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卢氏县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考
第703期 作者:□文/卢春洛 王华丽 时间:2023/4/16 14:39:41 浏览:564次

[提要] 卢氏县作为食用菌生产大县具有高质量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坚实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卢氏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发现制约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提高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质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关键词: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民增收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729

一、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关系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民收入的根本来源,要实现乡村振兴首要解决的是农业问题、农民问题。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释:一是坚持质量第一、改善民生,切实转变发展方式,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来改善社会民生;二是坚持效益优先、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效率变革,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集约化水平,推动产业体系重组,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结构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创新发展为主题,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现阶段,大部分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农民依据当地各具特色的产业实现增收,但因农业发展大部分受环境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导致农民增收不稳定。因此,提高农业产业质量,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产品产出量,提高产业管理能力,使农民持续增收,是非常必要的。

二、卢氏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

卢氏县是河南省三门峡市下的一个县区,其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主要由中山、低山、丘陵和盆地组成,其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丰富,山地居多,森林覆盖率高。全县海拔不一,气温随海拔的增高而逐渐递减,形成了各乡气候差异甚大的特点,其特殊的气温条件适宜香菇产业的发展,利用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色的香菇、木耳等食用菌产业。在2020年,卢氏县通过其特色农业产业正式脱贫摘帽。

河南省卢氏县食用菌种植以香菇为主,自1983年引入种植香菇,距今已有39年的历史。位于亚热带到暖温带之间的区域是行业公认的香菇黄金生产带,该区域的高海拔地区,海拔高、温差大,产出的香菇品质尤佳。黄河与长江为分界线,河南伏牛山区、贵州山区为最佳香菇产区,可以周年栽培。而河南省卢氏县就位于河南伏牛山区内,以伏牛山为主形成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全县香菇种植从业人数3.6万户、11.8万人,接近全县人口的1/3。共建有食用菌专业村135个,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两家,建设示范基地75个,香菇大棚总量7.5万座,其中5000座高标准大棚可四季出菇,年产香菇规模3.6亿袋,从业人员人均增收351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食用菌生产管理、加工、销售贯穿全年。随着特色产业的发展,现在卢氏县已经吸引了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种植食用菌,不仅可以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工作,更方便了他们照顾家中的小孩老人,从而节省了在外务工的大部分花销。如图1所示,20152019年期间,卢氏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五年增长量为3309.6元,这与香菇产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县里配套出台《卢氏县农业产业发展扶持暂行规定》《卢氏县产业振兴奖补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产业奖补政策,也为农民产业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图1,数据来源于《2017-2021年三门峡市统计年鉴》,下同)

近年来,河南省卢氏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不断呈现上升趋势,食用菌产业对卢氏县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也日渐显著,尤其是在2020年,食用菌产值已经达到了农业总产值的48.0%,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食用菌产业是卢氏县农业中的第一大产业,已经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有效地拉动了卢氏县农村的经济增长。(表1

三、卢氏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卢氏县食用菌产业经过39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目前卢氏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已经到达瓶颈期,受大环境影响,农民收入极其不稳定。纵观其近几年发展趋势,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政府组织力度欠缺,食用菌产业发展难。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一般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参与当地农民种植与增收,但在卢氏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组织力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其135个食用菌专业村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农户是当地种植食用菌的主力军,但当地专门针对农户的政策有限,大部分农户享受不上政策补贴,且政策的宣讲与实施力度有限。当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及农民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从而导致中间商极力压榨农民的利益,食用菌产业发展受限制,农民增收低。

(二)标准化程度低,食用菌品质提升难。卢氏县食用菌种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各地种植食用菌主要靠经验种植,没有严格的菌棒制作标准、菌种选择标准和种植管理标准。首先,由于缺少严格的行业质量标准和检测设备,各地菌棒各自称好,大小不一,说法不一,从而导致市场混乱,当地农民无法挑选出最适宜当地气候种植的菌棒,只能依靠连年的实践,致使农民前几年种植食用菌得不到较好的收益。其次,食用菌的菌种也有好有坏,不同的菌种种植出来的香菇大小不一,从而导致农民增收受限。再次,香菇种植三分种、七分管,但各地香菇管理的标准不统一,各个大棚出菇量有多有少,大部分农户种植管理来源于经验,缺乏先进的技术指导和先进的管理方法,食用菌品质有好有坏,制约农民增收。

(三)农民思想退化,食用菌种植增收难。农民是农业产业发展的主动力,农民的思想是决定当地农业产业发展质量的关键,农民思想退化会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受近几年大环境的影响,农民种植食用菌处于被动地位,积极性有所下降,部分农民因为挣钱少而选择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种植的以老年人和妇女居多。且随着种植年数的增加,各地农民种植食用菌的经验收获颇多,部分农民认为他们自己便是种植食用菌的土专家,不需要专业人才进行培训。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生产管理缺乏,食用菌品质不高,效益低下,优品优质产品少,农民收入低。

(四)产业链延伸不够,食用菌效益提升难。卢氏县食用菌产业大多集中在一产方面,多数产品为普通的鲜品、干品,附加值较低,产业链短,主要以“生产-销售”为主,产品的精深加工方面较欠缺。目前全县注册的食用菌深加工企业很少,生产加工产品为干品、香菇酱、水饺等,其加工工艺简单,产品知名度不高,产品销售能力弱,限制了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且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少之又少,从而限制了当地食用菌产业的效益增收,进一步限制农民增收。

(五)品牌宣传力度不足,食用菌销售拓展难。目前,卢氏县的食用菌宣传方式单一,宣传时间短暂,宣传力度不够。市场销售体系建设不完善,品牌价值缺失,对于卢氏县食用菌产业,大部人并不熟知,没有很突出的品牌优势。当地的宣传现在还是只停留在最初的宣传手段上,大部分也只停留在计划层面,并没有付诸实践,农户自身缺乏宣传意识,没有紧跟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发展趋势,销售渠道狭窄,市场信息不畅通,与外界沟通不及时,从而限制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难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制约农民增收。综合来看,卢氏县香菇产业缺乏统一的宣传计划,使得卢氏县香菇产业的名片打不出去,不能够被大众所熟知,并且其宣传渠道单一,扩充面窄,难以实现农民增收效益最大化。

四、卢氏县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一)政府勇担重任,为农民谋福利。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主动承担起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引领发展、协调大局,共同构建起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首先,制定相关菌棒补贴的政策,争取农民都能够享受到政策补贴,并向各个乡镇进行宣讲宣传,降低成本,促进农民增收;其次,由政府出面引导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促使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民三方合作,共享信息,共同发展;再次,建立信息大数据平台,全面掌握各地食用菌生产状况与销售状况,及时了解农民所需所求,为农民提供便利;最后,协调金融、农业等部门积极落实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农民借贷种菇,支持产业发展,推进当地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制定统一标准,学习科学管理手段。统一菌棒制作标准、菌种选择标准和种植管理标准,各地组织专业人员测试菌棒质量与菌种,分区域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应性实验,筛选出适合各地气候条件种植的食用菌棒、菌种和管理方法,统一管理标准,提升产量,提高品质,节省筛选菌种所需的时间与成本,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对各地菌棒制定统一的大小分级标准,形成统一认定,减少菌棒试错成本。各地统一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种植的菌种,减少菌种感染风险与试错成本。对食用菌种植农民进行定期大规模、全覆盖的技术培训与指导,学习科学的管理手段,减少因管理不当而造成的损失。提高种植技术与出菇质量,提升当地食用菌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促进当地食用菌产业高品质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三)转化农民思想,争做先进标兵。农民思想决定农民行为。近年来,当地政府出台了相关奖补政策,对积极种植食用菌并有良好影响的农户进行表彰奖励,鼓励广大农民积极种植食用菌,同时加大力度进行政策宣讲,转化农民思想,提升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各地种植食用菌的农民都是各地的土专家,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食用菌技术指导团队,改变其自我欣赏、故步自封的观念,组织他们定期进行外出学习与培训,不断提升种植技术水平,并将所学知识进行推广,开展多层次、分类别、多样化的技术指导服务,利用融媒体中心、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现代化媒体进行记录,促使当地农民不断学习,提高农民学习动力,转化农民思想,争做先进学习标兵,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四)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效益。全面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提升食用菌产品附加值。改变原来“生产-销售”的经营模式,转变为“生产-精深加工-包装-运输-销售”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在第一产业上,改善种植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在第二产业上,当地政府应该进行招商引资,吸引众多深加工企业进驻卢氏县,积极培育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促进卢氏县食用菌产业的精深加工,全面延伸产业链,吸引劳动力回乡,促进就业,带动农民增收与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第三产业上,通过现阶段的乡村治理工作,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与食用菌采摘体验相结合的农旅融合模式,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增收。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禀赋,全面延伸食用菌产业链,以促进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加大品牌宣传建设,开拓销售市场。建立标准化的统一推广体系,制定完善的推广策略。首先,应加大宣传力度,扩展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网络资源、摄影资源等扩大宣传方式和宣传力度,每年香菇有三次播种和采摘时期,每次采摘时节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让其他地方的人们体验采摘香菇的乐趣,也可邀请大量摄影爱好者拍摄视频照片加大宣传力度。其次,运用现在的网络自媒体平台,突出卢氏县食用菌产业的特色优势,利用小视频、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平台致力于宣传打造特色品牌,开启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方式,既通过市场渠道进行销售,也通过网络营销平台进行销售,使农户可以通过多渠道销售方式获得多重收入。再次,可以通过与当地龙头企业的合作,统一回收,扩大销售量,增加销售渠道,避免造成“想买的人买不到,想卖的人卖不出去”的局面增加出口机会,提高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质量,促进农民增收。

综上所述,卢氏县拥有较好的种植食用菌的资源禀赋,其食用菌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政府组织力度欠缺、标准化程度低、农民思想退化、产业链延伸不够、品牌宣传力度不足的问题。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想实现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政府的组织力度,勇担重任;二是制定统一的标准,增加食用菌种植的规范化程度;三是从农民的思想着手,转变农民思想;四是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效益;五是加大品牌宣传建设,开拓销售市场。解决现阶段卢氏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卢氏县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哲捷,徐十,王永平.贵州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J.北方园艺,202206.

2]曹亚青.西峡县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究[J.河南农业,202126.

3]朱松涛,张春香.商水县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措施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2112.

4]梁春明,刘金定,薛晓波,阿玛古丽·朱马汉.新疆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以天润乳业为例[J.草食家畜,202202.

5]郭旭,胡灿,卢小兵,汤华飞,李玲,易韦.贵州省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园艺,202121.

6]王巍,杨朝辉,兰玉梅,龚世飞,吴训山,郭元平.十堰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J.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7.

7]吕佳隆,龚建伟.灵宝市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建议[J.新农业,202109.

8]秦延春,卢玉文.玉林市食用菌产业现状与高质量发展建议[J.南方园艺,2021.3202.

9]施若,贾琦,韩雯.贵州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究[J.广东蚕业,2020.5410.

10]李冬兵,余世权,王荣,罗佳.宜宾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思考[J.四川农业科技,202005.

11]董自庭,姚文英,张锋,黄玉萍.贫困山区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0.2601.

12]李燕飞,白雪,虞崇江,乐波灵.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中国蚕业,2019.4002.

13]李玉.后疫情时代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菌物研究,2021.190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565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