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搜集打造乡村IP的多个案例,归纳出可以从五个方面去挖掘资源、凝练IP,分别是独特的风景、丰富的乡村文化、特色农产品与美食、地标式建筑与热闹的节日活动。在此基础上,分析重庆市江津区龙华镇现状,并从五个方面出发,凝练出龙华镇的IP定位,开展四季不休的节日活动,以促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IP;乡村旅游
本文为校级教改项目:“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双创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创新思维训练》为例”(编号:GZJG1913816)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年8月25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在此基础上,国家和国务院相关部门出台了包括“中央一号文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全国各地兴起乡村旅游,以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创业渠道,同时也满足人们远离喧嚣,享受乡村生活的需要。但目前,乡村旅游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发展特色不足、创新性不够、品牌意识薄弱等。IP 全称 Intellectual Property,直译为知识产权,最初被广泛应用在文学作品及其衍生物中。后来,打造IP的理念被引入旅游业,因为IP有助于解决同质化问题,而且自带传播属性,能以独特鲜明的形象吸引游客。因此,乡村旅游应当树立品牌IP意识,深入考察本地的旅游资源,挖掘出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打造和升级品牌IP,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吸引游客,提高经济效益。
一、打造乡村IP的方法
要打造有吸引力的乡村IP,首先需要挖掘或者营造特色旅游资源,在此基础上凝练成品牌IP,再做一系列包装和推广。
(一)独特的风景。独特、美丽的风景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第一,可以挖掘一些历史悠久、有特色的植物。例如,余杭普宁村有一株600岁的古牡丹,普宁以此为IP,建造出牡丹园,举办牡丹节,游客可以赏花赏美景,还可以参与赏牡丹赢大奖、赏牡丹做手工、赏牡丹买周边、赏牡丹品咸茶等活动。雅安发展村有近10万亩野生珙桐,也叫鸽子花,被称为“植物活化石”。在此基础上,发展村举办鸽子花生态旅游节,发展生态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第二,可以将当地盛产的花果种植成园,供人一年四季欣赏、采摘。例如,南昌凤凰沟是江西省最大的观光农业类人文风景旅游区,主要包括有“观赏植物展示园、生态养猪示范园、生态茶业展示园、百果园、白浪湖度假村、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园、蔬菜瓜果展示园、农机展览馆、渔乐苑和高效蚕业展示园”十大科技园区,游客既可以欣赏美景,采摘水果,又可以带孩子参加科普活动,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第三,以鲜花做装饰,营造惬意优雅的生活环境。例如,篁岭鲜花小镇用各种鲜花装点村民的家园,营造出一种惬意、温馨、优雅的氛围。有的村民在窗台种上鲜花,像瀑布一样装饰在窗台上。白色的墙面下是一排鲜艳明丽的鲜花。街道两边,精致的石刻花盆中,盛放着各色花朵,仿佛在夹道欢迎。还有的居民,会在房子旁边开辟出一块田地,种植一片向日葵,给民居增添了温暖和惬意。除此以外,村民们还喜欢在窗前晒各色的农产品,竹编农具中,或是一片红火火的辣椒,或是一片金灿灿的玉米粒,色彩浓烈,形成美丽的风景线。
(二)丰富的乡村文化。有趣、有历史感的乡村文化,也是吸引游客的要素。第一,可以挖掘乡村长期存在的传统文化打造IP。例如,宁波涨坑村有500多年打小洪拳的历史传统,东华大学的陈教授以此为核心,带领村民制作武器,武器艺术品陈列馆,结合村庄的地理位置,设计了三处观赏景点,将普通的餐厅改造成功夫主题餐厅,推出了“功夫涨坑”的旅游IP。第二,结合年轻人的喜好,挖掘有趣的文化,打造乡村网红。例如,山西上王全村三面环山,气候宜人,非常寂静,村里男女老少都爱睡觉,被人误解为懒汉村。工作人员结合村里的特色和传说,决定给上王全村取名“睡觉村”,注册了抖音号《老傅说乡村振兴》《睡觉村里说睡觉》,快手号《我是一个农民》,每天制作发布关于“睡觉村”乡土文化和乡村振兴的短视频,成功地打造了“睡觉村”IP。在获得了足够的流量和关注的基础上,工作人员在网上广发“英雄帖”,邀请大家共同参与“睡觉村”高端功能睡枕开发,前来洽谈合作的公司络绎不绝。第三,举办文化大赛,鼓励当地人挖掘本地的特色文化,遴选最适合的IP。例如,四川省举办了乡村文化振兴魅力乡镇竞演大赛。各地纷纷挖掘本地的特色文化,如地方民歌、传统器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民间艺术,织染编扎、烧制锻造、特色商品生产等传统技艺,乡村美食、乡村服饰、乡村节庆等民风民俗,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制作带话题的短视频。通过比赛,大受观众欢迎的乡村文化脱颖而出,赢得比赛的同时,获得了进一步打造乡村IP的机会。例如,天府红谷是由靖口村废弃大窖纸厂改造而来的养生度假空间,被称为“缓缓院子”。游人走进其间,可以感受川西的古老民居,房内有山里的老藤做成的扶梯。在这里能体验到川西林盘的美好和农事的乐趣,感受“从前慢”般的诗意生活。天府红谷还邀请各行业具有影响力的人士成为
“新村民”。这些热爱乡村生活的新村民入驻后,举办专场音乐会、读书会等活动,持续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三)特色农产品/美食。特色农产品能更好地吸引周边游的游客。第一,推广乡村中的特色美食,打造IP。例如,玉水村曾经是广东省定贫困村,村内煤矿产业关闭后,村民为谋生路,外出从事餐饮服务,有的甚至成为国家级金牌厨师,在外地安家立业。2018年,广东省提出实施“粤菜师傅”工程,与精准扶贫政策相结合,通过培养厨师带动就业促增收。工作人员召集外地名厨们建立“客家菜传承创新工作室”,联合梅州市农校打造“客家菜师傅”乡土人才培养基地,研发推广创新菜品,扩大客家菜影响力。最终,玉水村获评“广东厨师之乡”,其特色菜“姜蓉鸡”被央视美食节目播出。玉水村“广东厨师之乡”形成了知名IP。在此基础上,玉水村开发出绿色农家乐旅游,游客可以品尝美食,购买有机蔬菜瓜果,享受乡村游的乐趣。第二,可以为农产品开发一些有趣的活动。例如,广东南平村以“私人定制”为亮点,打造“荔枝+生态小镇”的品牌IP。具体而言,游客可以订购果树一年的采摘权,由果农管理。游客可以边摘边吃,在自家的荔枝树下体验农家乐。
(四)地标式建筑。首先,可以借助乡村已有的古建筑吸引游客。例如,宏村、西递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居有140余幢,是徽派建筑的代表,因此形成了乡村IP。其次,乡村可以根据地形特色,建设主题建筑。例如,江西夏木塘村位置偏远,只有40户人家,且其中31户空房,只有9户常住人口,人口流失和老龄化严重。CBC建筑中心依靠夏木塘村“中华游戏村”的背景,举办了以“趣村”为主题的国际高校建造大赛。学生们以夏木塘村的山野、森林、水塘为底图,用想象力和创造力重新发掘小村庄的趣味与活力,通过艺术手法,对乡村的空间和环境进行修复。夏木塘村变成了孩子可以亲近大自然的乐趣亲子乐园,这里有“趣村竹园”,有倾听自然的“声之穴”、与古树为伍的“夏木塘之舞”、与月色同辉的“萤火虫之屋”,以及宁静素雅的“竹台轩”。在儿童主题餐厅中,孩子们在田野里体验种植、玩耍,把蔬菜谷物带到厨房里烹饪。民居也改造成了有艺术气息的咖啡馆、酒吧、餐厅,年轻人也纷纷回归乡村。
(五)热闹的节日活动。热闹的节日活动能增强旅游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同时依托节日活动能产生大量的宣传素材。例如,广东里水镇推出“幸福像花一样”主题IP,并打造“水上花市” “百合花节”。广东高州在荔枝文化节期间,设计了“520甜蜜采购节”和“荔王”古树采摘权拍卖会。江苏茅山将旅游和剧本秀结合起来,游客可在游玩的同时参与剧本秀体验,不时邂逅郭靖、黄蓉、白发魔女等武侠人物,随时化身剧本秀的“戏中人”。此外,茅山也在将自己打造成婚纱写真、婚庆喜宴、宴请入住、蜜月旅行等一站式婚礼目的地。常州仙姑村将稻田与咖啡结合起来,稻田规划出整齐美观的形状,并在稻田间布置青罗幔帐小木屋,游客可以在小木屋喝咖啡、品茗,感受稻香田园。武汉石榴红村开展了许多活动,包括石榴知识展、石榴展售、盆景展售、农事体验、烧烤野炊、认养菜地、坐气垫、水上步行球、打气球、抛圈、打陀螺、野趣垂钓、野外拓展、划龙舟、品农家饭、住农家屋、滚南瓜比赛等游戏活动。
二、龙华镇现状
龙华镇在交通、历史人文、经济发展方面有一定的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因此可以着力塑造乡村IP,盘活经济,吸引年轻人回归乡村,恢复乡村的健康发展。在交通方面,龙华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城西,距离江津城区仅17公里,地处重庆近郊,水陆交通便捷,发展乡村旅游有一定优势。在历史人文方面,龙华镇原名龙门滩镇,是一个古老的乡镇。在古时,龙门滩是长江一景,一些诗人游览时会在此赋诗,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在经济发展方面,龙华镇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蔬菜、水果、花椒,其特色是富硒农产品,有益健康。在人口结构方面,2020年总人口数40,950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数占25%,面临着深度老龄化的问题。年轻人大多数外出打工,在外地安家立业,使得龙华镇的乡村大多成为空心村。
三、龙华镇的IP设计
(一)龙华镇IP的定位。龙华镇的IP定位为“鱼跃龙门,飞九天”,因龙门滩的“龙门春浪”的景色中,江水如过龙门一般。在此基础上,售卖吉祥物“小龙飞天”的挂饰、摆件、毛公仔、糖人,修筑“鱼跃龙门,飞九天”的地标式建筑,寓意“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符合游人希望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的需求,方便游人拍照打卡。镇上的店铺、码头的吊脚楼装饰成新中式风格,辅以诗词、古筝、箫笛做伴奏,鲜花盆栽做装饰,雅致而宁静。游人累了,可以来到白水鱼美食坊,品尝富硒健康农产品制作的美食,感受川香泡菜糖醋鱼、盘龙黄鳝、芝麻圆子、泉水豆花等特色菜的魅力。也可以驱车继续向前,看花海,在生态石塘中垂钓,过“渔人节”,吃“长寿宴”,玩诗词游戏,看舞狮,听快板。
(二)龙华镇IP的具体打造方法
1、独特风景:龙门滩。第一,联合高校、协会的艺术家、水利工程专家,借助龙门滩的历史文化资源,重现“龙门春浪”的美景,打造滨江小镇风景带。在古时,龙华镇的龙门滩,被称为“上川江第一峡水险滩”,“龙门春浪”曾被评为“江津八景”第三景。但由于时间的推移,龙门滩的水利设施受到了一定的侵蚀。因此,龙华镇可以联合艺术家、水利专家,修复古代水利设施。第二,在此基础上,修复码头岸边的临江吊脚楼,将它们装修为古风别致的茶楼、咖啡厅、主题餐厅、客栈等,让游客在雅致的吊脚楼边,既能体验到古风古韵,又能享受美丽江景,吹着凉爽的江风,悠闲自得。第三,与艺术学院合作,在龙华镇街道种植各种鲜花、盆栽,打造雅致的造型,营造温馨、美好的生活氛围。第四,开展抖音、快手短视频大赛,邀请抖音大咖到龙门滩来拍摄短视频,对获奖作品赠送消费抵用券。这样,一是在抖音、快手上扩大了龙门滩的宣传范围;二是找到最佳观景点、打卡点;三是拉动了龙门滩的旅游消费。第五,重点打造网红观景点、打卡点,做一些适合拍摄古风、文艺青年或小资风格的装饰,并放置一些提示牌,提醒大家如何拍摄。
2、乡村文化:诗词古风。依托古人常在龙门滩作诗的文化背景,龙华镇可以主打诗歌古风文化。目前,龙华镇已被评为“重庆市诗词名镇”,燕坝村打造了临街“一户一诗”人文景观,89首诗词以手绘墙画的方式呈现,被评为“重庆市诗教示范社区”,已经初步营造了诗歌硬件环境。在此基础上,龙华镇可以增添一些诗歌古风活动。第一,可以沿街播放诗歌改编的古风歌曲,简单易操作。第二,也可以在诗词主题广场开展诗词表演。具体而言,和镇上的中小学一起合作,邀请优秀学子,定时在诗词主题广场朗诵诗歌,并请优秀的艺术生伴奏古筝、箫笛等,既是对学生的鼓励,也能营造良好的诗歌氛围。第三,举办诗词大赛。逢年过节,在诗词主题广场举办诗词大赛,吸引诗词爱好者、重视语文教育的家长学生参加。例如,诗词对句、诗词接龙、主题诗词创作等。第四,开展和诗词有关的游人参与性活动。例如,在低矮的树上、古风伞上挂上锦囊,锦囊中有一些词语,例如爱情、友情、乡愁、爱国方面的等,游客随机抽到锦囊,如果能成功背诵3句相关的诗词,就能获得游览优惠券。还可以租售汉服,提供写书法、看古卷等拍摄场地;还可以开办一些DIY商铺,如造纸、制作毛笔、刻章、花卉书签等。
3、特色农产品与美食:富硒食物。第一,推广富硒健康农产品主题农庄。龙华镇的老人普遍长寿,百岁以上老人占比万分之二点五,比国际长寿之乡标准万分之零点七五更高,原因之一是土壤中含有硒等微量元素,因为富硒农产品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因此,龙华镇的富硒农产品是特色。目前,龙华镇种植了各种富硒蔬菜、柑橘、柠檬、杨梅、水稻、玉米、油菜、花椒、牡丹、芍药等。在此基础上,可以给儿童研学旅行、亲子休闲活动提供参观富硒水果园、牡丹园、芍药园的机会,让大家了解富硒农产品的不同,享受水果采摘的乐趣,亲近大自然。同时,提供富硒健康主题餐厅,儿童采摘了富硒健康果蔬后,可以和同学、父母一起在餐厅制作美食,享受愉快的童年时光、亲子时光。第二,开办“白水鱼”美食坊。龙华镇是江边小镇,又有许多石塘,村民爱吃鱼鲜水产,也有许多美味的特色菜,例如川香泡菜糖醋鱼,盘龙黄鳝等。其中,鱼被称为“白水鱼”。龙华镇采取各项措施,禁止养殖户肥水养鱼,开展“白水”养鱼,其饲料主要以青草为主,添加少量鱼饲料进行喂养。这种生态养鱼模式,水质好,养出来的鱼质优味鲜,很受消费者的青睐。第三,推出芝麻圆子特色菜。芝麻圆子已有200年历史,制作工序繁琐,色泽美观,味道香甜,是龙华镇酒宴上的压轴菜。软糯的糯米粒均匀地包裹在藕圆上,藕圆是藕和肉糜制成的圆子,香而不腻。藕圆里是芝麻馅儿,馅儿中有黑芝麻、橘皮、红糖、白糖等,有补气补血乌发的功效。年轻人常因脱发而焦虑,可以以此为宣传点,拍摄短视频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古老的广告牌,显示这道菜的200年历史。除此以外,泉水豆花、油炸排骨、农家土鹅汤等特色菜,也可以一起推广。
4、地标式建筑:鱼跃龙门飞九天。为了配合龙门滩的主题,可以塑造“鱼跃龙门飞九天”的打卡建筑,并提名“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寓意人中龙凤,学业有成,吸引游客拍照打卡。具体的设计,可以结合“龙门春浪”的景色,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为了获得众人满意的地标式建筑,可以在猪八戒网开展鱼跃龙门的设计大赛,选择最受欢迎的参赛作品进行建造。
5、热闹的节日活动。春季,主推游览“龙门春浪” “油菜花海” “紫薇花海” “芍药园”等春游活动。四月的愚人节,可以开展“渔人节”,游人在“白水鱼”的生态环境中捉鱼网虾,感受童趣,还可以参加竞猜鱼的重量、蒙眼剥虾、钓鱼大赛等游戏。初夏,主推杨梅采摘、果蔬美厨DIY。秋季,主推柑橘采摘、星空露营、自助烧烤等活动。九九重阳节,可以办富硒农产品长寿宴,邀请龙华镇的百岁老人镇场,同时邀请四方宾客参加宴会。冬季,可以开办杀年猪等年俗活动,还可以开展舞狮子、玩龙灯、打腰鼓、打快板等民俗活动。元宵节,可以开办诗词大赛、猜灯谜、古风汉服灯会等活动。
综上,本文搜集了打造乡村IP的多个案例,并归纳出可以从五个方面去挖掘资源、凝练IP,分别是独特的风景、丰富的乡村文化、特色农产品与美食、地标式建筑与热闹的节日活动。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龙华镇现状,并从五个方面出发,凝练出龙华镇的IP定位,即“鱼跃龙门,飞九天”。具体而言,修复龙门滩这一具有历史底蕴的江景,建造适合拍照打卡的“鱼跃龙门飞九天”的地标式建筑,营造诗词古风的文化氛围,推广农产品,建立“白水鱼”美食坊,推广川香泡菜糖醋鱼、盘龙黄鳝、芝麻圆子等特色菜,开展四季不休的节日活动。通过IP的设计,打造乡村IP,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年轻人的回归,恢复乡村的健康发展,以期为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Liu C,Dou
X,Li J,et al.Analyzing
government role i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from China[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20(79).
[2]高林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文创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22(07).
[3]洪清华.得IP者得天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8.
[4]施爱芹,董海奇,郭剑英.IP创意视阈下乡村旅游文创的设计价值及互动体验[J].社会科学家,2022(03).
[5]舒伯阳,蒋月华,刘娟.新时代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思考及实践路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6(01).
[6]汤超华,赵青余,张凯,李爽,秦玉昌,张军民.富硒农产品研究开发助力我国营养型农业发展[J].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