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十三五”时期祁阳经济开发区发展研究
第540期 作者:□文/杨 雨 周戏浪 时间:2016/7/2 14:22:35 浏览:2121次

[提要] 经济开发区作为我国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聚集区,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科技转化的试验田和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是增强经济实力和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路径和方式。本文简要分析祁阳经济开发区发展现状、发展形势、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总结国内经济开发区发展经验,研究“十三五”时期祁阳经济开发区发展对策,以期为祁阳经济开发区未来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十三五”时期;祁阳;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421

一、祁阳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简介

祁阳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65月,原名祁阳工业园区,20123月更名为祁阳经济开发区,系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并经国家发改委审核公告的省级开发区,是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属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祁阳经济开发区共分为“一区三园”,即浯溪冶化产业园、黎家坪建材产业园、祁阳科技工业园和以发展机械电子、食品医药、制鞋服饰等三大产业为主的新区,规划总面积为32平方公里。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目前浯溪冶化产业园、黎家坪建材产业园和祁阳科技工业园已基本建成,新区正在开发建设中。

二、祁阳经济开发区发展现状

2014年,园区发展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瓶颈破解、服务优化的新突破,园区经济稳定增长,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110亿元,在全市率先成为百亿县级园区。2014年,祁阳承接产业转移项目55个,其中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有6个,总投资达12亿元的二期项目有5个,总投资达10亿元以上新签约项目17个全部开工建设。此外,还有50余个储备在谈项目。预计2015年园区可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00亿元,工业总产值160亿元,规模工业产值130亿元,财政收入5亿元。扶持鑫利生物科技与重庆大学联合组建“生化研究中心”,金浩茶油与浙江大学合作成立“植物油研发中心”,科力尔电机与湖南大学联手创建“微电机研发中心”,变“制造”为“智造”。截至2014年,向上申报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13项,申报并获批省重点新产品计划9项,通过省级重点新产品鉴定产品6个,实施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17项,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5%。近年,经济开发区新区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亿多元,启动110多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修建了42公里“六纵四横”的交通路网,实现了水、电、路、讯、有线电视、互联网络、学校、医院、银行、超市等基础设施的全覆盖,启动了“万棵乔木进园区”工程,区内生产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吸纳社会资金6亿多元,建成标准厂房、职工宿舍、综合服务楼、食堂、公租房40万平方米,其中标准厂房为30万平方米,已全部租赁给转移企业和中小孵化企业,创业园呈现建设面积大、推进速度快、租赁形式好等强劲发展势头。

三、“十三五”时期祁阳经济开发区发展形势分析

(一)机遇。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及“一带一部”的提出,为祁阳经济开发区“十三五”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整体环境。迎来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机遇期,中央将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前置审批,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放宽对市场的管制,将激发更多的社会投资,释放更大的市场活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产业大范围转移,快速融合升级。国外,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企业集团在全球配置资源,在全球寻找利润最大的生产基地,产业和资本迅速向国内转移。国内,长、珠三角等地区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基于生产成本考虑,开始向其他地区进行产业扩张和梯次转移。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的新形势下,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可以从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挑战。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面临换挡。国家宏观经济整体下行,不可避免地对园区发展造成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与扩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之间存在矛盾,需要找准切入点,使园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园区虽具备一定资源、交通、平台及政策优势,但与周边一些园区相比,优势并不明显,要在日趋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和产业转移承接中抢得先机,拔得头筹,必须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园区产业集群与走高端发展路线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处于低层次的企业集聚阶段,产业链条尚不完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终端产品占比较小,产品质量有待提升,创新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较低,企业核心竞争力薄弱,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园区开发成本增加,建设发展资金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的投入回报机制,而园区开发成本急剧增加,导致资金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原有土地资源基本用尽,进一步发展所需的适量土地资源无法及时补充,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受到制约。

四、“十三五”时期祁阳经济开发区发展对策

(一)建设精品园区。园区建设必须坚持大手笔、大投入,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要一次性建成,拆迁平地要整体推进,商业生活配套要先期启动,逐步实现“熟地招商”,大大缩短项目落地、开建、投产的周期。在项目入园阶段,严格按照基准地价供地,对重大项目分批次供地,引导建筑向空中发展,向地下发展。积极发展工业地产,对中小项目不单独供地,引导其租赁标准厂房生产,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在项目建设阶段,及时梳理排查闲置用地、低效用地,对缺乏开发实力、长期闲置土地坚持依法回收,腾笼换鸟,引进新项目。

(二)突出引大引强。实行“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园区招商和企业招商相结合、主动招商和以商招商相结合、自行招商和委托招商相结合、传统招商和网上招商相结合,社会招商和政府招商相结合,积极构建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招商网络,实现由“单一项目招商”向“链条整体招商”的转变,提升招商引资专业化水平,加快促进项目的引入落户。“十三五”期间,园区招商引资侧重三个方向:一是面向沿海发达地区。主要是适应产业升级和资源供给的瓶颈制约,承接其加工制造业转移;二是面向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重点引进中国500强、央企、知名民企和港台企业入园,壮大园区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三是面向在外祁阳籍能人。鼓励和引导祁阳籍老板和打工能人回乡投资创业,或推介其合作伙伴来祁投资,加快推进以“乡”招商。严格项目准入,重视招商引资质量。以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推进项目引进工作。坚持引进数量与质量并重,引进资金数量与技术水平并重,资源利用率与控制并重,实现招商引资由片面单纯扩张向质量效益膨胀转变。重点承接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两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序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三)打造产业集群。立足本县资源,依托园区原有产业基础,黎家坪建材工业园以发展水泥建材产业为主,浯溪冶化产业园以发展冶金冶炼产业为主,白水科技工业园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为主,新区突出发展机械电子、食品医药、轻纺制鞋三大主导产业。“十三五”期间,园区将着重围绕机械电子、食品医药、轻纺制鞋三大产业引进核心企业,打造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一批重点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集聚。机械电子业以科力电机、美星光电等为龙头,大力发展消费电子、微电机、电子元器件及五金件等机械电子业,着力打造全国微电机、光电、机械制造基地。轻纺制鞋业以凯盛鞋业、富福服装、成信鞋材等企业为龙头,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做大做强制鞋、服装产业。食品医药业以金浩茶油、康源药业、五洲药包、宝达食品、湘妹食品等企业为龙头,发展以粮油加工、果蔬加工为主和以营养液、大肠液、生物制剂和药用包装材料的食品医药业。新型建材业以祁阳海螺水泥为龙头,引导现有建材企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型建筑材料业。重点和发挥龙头企业带头和示范作用,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新增一批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以加快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科技进步为目标,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对共性技术的攻关,不断提升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打造园区企业自主品牌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四)坚持创新驱动。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行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加快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坚持先进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高起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重点引进专利技术、软件和必要的关键设备,同时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实现创新和提高。加强一些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领域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力度,加大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力度,增强持续创新的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以企业为主体,以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等科研院校为依托,在进行产学研合作时,明确项目能形成的知识产权种类和保护方式,明确合作项目为合作双方人才培养的目标等,以保证产学研合作的良性发展。重点完善创新主体的激励机制,促使企业真正从发展的内在需要去创新;完善创新资源的整合机制,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动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完善创新的投入和运作机制,把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依靠市场来筛选项目、运作项目。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强.重庆市工业园区发展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11.

2]唐亮,曾庆双.四川泸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泸州职业技术学报,2013.3.

3]寇杰.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弯道超车——云南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思考[J.2014.12.

4]吴博.西部贫困地区工业园区发展状况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5.2.

5]张学军,万明,邓波.工业园区商业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及选择——以江西省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企业经济,2015.1.

6]何磊,陈春良.苏州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历程、经验及启示[J.税务与经济,2015.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3144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