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建筑施工行业的资金使用与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建筑施工工程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金额庞大,相关企业需要具备十分强大的财务管理系统,并在工程开展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就建筑施工企业开展财务集中核算的意义、具备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建筑施工;财务集中核算;利与弊;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年9月6日
财务集中核算是建筑施工企业解决资金流向分散监管困难等问题的重要途径,这一制度的实行对建筑施工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有明显优势,不仅如此,财务集中核算还能有效避免财会合规风险,优化企业内控制度体系,使企业预算费用得到控制。但财务集中核算是一项双向制度,虽然对建筑施工企业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稳定持续发展,本文对财务集中核算的实际应用优劣势进行探讨,并提出优化措施。
一、建筑施工企业应用财务集中核算的意义
财务集中核算主要指的是在企业内部设立财务核算中心,将企业涉及的财务问题统一进行管理。一般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旗下的子公司诸多,而财务集中核算能将下属单位的资金使用权与财务自由权维持不变,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进行集中管理。财务核算集中管理能使单位中会计与财务真正分离,将精力投入到财务管理上,使资金更合理地运用,同时也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提高会计信息相关质量。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利润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迄今为止,在企业内部开展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的企业得到优化的同时,也发现了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应对其进行改革与优化,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建筑施工企业开展财务集中核算的优势
(一)加强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在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财务集中核算制度,有利于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财务集中核算制能够将企业中分散管理的资金转变为集中管理,使资金在未被使用前始终保持在公司的统一账户上,这样统一集中的管理模式能使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在企业需要资金使用时,可以对其更合理与方便地进行调用,这不仅能够提高企业资金总体运行效率,还能使资金沉淀现象得到避免。不仅如此,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的应用也能使企业资金管理落实力度得到进一步强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防止乱用资金、混淆收入、挪用公款等现象有重要作用。这种现象得到降低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同时又能使企业资金整体使用效率大大提高。
(二)优化企业内控制度体系。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来说,其内控制度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实施财务集中核算制能使内控制度体系得到完善,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初步实现资金监控,防止企业资金被套用。部分施工企业中员工素质较为低下,存在报销结算多报谎报现象,这对公司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十分不利。而财务集中核算制能有效避免这一弊端,在处理报销和结算业务时,必须持有有效票据或表单到统一管理中心进行报销,而票据或凭证必须经过审核后才能得到支付。这样的资金管理手段使企业资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同时在进行报销过程中,款项直接拨付到单位,避免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干扰,使资金的流向更为明确,实现财务全方位控制。
(三)强化企业资金投融资管理。企业资金受到影响的关键在于企业投资和融资,传统的资金管理并不能够对企业投融资起到作用,而财务集中核算制能有效实施控制企业投资项目,避免投资分散或重复建设的现象。这不仅能使企业资金得到有效保护,而且能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财务集中核算制能对企业内部资金运转情况进行监管,把控资金流向,防止企业财权分散以及成本无法控制等情况。除此以外,财务集中核算还能避免企业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时信用不足的局面,保证企业内部资金充足,全面控制企业经济情况。
(四)统一企业会计核算口径。财务集中核算制有利于统一企业会计核算口径,对企业资金支出标准的统一有利无害。财务集中核算不仅能够保证会计提供信息的可靠性,还能使企业资金透明化,在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具体落实前,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设定企业薪酬标准,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存在差异,在薪酬标准上也应存在不同。实施财务集中核算,需将企业费用支出、福利待遇等与资金相关的一切进行统一化,避免同岗员工由于薪酬不透明存在心理芥蒂,出现分歧,从而使单位内部员工关系更加和谐。不仅如此,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的实行也能有效避免单位藏匿额外收入的情况。
(五)提升企业预算费用控制。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的落实还能有效加强企业预算费用控制,财务集中核算能使企业资金得到统一管理,从而使各单位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预算编制,并上报给财务部门。这样能够方便上级领导对其进行审查和批复,防止出现乱用企业资金的现象。另外,若下属单位存在预算超支行为,也能及时发现并予以追加,财务集中核算制能使企业掌握财务控制主动权,将资金的使用变得更加准确和严谨,使企业资金管理得到保障。
三、建筑施工企业应用财务集中核算的劣势
(一)程序复杂。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财务集中核算制度暂时还处于初级阶段,一般只有大型企业会对财务进行集中核算管理,而现阶段的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也只适用于大规模企业,对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的意义并不重要。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的处理程序十分复杂,资金调拨与使用时间耗费较长,若存在急需资金的情况,可能会造成拨款不及时等问题,对企业影响十分严重。比如,某些项目施工过程中急需部分材料,此时需向上级申请资金再进行购买,若相关程序过于复杂,则会导致延误工期。
(二)资金使用不灵活。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的实施还会造成资金使用灵活性被剥夺,究其根本,实行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后,企业下属各项公司拥有的资金支配权大大降低,这就会对项目本身造成限制,还会打击下属单位的积极性。不仅如此,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管理还会使会计人员脱离原本的管理模式,对实际工作的开展十分不便。下属单位在实际工程开展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特殊情况,若其能够调配的资金不充足,可能会对整个工程项目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财务集中核算制度会使资金丧失灵活使用权,在投资方面也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企业投资项目的失败。
(三)会计职权被削弱。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的落实,还会使企业会计的职权被大大削弱,由于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的开展需要以整体的财务核算机构为中心,导致企业会计原有的职权无法实行,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企业会计的工作积极性,甚至使其出现消极心理。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的落实,还可能会造成专款不能专用、资金闲置浪费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核算中心的人员素质不高造成的,其对资金管理能力不足,只是一味地严格把控资金,导致单位用款不顺利,甚至出现工程延期等现象。
四、施工企业应用财务集中核算优化策略
(一)完善财务集中核算体系。若想充分发挥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的作用,首先需对财务集中核算制度体系进行完善。从目前情况来看,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是其资金管理的主要标准,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各种综合因素进行考虑,将财务集中核算体系不断改革,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要求企业员工严格按照制度展开管理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建立财务事前预测、监控、数据决策分析三个岗位,并设定专业人员进行管控,总部可外派人员或报账员对下属单位的资金管理情况进行监控,定期抽查,并对财务集中核算管理中心资金以及数据进行统计,确保企业资金正常运转。建立完善财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能使企业资金流向集中化,合理避免财务风险,将资金使用效率大幅度提升。企业在进行财务集中核算制度制定时,应充分考虑自身情况,确保制定相关制度最为适宜自身企业,保证资金合理使用。另外,在财务集中核算体系具体落实过程中,应保证资金调用的灵活性,确保施工项目资金使用顺利,避免出现急用资金得不到审批,造成工程延期或无法继续开展的现象。
(二)改善会计职业实行模式。开展财务集中核算制度会使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出现分离情况。这对企业资金的管理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财务集中核算制度落实前,需改善会计职业实行模式,可以建立责任会计运行模式,责任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进行资金结算、责任审计等,主要报告对象为企业内部决策机构。另外,企业还需正确处理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将双方职责明确制定,要求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严格按自身职责展开工作,避免二者出现矛盾。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将财务报账会计向责任会计转化融合,使其在财务集中核算管理的过程中发挥自身作用。另外,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的落实会使企业会计的职权被削弱,这一弊端会使会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受到打击,企业应妥善处理会计人员工作内容,将其职权进行转化而不是减少,可以将经济事前预测、控制与分析等任务交托给会计人员,使会计人员充分认识到自身在企业中的重要价值,同时也能使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得到良好处理,从而使财务集中核算制度全面得到落实。
(三)加强财务人员管理力度。开展财务集中核算制度最重要的环节应是加强财务人员管理与培训力度。财务人员是财务集中核算制度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财务机构中发挥的作用与价值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财务人员自身的能力水平与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的开展情况。财务报账员与会计人员工作类似,但并不完全相同,报账员需根据实际情况,对经济业务进行登记,记录台账,并对单位会计事项的合法性进行审核,核对结算中心报账以及票据的真实性。财务人员是管理一个企业资金的重要岗位,对企业而言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在各个管辖区设置财务报账员,对公司资金的流水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同时对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提高资金管理效率,使财务集中核算制度在建筑施工企业下属各单位得到展开与落实,同时为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的完善奠定基础。
(四)提升会计人员专业管理素质。会计人员自身的工作水平对企业财务集中核算制度能否全面落实也有很大的影响,会计人员最重要的工作是资金支付与核算,甚至有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仅限于处理资金相关的业务,若会计人员的自身专业能力有限,则可能会造成资金支付错误或核算有误等情况,这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并且这种失误无法挽回。因此,提升会计专业素质,对企业发展十分重要。一是企业应提升聘用会计的门槛,要求应聘人员不仅需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还需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水平,对符合标准的应聘人员进行后续培训,将其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二是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也需进行专业素质培训,企业可以外聘相关专业人士在内部展开讲座,并定期对企业内部会计人员进行考核,设置奖惩机制,激发内部员工竞争意识,督促员工不断进步,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的落实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企业中,高质高效落实财务集中核算制度对企业来说是利大于弊的,只要有效控制其劣势的发展,就能使其在企业中发挥较大的价值。财务集中核算的实施是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得到改革,将其分散的管理体制集中起来,为其资金的统一管理与调度提供便利。相关企业应不断完善财务集中核算体系,改善企业会计职业实行模式,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力度,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将财务集中核算的价值高效地发挥出来。
(作者单位:北京鑫旺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伟.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的利弊分析[J].现代企业,2022(09).
[2]王榆.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中的财务管理[J].现代企业,2022(06).
[3]何玉青.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中财务管理的探讨[J].居业,2022(02).
[4]苏适.浅谈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的利与弊[J].今日财富,2021(19).
[5]苏文红.浅谈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集中核算的利与弊[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1).
[6]高智林.CFO财务执行力、代理成本与企业业绩极端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