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文对绿色信贷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主要从绿色信贷测度评价和绿色信贷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梳理。
关键词:绿色信贷;测度评价;影响;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年5月5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粗放的发展模式已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共识。绿色金融是指为推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等绿色发展项目进行投融资、运营和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的发布为金融机构有效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提供了指导性意见,推动了我国绿色信贷法制化的进程。2016年《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印发,将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作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首要任务。绿色信贷在促进绿色经济和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绿色信贷的实施促使企业彻底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将环境因素贯穿企业经济活动的始终,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绿色创新、技术进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标;另一方面绿色信贷的实施使国家和金融机构对长远利益更加重视,这既为绿色信贷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又促进了金融机构的发展,从而实现环保与金融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现阶段,关于绿色信贷的研究,学者们普遍通过构建模型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较偏重于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关于绿色信贷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一、绿色信贷测度评价研究
随着绿色金融和绿色信贷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绿色信贷的测度与评价,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绿色信贷的衡量;二是指标体系的构建,包括绿色信贷视角下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和绿色信贷投入与生态经济产出的指标体系等;三是对绿色信贷的实施效果的评价,包括效率评价与信用风险评价等。
关于绿色信贷的衡量,李凯风(2020)采用除六大高耗能产业以外企业的利息支出与各省份地区工业利息总支出之比来衡量绿色信贷;张莉莉(2018)和杨俊铭(2021)采用绿色企业获得的各类金融机构的长短期贷款来衡量绿色信贷;部分学者将绿色信贷作为政策虚拟变量,在《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前取值0,实施后取值1。在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中,史越(2017)在环境成本资本化率和生态效率等指标的基础上完成了绿色信贷视角下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柴美珍(2019)基于绿色信贷余额,从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相关指标入手构建了绿色信贷投入与生态经济产出的指标体系。关于绿色信贷的实施效果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为效率评价与信用风险评价。从效率评价看,祝晓光(2009)和陈立铭(2016)试图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绿色信贷评价机制和体系,促进提升我国绿色信贷的管理水平和监管效果;Hu(2015)分析了环境信用风险管理对提升银行绩效的影响;朱宁(2020)则对我国银行业的绿色信贷整体效率进行评价,并从不同方面设计了不同的效率提升路径;朱朝晖(2020)从企业入手,证明了绿色信贷会抑制重污染企业的投资效率;杨俊铭(2021)选择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使用BCC模型测度了其绿色信贷效率,得出了绿色信贷效率在大型企业中最高,在中型企业中最低的结论。从信用风险评价看,汤洁茹(2018)和王菊(2019)运用BP神经网络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银行绿色信贷风险、信用评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完善绿色信贷风险评价体系,加强风险监管。
绿色信贷的测度与评价是绿色信贷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其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但由于数据的可得性等因素,该方面的研究较多局限于国内范围,未来应关注于国内与国外的比较分析和多角度多研究主体等方面的研究。
二、绿色信贷的影响研究
根据研究的主体,对绿色信贷的影响研究从以下四个角度展开综述:一是绿色信贷对银行的影响;二是绿色信贷对企业的影响;三是绿色信贷对产业和经济的影响;四是绿色信贷对环境的影响。
(一)绿色信贷对银行的影响。赤道原则是大型商业银行普遍采纳的一项与绿色金融创新相关的基本原则,要求银行要充分评估贷款产生的环境效益,实现资源在绿色环保领域的合理配置。践行赤道原则的商业银行一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社会声誉,能产生较强的正效应。因此,对于一些社会责任不强、环境意识不高的小型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实行绿色信贷的过程中应采取合理政策加以引导。一部分学者认为绿色信贷的实施会对银行产生正向影响,能降低信贷风险,有效提升绩效和核心竞争力。孙光林(2017)和高晓燕(2018)选择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规模展开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即绿色信贷规模的扩大能明显降低不良贷款率,增强银行竞争力。进一步的,胡逸飞(2022)在此基础上引入了银行异质性的调节作用,通过研究发现绿色信贷对信贷资产质量较差、资产负债率较低以及多元化经营程度高的银行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具有更有效的降低风险的作用,更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其他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指出绿色信贷可能会降低银行绩效,产生消极影响。葛林(2016)认为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盈利可能会由于新能源行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不同风险而表现出不稳定的水平。同时,当绿色信贷占比提高时,银行的绩效可能会出现先上升后降低的态势。
商业银行在落实绿色信贷政策的过程中能积极承担环保责任,加强社会责任感,赢得良好社会声誉,但绿色信贷在不同规模和不同性质的银行中产生的效果有所区别。同时,不同的学者针对绿色信贷对银行绩效的影响进行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有所不同,需深入探讨其中的原因,比如是否与银行的性质以及信贷规模等有关,或对数据进行调整与优化。
(二)绿色信贷对企业的影响。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和技术创新会受到绿色信贷政策的影响,且不同特征性质的企业所受到的影响各异。整体而言,绿色信贷要求企业将环境因素纳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引导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塑造良好形象,获得社会声誉。当企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时,绿色信贷能显著改善企业的财务绩效。在企业的投融资方面,Schneider(2008)围绕重污染企业展开研究,探讨了在环境规制逐渐严格以及绿色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重污染企业面临的环境风险和债务成本问题,这意味着绿色信贷会对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产生负向影响。苏冬蔚(2018)、陈琪(2019)和陆菁(2021)通过构造准自然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与Schneider基本一致,即绿色信贷的实施导致了重污染企业债务成本的增加,给重污染企业的经营和绩效带来不良影响。而绿色信贷对于绿色企业来说,则能降低其融资成本,促进技术创新。连莉莉(2015)研究绿色信贷对“两高”企业和绿色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的实施能有效降低绿色企业的债务成本,对绿色企业产生的效果更好。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方面,绿色信贷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效率,这种正向作用对强融资约束或强环境规制地区的企业影响更为明显。
从上述文献中可知,目前学者集中于研究绿色信贷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并基本上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即绿色信贷对绿色企业的影响是正向的,而对污染企业的影响是负向的。关于绿色信贷对企业影响的研究日益丰富,部分学者将研究视角转向企业技术创新,或在研究内容中加入环境规制等中介变量来考察绿色信贷产生的影响,这体现出了绿色信贷对企业影响研究的不断创新。
(三)绿色信贷对产业和经济的影响。绿色信贷的有效实施既能对行业内和行业间产生积极影响,又能切实推动经济的整体发展。部分学者从产业入手,分析绿色信贷对不同产业产生的影响。Nandy(2012)指出绿色信贷对绿色企业实行优惠性利率而对污染企业实行惩罚性利率,引导资源流向绿色行业,进而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徐胜(2018)根据灰色关联分析和面板回归模型证实了绿色信贷会对产业升级产生显著影响,从整体上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朱广印(2021)和王戈(2021)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绿色信贷对地区产业产生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绿色信贷能有效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同时绿色信贷促进产业升级的效果在东、中、西部最为明显。而邵川(2020)则从不同产业入手,探讨绿色信贷对不同产业的影响,整体上绿色信贷能推动产业调整升级,但影响程度根据产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对第三产业以及绿色产业的影响程度较强。另一部分学者从经济整体入手,分析绿色信贷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绿色信贷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绿色经济效率,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作用。谢婷婷(2019)在研究绿色信贷对绿色经济影响的过程中选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使用GMM模型作为研究方法,分析了绿色信贷对绿色经济的影响机制和传导路径,论证了绿色信贷通过技术进步对绿色经济产生的促进作用。王遥(2019)和于波(2021)认为绿色信贷通过引导资源配置和激励创新,促进我国低碳技术进步,优化了我国的经济结构。
由此可知,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绿色信贷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但对于其中的传导机制和经济变量的精准量化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四)绿色信贷对环境的影响。绿色信贷的实施能促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信贷从整体上能有效改善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吴佳慧(2020)基于空间杜宾模型论证了绿色信贷能从整体上改善环境,并发现环境质量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推动低碳技术创新能促进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张晓音(2020)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证实,绿色信贷能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显著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环境效益。此外,绿色信贷能促进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水环境治理,提高空气质量。王淑敏(2021)认为绿色信贷能降低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强度,进而改善工业环境污染。段义鑫(2019)通过DEA-BC2模型和TOPSIS模型考察了绿色信贷对水环境治理的绩效,表明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能改善水环境质量。乔彬(2021)发现绿色信贷和空气质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绿色信贷的实施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提升,这种正向作用在金融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更为明显;另一方面空气质量也会对投资效率产生影响,金融体系越完善越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以上研究成果表明,学者们普遍认可绿色信贷的实施对环境保护产生的积极作用。
三、总结
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已经深入人心,绿色信贷已成为一种重要的金融政策和工具,并对企业、银行、产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测度评价和影响两个方面对绿色信贷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测度评价方面,绿色信贷的衡量方式和采用绿色信贷构建的指标体系多样,实施效果会因不同的研究主体而有所区别。在影响方面,绿色信贷对银行既可能产生正向影响,又可能会产生负向影响,需要国家予以正确的政策引导;绿色信贷对绿色企业的影响为正向,对污染企业的影响为负向,但这种负向影响可以通过企业技术创新等方式进行改善;绿色信贷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信贷有利于提升环境质量,对环境保护产生积极作用。
总体上来看,学者对绿色信贷的研究方法集中于实证分析,研究内容集中于效率和影响的分析,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大部分保持一致,但研究的角度和范围有待于扩展和创新。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深入研究绿色信贷发挥其效应背后的作用机理,注重一手数据的获取和数据的准确性,以提升绿色信贷研究的系统性和精确性。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莉莉,肖黎明,高军峰.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效率的测度及比较——基于1040家公众公司的微观数据[J].中国科技论坛,2018(09).
[2]郁智,曹雅丽.绿色信贷政策会影响重污染企业盈余质量吗[J].证券市场导报,2021(05).
[3]Scholtens B,Dam L.Banking on the Equator.Are Banks that Adopted the Equator
Principles Different from Non-Adopters?[J].World Development,2007.35(08).
[4]杨俊铭.绿色信贷效率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上市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商论,2021(05).
[5]王遥,潘冬阳,彭俞超,梁希.基于DSGE模型的绿色信贷激励政策研究[J].金融研究,2019(11).
[6]季宇,姜金涵,宋兰旗.绿色信贷对低碳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1.37(09).
[7]于波.绿色信贷政策如何影响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J].经济管理,2021.43(11).
[8]Hu Mengze,Li Wei.A Comparative Study on Environment Credit Risk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J].Business Strategy & the Environment,2015.24(03).
[9]朱朝晖,谭雅妃.契约监管与重污染企业投资效率——基于《绿色信贷指引》的准自然实验[J].华东经济管理,2020.34(10).
[10]朱宁,赖晓璇.我国绿色信贷效率评价及改善路径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20(06).
[11]胡逸飞,李子龙.银行异质性、绿色信贷和银行风险[J].华北金融,2022(01).
[12]苏冬蔚,连莉莉.绿色信贷是否影响重污染企业的投融资行为[J].金融研究,2018(12).
[13]陆菁,鄢云,王韬璇.绿色信贷政策的微观效应研究——基于技术创新与资源再配置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21(01).
[14]连莉莉.绿色信贷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吗?——基于绿色企业与“两高”企业的对比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30(05).
[15]刘强,王伟楠,陈恒宇.《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对重污染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20.41(11).
[16]He L,Zhang
L,Zhong Z,et a1.Green credit,renewable energy investment and green economy development: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1 50 listed companies of China[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9(208).
[17]Nandy M,Lodh S.Do banks value the eco-friendliness of firms in their
corporate lending decision?Some empirical evidenc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2012.25(06).
[18]谢婷婷,刘锦华.绿色信贷如何影响中国绿色经济增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09).
[19]吴佳慧,王露,瞿佳慧,张景.绿色信贷是否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J].甘肃金融,2020(06).
[20]乔彬.绿色信贷对空气质量的影响[J].社会科学家,2021(06).
[21]徐胜,赵欣欣,姚双.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0(02).
[22]王戈,蔡润杰.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基于中国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商论,2021(07).
[23]邵川.绿色信贷、风险管理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J].江汉论坛,2020(10).
[24]张晓音.绿色信贷是否改善了环境污染?——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20.
[25]王淑敏.绿色信贷对工业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甘肃金融,202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