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用股权激励作为拉动企业经济增长的一种技术手段,员工的激励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汇川技术为例,从动因角度对汇川技术实施股权激励进行分析,反映出其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发现汇川技术在实施股权激励时存有不完善的地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股权激励;汇川技术;实施效果;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年8月10日
股权激励最早的起源地是美国,这是一项公司处理内部矛盾、提高企业经济利益的重要举措。我国股权激励起步相对较晚,自2005年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后,股权激励才正式拉开序幕,并逐步应用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不仅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股权激励的研究要早于国内学者,我国相关理论的研究具有滞后性,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学者开始陆续研究出更多的理论成果。相关的学者对股权激励的研究是以股权激励的动因、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不同股权激励方式的适用性以及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存在的正相关性、负相关和非相关性为主。此外,针对行业的实证分析在相关学者的研究中占据大多数,对于典型的案例,企业的股权激励研究占比较低,所以对行业中代表性的公司进行股权激励案例刨析,在一定程度上有实践与借鉴意义。
二、汇川技术股权激励分析
(一)公司简介。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成立,是主要经营自动化、工业机器相关产品研发以及新能源开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随着公司的发展与壮大,2010年9月实现在深交所上市。依靠着优秀的管理方式和精湛的营销模式,公司在国内工业自动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汇川技术实现了伺服技术、PLC技术、高性能矢量变频技术和永磁同步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应用。从其创立至今,汇川技术的定位是服务中高端设备制造商的技术公司,因其正确的定位,公司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发展,目前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公司在创业板上市以来,获得各项荣誉,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典范,其实施股权激励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
(二)股权激励方案概况
1、激励对象。在汇川技术实施的四期股权激励方案中,其激励对象以中层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为主。虽然在第三次股权激励中加入了部分高管和董事作为激励对象,但是所占比例仅为1.2%,所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仅占当期授予股票总数的6.42%。公司选择中层管理人员授予股权是为了强化公司的中坚力量。汇川技术首次股权激励对象中,市场人员和研发人员占据了激励对象的78%,此数据可以看出公司在发展初期比较重视市场的开拓。在汇川技术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之后,继续推进产品的更新升级成为了首要任务,因此研发人员在第二次股权激励中占比更高。在紧随其后的两期股权激励中,汇川技术意识到供应链在降低公司成本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总供应链人员逐渐增加。总而言之,汇川技术的股权激励考虑到了各个部门的员工,使各个部门的优秀员工发挥自身更高的价值。
2、激励模式。汇川技术结合自身当时的发展情况在首期股权激励方案中选择了股票期权。在此基础上,汇川技术在第二期和第三期的股权激励计划中选择了限制性股票方案,其风险小于股票期权且同时具备激励与惩罚的效果,适用于较为成熟稳定的公司。第三期的激励对象相对于第二期,规模更大。限制性股票可以通过设定解锁条件来激励员工,持续实施的股权激励有利于汇川技术形成长期稳定的激励机制,有助于公司稳步持久发展的实现。在中美贸易战加剧、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之下,汇川技术的第四期股权激励计划选择使用股票期权的方式,再次将员工利益和公司利益紧密结合,并委托降低代理成本,增强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
3、行权安排。汇川技术的股权激励有效期一般设置为4年,第三期的有效期延长一年是因为其激励人数增加,超过了另外三期方案所授予的股票数量。有效期的适当延长有助于企业自身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进而增强企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发展。
4、行权条件、解锁条件。行权解锁条件的目标设定对于企业的发展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数据调查研究,汇川技术的首期股权激励目标设定过低,公司仅仅完成日常经营业务就可达标,由此反映出公司对于自身的增长没有做出合理的预判,致使股权激励无法发挥自身作用。在吸取首次股权激励的经验之后,汇川技术随后将目标值设置在合理范围内,公司留有一定空间并完成业绩目标后,反映出正确的了解企业自身发展水平后设定的目标值才有利于股权激励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股权激励动因分析
(一)引入人才,组建人才队伍。任何企业想要持续稳定地发展都离不开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自主创新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人才带动技术产出,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人才的流失会使企业的技术创新以及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市场竞争力随而衰退。汇川技术深知人才对于公司发展的重要性,用股权激励的方式来将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相连,减少委托代理成本,从而推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核心市场竞争力。
(二)优化公司股权结构。股权激励对于改善公司的股权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上市以来,汇川技术存在股权不集中和无控股股东的问题。朱兴明、李俊田和熊礼文等十名自然人以直接控股或间接控股的方式成为汇川技术的实际控制人。2015年6月11日,随着《一致行动关系解除协议》的签订,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更变为创始人朱兴明。朱兴明持股比例超过了95%,在重大决策事项上占据了主要地位。因此,汇川技术为了寻找股权制衡中的平衡点从而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开始实施四期股权激励计划。该方案可以增加非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完善治理体系。
(三)维持企业战略连贯性。汇川技术在2013年是攻坚年,企业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之下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不断突破自身的核心技术,抓住结构调整带来的产业升级,分层拓展市场。同年,汇川技术首次推出股票期权计划,形成了吸引人才的保护机制,进而建立起稳定的人力资源制度。2015年是其管理优化年,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汇川技术推出了第二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该计划有利于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为公司提供人才保障加速战略转型。2016年是其创新年,汇川技术逐步开启智能制造、轨道交通、机器人业务、新能源汽车等业务。在此基础上推出了第三期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激发管理层与核心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优化公司的股权机构。2019年是其组织变革年,汇川技术以组织架构变革的方式提高公司的经营水平。在智能化和新能源推广下汇川技术发布了第四期股权激励计划。汇川技术通过在每一个拐点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来维持企业战略的连贯性。
四、汇川技术实施股权激励效果评价
(一)盈利能力分析。通过分析汇川技术股权激励实施前后的财务数据,对其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进一步分析。盈利能力可以通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指标来反映。通过数据研究,可以发现自汇川技术首次实施股权激励方案后其营业收入出现上升趋势。可以说明汇川技术实施股权激励对公司具有促进作用。自2013年以来,汇川技术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大幅度增长,并且呈现连年增长的态势。其总资产报酬率明显高于未实施股权激励期间的财务指标,股权激励提高了公司盈利的稳定性,公司的管理水平也稳步提高。
(二)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可以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其中短期偿债能力可以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指标反映出,长期偿债能力可以通过资产负债率指标进行分析。汇川技术在2013年实施股权激励以来,速动比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其下降比例从50%到第二次股权激励开始时的2.6%再到第三次股权激励开始的1.9%,说明股权激励方案有利于企业降低投资产生的成本,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的提高有所作用。汇川技术速动比率趋于正常状态、并接近行业的平均水平反映出股权激励的实施有利于企业维持正常的速动比率。其流动比率在2013年以来也与行业的平均水平差距越来越小并逐步趋于一致。
汇川技术在没有实施股权激励时,其资产负债率低于9%,处于较低水平。在2013年之后,公司与其核心技术人员和中层管理者的利益相结合,该项指标开始逐渐上升,并且2013年上升幅度较大,汇川技术由于连续推动股权激励的实施,该指标一直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并于2016年达到正常水平。由此说明,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有利于汇川技术保持稳定的资产负债率水平。
(三)发展能力分析。在实施股权激励之后,汇川技术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处于稳定状态,相较于之前的波动逐渐趋于平稳水平。企业的经营水平与行业的差距缩小,说明股权激励方案对主营业务增长率起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在净利润增长率方面,汇川技术在实施股权激励之后其指标大幅度提高,相较于实施之前变化幅度下降,整体比较平稳。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达到每股股权激励的计划要求,可以看出股权激励可以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使汇川技术在该指标的波动率降低,与行业之间的差距减少,企业的经营水平趋于稳定。综上,股权激励对公司的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营运能力分析。通过查询汇川技术历年的总资产周转率可以发现,公司在2013年实施股权激励以来,其总资产周转率明显高于未实施期间,一定程度反映出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于提高企业资产的周转、拉动企业的经济有较大作用。
五、汇川技术股权激励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一)不足之处
1、考核指标不完善。在第一次股权激励计划中,汇川技术使用的考核指标是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以及加权平均净资产率,但在随后的几期股权激励方案中仅使用了净利润增长率这一考核指标。汇川技术的考核指标呈现逐年单一的趋势,指标单一可能对方案的衡量不够全面,有可能会出现未及时发现虚增收入和财务造假的情况,企业管理人员也有可能会忽视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从而影响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
2、对新晋员工的激励效果弱。随着汇川技术的技术水平升级和新产业新领域的开拓,公司所需要的人才也不断增加,公司核心技术人才或骨干部门中的新员工占比越来越大,但是在股权激励方案计划中,大部分授予过程中的实际受益人仍然是老员工。老员工享受着股价上涨带来的更高收入,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新老员工之间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导致新晋员工对待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下降,不利于公司的优秀人才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需要为员工制定完善合理的业绩考核机制。
(二)改进建议
1、建立健全激励考核指标体系。企业可以将自身的发展战略与激励考核指标相结合,在产品的不同发展阶段加入不同的考核指标从而实现指标的细化。企业的考核指标可以随着社会环境和经营条件的变化进行调整,使每一年的考核指标动态化,更有利于顺应企业的发展状况而更新,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除了适当加入非财务指标的自身纵向的考核指标外还可以建立与同行业平均相关的横向考核指标,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建立起综合性的考核指标体系,从而建立起全方位的考核指标体系,提高股权激励实施效果。
2、完善新员工激励配套机制。汇川技术可以通过扩大股权激励的预留收益来激发新晋人才的创造积极性,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汇川技术应该考虑对新员工设置配套的激励考核体系,通过对新员工激励考核体系的完善,可以充分发挥新晋人才的积极性,提高优秀人才的引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
由分析可以看出,汇川技术的股权激励实施效果显著、设计方案合理,合理且完善的激励方案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在社会反应方面,汇川技术股权激励的实施产生正向的短期市场反应,对企业股价上升起到推动作用;在财务业绩方面,公司的盈运水平不断提高,运营效率也有所提升;在人才激励方面,股权激励的实施促进了核心技术人才的创造积极性,吸引了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汇川技术在该行业中具有代表性,对其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可以一定程度上为其行业提供参考借鉴作用。
(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万里霜.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代理成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预测,2021.40(02).
[2]王婧,毛蕴诗.技术人员股权激励与企业财务绩效提升[J].广东社会科学,2020(06).
[3]邵剑兵,吴珊.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与双元创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0.32(04).
[4]董旭海,顾裕梅.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及其建议[J].金融发展研究,2020(05).
[5]孙金钜.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的行为引导——以伊利股份为例[J].财会月刊,2020(01).
[6]曾佳阳.中国创业板股权激励效应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19(07).
[7]魏春燕.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研究[J].会计研究,2019(07).
[8]许华,樊东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财会通讯,2017(33).
[9]李小娟.股权激励强度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46(05).
[10]唐雨虹,周蓉,杨啸宇,杨玉坤.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3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