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智慧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践
第700期 作者:□文/张兰芳 时间:2023/3/1 17:58:20 浏览:351次

[提要] 从高校师生读者需求出发,阐述智慧型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基于虚拟桌面云平台环境的智慧图书馆学科服务,通过对噢易桌面云智慧学科服务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展望虚拟桌面云平台在高校图书馆开展智慧学科服务实践的两种途径。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学科服务;虚拟桌面云;噢易

本文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1年第二批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虚拟桌面云平台环境的智慧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项目编号:202102576124)研究成果之一;2022年新疆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科研项目:“新疆高校图书馆智慧学科服务研究”(项目编号:TGW-20222203)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520.7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615

引言

图书馆一直是高校重要的教育、科研、文化支撑中心,这里有着高校最丰富的资源,以资源为抓手为师生读者用户提供贴心的服务一直是高校对图书馆的基本要求。如何在资源和用户之间架起贴心服务的桥梁一直是国内外图书馆人长久以来孜孜不倦奋斗追求研究的目标。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强调,高校学科建设要聚焦国际前沿,以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难题为导向,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通过建设学科发展平台,打造高水平人才团队,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中培育出一批优势强势学科,进而以一流学科为引领,推动学校综合实力提升。国家对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契合时代发展的智慧学科服务,利用智能化时代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从图书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方面融合出发,为师生提供适应学科发展的智慧服务。

高校图书馆为师生科学研究、自主学习提供了安静的场地和丰富的资源。但是,随着资源的日渐丰富,读者们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图书、期刊或电子资源,图书馆人满为患,学生们找不到安静学习的容身之座。如何让师生快速、便捷、精准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优质资源和位置,开展科学研究,进行实验实践操作验证,避免信息迷茫,是目前图书馆人亟待去探索和解决的难题。图书馆智慧型学科服务理念从读者需求出发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专业的个性化服务是目前图书馆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纷纷从理论、技术、实践等多个层面研究落实智慧型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开展。

一、国内外智慧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研究。2003年,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学者Aittola首次提出智慧图书馆是一种打破空间限制被人们无制约体会感知的图书馆,是目前发展最为高级的阶段。SUMMER GulShohar BANO指出智慧图书馆是由智能技术、智能用户与智慧服务相结合形成的新一代图书馆,智慧服务是最核心部分之一,发挥着重要作用,此观点为后期智慧服务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CaoG认为基础设施整合、服务建设和人类学习是智慧服务战略的构建原则。美国学者Cheng H提出利用RFID技术自动识别和跟踪图书馆资料。Tsai S研究云计算在管理系统、数字资源建设中起到的作用。国外学者分别从图书馆智慧支撑技术、系统建构、服务理念、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为我们开展图书馆智慧服务提供了理论支持。

国内智慧图书馆实践始于2006年,厦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和深圳图书馆首次应用RFID技术实现自助式借还书服务。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从2012年逐渐兴起。马捷等将面向用户的智慧化精准服务分为用户行为分析、以用户为核心的精准服务、个性化信息与知识服务、智慧空间服务、智慧化自助服务。雷红刚认为新型智慧服务有微信平台服务、移动图书馆服务、智能机器人应用、自助式服务系统、慕课课程收集开发、信息共享空间、一站式学术搜索、读者个性化定制服务等。2021年,随着一系列智慧图书馆会议的召开,智慧图书馆相关文章遍地开花,“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的智慧图书馆转型”被列入2021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柯平说2021年可称得上是“智慧图书馆年”。学者们对智慧图书馆、图书馆智慧服务等研究最终的指向都是面向用户和读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智能服务,满足读者学科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兴趣爱好等方面的需求。

(二)国内外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国外图书书馆学科服务开始较早,1950年美国布拉斯加大学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制度并开始实施被认为是学科服务的开端。学科服务起源于学科馆员制度实践和研究的开展。20世纪70年代后,国外大学图书馆普遍设立了学科馆员,美国、英国、德国对学科服务工作的研究实践较早,也较成熟。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推广,学科馆员服务出现了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科研支撑、学术联络等新内容,学科馆员的角色和职责逐渐扩展,研究焦点由学科馆员转向学科用户。Rodwelljohn等认为学科馆员是一个混合角色,要在做好传统服务的同时,注重强化信息素养教育服务、馆藏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和新型教学科研环境的出现,学科服务逐渐走向以用户为中心的嵌入式服务。G DelaneyJ.Bates强调学科馆员嵌入教学与科研有效加强图书馆服务的作用。学者们在信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将学科服务与技术平台融合,出现了LibGuides等学科服务平台。

国内图书馆学科服务要晚于国外,1998年清华大学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开启了国内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实践。国内学科服务也是以学科馆员制度研究开始,借鉴国外研究经验和成果。1999年,姜爱荣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初景利提出第二代学科馆员是融入一线,嵌入过程,是信息环境的“战略顾问”,善于知识的营销推广,为用户排忧解难,是具有综合能力的“图书馆馆长”。申雅琪等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面向院系管理与决策的服务体系。学科化服务依托于信息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随着技术的发展,其黏度更加紧密。赵洪波构建了基于SaaS包含应用表现层、安全数据层、平台应用层、系统运行层、数据存储层的学科服务平台。

(三)智慧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述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有关“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中特别提到“智慧图书馆”。在智能与智慧时代,强调智慧图书馆是一种全媒体、平台化和新业态的高度智慧化的知识服务体系。图书馆智慧型学科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智慧城市、智慧校园发展的必备模块,同时也是读者需求的必须响应。图书馆人无论是自觉适应,还是倒逼调整都必须尽快跟进社会发展变化,满足用户需求,并走在用户需求发展之前,分析探寻用户需求为其提供需要的适时服务。近年来,国内高校图书馆纷纷落实智慧图书馆理念,搭建了智慧型服务平台,自助借还书、文印、预约空间、资源获取等基本需求实现智能化服务,师生的学科化服务需求在智慧型服务平台上也得到了支持,如高校图书馆提供了科技查新、查收查引、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学科服务,但却仅限于信息查询等方面的交互,师生开展学科专业研究的实验实践操作需求由于针对性范围受众小的原因在图书馆智慧型服务平台上不能得到满足,成为图书馆智慧型服务平台学科服务的缺憾。

二、基于虚拟桌面云平台环境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践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

近年来,随着虚拟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政府、医院、金融等部门纷纷引入虚拟桌面技术开展办公服务,学校机房、实验室也引入虚拟桌面云平台开展教学。虚拟桌面技术由于其成本低、易于管理等优点得到了用户的广泛使用。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服务管理部门也因虚拟桌面技术管理方便、运营成本低而取代了传统的PC机,运用虚拟终端为师生提供检索、阅览等服务。黄承红从成本和运行情况了对虚拟桌面和PC机模式进行了比较,论述了桌面虚拟化在图书馆管理、电子阅览室终端服务等业务中的应用情况。王苑等分析了桌面应用现状,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桌面云的框架设计和应用场景。钟远薪探讨了图书馆云桌面在检索终端服务、电子阅览服务、授权访问数字资源服务、读者云服务和馆员工作桌面服务上的应用模式。

云桌面又称桌面虚拟化、云电脑,是替代传统电脑的一种新模式。用户无需购买新的电脑或安装新的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使用自己原有的PC机、笔记本、平板或智能手机连接网络安装客户端后,通过特有的通信协议访问后端服务器上的虚拟主机来实现交互操作,达到与使用自己电脑一致的体验效果。虚拟主机所包含的CPU、内存、硬盘等组件全部在后端的服务器中虚拟出来,单台高性能服务器可以虚拟150台不等的虚拟主机。虚拟主机可以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访问不同的虚拟主机开展实验研究、教育教学和自主学习。虚拟云桌面的三类典型架构,分别是VDI虚拟桌面基础架构、IDV智能桌面虚拟化架构、VOI系统架构。桌面云和云桌面是对同一对象的不同侧重点的阐述。

三、基于噢易桌面云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践案例

(一)需求分析。昌吉学院有在校生31082人,其中60%以上为新疆南疆喀什、和田、阿克苏、克州地区的贫困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基础文化知识薄弱、汉语沟通不畅、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家庭不富裕不能为他们提供笔记本电脑以完成实践作业。昌吉学院新校区图书馆建成后正处于资源建设、学习空间创设、学科服务跟进的关键时期,如何根据学校发展长远规划和现实师生需求建设图书馆软硬件资源,平衡当下和长远需求是考验图书馆人文化服务能力的重点。目前,学校建设资金有限,不能满足师生发展的需求,图书馆建设服务首先要满足师生当前最迫切的需求,还要兼顾长远。基于此,昌吉学院图书馆制定了分期、分阶段建设图书馆软硬件设施、资源的规划。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学校、师生近期及长远需求后,图书馆人考察市场、论证分析、专家评定后选定噢易多架构融合桌面云建设方案。

(二)噢易桌面云技术介绍。噢易桌面云是采用Openstack框架,KVM虚拟化技术,基于spice协议开发和优化,形成自己独有的OEIDP协议,既保证桌面链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又保障桌面使用的性能,是一套融合VDIVOIIDV三种桌面技术架构的新型桌面云产品。

噢易融合桌面云从界面、资源、桌面、模板、数据五个层次实现三种主流桌面云技术(VDI/VOI/IDV)的深度融合;桌面漫游实现VOI桌面关机状态下,通过VDI终端可以访问该VOI桌面,一个账号可以访问VDI桌面和VOI桌面的需求;通过云终端、笔记本、手机等任意终端设备即可灵活接入平台,实现了单一平台远程统一管理所有资源区域、设备、场景、桌面模板、镜像、权限、用户、策略配置等;将用户数据和桌面模板OS进行分离管理,实现用户对桌面模板统一更新,可以保留个人桌面个性化桌面数据和配置的需求;自主研发分布式存储软件,与桌面云无缝融合,主控HA、无存储HA、有存储等多种HA机制,保障桌面连续可用及数据的一致性,确保用户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噢易多架构融合桌面云架构将计算机实验、实践教学搬到云端,建设符合教学、实验实践实训、自主学习、考试于一体的多功能融合云实验室。噢易多架构融合桌面云技术为高校公共机房管理维护、实训室实验实践操作、3D机房创新项目实践、语音教室听力口语训练测试、多媒体教室媒体产品制作和娱乐休闲、电子阅览室文献阅读和图书情报信息检索及分析评估、专业教师办公备课、各类考试部署提供了基础技术平台支持,满足高校师生的学科专业工作需求。

(三)昌吉学院图书馆桌面云服务建设。采用噢易多架构融合桌面云方案开展图书馆资源建设,初期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开放使用解决了贫困学生没有个人电脑完成实验实践作业的困扰。噢易多架构融合桌面深度融合VOIVDIIDV,支持PC机利旧,图书馆将借阅管理、公共检索阅览等设备都进行云端集中管理,虚拟桌面统一下发、维护,减少了管理维护的人员工作量。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基于噢易虚拟桌面云平台环境,安装301VOI云终端,部署301点融合桌面云和301台云端乾Q100,交付601个云桌面系统,学科馆员根据学校专业学科设置创建多个满足专业学习需求的虚拟桌面,学生根据实践、实验需要访问自己需要的win10win7linux系统和专业学习桌面。虚拟桌面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图形图像处理、语言语音训练测试、专业学科模拟考试等应用软件,云端服务器为用户提供对应的分布式储存空间,方便师生通过账号和密码登录云端存取文件进行操作并保证专人专用。贫困学生可以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进入相关专业虚拟桌面完成专业学科的实验实践、MHK、大学英语四六级语言语音练习测试、3D视频图像制作、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等操作任务。图书馆在解决贫困学生迫切需求的基础上,还能满足全院30000余名师生图书阅览、电子书籍、数据库资源检索获取的文献服务需求。

昌吉学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每学年为全校师生提供12×6小时/每周的实践学习科研服务,云端服务器部署负载均衡和热备份全天24小时为用户提供服务,202110月投入使用,截至2021年底已有10000余人次的访问量,为昌吉学院贫困学生提供学习方便,同时也满足了师生云端科学研究、访问使用图书馆资源服务的现实需求,实现时间、空间泛在化学习、研究和工作,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昌吉学院图书馆由于资金困难尚未建设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为了能给师生提供整合的图书馆资源便于师生一站式检索访问,后期计划借助虚拟桌面云平台整合图书馆资源,进行分类管理,搭建学科专业模块,设置检索导航界面,分学科专业创建虚拟桌面供各专业师生实地、云端访问使用。将噢易虚拟桌面云服务平台接入图书馆网站,师生用户通过校园网在其任意终端设备上实现图书馆资源的访问,同时还可以访问云端开展计算机实验实践操作、专业学科研究等工作,校园网之外的师生可以通过为其开放校外网络的授权接入,实现与校园网内、电子阅览室中一样的学科服务。

四、基于虚拟桌面云平台环境的智慧图书馆学科服务展望

目前,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都在为学校学科专业化资源建设和服务探索,以寻求更好的途径满足师生的专业化学科需求。基于虚拟桌面云平台环境的学科专业服务可以按照师生的需求为其提供专业学科服务桌面,并实现随时随地的云端访问、任意设备接入的实践实验操作。基于噢易桌面云技术的本地、在线终端服务视频播放零延迟,能够全面兼容外接设备,即使断网桌面也可使用,程序多开切换无延迟、拖影,为师生科学研究、实验实践操作提供方便。

(一)虚拟桌面云平台与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融合。高校图书馆可以将虚拟桌面云平台嵌入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将图书馆资源服务、高校公共机房、专业院系实训研究室等学科研究功能项目整合,实现资源汇聚集中。噢易多架构融合VDIVOIIDV平台,实现统一管理部署,资源、设施设备云端访问操作,打破了资源设备分散造成的壁垒,能够解决当前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教育教学、学科研究的困境,高校图书馆可以积极研究并实践推广。图书馆可以电子阅览室虚拟桌面云平台为基础,在实体层面向师生推广在云终端开展学科专业方面的实验实践,如计算机虚拟网络、安全实验、视频图像制作等对实验环境要求较高只能在实验室完成的项目,学科专业馆员可以指导学生在其他地方通过账户密码登录云端访问图书馆资源开展学科专业实验实践操作,缓解图书馆位置空间不足的困扰。

(二)利用虚拟桌面云平台整合图书馆资源开展学科服务。目前,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在全国高校并未全面推开,钟欢在20216月至8月期间选取教育部颁布的“双一流”高校名单中的42所高校,对其图书馆的智慧学科服务平台进行网络调研得出,尚未建有学科服务平台的高校有24所,已建有学科服务平台的高校有18所,约占调研样本数量的42.9%。“双一流”高校智慧学科服务平台的建设尚且如此,欠发达地区的高校、职业院校图书馆资金有限,建设智慧服务平台存在一定的困难。近年来,随着虚拟桌面云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因其维护管理方便、操作简便、按需部署桌面、运营成本低等方面的优势得到高校的普遍青睐,高校网络中心、公共机房、院系专业实训室和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纷纷引入虚拟桌面云技术及设施设备。欠发达地区院校图书馆可以借助虚拟桌面云技术能链接进入各种不同桌面的优势,将图书馆数据库资源、检索系统、借还书系统、空间座位预约及学校公共机房、院系专业实训室等学科专业服务汇聚整合在云端,为师生读者提供统一友好的访问桌面,并设置校外访问授权,师生在校外也可以访问云端的图书馆资源和学科专业服务,从而解决欠发达地区院校图书馆当前面临的学科专业服务困境。

(作者单位:昌吉学院图书馆)

 

主要参考文献:

1]沈洋,李春鸣,覃晓龙.融入“双一流”战略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建构研究[J.现代情报,201810.

2Aittola MRyhnen TOjala T.SmartLibrary-Location-Aware Mobile Library Service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Human-ComputerInteractionC.SpringerBerlinHeidelberg2003.

3Summer GuShohar BANO.Smart librariesan emerging and innovative technological habitat of 21st centuryJ.The Electronic Library201024.

4Gaohui CaoMengli LiangXuguang Li.How to make the library smart?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smart libraryJ.The Electronic Library201736.

5ChengWesleyWing Hong.Social media as a platform in academic library marketingA comparative studyJ.Academic Library Marketing2011.

6Tsai C SChen M Y.Using 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 and data-mining techniques for materials recommen based on the library environmentJ.Electron Library2017.2603.

7]侯松霞.智慧图书馆顶层设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06.

8]马捷,赵天缘,王思.高校智慧图书馆功能结构模型构建[J.情报科学,201708.

9]雷红刚.“互联网+”下国内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对比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812.

10]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21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J.情报资料工作,202201.

11]柯平.智慧图书馆是一种新文化吗?——智慧图书馆热中的冷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05.

12]孙兴敏.中外图书馆学科服务比较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7.

13]钟欢.高校图书馆智慧型学科服务平台设计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1.

14]姜爱蓉.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J.图书馆杂志,199906.

15]初景利,张冬荣.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02.

16]申雅琪,范午攸,邵承瑾,等.支持院系管理与决策的学科服务案例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9.3809.

17]赵洪波.面向区域图书馆集群的学科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612.

18]吴建中,郭生山.关于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几点思考——专访吴建中先生[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02.

19]钟远薪.图书馆云桌面应用浅识[J.图书馆论坛,201406.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8856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