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市场/贸易
排污权交易研究现状分析
第687期 作者:□文/于娜娜 时间:2022/8/16 11:18:17 浏览:273次

[提要] 以CNKI数据库中20002021年排污权交易研究文献为数据基础,借助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分析我国排污权交易研究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我国排污权交易研究正处于缓慢发展阶段。“排污权交易制度”“排污权交易市场”和“总量控制”是研究的热点;“低碳经济”和“排污权有偿使用”为前沿话题。总之,我国排污权交易研究呈现出不断完善的特征。相关机构学者应该加强合作交流,使得排污权交易的研究领域能够互相交叉,促进排污权交易研究的发展更加全面化、系统化。排污权交易领域目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研究方向需在排污权交易体系健全、排污指标初始分配方法完善和交易市场政策规范等方面有所突破。

关键词: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排污权交易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2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过度追求经济增速和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成为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矛盾。中国环境的严重污染不仅严重降低了社会福利水平,也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将环境保护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与作用逐步凸显,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或环境治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利用环境规制积极探寻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之路,这也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我国积极探索市场机制在污染治理中发挥重大作用,为发展中国家环境治理提供新型手段的有益实践。渐进式的排污权交易机制正逐渐在中国铺陈开来,并成为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截至20218月,中国知网以“排污权”为主题的期刊文献已有9756篇。目前,有关排污权交易的综述很少,仅有少数学者从排污权交易制度、排污权有偿使用、碳排放权交易以及排污权交易政策等视角来研究排污权交易的总体概况。整体来看,现有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难以进行宏观把握。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借助CiteSpace软件,系统梳理了我国排污权交易研究进展,以便为相关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一、研究工具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作为研究工具,该软件通过节点大小、网络连线等清晰直观地分析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此,本研究采用CiteSpace5.7.R5软件,通过对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突现词等进行分析,清晰直观地展示目前国内排污权交易研究进展、热点及未来潜在研究趋势。

(二)数据来源。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来源数据库,在CNKI的高级检索中选择“文献”的主题检索,检索条件为“排污权交易”。选定时间跨度为20002021年,获得符合条件的文献共4634条。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本文进一步将检索范围限定在中文核心期刊以及CSSCISCI来源期刊内,剔除会议综述、论坛、资讯、调查报告、书评、新闻报道等非学术论文以及重复和无作者文献后,最终获得941条有效文献形成数据集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全面透析国内排污权交易研究进展、热点以及未来研究趋势。

二、数据分析

(一)年发文量分析。排污权交易相关文献发文量随年份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在2000年排污权交易走进中国学者视野,而且在2002年,基于总量控制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于山东、山西、江苏、河南等七省份和华能集团开展,形成“4+3+1”的政策格局。所以,在2005年以前,相关研究不断增加,但增加幅度较为平缓。在20052007年发文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但总体发文量仍保持在40篇左右。2007年环境保护部进一步批复江苏、天津、浙江等11个省份为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省份,相关研究自2007年开始爆发性增长,在2009年和2010年发文量达到顶峰,为92篇。在2011年之后,排污权交易的相关研究也开始逐渐减少,在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加快推进排污权交易,在这一年相关研究发文量又达到一个小高峰,为73篇。在2015年之后,排污权交易的相关研究就开始一直在减少。(图1

(二)期刊发文量分析。本文统计了20002021年期间有关排污权交易文献的发文量Top10的期刊,发文量总计69篇,占所有分析文献的比例为7.33%。在这些期刊中,《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发文量最高,占据第一位,共计发表32篇文章,占所有期刊发文量的3.4%;排在第二位的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发文量为7篇,占比0.74%。在对所有分析文献的来源类别分析中,有851篇来自于核心期刊,有573篇来自于CSSCI。目前,资源与环境领域对于排污权交易具有较多的关注,但发文量较少,应进一步增加该领域研究的文献质量,提高核心期刊载文量。

(三)发文作者分析。统计作者相关信息有利于发现该领域高产作者以及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普赖斯定律指出,高产作者的计算公式为:Nmin=0.749■,其中Nmax为本领域中发文量最多作者的发文量,如果某一作者的发文量不小于Nmin,则该作者被称为高产作者。根据公式计算得出Nmin4.17,即发文量5篇及以上的作者将被称为高产作者。笔者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检索得到的941篇文献的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16位作者发表论文数量在5篇以上,为高产作者。其中,发文量居于首位的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李寿德,其发表的31篇期刊论文主要涉及排污权交易的跨界污染控制、分配方式研究、监管体系设计、污染治理成本控制策略等方面;其次是上海交通大学的顾梦迪,发文量为11篇,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排污权交易对于厂商污染治理技术进步的激励分析等方面,而且李寿德和顾梦迪有很牢固的合作关系。

将排污权交易相关文献导入CiteSpace软件进行作者共现分析,得到作者共现图(共现图谱中作者名字越大代表作者发文量越多,节点间的连线表示作者间的合作关系),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图中共638个节点,348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17,表示聚类的信度和效度较优。以李寿德、顾孟迪为中心组成的十人以上团队是排污权交易的核心队伍,另外有2个四人组、3个三人组和5个两人组,其他都是分散状态,这说明排污权交易的研究团队较少且规模较小,研究处于分散的状态。在发文作者的合作关系网络中,人数最多的合作联盟是以李寿德为主的合作团队,李寿德分别与易永锡、顾梦迪有密切的合作关系。赵勇、肖江文、罗云峰、岳超源四人也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主要研究方向是初始排污权的分配和博弈模型分析。此外,我国研究排污权交易的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多数仅限于机构内部,如李寿德、顾梦迪、黄桐城、黄采金同属于上海交通大学,赵勇、肖江文、罗云峰、岳超源同来自于华中科技大学。排污权交易研究缺乏跨专业、跨机构、跨学科的深入合作交流,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图2

(四)发文机构分析。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作者的发文单位进行统计分析,节点类型设置为机构,得出Top10发文机构,排名前5位的发文机构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其中,上海交通大学的信息管理学院发文量为52篇,这个结果与上海交通大学李寿德是发文量第一的高产作者相对应。另外,发文量高产机构Top10全为高校,这表明高校对于排污权交易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排污权交易的合作仅限于学校内部机构之间的合作。可见,目前我国大多数机构合作以地域范围进行划分,跨地区、跨学科、跨机构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研究热点分析

(一)高频关键词分析。关键词是对一篇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文章关键词分析是对文章主题的窥探,能够反映文章的研究角度、研究方向,对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能够明确研究领域的重点主题。运用CiteSpace软件,通过设置关键词节点对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3

节点和字体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频次的高低,中心性的大小用来衡量关键词的重要性,频次高且中心性大的关键词可以作为研究热点词。在此基础上分析关键词其频度与中心性。其中,高频关键词主要围绕“排污权交易”和“排污权”展开,“排污权交易”和“排污权”的中心性最高,达到0.70.13,表明了这两个关键词的重要性。与“排污权交易”相关的关键词多涉及政策制度,如排污权交易制度、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市场、排污权有偿使用。众多研究围绕着排污权交易制度展开,初始分配、总量控制是排污权交易研究中的关注重点,排污权交易正逐步向健全体系,完善政策制度方向转变。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作为一篇文献中内容的核心凝练,某一领域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就反映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关键词聚类分析是以关键词共现分析为基础,将关键词共现网络关系通过聚类统计学的方法简化成数目相对较少聚类的过程。本文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排污权交易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以探求我国排污权交易的研究热点主题。

在关键词知识网络图谱的基础上,选取LLR算法,设置聚类数量为10,最终得出10个关于排污权交易高频关键词的聚类点。如图4所示,关键词聚类网络图谱中每个聚类都由联系密切的关键词组成,当聚类S值大于0.5(临界值)表明聚类合理,大于0.7时则聚类是令人信服的。图4中所示的10个聚类的S值为0.9792>0.7Q值为0.8525>0.3,因此本次聚类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图中呈现了“排污权交易” “浙江省” “排污权交易市场” “经济手段” “排污权交易制度” “环境保护” “外部性” “低碳经济” “排污权” “初始分配”等10个聚类,反映了当前我国排污权交易领域的研究热点。对各聚类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发现,各聚类研究内容存在相互交叉现象,因此可将我国排污权交易归纳为“交易制度” “经济政策”两个主题领域。(图4

(三)趋势分析。突现词是某一个时间段内被引频次突然增多的关键词,可以用来反映某一时间段内的研究趋势。鉴于此,为进一步研究我国排污权交易研究的发展趋势,运行CiteSpace得到关键词突现图。由图5中可看出,在20002002年间的突现词为“环境污染”,20042008年间的突现词为“环境政策”;“外部性”和“排污收费”突现从2001年延续到2008年,20082010年间突现词为“排污权交易制度”和“节能减排”;“太湖流域”的关键词从2008年延续到2011年,20092010年间突现词为“浙江省”;20102011年间突现词为“低碳经济”;20142015年间突现词为“有偿使用”;20142017年间突现词为“排污权有偿使用”。但在2017年以后,排污权交易领域没有突现词的出现,说明相关研究较分散,没有较为核心的发展方向。(图5

由此可知,在排污权交易研究中环境污染突现强度最高,其次为排污收费、外部性、环境政策等,说明这些关键词在对应年份中的研究急剧增加,其原因可能是国家政策导向。为掌握我国排污权交易研究的最新趋势,主要选取2010年及以后开始出现的关键词,按突现强度从高到低分别为低碳经济、有偿使用、排污权有偿使用。这些关键词是目前我国排污权交易研究的最新前沿内容,同时也是主流研究趋势。

四、结论与展望

对我国排污权交易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第一,从目前排污权交易研究的发文量来看,2015年以来整体发文量大致呈逐年下降趋势,也没有较为明显的研究中心,说明排污权交易的研究关注度在下降;第二,从发文作者来看,发文量较多的学者之间合作虽多,但核心作者群较少,说明相关学者合作意识缺乏、研究范围相对单一,因此学者们更应该加强合作交流,使得排污权交易的研究领域能够互相交叉,有所交融,促进排污权交易研究的发展更加全面化、系统化;第三,从研究热点及趋势来看,我国的排污权交易研究主要是围绕排污权交易市场、排污权交易制度、排污收费、低碳经济、排污权有偿使用、经济手段、初始分配等方面,且低碳经济、排污权有偿使用、初始分配从突现至今仍是较大关注主题,这说明这几个方面是排污权交易领域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今后应该关注排污权交易的环境政策和经济手段,促进其尽快形成系统体系,希望能够借此来同步推进经济增长与生态建设,提高社会总效益。

总之,今后研究应该对现阶段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具体状况展开分析,并指出突破排污权交易瓶颈的路径。客观来说,我国现阶段的排污权交易虽然已经建立起基本架构,但是还存在排污权交易体系不健全、排污指标初始分配方法不完善、排污权二级市场交易缺乏相关规范以及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倘若无法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排污权交易将很难更上一层楼。因此,必须加大对法律法规以及市场机制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推动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繁荣。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朝霞,潘琪,胡素丹.排污权交易试点能否促进绿色发展[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403.

2]赵楠,盛昭瀚,严浩.基于区块链的排污权交易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05.

3]董平,杨艳琳.空气污染、排污权交易与区域环境质量提高[J/OL.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8-27.

4]吴朝霞,冯泽宇.排污权交易政策对不同排污规模企业的影响研究——基于PSM-DID方法的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2101.

5]斯丽娟,曹昊煜.排污权交易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准自然实验分析[J.管理评论,2020.3212.

6]郭瑞,刘文杰,赵丹,黄姗姗,胡玉杰.基于实验经济学视角的中国排污权拍卖形式研究[J.生态经济,2020.3611.

7]易文杰,欧中浩,方晓萍,石竹,黄懿,毛晓茜.湖南省排污权交易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矿冶工程,2020.4004.

8]任胜钢,李波.排污权交易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及路径研究——基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准自然实验检验[J.西部论坛,2019.2905.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97724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