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新疆农业对外合作园区发展研究
第681期 作者:□文/姚孟蝶 布娲鹣•阿布拉 时间:2022/5/16 15:18:53 浏览:380次

[提要] 农业合作园区是国家大力推行的一种农业生产发展模式,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载体,农业园区采用高科技技术集研发、生产、应用、推广、示范于一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新疆作为我国农业大省之一,对发展农业对外合作园区予以高度关注,将建设新疆农业对外合作园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破口,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地域特色突出、产业优势明显、管理科学高效的现代农业对外合作园区。

关键词:新疆;农业对外合作园区;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11124

农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而农业园区是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农业已由传统的简单农业生产延伸到生产前研发、生产中管理、生产后销售等环节,涉及农业生产中农民、企业、政府及其他多个部门和行业的协调合作,这就对政府在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前对各个部门统筹协调提出一定的要求,政府需全面规划设计,综合考量并发挥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促进农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现代农业对外合作园区是以技术为支撑,以农业研发、带领、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农业对外合作的方式带动新疆农业发展,促进结构调整和整个产业的升级。农业对外合作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与其他国家合作,在新疆本地建立农业园区;另一种是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借用当地土地,在其国家建立农业园区。农业园区建设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与拓展,围绕农业在不同生产主体之间发挥作用的各种形式,以及围绕农业的主导产业区位优势等方面,促进农民增收的各个类型都纳入农业园区建设的考虑范围。

一、文献综述

刘昊(2020)主要介绍了红枣对新疆兵团阿拉尔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重要性。林静、叶凯、严秀丽、院金谒(2019)以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为例,分析了园区特色农作物发展现状,并对园区农业生长和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农业产业化的相关对策建议。苗红萍、丁建国(2018)主要分析了新疆不同类型的农业园区经营主体对技术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平衡问题,并提出与不同类型农业园区经营主体相对应的多元化农业技术发展与推广路径。成福伟(2017)主要分析了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四种不同的经典发展模式,提出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发展经验,结合中国本地特色,建设适合中国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王桂朵(2017)认为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以以色列为代表形成的高效节水生态型农业园区;以荷兰为代表形成的农工商一体化型设施农业园区;以新加坡为代表形成的科技引领型都市农业园区,进而对各种模式的园区运行特色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总结相应规律。肖琴、罗其友(2019)的研究主要说明现代农业园区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中,以产业化为主导发展,让农民充分参与其中并获得相应收益,发展规模化经济,汇聚各类生产要素,让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延伸产业链,形成复合型、多功能的创新农业园区。

从现有研究文献看,关于新疆农业对外合作园区发展水平和模式的研究很少,滞后于现实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文就新疆农业对外合作园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新疆农业对外合作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一)政策分析。为了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吸引更多企业在新疆落地生根,带动区域经济,国家对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给予了高度重视,从项目的审批、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制定各种政策来扶持其发展。近年来,农业园区在新疆遍地开花,自治区科技厅也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通过鼓励各园区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让农民增产致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新疆现代农业创新高地。在我国现有的7个批次共184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中,新疆有1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其中,地方有7家,分别有昌吉、伊犁、和田、乌鲁木齐、哈密、塔城、克拉玛依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4家,分别为五家渠、阿拉尔、五一农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生产建设兵团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二)环境分析。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八个国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对于农业对外有明显的优势。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气流不易到达,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温差较大,日照时间充足,降水量少,气候干燥,因此对于园区作物的选择有特定的要求。

(三)功能分析。第一,生产加工贸易功能。农业对外合作园区的基本功能是运用高科技技术高效率、低成本地生产加工产品,同时通过自主研发或者与科研院所合作培育新的优质高产种子。第二,试验功能。园区可以通过建立自主研发平台、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研发新的技术成果,并在园区内进行试验种植,记录过程并对结果展开分析,总结经验,早日将优质新成果进行规模种植。第三,盈利功能。园区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高科技及创新技术控制成本,取得经济利益。第四,示范引领功能。将农业对外合作园区打造成可复制、可传播的示范园区,通过现场示范、开讲座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将技术运用到农民的实际生产中。第五,扩散辐射功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的聚集招商引资,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带动农业园区的产业发展和升级。

三、新疆农业对外合作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起步较晚,“走出去”基础薄弱。虽然新疆第一个农业科技园区建立时间较早,但是农业对外合作园区的建设还处于前期探索阶段。首先,对外贸易产品有限,除了本地特色产品如番茄、土豆、哈密瓜、新疆大枣等产品外,出口产品大多是内地产品,由内地运往新疆,再通过新疆各口岸运往中亚等国家,因此这里更多的是起到转运作用;其次,新疆农业对外合作与贸易对象主要为接壤的中亚国家及俄罗斯,因中亚国家体量小,可供贸易的产品有限,与新疆每年的对外贸易额也有限。

(二)农业对外合作园区布局不完善,发展策略不清晰。园区建设与龙头企业发展不够配合,布局规划中大多各自发展,协调配合度不够,目前还没有形成全局性、高配合、跨行业的整体农业园区产业化布局,所以存在相同产业高聚集度、相似产品大量生产等问题,成为农业产业化长期发展的一个障碍。目前,农业对外合作园区只是新疆农业发展的一种模式或者新疆农业创新发展的新方式,缺乏明确、稳定的政策支持以及完善的发展路径。目前,大多是由政府主导建设,园区生产经营的机制不够灵活,经济产出没有稳定有力的储备,直接经济效益不能完全保证。

(三)农业对外合作园区高素质人才和科技成果不足的问题较为明显。首先,在科研投入方面存在不足,不能满足现代农业高质量生产发展对于农业技术与高科技的需求。其次,在科技人才储备方面较为匮乏,建设农业对外合作园区及高质量农业发展,与高素质人才息息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从事农业生产发展的人员以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为主,从事科研生产的高素质人员占比非常小。最后,科研创新平台搭建也尚未完善,农业对外合作园区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配合与共同努力,目前三者配合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四)农业园区对外合作与贸易中有大量企业存在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在农产品收购环节需要大量流动资金用于周转,因此企业需要在短时间内筹集大量资金,以保证不影响企业的经营运转过程。与此同时,企业如果出现资金困难,不能按时给农民交付资金,将导致企业失信于市场、信誉度下降、下次收购困难以及农民虽然产量增加收入却并未增加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五)园区生产经营机制僵硬,缺乏创造收益的活力。因为现代农业园区的特殊作用,虽然各地政府都在加大财政投入,整合资源建立园区,出现园区建立高潮,但是其投入与产出并不成正比,缺乏明确、稳定的支持政策与发展路径,导致园区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盲目、僵硬等问题,严重影响园区整体发展前景和经济收益。

四、新疆农业对外合作园区未来发展对策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外开放。与国内其他内陆城市相比,新疆与多个国家接壤,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但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首先,应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当地的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是吸引各大农业龙头企业和优秀项目的必要条件,各大龙头企业的到来可以为整个园区的长远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其次,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应深度开展与他国的农业合作。对于气候恶劣、环境脆弱、不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地区,可以积极地与周边国家展开农业合作,在境外建立农业生产园区,种植相应的农作物。

(二)做好园区规划,明确发展定位。定位和布局是建设好农业对外园区的关键和基础。因此,首先要做好发展规划,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其次要结合新疆本地特色,明确适合新疆农业园区特色的主导产业,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的特色主导产业,避免与其他地区农业园区产生重复与雷同。

(三)重视科技在农业对外合作园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农业园区应该积极与各大科研单位展开合作,也可以与疆内高等院校双向合作,学校为园区培养高素质人才,园区作为高校对口专业的实习基地,双方实现共赢。同时,园区本身也应加大科研投入,在园区通过建立产学研基地、构建自己的研发平台、流动工作站等方式构建科研平台,推动研发与应用的对接,产生更多科研成果,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四)解决企业资金困难问题。对于政府而言,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农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研究制定园区财政、税收与金融扶持政策,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解决企业资金困难问题。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应该关注政策走向,抓住政策机遇,申请相关政策津贴和相关低利率的贷款,也可以通过金融市场运作解决短期资金紧张问题。

(五)健全园区发展机制,为园区发展注入活力。政府应该细化落实园区发展各方面的政策指导与实施细则,可以通过配备专家与技术人才等方式指导园区各主体的经营发展,避免其出现盲目无序的局面,也可以采取各种类型的激励措施,引导和鼓励园区主体的发展。

(通讯作者:布娲鹣·阿布拉)

(作者单位:1.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新疆农业大学中亚研究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昊.一颗红枣托起一座产业园——记新疆兵团阿拉尔市现代农业产业园[J.中国农垦,202005.

2]林静,叶凯,严秀丽,院金谒.新疆特色农作物标准化发展展望——以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910.

3]苗红萍,丁建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推广供需匹配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8.5504.

4]成福伟.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及借鉴[J.世界农业,201701.

5]王桂朵.国外农业科技园区有何发展特色[J.人民论坛,201731.

6]肖琴,罗其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1.

7]原帼力,麦迪娜·依布拉音.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农业合作模式的对策及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1907.

8]姜晔,茹蕾,杨光,陈瑞剑.“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东盟农业投资合作特点与展望[J.世界农业,201906.

9]王继光.中俄现代农业产业合作区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10]张金兰.漳浦与台湾现代农业合作探析[D.集美大学,2017.

11]隋博文,庄丽娟.中国-东盟双方跨境农业合作方式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706.

12]刘宇峰,汪泓涓,赵一夫,许标文,曾玉荣.台湾农民创业园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以福建为例[J.福建农业学报,2016.3107.

13]刘吴英.中柬农业合作模式研究[D.广西大学,2016.

14]修丽姗.福建台湾农民创业园休闲农业提升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

15]张忠明,王小兵,宋明顺.沿海发达区域农户生产技术投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农业园区的调查与实证[J.浙江农业学报,2014.2605.

16]张利庠,罗千峰,王艺诺.乡村产业振兴实施路径研究——以山东益客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例[J.教学与研究,201901.

17]邱海强,杨睿,吴存远.“走出去”的“农业先行军”——新疆农垦科学院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实践[J.当代兵团,201607.

18]李宏伟,屈锡华,胥璐.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的职业农民培育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12.

19]李苗,董伟伟,苏武峥,苗红萍,戴俊生,戴健.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以新疆农科院试验基地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03.

20]田聪华,韩笑,苗红萍,徐忠,田立文.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新疆农业科学,2019.560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639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