  1  2    1     ■ C13  3  5  3     1
最大特征根:λmax=■■
矩阵B1、B2、B4、B5最大特征根λmax分别为:3、2、3、4.0042,
CI=■,则CI分别为0、0、0、0.0014,CR=CI/RI,根据查表RI值,计算矩阵B1、B2、B4、B5的CR分别为0、0、0、0.0016,均小于0.1,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检验。同时,得到各评价指标综合权重,如表3所示。(表3)
学生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各指标评价采用5分制进行打分,将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标准分为优秀、较好、一般、较差、非常差五个等级,划定标准为:4~5分为优秀,3~4分为较好,2~3分为一般,1~2分为较差,1分以下为非常差。根据学生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各项指标打分平均数,计算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得分为3.6402,并且调研问卷中各指标满意度平均分绝大部分在3~4分之间,因此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较好,但离优秀还有一定差距。
三、总结及建议
根据调研发现,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环境较好,各高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但学生对于高校创新创业资源的利用率不够高,创新创业思维、意识和能力有待提升;专家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认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最为重要,其次是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开展情况。为提升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水平,各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
(一)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各高校应强化创新创业培训、组织多种形式不同级别的创新创业比赛、开展创新创业学术讲座,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可以将创新创业活动参与情况作为评优、评奖学金、保研等的加分项目或者考核指标,或者通过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学分形式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二)进一步丰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国赛、省赛名额有限,学校可以增加校赛类别和名额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比赛中;各高校还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实践。
(三)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内容。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并且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除了专门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各高校应鼓励更多的专业课教师积极开展专创融合教育,在向学生教授专业理论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创新。
(四)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第一资源,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直接决定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水平,河北省应着力提升创新创业师资水平,从源头上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保障。一方面加强校内师资培训和交流;另一方面聘任创新创业成功企业家、管理者等作为校外导师定期进校讲课或开展专题讲座等。
(五)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制定多种鼓励政策,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同时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硬件环境建设,并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创新创业场地和设施。
(作者单位:1.河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贾建锋,姚旭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设计——基于消费者导向评价模式理论的视角[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1).
[2]杨月涵.学生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
[3]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4]张露颖,张明伟,王莺.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08).
[5]张淑梅,刘珍.基于CIPP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6).
[6]金芬,李颖悦,黄丽娇,柯小霞.学生视角下的江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1(14).
[7]张冬燕,王冬至,杨香合,熊凤山.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03(21).
[8]乔维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01).
[9]赵文军,刘咪,李新仪,徐戈.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视界,2021(14).
[10]文志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04).
[11]李欣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9.
[12]高苛,华菊翠.基于改进AHP法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J].现代教育管理,2015(0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53734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