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金融/投资
陕西省碳金融与经济生态化协调发展研究
第699期 作者:□文/史维良 白 妍 时间:2023/2/16 17:17:46 浏览:297次

[提要] 随着全球气温变暖、二氧化碳排放过度,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为研究在此背景下陕西省碳金融与经济生态化是否协调发展,本文以碳中和相关文件为依据构建碳金融与经济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分析陕西省碳金融与经济生态化的耦合协调程度,发现陕西省碳金融与经济生态化处于高水平耦合程度,但处于濒临失调的耦合协调程度;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陕西省碳金融与经济生态化协调发展相关建议。

关键词:碳中和;碳金融;经济生态化;耦合协调

基金项目:西安财经大学2021年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1YC033

中图分类号:F22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710

引言

在我国发展迈入新时代以及全球经济进入深度整理阶段,各种环境问题频生,如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碳排放过度等。“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同时提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共同组成“30·60”目标。202110月,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为扎实推进碳达峰,进行了方案部署,在发展经济社会的同时也要高效利用资源,确保在2030年前完成碳达峰目标。

陕西省紧跟国家的脚步,2020年发布《关于金融支持陕西省绿色发展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导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的政策,同时要金融体系以市场化支持绿色环保投融资活动。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发展绿色金融,走经济生态化的道路对于实现绿色生态、改善生态环境、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有正面效应。针对陕西省的碳金融与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定量研究其发展是否达到协调状态,对于陕西省碳金融与经济生态化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一、碳金融与经济生态化研究现状

(一)碳金融研究现状。当前,国外学者Roberts 等(2008)对碳金融的定义是与清洁能源投资、风险投资相关的碳配额交易或者类似产品。在碳金融市场发展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Campiglio2015)主要提出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要做出调整,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碳金融市场。Cui Su2018)研究中国的碳金融市场,认为虽然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仍旧有很多问题,并且随着碳交易试点的发展而逐渐增多。同时,还对碳金融影响因素和评价进行研究。Wang C Q2019)研究发现碳金融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且出口依赖性与财政权力对碳金融影响不大。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低碳经济兴起,使得碳金融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学者对碳金融也做了相关研究。陆岷峰(2021)提出我们当前发展碳金融除了要认识碳金融外,还要进一步优化配置,使碳金融资源高效利用,同时要合理控制碳金融的风险。鲁政委、叶向峰等(2021)研究了我国碳市场和碳金融的发展现状,发现在“30·60”目标下,碳市场对于碳排放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而我国碳市场的金融化程度偏低,虽然现在部分地区对于碳市场的碳金融产品有所创新,但整体碳金融市场发展不够有力。陈志颖、许林(2020)为了测度中国碳金融的发展水平,运用新古典模型构建了中国碳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我国7个试点地区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各试点地区碳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存在三个发展梯队和三类发展模式。

(二)经济生态化研究现状。经济生态化研究是一个较新的研究方向,国内外对经济生态化理论的研究都尚处于初期阶段。学者大多从区域生态效率来研究。林恩惠、郑义和陈秋华(2019)提出经济生态化的发展可以用生态效率来衡量,通过对文献研究发现生态效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吴旭晓(2019)建立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拉格朗日函数优化综合权重法,对我国26个省域20132017 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测度,并厘清其驱动因素。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的衡量应该从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和科技创新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三)绿色金融与经济生态化研究现状。学术界普遍认为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李娟娟(2019)通过研究河南省的金融发展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发现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可促进农业碳排放。绿色金融将环境保护和金融结合起来,对于经济生态化具有积极意义。李虹和袁颖超等(2019)研究我国三大经济圈绿色金融与生态环境耦合作用,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各经济圈绿色金融与生态环境并未协调发展。

(四)陕西省碳金融与经济生态化研究现状。当前,针对陕西省的碳金融与经济生态化发展研究极少,主要集中在碳金融与产业结构、碳金融助推煤炭企业发展的研究上。于淼(2013)研究碳金融支持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阐述了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对陕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王春舒(2018)分析了碳金融与煤炭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现煤炭企业可以跟随碳金融的路径进一步发展。经济生态化的研究主要针对工业生态化。石杨(2020)在研究陕西省工业生态化过程中,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提出要优化陕西省工业结构,同时要加快生态化水平建设。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于我国经济生态化的建设是具有积极作用的。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发现:第一,当前对于陕西省碳金融与经济生态化的研究极少,碳金融方面主要集中在碳金融与产业结构、碳金融助推煤炭企业发展的研究上;经济生态化的研究主要针对工业生态化。第二,前人在碳金融和经济生态化各自研究领域都做了详实的研究,对于二者关系也有一些理论上的研究,但实证研究较少。第三,在碳中和这个大背景下,从碳金融角度去分析经济生态化的发展水平的研究也较少。

二、碳金融与经济生态化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选取。本文根据对碳金融和经济生态化的研究和探索,结合其内涵和特点,依据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以及可得性的选取原则,综合国务院最新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双碳”目标的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考虑陕西省实际发展情况和数据的获取,选取使用频率较高且认可度较高的指标构建了碳金融与经济生态化的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表1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陕西省,选取了陕西省20132020年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于陕西省20132020年统计年鉴、陕西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陕西省汽车工业协会、Figshare数据知识库等(部分缺失数据采用多重插补法)。

首先,构建碳金融与区域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模型,将选取的指标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并且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进行综合评价;其次,构建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模型,计算耦合协调度。研究方法具体如下:

1、数据处理及确定权重。在选取指标时,因为指标的类型与量纲不同,同时为了反映碳金融与区域经济生态化子系统的客观情况,消除单位的影响,所以在计算熵值前,要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选择极值法作为碳金融与区域经济生态化指标无量纲化的方法。

1)数据标准化。对于正向指标,用如下公式:

Uij=■ (1

对于负向指标,用如下公式:

Uij=■ (2

其中,Xij为第i年的第j个指标的原始数据,maxXij为最大值,minXij为最小值。为了运算有意义,需要消除零与负值的影响,所以对无量纲化的数据整体平移,同时要尽量保证原始数据的情况,所以给处理后的数据都加0.0001

2)确定评价指标的熵值。本文在碳金融与区域经济生态化的实际发展水平测算中,为了避免主观层面的影响,得到更加可靠和客观的计算结果,决定采用熵值法来确定权重。计算公式为:

ej=-kpijlnpij) (3

其中,pij=■,k=1/lnm

3)确定差异性系数。公式为:

gj=1-ej4

4)确定指标权重。公式为:

wj=■ (5

2、综合评价。公式为:

U=■(λij×Uij) (6

其中,U为综合发展水平,λij为对应的权重,Uij为系统内部的标准化值。

3、计算耦合协调度。通过对碳金融和区域经济生态化的研究以及对金融与生态化关系的研究,认为碳金融与区域经济生态化的发展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耦合关系。通过对碳金融和区域经济生态化这两个子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探寻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1)计算耦合度,公式为:

C=■ (7

其中,耦合度是介于01之间的,C越大,耦合度越高,系统之间的影响程度越大。

根据对已有文献,将耦合度进行等级划分,见表2。(表2

2)计算耦合协调度,公式为:

D=■ (8

T=αU1+βU29

其中,D为碳金融与区域经济生态化的耦合协调度;C为耦合度;T为两个系统的综合协调指数;α和β分别为碳金融与区域经济生态化待定系数,表示这两个子系统的权重系数,由于碳金融与区域经济生态化一样重要,故都赋值0.5

在计算耦合协调度后,根据已有的研究,耦合协调度等级如表2所示。

三、碳金融与区域经济生态化耦合协调分析

(一)确定权重。根据熵值法,带入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碳金融与经济生态化的指标权重,见表3。(表3

(二)计算综合评价指数。根据综合评价计算可以得到碳金融与经济生态化的综合评价指数,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碳金融与经济生态化综合评价指数在20132020年总体呈上升的趋势。碳金融在2014年有所下降,但之后又上涨迅猛,综合评价指数从0.1147上涨到0.1654,说明这几年陕西省的碳金融发展比较稳定,缓步上升。而经济生态化综合评价指数从0.1009上涨到0.1455,上涨较为缓慢,说明陕西省这几年的经济生态化发展较为缓慢。此外,陕西省碳金融与经济生态化综合评价指数的绝对差值小于0.1,说明二者同步发展,二者的发展趋势有一致性,可以通过发展碳金融或者经济生态化来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表4

(三)计算耦合协调度。根据耦合协调模型,用得到的两个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继续计算,得到陕西省碳金融与经济生态化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见表5。(表5

从耦合度来看,陕西省20132020年间,其耦合度都处于0.9以上的水平,属于高耦合水平发展阶段,说明在陕西省的发展过程中,二者互相影响,经济生态化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不断在调整、转型和升级;生态环境在不断地变化,逐渐变得更好;资源高效利用等变化会影响碳金融的发展,而碳金融的发展又会为经济生态化注入资金,用于区域经济生态化的规模发展和升级。

但耦合度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两个系统的真实水平和状态,为了得到二者更加真实的协调发展水平,计算得到这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同时对照表2得到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等级。从整体上来看,陕西省20132020年碳金融与经济生态化处于濒临失调的状态,但是耦合协调度的数值在不断地增加,从2013年的0.328增加到2014年的0.341,从2016年之后一直保持上涨态势,在2020年达到0.394。虽然一直在濒临失调阶段,但是2020年已经到达濒临失调和勉强协调的边界值。耦合协调度不断增加,说明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在往好的一面发展。

四、建议

为了更好地实现碳中和目标,对陕西省碳金融和经济生态化的协调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建议:第一,充分发挥碳金融的区域带动作用。根据建立的碳金融评价指标权重,陕西省应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充分发挥新能源在碳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金融对于经济生态化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构建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碳金融体系,结合陕西省的实际经济发展规律,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让碳金融更好地带动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第二,加快经济生态化进程。根据建立的经济生态化评价指标权重,陕西省在经济生态化建设中应扩大社会保障支出,减少工业废气、废水等排放。为了陕西省经济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要优化产业结构,在依靠丰富自然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提升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加强能源的清洁化,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实现第二产业向生态化的转型,进一步实现经济生态化。第三,加强碳金融发展与经济生态化的关联性。陕西省当前正处于碳金融发展与经济生态化发展濒临失调的阶段,陕西省政府要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化金融系统的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陕西省经济向生态化发展,提高技术转化率,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使两个系统逐步实现协调发展。要把握好碳金融与经济生态化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合理利用碳金融工具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找准碳金融促进经济生态化发展的高效路径,创造经济新增长点,发挥碳金融力量,实现经济增长与经济生态化发展的调和与同步。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Garcia BRoberts E.Carbon finance environmental market solutions to climate changeR.Working PapersYale School of Forestry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2008.

2]陆岷峰.“双碳”目标与绿色资本:构建资本有序流动体制与机制研究[J.南方金融,202106.

3]鲁政委,叶向峰,钱立华,方琦.“碳中和”愿景下我国碳市场与碳金融发展研究[J.西南金融,202112.

4]陈智颖,许林,钱崇秀.中国碳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动态演化[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3708.

5]林恩惠,郑义,陈秋华.生态效率的研究进展与热点评析:基于中英文文献比较的视角[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3512.

6]吴旭晓.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测评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904.

7]李娟娟.金融发展对农业碳排放达峰的影响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9.

8]李虹,袁颖超,王娜.区域绿色金融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9.3508.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882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