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经济开发区的设立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同时也产生集聚效应,对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安徽省5个城市2012~2019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开发区的外来投资、数量和其带来的技术进步都有利于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分析经济开发区在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进而为“十四五”期间安徽省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产业政策;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年3月8日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为了进一步盘活经济,打破经济发展中的各种政策障碍,在全国不同的地区设立了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承载着发展地区经济的功能,因此在政策、区位和配套设施上都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通过设立经济开发区,在政策上可以实行相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同时通过集中建设的基础设施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在空间上形成一定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经济开发区作为我国开放性经济政策的载体,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带来人才、资金和技术。具体而言,经济开发区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较为显著:首先,在地区经济的带动上,经济开发区以其特殊的地位,享受到一定的优惠政策,并且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在地区经济的发展中起到示范作用,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其次,在创新能力方面,经济开发区为高新技术的引进和落地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条件,经济开发区中的企业成为区域创新的中坚力量,从而能够为地区带来较为先进的技术,提高地区的创新能力;最后,在产业发展方面,经济开发区的设立为地区经济带来了不同产业的投资,优化了地区的产业结构,同时,通过规模效应,经济开发区也有利于壮大新兴产业,进而引导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近年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明确安徽省与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战略之后,安徽省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在这其中,经济开发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截至2020年,安徽省共有省级以上的经济开发区96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2个,在中部地区处于第一的位置,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数量在全国也处于前列。这些数量众多的经济开发区对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经济开发区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为显著,特别是对地区产业结构产生的影响,更值得深入探究。安徽作为中部大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成就突出,其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有所调整和升级,分析经济开发区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将有利于分析经济开发区的优势,揭示安徽省经济开发区现有的不足,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助力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一、理论分析与假设
(一)经济开发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1、外来投资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开发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依靠优惠的政策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外来投资,而外来投资将会带来新兴的产业,这样由投资而带来的产业发展会引起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外来投资包括国内投资和国外投资,国内外资本不同的投资方向,也会带来不同产业的发展,因此也会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经济“双循环”的背景下,考虑国内外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将更有利于细化经济开发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规模效应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对于产业的发展来说,需要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经济开发区的设立,需要众多的企业进驻,以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故而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开发区较多时,其更有可能形成规模效应,从而为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空间。经济开发区的数量越多,则其形成规模效应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经济开发区数量带来的规模效应会影响到新兴产业的形成,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3、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在不同的地区设立的经济开发区中,包含着众多高新技术开发区,这些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将会为地区带来先进的技术,促进地区的技术进步,而地区技术进步将会带来产业上的变革,从而会引发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研究假设
1、资本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正向影响。本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和实际利用省外境内投资金额来衡量外来投资,分别考察国外资本和国内资本在安徽省经济开发区的投资对安徽省各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影响。
2、经济开发区的数量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正向影响。经济开发区的数量越多,带来的规模效应也就越明显,从而对产业结构升级也会产生更大的正向影响。本文从不同等级的经济开发区数量入手,分析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具体地将经济开发区分为省级以上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3、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正向的影响。利用安徽省各市经济开发区专利授权的数量作为衡量技术进步的指标。技术的进步将会带来产业的变革,从而也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二、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升级(IS)。参考相关的研究,主要通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变动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本文将产业结构的升级定义为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的相对变化,利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之间的比值作为衡量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
2、核心解释变量:为了验证所提出的三个假设的正确性,选用以下变量作为核心解释变量:
外商直接投资(FV),选取安徽省各市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获得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度的自然对数作为国外资本投资的指标,分析其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省外国内投资(IV),选取安徽省各市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获得的省外国内投资额度的自然对数作为国内资本投资的指标。通过分别考察国内外的资本投资,分析不同性质的资本投资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经济开发区数量,分别选取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数量(NU)和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数量(PU)作为衡量经济开发区数量的指标,意在考察不同级别的经济开发区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
技术进步(Tech),采用安徽省各市经济开发区专利授权数量的自然对数作为衡量技术进步的指标,以反映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3、控制变量: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还会受到本地区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财政、投资和金融的影响,故选取以下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财政支出(Finance),选取各个城市历年财政支出额度的自然对数作为衡量地区财政支出的指标。各城市的财政支出代表着政府的投资,而政府的投资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会对地区的产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社会投资(Invest),选取各个城市历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度的自然对数作为代表社会投资的指标。相对于政府投资,社会投资代表的是市场力量对于产业发展的影响,在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市场力量的影响。
金融发展程度(FD),选取各个城市历年金融机构存款额度的自然对数作为衡量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某一地区的产业发展也离不开当地金融力量的支持,金融发展的程度将影响金融对地区不同产业的支持力度,因此也需要考察地区金融发展程度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二)模型设定。本文采用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具体的模型设定如公式(1)所示。
ISi,t=α+β1Fi,t+β2Ci,t+εi,t (1)
其中,F表示核心变量,C表示控制变量,α为常数项,ε为随机干扰项,i和t分别代表不同的城市和年份。
(三)数据来源。本文选取安徽省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前五的合肥市、芜湖市、滁州市、阜阳市和安庆市作为考察的样本,这5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在安徽省排名靠前,分析这些城市的经济开发区对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将更有利于观察经济开发区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选用2012~2019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时间的选择涵盖“十二五”和“十三五”两个重要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安徽省的产业有着快速的发展,同时大部分经济开发区在这之前已经设立,因此选择该时间段有利于分析安徽省各市经济开发区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数据来源于这5个城市历年的统计年鉴。
三、实证结果
(一)Hausman检验。由于本文采取的是面板数据,为了能够选择合适的模型,需要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中,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故本文将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二)实证结果。通过利用各城市的数据,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得到表1的结果。表1中展示了三个不同模型的结果,分别用来验证本文所提出的三个不同的假设。从模型的整体估计效果可以看到,三个模型的R2均超过60%,说明三个模型整体的拟合效果较好,可以较好地解释产业结构升级。(表1)
从表1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到,模型1的结果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经济开发区来自国内的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正向的影响,而来自国外的投资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则不显著,这说明假设1需要在国内投资这一限定条件下才能成立,也说明现阶段外国资本在经济开发区的投资无法影响到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原因可能在于安徽省各城市对外国资本的吸引力不够,引进外资的力度有待加强。从模型1的结果也可以看到,目前经济开发区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主要依靠国内投资发挥作用,国内投资的系数明显高于外国投资的系数。当前,如何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大背景下,吸引国内外资本在经济开发区中进行投资,是安徽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模型2的结果显示,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的数量能够对各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由于数量有限,对产业结构产生的影响有限,这也说明应该壮大省级的经济开发区,通过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增加经济开发区的数量,从而有助于规模效应的形成。从回归系数也可以看到,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数量的系数要明显小于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数量的系数,说明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数量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更大,这也是由安徽省的省情所决定的,安徽省的县域经济较为成熟,而这些省级以上的经济开发区多在县级城市,因此其对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更大。
模型3的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经济开发区带来的技术进步有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且技术进步指标的系数是核心解释变量中最大的,说明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影响更大,应给予更多的关注。经济开发区带来的创新上的发展会形成外溢效应,从而带动地区创新能力的提高,地区创新能力的提高又会催生出不同的新兴产业,因此会对地区的产业发展产生影响。
四、政策建议
从前述实证结果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带来的外来投资、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有利于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也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家级开发区的数量对安徽省各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有限,需要进一步地探讨其作用。
结合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本文给出以下建议:一是安徽省各市需要进一步发挥现有经济开发区的优势,加大外来投资的引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二是需要积极申报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增加经济开发区的数量,依托经济开发区壮大县域经济的规模,从而带动地区产业的发展;三是安徽省各市需要改变经济开发区对国外资本的吸引力有限、无法发挥外商直接投资作用的局面,加大对国外资本的招商力度,从而推动国外资本对本地区产业结构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在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的大背景下,既充分地利用国内资本,又需要更广泛地吸收国外资本,这样才能双管齐下,推动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四是注重经济开发区带来的技术进步,加大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的投入,注重利用经济开发区的资本优势和规模效应,让更多的新兴技术落地,催生出更多的新兴业态,从而通过经济开发区的技术进步带动本地区的产业发展。
(作者单位: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民,王启轩.我国“开发区”的缘起、演进及新时代的治理策略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21(06).
[2]郭守前,王宽亿.省级开发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了吗?——以广东省为例[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21(01).
[3]陶涛,樊凯欣,林董林.开发区升格、集聚外部性与出口技术复杂度[J].经济问题探索,2021(10).
[4]袁航.创新驱动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9.
[5]宋德勇,毕道俊.环境规制下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长江沿岸中心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22.39(01).
[6]蔡庆丰,陈熠辉,林海涵.开发区层级与域内企业创新:激励效应还是挤出效应?——基于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对比研究[J].金融研究,2021(05).
[7]董纪昌,侯洁琼,张奇.经济技术开发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J].管理评论,2021.33(09).
[8]吴敏,刘冲,黄玖立.开发区政策的技术创新效应——来自专利数据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21.2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