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钦州市向海经济发展探讨
第693期 作者:□文/沈连芳 董子健 时间:2022/11/17 9:59:07 浏览:276次

[提要] 向海经济是推动钦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钦州市向海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向海经济对GDP的贡献率低于广西其他沿海二市,水产品产量小、产值低。存在向海经济规模较小、发展速度缓慢,对GDP带动有限;水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产品竞争性不强;港口基础设施落后,货物通航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提出壮大向海产业,优化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探索培育品牌联名爆品,提升水产品牌竞争力;推进信息化、智慧化港口建设等发展路径。

关键词:钦州;向海经济;内涵;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47

习近平在广西考察北海铁山港时提出“要建设好北部湾港口,打造好向海经济”。这是向海经济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向海经济成为众多经济学家的研究热点。地处南海之滨的钦州,海洋资源丰富,用海历史悠久,其向海经济发展如何、发展中面临哪些困境、如何推动钦州市向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向海经济的内涵

迄今为止,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对向海经济概念的统一认识,大多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概括。从战略层面来看,许旦芳认为向海经济是更加强调以海洋为导向的一种全新的战略性概念,在战略层面要引领经济“向海上转移”。王政武等认为向海经济能够增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广西对外开放水平。从空间维度层面来看,蒋和生认为,发展向海经济就是通过推动经济空间由近海向深远海演进,深入开发深远海资源,提升海洋经济发展的地位。戴春晨等认为,打造向海经济,意味着城市要向海洋发展,向海要资源与财富。从产业发展层面来看,童政和周骁骏认为,可以建立港口群、临港产业带、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等来助推向海经济发展。石伊禾认为推进海洋产业园区建设,是实现海洋产业集群化发展、推进广西向海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王波、韩立民等给出的定义比较全面,他们认为向海经济是以陆域经济为基础,以海洋经济为依托,以海岸带为空间载体,以现代港口为支点,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保障,以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有效衔接陆海通道、实现陆海经济互动融合为目的的开放式经济新模式,向海经济可以从空间、系统、产业与要素等四个维度进行阐释与理解。

二、钦州市向海经济发展现状

(一)2011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于GDP年均增长率。2020年,钦州市海洋生产总值614亿元,与2019年相比下降1.6%,占当年广西海洋生产总值的37.19%,占当年钦州市生产总值的44.24%。从历年数据变化来看,钦州市海洋生产总值总体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由2011年的25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614亿元,10年间海洋生产总值增长了1.4倍,年均增长率达10.21%。从广西沿海三市的横向对比来看,钦州市和北海市海洋经济发展总体规模要比防城港市大一些,发展速度也相对快一些。2014年前,钦州市的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超越了北海市、防城港市,位居广西沿海三市之首;2014年后,钦州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一直屈居北海之下。除了从海洋生产总值的对比中研究向海经济的发展现状外,还可以依据海洋生产总值与GDP的比重来探讨广西沿海三市向海经济的发展情况。由钦北防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可知,20112020年,广西沿海三市中钦州市的GDP远远高于防城港市,除2014年外,其他年份也均略高于北海;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的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86%11.06%6.56%,北海市比钦州市高出2.21%,比防城港市高出4.51%

(二)钦州市向海经济对GDP贡献率低于广西其他沿海二市。2011年,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海洋生产总值占本市GDP的比重分别为39.59%45.91%41.09%2020年分别为44.24%48.87%56.36%10年间比值分别增加4.65%2.96%15.27%。由此可见,广西沿海三市向海经济对GDP的贡献率由大到小分别为:防城港市、北海市、钦州市。经计算,20112020年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10.21%11.8410.37%,由此看出,广西沿海三市向海经济发展速度北海市靠前,防城港市居中,钦州市稍后。

(三)钦州港港口货运能力不断提升。随着世界贸易的蓬勃发展,加之人们开拓海洋、逐梦海洋的愿望越发强烈,作为中转枢纽的港口在向海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发明显。鉴于广西沿海三大港口各自为政面临的种种问题,基于国家建设“陆海新通道” “一带一路”倡议等政策的支持,20093月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三港合一,组建了今日之北部湾港。20152020年,钦州港港口货物能力不断增强,吞吐量不断增加,由6510万吨增长至13600万吨,由占北部湾港总货物吞吐量的31.78%上升到46%,组港10年后,钦州港货物吞吐量首次超越防城港。

(四)钦州市水产品产量小、产值低。水产品加工贸易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向海经济发展壮大的关键。从钦北防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可以清楚看出20152020年三市水产品产量变化的具体情况。钦州市水产品产量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波浪式变化趋势,2017年达到峰值,年产量60.5万吨。北海市水产品产量较大,2015年起年产量稳定在110万吨左右,该年水产品产量是钦州市的1.96倍,是防城港市的2.18倍;2020年差距分别扩大到2.01倍、缩小至2.12倍,侧面反映出钦州市水产品生产能力不足。从渔业产值与水产品产量的比值关系看,20152020年钦州市渔业产值与水产品产量的比值分别为:1.291.291.371.671.431.46,北海市为:1.61.621.761.981.871.68,这也反映出钦州市水产品的平均售出单价比北海低许多。

(五)滨海旅游业对向海经济贡献有所回落。2020年,钦州市接待旅游总人数3875.74万人次,是2015年的3.6倍。但从近几年的数据看,钦州市年接待游客数量还是不及北海市。从旅游消费角度看,2020年游客来钦旅游消费390.98亿元,较上年跌落25.08个百分点,滨海旅游业对向海经济的贡献较上年回落19.95个百分点。这与疫情影响有一定关系,但历年来钦州市旅游消费都低于北海市,要在旅游产品设计、旅游产品吸引力提升、旅游产品的推广和宣传上找原因。

三、钦州市向海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向海经济规模较小,发展速度缓慢,对GDP带动有限。经济总量是用来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因而用海洋生产总值来衡量向海经济的发展也是合理的。2011年钦州市海洋生产总值与GDP的比重为39.59%2020年为44.24%10年间仅增加了4.65%,远低于防城港增加的速度(10年间增加15.27%)。到2020年,钦州市海洋生产总值只有614亿元,而邻省的湛江市海洋生产总值在2010年已经达到854.8亿元,2015年是钦州市海洋生产总值的3.23倍。可见,钦州市向海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尽管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例高,但总体规模小,对GDP的带动有限。

(二)水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钦州比较有名的水产品是“钦州大蚝”、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官垌鱼”等。其实钦州有很多海产品,产量大、品质优,却鲜少人知道,因而竞争力不强。以沿海滩涂的鱼、虾、蟹、蛤为食的钦州麻鸭所产的海鸭蛋是钦州本地家喻户晓的美食,拥有“南珠” “海湾” “三娘湾”等海鸭蛋品牌,但是品牌知名度不够高,无法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港口基础设施落后,货物通航效率低。尽管三港合一后,钦州港的年货物吞吐量不断增长,但放眼全国,其港口基础设施及通航能力还是与部分沿海港口(如湛江港)无法比拟。2017年,广西北部湾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完成的箱量仅有41.2万吨,珠海国际货柜码头高栏有限公司、湛江集装箱有限公司、蛇口集装箱货运有限公司、广州南沙海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完成量分别是它的3.26倍、2.19倍、12.77倍、14.08倍,之间的差距不言而喻。至2020年,钦州才拥有30万吨级码头1个,且码头后方堆场面积小(钦州港老港区面积不到30万平方米),自动化程度低,而毗邻的湛江港早已拥有30万吨码头和航道。

四、钦州市向海经济发展路径

(一)壮大向海产业,优化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通过调整海洋产业结构,逐步降低海洋第一产业比重,加快海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犀牛脚和龙门现代渔业聚集区和渔港经济区的建设,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仓储、冷链物流一体化发展。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培育新兴海洋产业,优化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优化石化产业上下游一体化布局,加快培育发展石化配套装备、港航物流、维保、检测、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临港石化与县域经济协同联动发展,打造面向东盟的国家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完善金融生态与金融配套体系,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向海经济发展。

(二)探索培育品牌联名爆品,提升水产品牌竞争力。培育一批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减税降费上向这些企业倾斜。引导企业加强水产品牌宣传和建设工作,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探索建立水产品网红直播带货基地,提升水产品牌在互联网、短视频上的曝光率,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水产品牌。与国内大型品牌合作,共同发起联名款产品,借助大品牌优势,将钦州优质水产品推广出去。比如,联合广西著名的螺蛳粉品牌,借助螺蛳粉的热度,联名生产海鲜味螺蛳粉;联系销量大且粉丝多的自热火锅品牌,共同打造海鲜自热火锅等,利用这些火爆的速食产品对年轻食客的吸引力来快速提升钦州市水产品牌的竞争力。

(三)推进信息化、智慧化港口建设。主动对照国际一流码头、港口建设标准,尽快谋划将钦州港打造成集航运功能、港口与码头服务功能和集疏运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公铁海多式联运出海港口。推进大能力泊位、深水航道和锚地建设,提高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水平,有序推进航道疏浚整治,改善通航条件。加快建设港口智能化信息运营管理系统,实时获取、监测、管理通航货物信息,同时港口各系统之间实现内部互联互通,提升进港货物通航效率,减少货物流通环节时间和货物航运费用。

(作者单位:北部湾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北部湾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许雪芳,王旦.向海经济:从理论到实践[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18.

2]广西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会课题组,王政武.广西向海经济赋能双循环经济发展:机理、困境与路径[J.市场论坛,202108.

3]蒋和生.科学用海,大力发展广西向海经济[N.广西日报,2017-09-22003.

4]戴春晨.首提“向海经济”:北部湾如何向海而生?N.21世纪经济报道,2017-04-21006.

5]石依禾.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广西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103.

6]王波,倪国江,韩立民.向海经济:内涵特征、关键点与演进过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7]何艳艳.北部湾港港口物流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钦州:北部湾大学,2021.

8]穆鑫.“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向海经济发展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9.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621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