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财会/审计
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防范
第528期 作者:□文/詹丹丹 时间:2016/1/1 16:42:34 浏览:1582次

[提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迅速崛起,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加剧导致银行会计风险事件层出不穷,有效防范风险是保持银行稳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剖析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1111

会计作为银行业核心环节,贯穿银行经营管理活动始终,是一项最基础工作。银行会计工作必须坚持公正、公允、真实原则,谨防弄虚作假。但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银行会计风险呈现多发性、多层次性、多样性、扩大化趋势,为了更好地应对风险,减少银行资金损失,加强银行会计风险防范势在必行。

一、商业银行会计风险表现形式及原因

(一)票据结算风险。主要指商业银行办理结算业务出现的风险。在办理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过程中,银行内部防范意识薄弱,操作不规范,使得汇票等票据在流通过程中给不法分子变造、伪造提供了契机,经背书转让向银行贴现或变造票据某些因素,如票面金额、签章人,若银行会计人员稍有疏忽,不及时查询贴现或解付,会让其得逞。

(二)会计人员风险。近年来,银行业务快速发展急需大量会计从业人员,导致银行在招聘过程中监管不够,使得整体业务素质水平不够。而银行会计是银行业务工作的基础环节,对专业人士理论和业务知识要求很高,如果对会计结算制度、核算方法、核算会计科目不太了解,容易造成违规操作、错账等情况发生。这些差错容易造成银行资金垫付或资金损失风险,进而影响银行营运活动和持续经营。

(三)银行内部控制系统建设风险。随着金融危机爆发和重大犯罪案例频发,我国银行组织对银行内部控制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在具体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办事草率,很多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只是一个形象工程,这是导致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存在的必要因素。另外,在银行内部控制中,无论是内控制度还是内控机构配置资源,没有实现合理建立和优化配置,不能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内控单元。各个环节不能环环相扣,缺乏合作和协调,会给银行各环节运行和管理带来不便。因此,缺乏统一的银行内部控制系统,使得商业银行会计难以有序进行。

(四)多媒体会计信息系统软件风险。当今世界,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银行会计由传统的手工处理转化成会计电算化,各种银行业务通过电算化处理,既方便快捷,又减少了差错。然而,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使得不法分子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如盗窃、贪污、诈骗、挪用银行或他人资金,窃取他人信用,使得客户对银行不太信赖。这类风险主要由于会计信息系统软件不完善,或银行监控不到位,没有定期检查系统,给罪犯提供犯罪的机会,由此造成了很大风险。

(五)联行业务风险。近年来,为了加快资金划转速度,各银行都投入人、财、物,实现电子联行,通过电子联行汇转资金,存在很多风险。尤其在资金清算方面存在较大风险,联行业务处理过程如果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失误,发生错发、误发、漏发、迟发等事件,这不仅延误资金在途时间,还会使不法分子充分利用电子联行快速特点,打时间差,在当天结账下班前,内外串通,异地作案,轻易得手。

二、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建议

(一)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会计队伍素质。会计队伍政治素质及业务素质的提高,以及良好职业道德有利于防范会计风险。在银行会计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银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让他们自觉遵守会计规章制度。同时,银行管理人员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多层次、多渠道、针对性强的各种业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使得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各项业务技能,轻松应对会计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会计差错。此外,建立一套科学的会计考评工作体系,形成激励机制,提高银行员工责任意识,还要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风险教育,使风险意识渗透到每个人内心深处,加快塑造和培育健康风险文化。

(二)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商业银行一定要建立一套完整全面的控制体系,完善银行薄弱环节管理制度和规定,建立银行会计内部管理领导责任制,要对银行会计工作的每一个岗位和环节重点考察和研究,针对业务特点和流程制定相应措施。按照责任分离、相互制约原则建立会计岗位责任制,保证资金运用的安全性和盈利性,现金、单据和账务记录要互相分离,切勿由同一个人担任会计账簿及现金保管等职责,明确会计人员各自权限和职责,加强会计事后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另外,树立全局观念,将内部控制系统建设成各项制度、措施有机的连接,既相对稳定又能随环境及时调整的有机整体。

(三)推进金融创新,加快会计信息系统进程,防范风险。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加强对计算机系统操作管理,软件的更新换代,着手建立科学的系统的项目的立项、设计、开发、测试,对运行和维护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监管,充分发挥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另外,利用电算化创新金融产品、改善服务,增强竞争力,规范会计操作程序,减少人工处理业务的随意性和灵活性,以防部分人员做手脚,避免差错和违规。商业银行还需加大资金投入投入,研发性能更高,具有保障信息安全的软件,不仅能满足运行简单、功能齐全的要求,还能满足对信息安全的需要,并且加强对计算机系统密码保护,每个操作人员有各自使用的密码,密码还应处于不断更新过程中,这将保障银行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因此,应建立银行计算机系统风险制度,加快电算化的应用进程,从而降低银行会计风险。

(四)完善银行会计风险监督体系。加强银行会计监督,对银行会计岗位进行科学设置和合理分工,填制和审核凭证要严格审查;会计账簿登记和保管要有效控制,防止发生涉及实物和现金的各种违法行为,认真履行财务收支制度控制职责,保证报表信息更加真实、合理。完善会计监督保障系统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事前监督主要制定和分析反馈银行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有限分析和信息反馈制度、信息反馈渠道;事中监督就是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对其稳定性进行监控,以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监督各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事后监督就是全面复核银行稳健经营等情况,通过完善各种会计检查制度。强化外部审计监督,外部审计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进行约束,防止和纠正违规操作行为,增强商业银行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提高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信息的真实性。另外,在商业银行进行审计时,应该依据国际会计准则和惯例,在最后审计报告中添加一些境内外审计差异的补充资料,这样审计更深入完整,得出结果更有可信度,从而获得投资者的信任,提高商业银行效益。

(五)引进全面的风险管理模式。吸收外国银行先进管理经验,建立长效风险管理体系,形成全面的管理范围,全程的管理过程,全新的管理方法,全员的管理文化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模式,对业务发展的每一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能使资产业务、负债业务、银行间业务得到全面化、系统化的管理。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会计风险的发生,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行业文化,提高会计人员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

(六)完善商业银行客户身份证明制度。在商业银行业务处理过程中为了确认客户身份,规定相关身份确认依据,比如单位证明、单位财务公章、个人身份证件、支付密码等。在个人业务中使用最多的是身份证,近年来通过伪造身份证骗取银行资金的案件逐渐上升,造成银行风险发生。随着网络银行和虚拟银行的逐渐普及,个人业务量会逐渐增多,客户身份确认将成为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重点,商业银行必须根据会计处理手段和会计处理环节,适时开发和不断完善银行身份证明制度,以减少潜在风险,提高银行安全信用度。

(七)完善信息披露。商业银行信息失真主要是由会计信息披露不失真、不透明、不真实引起,只有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采取有效手段管控风险,保证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才能解决此问题。一方面严格遵循信息发布由内向外规律,绝不在信息发布前泄露信息。会计工作最大风险就是泄露信息,所以在制定信息披露制度过程中,要以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银行业发展状况,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随着会计国际化进程加快,以及我国试图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银行应该按照国际标准调整考核体系,修改信息披露和风险管理制度,妥善解决信息失真和信息披露问题,确保银行业务正确运行。

三、结语

总之,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是商业银行长期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难题,这个任务解决任重而道远。面对我国金融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不仅需要完善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同时也需要提高商业银行内部会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员工执行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各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需要根据世界经济发展及经营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工作方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只有不断探索防范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办法,才能更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从而促进商业银行自身的良性持续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长远稳健运行。

(作者单位:铜陵学院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娟,张杰.浅议银行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中国界,2013.8.

2]赵雅婷,张洋.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探讨[J.经济视角,2011.24.

3]张翰.防范化解银行会计风险的四个要点[J.现代商业,201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1083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