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劳动/就业
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第678期 作者:□文/孙 琦 朱晓玲 王志虎 王嘉伟 王 悦 张 翼 时间:2022/4/2 9:10:37 浏览:411次
[提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人才作为乡村发展的动力来源,是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从流入地、流出地、乡村人文等角度分析影响乡村人才队伍缺失的主要原因,并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基层干部素质、建立健全乡村引才机制等增加乡村人才建设力量,从而促进农业高产增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幸福美满。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战略;推拉理论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1年10月13日
随着国家十九大召开,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高度重视。没有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村要发展,乡村要建设就必须走现代化农业道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的参与,这就更加说明了乡村人才建设的重要性。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人才的关系
(一)乡村振兴战略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保障。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乡村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乡村人才建设提出关键要求。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不仅对于城市发展来说,人才重要,对于乡村经济发展,人才建设更为重要。人才是乡村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一资源。学术界众多学者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视对人才建设的研究。根据我国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关键看人才。乡村人才队伍起着传播先进政策理论,实践先进农业生产、销售技术,推动先进农业产业的重大引导示范作用。乡村人才队伍是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潜在力量,是战略先行的传话筒,是乡村建设的“工程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国家税收、土地等政策,基础设施资源等快速向农村倾斜,增强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内生力量,增加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外引来源。激发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潜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人才队伍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我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在发展创造中有很大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要相信广大农民群众的巨大力量,要发挥主体作用,汇聚奋进力量。习近平经常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所以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发展积极性,为农业现代化、农村和谐、农民增收添砖加瓦。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发展,各地区认真贯彻落实政府“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人才引进政策,坚持人才优先的方针,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遭受极大的挫折。从客观情况来看,城乡生活的差距,大大降低了乡村青壮年留乡返乡创业就业的几率。从主观情况来看,乡村干部的综合素质欠缺,不能整体把握当前发展大局与趋势,跟不上现代化的脚步。随着两免一补、国家助学贷款等教育政策,越来越多的农村学子有了继续上学的机会,从而提高了整体素质,但能留在乡村发展的是极少数,在父母传统经验和自我认知的双重条件下,具有高素质的农村大学生都离开了家乡,留在家乡的是传统种植户和老弱群体,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完成。大部分乡村实用人才的受教育机会较少,仅仅依靠自身摸索的种植经验,不能使土地种植获得更大的生产效益,因此乡村人才自给能力不能很好地满足乡村的现代化发展。
(二)人才缺乏的因素
1、“推拉理论”的影响。“推拉理论”认为,人口流动受流入地因素、流出地因素、中间障碍因素和个人因素影响。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农村土地有限,农村人口不断增加,导致落后的农业生产效益低下,收入不高,再加上社会保障体制在农村没有全面发展,使大部分农民丧失了农业劳动生产积极性,致使越来越多的人在农村发展落后的推力下从农村迁往城市。相反,城市发展速度快,收入水平高,有较多的就业机会,生活条件优越,教育资源丰富,为乡村人才及家庭迁往城市提供了强大的拉力。
2、基层干部综合素质不高。基层干部是基层建设的主要组织者和乡村建设直接参与者,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乡村建设的进程和质量。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体现在:基层干部不具备科学的人才观,不注重引才机制。不了解目前人才发展的现状和人才竞争重要性,缺乏责任意识。基层干部服务意识淡薄,对人才储备重视程度不够,不能为引进的人才提供较为完善的生活保障和晋升优势,不能很好地留住人才。针对乡村的职业农民,基层干部没有慧眼识人的眼光,不能发现具有农业生产优势的个人或组织,不能对能力强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大力支持与宣传推广,从而不能发挥他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作用。
3、乡村人才结构不合理,分布差异大。大部分基层干部年龄较高,心有余而力不足,观念落后保守,接受新事物能力弱,不利于更好地管理乡村,不能高效率地做好乡村建设的组织者。不注重工作激励,使得有先进科学知识,先进科学思想的年轻干部,只能做好村干部的工作安排,降低了创新意识,不利于乡村建设发展。
4、乡村人才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科学学习。一是乡村距离城市较远,经济发展缓慢,教育经费不足,给农村教育事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二是教学资源匮乏,农村教育基础薄弱,教育设施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三是农村教师教学能力不强,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不能及时更新,跟随国家新时代发展方向,从而降低了人们的发展积极性。
三、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建议
为了建设乡村人才队伍,站在“人才战略”的角度对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吸引农民回流。乡镇企业是乡村人才就业转移的重要渠道。当地政府应当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工作的背景下,加大资金政策投入,使乡镇企业调整企业发展方向,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当地农业的生产数量和质量,特别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冷链、农产品运输等,逐步形成种植饲养兼加工、产销一体化、农业、工商业、商贸、农业产业链一体化,促进乡镇企业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完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农村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淡化他们“农民”观念,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观念,促使返迁农民安居乐业,愿意留在农村就业,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二)建设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认真对待乡村干部选举工作。在选举过程中,要非常重视候选人资格选举条件的规定,充分掌握各候选人的长处与不足,对村民进行正确的引导,为村民服务,勤劳踏实,廉洁奉公,具有实干精神,有责任担当的候选人优先选举。鼓励具有丰富种植经验的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回乡发展毕业生、大学生“村官”、机关或者事业单位退休干部,通过国家规定的选举程序积极参与村委会的选举,依靠这些力量共同构建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村干部自身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树立村干部的服务意识,增强村干部乡村治理能力,不断适应乡村建设的要求。
(三)建设乡村人才引进机制。创建干部带头人才引进机制,设立相关部门,定期到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校寻找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技术推广、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采用合适方式,聘用或者合作入股,来壮大乡村建设人才力量。并且将这一做法成效高低作为该组织的考核标准。为引进乡村建设人才提供相关编制岗位和稳定的生活保障,并且做好待遇保障。大力支持乡村在教育、医疗等关注民生的岗位引进专业性人才,推动农村医疗事业、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方向。
(四)完善乡村引进人才奖励机制。强化人才奖励体系,在政治激励上,高度相信乡村人才能力,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帮助他们积极加入党组织。对于为乡村建设做出贡献的人才进行表扬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职业岗位上的晋升。反之,对于懒惰,不负责任的基层干部进行相应惩罚。在荣誉奖励机制上,县级及以上建立和制定人才荣誉奖励办法,并定时进行优秀乡村人才的评比。鼓励乡村人才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努力,为乡村经济发展、乡村事业振兴添砖加瓦。在待遇奖励机制上,重视乡村人才的薪资待遇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善,政府设立乡村人才专项资金,在交通补贴、住房补贴等社会保障政策上向乡村人才倾斜,从而增强乡村人才的自豪感、获得感与幸福感。
(五)乡村建设注重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科学教育培训。提升基础教育是乡村振兴发展的第一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基础教育的学习,更加有效地保障乡村义务教育,为乡村建设培养后备力量。发挥农村农业作为加强职业教育的第二学校职能,深入农民种植技能培训,变任务为服务,切实满足农民种植生产技能的需求,致力于打造一批有本领的“土专家、田秀才”。借助田间地头的实践教学,培养一批具有种植经验的乡村人才,建立长效的乡村人才机制。加强科学理论培训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将现代化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一改过去农民靠天吃饭、靠传统经验种植的面貌。温室大棚技术的广泛传播、机械化合作社的创建与推广等现代化技术促进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幸福,同时大幅度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更加表明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性。
综上,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对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做出简要分析。得知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人才,乡村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了建设乡村人才队伍,站在人才战略的角度,从“培养人” “吸引人” “使用人” “发掘人”方面,地方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归乡村就地就业;注重提高乡村干部素质,发挥乡村干部建设乡村的组织者的功能角色。建设乡村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人才奖励机制,注重乡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科学理论知识培训。对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能更好地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明确的方向和不竭动力。 (通讯作者:朱晓玲)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国峰,钱子玉,尤亮.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设计——以山西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S2).
[2]涂孟梅.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20.
[3]陈科.浅析一师阿拉尔市人才队伍现状及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17(04).
[4]关振国.破除乡村振兴中人才发展的“紧箍咒”[J].人民论坛,2019(16).
[5]凌慧敏,徐晓林.重塑城乡关系合理引导人口迁移[J].学习与实践,2018(10).
[6]尹泓.当代乡村发展困境与乡村振兴的人才战略[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1.33(05).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53294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