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博物馆作为文化机构对区域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对文化传承的方式之一便是对博物馆文化资源进行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这一过程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还可以促进本馆的经济运营。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宁夏博物馆,在地方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其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之一的文创产品则可以馆藏资源和展览资源为核心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授权与合作维度进行文创产品开发,从而应对文旅融合驱动下博物馆发展新形势,促进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文旅融合;宁夏博物馆;文创产品;公共文化服务
基金项目:2020年宁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宁夏黄河文化旅游彰显区发展中文创设计的驱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K20026)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年7月20日
习近平强调,中国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与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博物馆作为当前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是文旅融合驱动下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博物馆自身发展的新挑战。我国从2008年推行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截至2021年已经有5,605家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占比我国备案博物馆总数6,183家的90%以上,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博物馆仍接待观众7.79亿人次,网络总浏览量超过41亿人次,这些数据表明即使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大众对于博物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还是持有较高的热情与关注。
历史是人类总体思维的产物,博物馆是保存历史的文化机构,具有帮助观众感知人类总体思维的综合性价值。博物馆也是重要的非营利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当下正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各地方博物馆则在一定程度会向地方性文化倾斜,但这些博物馆在总体语境中是具有相对一致性的,是标准化下的差异化运营,也是在总体性与地方性二元互动中的发展物,所以当下博物馆如何进行文化叙事是目前亟待关注的焦点。相比于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博物馆而言,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以下简称“宁夏博物馆”)在其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无法与之相媲美,但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宁夏博物馆在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的公共文化服务不容小觑并且值得肯定。宁夏博物馆作为宁夏最重要的以及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在宁夏的公共文化服务与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在作为对当代人具有重要价值的博物馆文化资源如何与当代产生紧密关联的思考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则提供了一条重要路径。
一、宁夏博物馆及文创产品开发
2021年,中央宣传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为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2021年《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的发布,也从政策上为博物馆文创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国家一级博物馆在一定程度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及能力,宁夏博物馆作为宁夏仅有的2家一级国家博物馆之一,同时作为宁夏地区馆藏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博物馆,必然应发挥其地方引领作用,为宁夏乃至西北地区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
(一)全国博物馆文创规模。根据2022年4月6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和上海创图公共文化和休闲联合实验室发布的《2021年全国文化消费数据报告》显示,在文创、潮玩等方面的消费占到2021年国潮文化消费总额的57.4%,是最热门的文化消费支出。根据网络数据整理,近年来,文创产品消费已经逐渐成为各博物馆的重要收入,2021年四川全省博物馆接待的观众数量4,932万人次,全省文创收入突破1亿元大关;2021年广东全省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2,305款,比上年增长10.34%,实现文创产品收入3,993.39万元;苏州博物馆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达4,000余万元;而故宫文创的收入早在2017年就达到了15亿元。在疫情前,2019年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与天猫共同发布的《2019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分析数据报告》显示,我国博物馆文创市场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2019年整体规模相比2017年增长了3倍。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国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收入约为35.2亿元,如果以3倍换算2019年收入,则超过100亿元。
(二)宁夏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目前,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依托本博物馆馆藏文化资源进行文创产品开发;另一种则是根据本博物馆展览或特展资源进行文创产品开发,这两种文创产品开发方式也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方式。除此之外,也有依托地区文化资源、博物馆建筑及其标志符号、授权与跨界合作等方式进行开发,宁夏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则更多的来自馆藏文化资源及宁夏地区的文化资源。据宁夏博物馆李进增介绍,宁夏博物馆的鎏金铜牛、志文支座、胡旋舞石门三件馆藏文物是其博物馆镇馆之宝,馆内大量文创也均以上述馆藏为创意源泉进行开发。当下,宁夏博物馆文创产品销售有实体店与淘宝网店,线下实体店目前共有三大类文创产品在售。第一类为网红产品,如考古盲盒、宁夏博物馆寻宝之旅、太阳神风暴瓶等;第二类为馆藏特色文创,如以志文支座、胡旋舞石门、琉璃鸱吻等开发的文创产品;第三类为宁夏特色文创,如枸杞产品、宁夏非遗贺兰砚、宁夏非遗剪纸书签、宁夏非遗葫芦画等。据2022年5月17日新华社《宁夏博物馆:年轻时尚
打造文创》报道,宁夏博物馆成立文创产品设计研发团队,现已开发文创产品15个系列,64个种类,近千款产品。
二、以馆藏资源和展览资源为核心开发文创产品
只有深刻挖掘开发具有民族历史文化符号的文创产品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消费具有意义,意义则通过符号来表达,在消费者对文创产品完成消费后,文创产品才能实现其价值,包括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及符号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消费是对文创产品的符号消费与文化认同,同时也是对物占有及物携带的符号占有。当我们把文创产品置入旅游场域内,在场域内的文化消费过程同时也是体验与中华文化的“象征意义体系”的连接过程,这一过程同样也构成了自我文化身份的建构过程。在此意义下,宁夏博物馆应深刻挖掘馆藏资源和展览资源,开发更加多元化与个性化的文创产品。
(一)以馆藏资源开发文创产品。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载体,其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之一便是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原创力,增强文化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的文化竞争力。文创产品也成为文旅融合下文博机构新的突破口,同时也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宁夏博物馆建筑本身也曾在2010年获得中国建设工程最高奖——鲁班奖,这使得其在建筑形式上已经成为宁夏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旅游吸引物。目前,宁夏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更多的来自馆藏文化资源,但其文创产品开发主要来源于馆藏的志文支座、胡旋舞石门、西夏瓷器、妙音鸟等,实际上占馆藏5万余件(组)的开发比例还非常低,其馆藏文化资源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在目前已开发的文创中还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卡通化趋势产品较多。卡通化目前是文创产品开发的重要方式,但并非唯一方式,在其中还应遵守“博物馆伦理”,考虑文化价值与社会效益,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应以文化价值和社会效益为首要目标,其次才是经济效益。第二,文化符号多样性不足。虽然据销售工作人员介绍,当前销售较好的产品为以馆藏特色开发的圆形树脂冰箱贴,纹纹样为鸱吻、宁夏博物馆标志、设计感的标志、太阳神等,但总体来说,宁夏博物馆以鎏金铜牛、志文支座、胡旋舞石门、琉璃鸱吻、妙音鸟等开发的文创产品较多,其文创产品开发文化符号多样性还有待增加。
(二)以展览资源开发文创产品。宁夏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除了依托其馆藏文化资源资源开发外,在展览资源方面也应该长足发展,这也就要求博物馆在其展览策划方面除了常规展览外,还应该策划符合其博物馆定位的具有地方文化属性的特展或合作展览,从而依托展览资源开发文创产品。根据宁夏博物馆官方显示,2021年包括常设展在内共举办展览20场,2021年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万个,教育活动32.3万场。根据2021年展览数量计算,每个博物馆年均展览5.8个,宁夏博物馆超过年均数量近3倍。但目前展览还存在几个问题:第一,缺少当代文化艺术展览。这一点可能与博物馆定位相关,但就目前消费群体来说,年轻人正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消费的主力军,宁夏博物馆应该策划增加当代文化艺术展览,开发符合年轻人消费偏好的文创产品。第二,缺少黄河文化主题展览,宁夏作为沿黄九省市之一,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与黄河文化相关的展览为宁夏博物馆馆藏亮相郑州博物馆《黄河珍宝——沿黄九省区文物精品展》,宁夏博物馆仅有2021年开设的基本陈列《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民俗陈列》。第三,图像形式展览过多。在20场展览当中,以视觉性的图像形式展览则占到了6场,从而缺少重要的实物型展览,这在一定程度是一种缺少“物证”的真实,使得宁夏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失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宁夏博物馆在这些方面增加展览将会在展览资源文创开发方面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丰富本地区的文化生活。而依托展览资源开发文创不仅可以丰富博物馆文创,同时也可以延长其公共文化教育时间,扩展其公共文化教育空间。相比于常规文创产品,针对展览或特展资源开发的文创产品更具针对性和独特性,甚至是唯一性,其“稀缺性”属性的文创产品更具价值和吸引力,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三、宁夏博物馆文化资源授权与合作
根据宁夏博物馆官方显示,其馆藏共有5万余件(组),相比于甘肃省博物馆8万余件(组)、陕西历史博物馆170余万件(组)而言,还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宁夏博物馆可以“他山之石”通过借展和授权为其所用,将其文化资源通过授权的方式向社会开放,让更多社会力量进入文博领域进行商业开发,也是文化文物资源传承利用的有效模式。
(一)宁夏博物馆文化资源授权。宁夏博物馆除了利用本馆藏文化资源进行文创产品开发外,同样也可以通过策展利用展览资源开发文创产品。而在利用展览资源开发文创时便会涉及到文化授权,文化授权不仅包括宁夏博物馆作为授权主体向其他主体授权,也包括其他授权主体向宁夏博物馆授权,前者包括其他主体借用宁夏博物馆资源,后者包括宁夏博物馆借用其他资源和与企业合作。文化授权是一个文化价值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授权对象是指博物馆所拥有的一切文化产权,包括自身品牌以及对藏品所本身具有的文化价值。授权也是中国博物馆文化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的必要条件与重要方式,中国的文创授权市场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在2019年国际授权业协会发布的《2019全球授权市场报告》显示,在全球授权市场中,北美地区(美国和加拿大)的授权商品零售额达到1,626亿美元,而中国只有488亿元人民币,按照人民币来计算,美国的人均衍生品消费额为2,600元,而中国只有33元,在文创授权方面,国内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文旅融合驱动下的博物馆可以通过文化资源授权与合作实现文化资源价值最大化,特别是对于宁夏博物馆而言更是如此。博物馆进行文化授权必将会使馆内文化资源所内蕴的文化价值得以不断释放,从而产生更多的文化效用。文创产品可促进消费者对馆藏文化体系及其所表征的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促进消费者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上海博物馆已经从单独研发逐步转向品牌授权、出版授权、图像授权以及合作定制等四种发发模式,其馆在2017年举办的《大英博物馆藏百物展》期间开发了160款文创产品,在102天的展期中实现了1,700万元的创收。根据南京博物院文化创意部邱永生在2022年全国博物馆文创实践讲习班上提到南京博物院在2019年举办的阿富汗展在3个月时间门票收入323万元,文创收入150万元,社会服务教育项目收入10万元。成都博物馆在2019年与宝格丽的联展,通过古蜀国与古罗马的灵蛇的文化对话实现超过87万人打卡。消费者可以在这样的中西跨文化对话中更为具身性的理解何谓中华民族文化,进而通过购买展览资源开发的文创产品实现文化身份的认同,而这些依托展览资源开发文创产品均须获得授权主体授权才能实现。
(二)宁夏博物馆对外合作与交流。宁夏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伊始于2003年的馆藏文物复制阶段,利用馆内文物遗产开发设计以收藏、礼品馈赠等作为主要用途的文创产品,发展到目前开始探索企业授权形式进行文创开发探索阶段,宁夏博物馆也先后与宁夏永昶创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霆泰实业等企业积极合作开发。同时,宁夏博物馆也可以与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宁夏高校在文创产品开发方面展开合作,比如毕业纪念品,这一合作可以将宁夏博物馆的文化资源通过来自全国的学生实现时间和空间的传播。也可以参加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文物博物馆版权交易博览会等展览会进行洽谈合作与参观学习。另外,也可以参照江苏省博物馆商店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创联盟等机构实现宁夏及西北区域的连接,或成立沿黄九省博物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与合作,虽然目前馆内也有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新疆博物馆、大明宫、颐和园等文博机构的文创,但并非合作开发产品。在企业合作方面,宁夏博物馆可以依托其文化资源与“贺兰红”
“百瑞源” “熙赞” “夏进”等宁夏品牌合作开发文创产品。2022年6月13日,由灵境·人民艺术馆与敦煌文创合作推出“天歌神韵,神化轻举”敦煌飞天壁画数字藏品是对当前文旅融合驱动下博物馆的新境遇的创举,这样的文化资源授权与合作也成为当前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方式之一,同样值得宁夏博物馆借鉴与学习。
综上,宁夏博物馆通过艺术介入、设计赋能的方式,通过以馆藏资源和展览资源为核心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授权与合作开发文创产品实现文化传承,这其中展览资源作为重要的媒介,不仅可增加博物馆间的合作,同时也可以促进博物馆文化之间的流动,以宁夏博物馆这一文化场域助力宁夏黄河文化彰显区建设以及宁夏新时代文化强区建设,同时作为西北区域公共文化服务重要的博物馆之一,为建设黄河文化输送宁夏力量,真正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从而促进宁夏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提升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文化旅游研究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教育[J].东南文化,2010(06).
[2]2019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数据报告[R].公关世界,2019(22).
[3]傅才武.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内在逻辑[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73(02).
[4]夏洁秋.文化政策与公共文化服务建构——以博物馆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4(01).
[5]姚雪青.点亮创意,将博物馆“带回家”[N].人民日报,2022-07-12(015).
[6]宋朝丽,贾旭东.开放版权:博物馆资源开发的授权逻辑与制度优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2).
[7]武亮,申睿.文化授权视角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行为及知识产权保护分析[J].电子知识产权,2020(06).
[8]宋朝丽.博物馆资源开发——初始产权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21.
[9]杨毅,谌骁,张琳.博物馆文化授权:理论内涵、生成逻辑与实施路径[J].东南文化,2018(02).
[10]缪慧玲.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发展实践研究——以上海博物馆文创发展为例[J].中国博物馆,2019(02).
[11]杨洁.宁夏博物馆文创设计与研究[D]. 银川:北方民族大学,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