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近年来,跨境贸易供应链作为新兴的跨境贸易模式,日益成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以江苏省为例,从贸易发展、信息共享、客户维护、品牌优势等方面实证分析江苏省跨境贸易供应链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跨境贸易;供应链;信息化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制造业碳锁定的测度、成因及解锁策略研究”(编号:20BJY084)。通讯作者:牛鸿蕾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年3月21日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及落实,跨境贸易供应链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产业集群及汇聚了大批的龙头企业的经济发达地区,江苏走在了供应链创新的前沿阵线。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跨境贸易供应链的发展,江苏省充分调动各地、各行各业参与跨境贸易供应链发展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贸易转型,全面提高了全省跨境贸易供应链的发展水平。
一、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我国供应链发展现状的研究已比较广泛。谢军等人(2018)认为以跨国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的优势有:帮助提升国内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能降低国内农产品的出口物流成本,能简化农产品出口流程。汤晓丹等人(2019)指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重要载体,跨境供应链是中蒙农畜产品贸易流通降本增效、实现流通与农业工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徐冯璐(2021)认为,现代跨境供应链可利用信息优势,显著加强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缓解企业资金难题。
另外,还有诸多研究从不同角度分析我国供应链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陶玉琼(2017)针对真假商品混杂、支付风险大、流通成本高、流通效率低等跨境电商供应链各环节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肖荆(2018)剖析出口供应链物流困境、通关效率困境、安全支付困境和出口供应链信用体系困境等;何慧(2019)指出跨境电商供应链发展缺乏品牌优势、合作机制不健全、信息数据共享与应用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邓丽琼(2019)认为供应链存在的问题有商品品类少、产品品质不一及上下游信息不对称等;罗炳福(2020)提出供应链存在商品种类单一,质量难以保证,跨境物流逆转成本高,支付存在风险、费用高,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护等问题。
不过,聚焦于跨境贸易领域且针对特定区域的供应链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对江苏跨境贸易供应链的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江苏省跨境贸易供应链发展现状
(一)对外贸易增速较高。近年来,我国跨境贸易业务发展迅速,交易规模持续增大,打破了此前多年的传统外贸模式。江苏省以南京、苏州等10个设区市加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发展各类跨境贸易供应链业务模式。如图1所示,在2015~2021年间,江苏进出口交易额虽存在一定程度的上下波动,但总体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其中2017年的外贸进出口交易额首次破4万亿元,2018~2020年间的进出口交易额稳定在4.4万亿元左右。到2021年,江苏省外贸进出口交易额达5.21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较2020年增长17.08%,占我国进出口交易总额的13.3%。(图1;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局)
(二)信息共享困难。信息共享离不开信息化建设,如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但是江苏涉及跨境贸易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平台很少,即使有,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也不够完善。由于缺乏开放共享的供应链信息化平台对供应链信息进行整合并支持供应链,导致供应链上各主体之间不能有效地连接起来,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没有打通,各类生产服务无法形成系统化的合作,也难以与生产制造商紧密联动。例如,江苏的连云港、南通等沿海城市具有发展港口贸易与物流产业的先天条件,但港口贸易环节复杂,仅仅拥有先天优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能够将船舶动态信息进行整合,但目前并没有合适的平台对船舶进行统一的动态监管。因此,买家很多时候无法实时获取港口产品的物流信息。如果信息不对等,就会引发一些错位的需求,直接导致具备信息优势的一方对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的决策造成负面影响,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造成很大程度上的资源空缺或浪费,大大提高了跨境贸易供应链的成本,从而造成资金的困扰。
(三)客户维护不到位。跨境贸易供应链流程复杂,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多方面必须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任意一方面的不足抑或是衔接的不够都会影响到跨境贸易供应链的发展,尤其是客户这一环节。江苏跨境贸易企业获得客户的渠道多且杂,客户资源难以把握,对于客户的资料、需求等方面也无法进行更深的调查;部门之间缺少良好的合作机制,销售进度无法进行统一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出现问题;在跟进客户的过程中,难以对订单进度进行有效的整理,对于客户跟进的订单进度、时间点的判断大都依赖于工作人员的经验,导致生产进度和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签单率也会大幅缩减。
随着消费者对跨境贸易产品需求的增加,跨境贸易供应链作为一种新兴的跨境贸易模式,为消费者带来了许多便利,满足了客户需求。然而,江苏跨境贸易供应链企业在合同、售后和商品质量等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退换货困难、发货延迟等情况的发生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体验感。
(四)具备品牌优势。江苏省跨境贸易供应链企业数量巨大,且整体实力较强,目前已有超过4,000家企业,开始逐渐建立自有品牌,并在海外获得知名度。例如,成立于2010年6月的江苏南京良将贸易有限公司出售食品、农产品、电子产品等商品,并且创建了全球号免税店这一品牌项目。全球号免税店是一家海外购物平台,基于上海自贸区和宁波保税区跨境电商业务资源,将电子商务作为平台,并采用美国Costco超市底价供货模式,结合T2O+O2O的模式体验,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正品、免税、低价的国外优质产品和交易服务。
随着跨境贸易供应链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新兴市场的开拓,企业愈发重视产品的开发与品牌的运营,比拼的不再是单纯的价格和产品,而是企业的综合实力。目前,江苏跨境贸易供应链企业的品牌认知逐渐成型,并充分利用其规模优势和集群优势,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壁垒。品牌优势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产品力、形象力、传播力等,一旦具备品牌优势,就获得产品力的支撑、形象力的匹配和权威的认可,随之而来的好处难以估量。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江苏省跨境贸易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应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首先,更多地发挥政府调控与指导作用,对跨境贸易供应链产品进行分类,政府定价,统一关税;设立跨境贸易供应链专项的扶持基金,其中一部分资金可以用来引导鼓励江苏省传统贸易企业发展跨境贸易供应链,对企业进行创业补贴,降低企业在资金方面的压力。其次,大力引进国内外精通数据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制定人才激励政策,进一步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促使其为全省各地区跨境贸易供应链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最后,加快推进跨境贸易供应链平台的建设,完善跨境贸易支付服务平台的信用条款,提升企业综合服务能力和安全化水平。
(二)提高平台的信息化水平。江苏省可以推出“5G智慧港口”项目,让连云港等沿海城市的港口与各地移动公司联手,充分发挥港口的支撑和带动力量,利用5G技术,提高平台的信息化水平,助力港口运营智能化、物流服务电商化、企业管理平台化,满足港口的信息交流与互换,实现信息共享。另外,苏南地区整体经济发展较好,应该以技术为突破点,抢占发展机遇,打造跨境贸易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江苏跨境贸易企业应该发挥互联网优势,通过平台的建设搭建起一条“信息高速公路”,进行数据交流,使跨境贸易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实现数字化、共享化。
此外,通过搭建外贸综合服务、全球云关务、可视化物流和供应链金融四大协同平台,建立以数字化为基础的跨境贸易供应链服务平台,及时更新平台内容,促使供应链各个主体之间有效地连接起来,让各类服务形成系统化的合作,推动贸易效率的提高与成本的降低。
(三)改善客户管理。首先,江苏跨境贸易企业部门之间要有良好的协调机制,对销售进度进行统一的管理,只有高效地协调各个部门,才能把握住商机。在客户跟进的过程中,要系统地对客户订单进行有效的整理,包括客户跟进的时间点、订单进度等方面。业务推进过程有序地进行,才能更好地进行跨境贸易。其次,一方面跨境贸易企业要进行客户资源的整合以及管理,同时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跨境贸易企业的工作人员要明白哪些是需要重点跟进的客户,让工作更具针对性,从而更好地安排工作流程,节约时间。最后,跨境贸易企业应该通过对客户信息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总结出客户的需求,并依此来制定企业的销售策略,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
(四)发挥跨境贸易供应链的品牌优势。江苏要通过加强创新发挥品牌优势,狠抓地方企业品牌建设,加强外贸销售,使得江苏跨境贸易供应链更高效地发展,打造全新的、属于江苏的自有品牌。比如,连云港的水晶企业可以打造自己的优秀品牌,形成采购、加工、研发、销售、仓储、物流的跨境贸易产业链,研发天然水晶枕、水晶灯、茶几等产品,将水晶制品通过跨境贸易供应链销往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此外,纺织产品是南京具有传统优势的出口产品之一,如南京云锦,可利用南京的文化形象,巩固云锦的品牌形象,扩大影响力;南京云锦企业可以用“线上+线下”的组合方式,线上利用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宣传,打开品牌知名度,线下可以举办云锦服装的展示会,邀请全球各地的客户,将产品远销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总之,只有真正发挥品牌优势,才能加快企业的资金流动速度,降低物流成本,获取盈利,实现江苏跨境贸易供应链发展。
综上,本文对江苏跨境贸易供应链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虽然江苏跨境贸易供应链还存在着部分问题,但总体发展趋势较好。在发展跨境贸易供应链过程中,政府应该起到主导作用,制定相关的法律,大力引进国内外专业人才,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提高跨境贸易供应链服务平台的信息化水平;企业要更注重产品和服务质量,协调各部门业务的展开,增强自身综合实力,重视品牌的开发,抓住客户的消费心理。只有两方协同发展,江苏跨境贸易供应链才能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谢军,田凯.基于跨国电商平台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分析与风险识别[J].老军建设,2018(24).
[2]汤晓丹,侯淑霞.“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蒙农畜产品跨境供应链构建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17(09).
[3]徐冯璐.浙企“一带一路”融资难与跨境供应链金融创新[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1(02).
[4]陶玉琼.我国跨境电商的供应链柔性优化策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7.33(08).
[5]肖荆.“互联网+”视角下的出口供应链渠道优化升级[J].价格月刊,2018(10).
[6]何慧.我国出口跨境电商供应链运作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J].对外经贸,2019(12).
[7]邓丽琼.跨境出口电商的供应链管理与优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02).
[8]罗炳福.跨境进口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优化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8).
[9]王文杰.江苏省跨境电商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1(02).
[10]何华安,刘媛媛,朱佳颖,刘苗苗.江苏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06).
[11]吴婷.江苏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对外经贸,2017(09).
[12]李嘉祺,王淑慧.北部湾经济区农产品跨境电商供应链绩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21(09).
[13]王会.跨境电商供应链模式创新的研究——以笨土豆为例[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02).
[14]申玥.中小跨境网络零售企业供应链效率提升路径——基于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2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