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市场/贸易
地区市场化水平与企业出口行为
第704期 作者:□文/刘志强 王中伟 温 颖 王 聪 时间:2023/5/1 15:20:20 浏览:222次

[提要] 面对当前极端严峻的外贸形势,倡导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在畅通国内市场的同时以制度型开放引领扩大外循环至关重要,因此亟待厘清地区市场化水平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Tobit模型、固定效应模型、Heckman两阶段模型以及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探究地区市场化水平与企业出口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对企业出口具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地区市场化;企业出口;Heckman两阶段模型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82

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不仅仅是孤立的利用国内市场规模——“量”的优势充分发展内循环,更要充分关注国内市场组织效率——“质”的提升与出口的关系。市场化水平作为体现市场环境品质和经济运行机制绩效的衡量宏观经济环境的指标已成为影响企业出口参与度和出口深度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在当前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区域市场化水平的空间差异普遍长期存在的背景下,学者密集地关注地区市场化水平对技术创新研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影响,而忽视微观层面地区市场化水平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因此,无论在政策视角还是在学术视角,清晰呈现市场与出口之间的关系成为具有现实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工作。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说

伴随着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带来的地区市场嵌入与锁定效应、风险权衡规避效应和内部市场额外扩张的边际虹吸效应,地区市场化水平从技术创新、减少行政干预等方面影响企业出口行为。

第一,创新效应基础上的地区市场嵌入与锁定效应。一方面吕程远(2017)的研究表明,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创新激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减弱技术溢出效应,增强企业持续创新研发主动性,以整个产业链为视角增加中间产品的研发投入,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在国内市场中占据有利的地区分工,提高相关企业的市场占比,表现为地区市场的嵌入效应。另一方面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技术转移机制和治理模式的完善,有助于企业将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并通过自由市场竞争扩大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相应增加企业收入,表现为地区市场的锁定效应。企业权衡技术创新面临的成本压力和开辟海外市面临的风险压力,加之随着创新效应带来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和收入增加的现实情况,导致企业选择进一步开发本地市场,减弱其出口意向。

第二,减少行政随机干预,稳定内部金融环境基础上的地区市场的风险权衡规避效应。一方面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意味着政府对企业经营干预的减少,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企业经营环境,打破地方垄断,打破行业保护主义,鼓励市场化竞争,激励企业充分挖掘本地市场潜能,无暇顾及海外市场的扩张。相应地,刘志强和卢崇煜(2015)关于地区性行政垄断对企业出口决策的实证研究发现,地区性行政垄断对企业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传统的行政垄断以排斥市场的作用为特征,这一结论反面印证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提升通过缓解政府过度干预等问题为企业在本地市场的发展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地区市场的发展,可以稳定经济发展环境,缓解经济波动对企业经营环境的不利影响,通过完善和健全经济发展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企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基于比较优势,确保在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国内良好的市场环境降低企业出口意愿。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地区市场化水平提高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扩张具有负向影响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一)模型设定

Exportdummyijt=θ0+θ1Marketijt+θ2zijt+ξijt1

LnExportijt=β0+β1Marketijt+β2zijt+εijt2

其中,(1)式是企业出口选择方程,用于考察地区市场化水平与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关系。(2)式是企业出口规模方程,用于考察地区市场化水平与企业出口集约边际的关系。ijt分别表示县、企业、年份;Exportdummy为企业出口扩展边际;LnExport为企业出口集约边际;Market表示地区市场化水平;z为控制变量集;ξ和ε为随机扰动项。

(二)指标选取

1、被解释变量。企业出口行为,包括:(1)扩展边际:企业出口选择,采用反映企业出口参与状态的二元选择变量衡量,若企业出口记为1,不出口记为0。(2)集约边际:企业出口规模(LnExport),选取企业出口交货值加1的对数值衡量。

2、解释变量。地区市场化水平(Market):采用樊纲等《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中各地区市场化指数衡量。

3、控制变量。(1)企业规模。选用企业雇佣人数的对数来衡量。(2)企业年龄。以当年年份与企业成立年份的差值加1取对数来衡量。(3)全要素生产率。使用HeadRies2003)提出的近似全要素生产率估计方法得到。(4)资本收益率。采用企业总利润与总资产的比值衡量。(5)企业存货密集度。采用企业存货与总资产的比值衡量。(6)地区市场规模。采用地区行业产出比重与全国行业产出比重的比值衡量。除前文所选择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之外,考虑到不可观测变量(比如地理位置等)可能会同时影响市场化水平和企业出口行为。为克服上述问题,本文还对时间和省份效应进行控制,尽可能排除遗漏变量对回归结果产生的影响。

(三)数据说明。本文实证分析中使用的数据来自2008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年报告》以及国家统计局调查的工业企业数据库。由于工业企业数据库存在数据缺失、指标异常、测量误差等问题,本文借鉴以往研究对工业企业数据筛选的做法,剔除总资产小于固定资产的企业、固定资产为负数的企业、职工数小于10人的企业、1949年之前成立的企业以及其他一些统计指标不符合逻辑关系的企业。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基准回归。表1中第(1)列为采用Tobit模型对地区市场化水平和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回归结果,对应前文计量模型(1),地区市场化水平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第(2)列为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地区市场化水平和企业出口集约边际的回归结果,对应前文计量模型(2),地区市场化水平对企业出口集约边际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验证前文假说。从技术创新研发角度解释,以内循环为主体,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通过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扩大品牌效应,有助于企业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确保企业销售收入,参与我国经济内循环过程。从减少政府干预角度解释,地区市场化水平提高相应表现为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减少,通过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经过生存淘汰,已经具备充分的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基于比较优势确保在国内市场的优势地位,因此对企业出口表现为显著的负向影响。(表1

(二)稳健性检验。第一,Heckman两阶段模型。本文从微观视角对企业出口行为的研究需要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开展,但数据库中出口企业只占统计企业的一部分。如果将样本中的未出口企业剔除,仅使用出口企业样本分析将产生样本自我选择偏误问题。Heckman两阶段法是解决样本自我选择的有效方法,并能够识别个体在不同阶段的特征。该模型将企业出口行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企业是否选择出口的Probit模型;第二阶段为企业出口规模影响因素模型。第二阶段回归时加入第一步回归产生的逆米尔斯比率来克服样本自我选择问题。另外,考虑到极值样本可能对回归结果造成的影响,对模型中的连续变量指标在1%99%分位数上进行两端缩尾处理,具体回归结果如表1第(3)至第(4)列所示。地区市场化水平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回归结果在1%水平下显著为负,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第二,内生性问题处理。考虑地区市场的形成需要较长的周期,导致地区市场化水平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循环累积效应,本文选取滞后一期的地区市场化水平作为工具变量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扩张进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回归。回归结果如表1第(5)至第(6)列所示,地区市场化水平提升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扩张表现为显著的负向影响,与前文结论一致,印证本文结论的稳健性。

四、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200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市场化指数和中国统计年鉴的匹配数据,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地区市场化水平提高不利于企业出口扩张。本文结论拓展了地区市场化水平在微观层面的研究,为企业在当前贸易背景下的出口行为提供参考与借鉴。

针对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一)积极响应新发展格局,立足国内循环为主,优先发展国内本地市场。前文实证检验结果得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不利于企业出口二元边际扩张,结合新发展格局指导意见,企业可优先探索本地市场发展潜能,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政府干预减少情况下,企业积极参与市场良性竞争,稳定企业市场占有力。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探索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构建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和流通体系,进一步促进市场化水平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发展优势基础。(二)通过政策引导和政策倾斜等方式,培育企业自身竞争优势。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倡导下,我国地区市场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企业将会面临更加多样化的市场挑战。在此情况下,政府通过开放管理,积极引导企业结合自身特色,培育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一步。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洪俊杰,石丽静.自主研发、地区制度差异与企业创新绩效——来自371家创新型企业的经验证据[J.科学学研究,2017.3502.

2]刘志强,卢崇煜.地区性行政垄断对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05.

3]吕程远.资本发展、区域市场化与价值链升级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721.

4]田原.市场化进程与区域创新水平——基于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201805.

5]王文珍,李平.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809.

6]周业安,冯兴元,赵坚毅.地方政府竞争与市场秩序的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401.

7Kafouros MBuckley P JClegg J.The Effects of Gobal Knowledge Reservoirs on the Productivity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Depth and BreadthJ.Research Policy2012.4105.

8Keith HJohn R.Heterogeneity and the FDI Versus Export Decision of Japanese ManufacturersJ.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200304.

9Zhixiong XiaoYuanjian Qin.Research on Knowledge Absorptive Capacity of Enterprise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ed Computing IEEE2010.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52698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