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市场/贸易
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可视化分析
第704期 作者:□文/吴正祥  张思怡  关鸿飞  慕蓝帆 时间:2023/5/1 15:26:05 浏览:331次

[提要] 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系统分析我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研究状况对后续营商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以CNKI中主题与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有关的345篇文献为样本数据,结合文献阅读与内容分析对CiteSpace软件绘制的可视化图谱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表明: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研究的发文作者之间以及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均不紧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法治环境、税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市场环境;法治化、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是当前学者着重评价的内容。

关键词:营商环境;评价体系;CiteSpace;知识图谱

基金项目:省社科联2022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建设研究”(编号:2022lslqnwzzkt-009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819

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促进优质要素向区域内聚集,提高区域内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力,并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自2003年世界银行发布《营商环境报告》以来,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问题便受到各国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本文以CNKI期刊数据库检索到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相关文献为样本数据,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为学者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一、数据采集与处理

本文以CNKI期刊数据库为数据采集源,通过高级检索工具,设置“主题=‘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或‘评估体系’或‘指标体系’或‘评价指标体系’或‘评估指标体系’或‘评价指标’或‘评估指标’”,设定时间跨度为CNKI建库至2021年。在上述检索条件下,共检索到415篇中文文献。去除掉卷首语、会议通知、政府文件以及相关度较低等文献后,最终得到有效文献345篇。本文将检索到的345篇有效文献以CNKI中的Refworks格式导出,并以download_01.txt进行命名。之后,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并分别以作者、机构、关键词作为节点类型进行可视化分析。

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研究的时空特征分析

(一)发文量分析。对345篇有效文献按照年度发文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我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变化趋势情况。从中发现,我国学者对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始于2014年,在随后的3年时间里,仅有少量学者加入到该研究领域,直到2018年该研究领域的发文量才出现猛增,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与2017年以来中国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有关。具体而言,受政府政策和社会实际的影响,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为代表的各学科专家学者积极投身于营商环境建设,旨在通过科学研究为政府建言献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论文发表具有时间滞后性,故发文量的跳跃式增长并没有与政府政策同步出现在2017年。

(二)合作网络分析

1、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在CiteSpace软件中,将时间跨度设置为20142021年,节点类型项勾选作者,其他参数保持默认值不变。运行软件后,得到发文作者的合作网络图谱。该图谱中,共有151个节点、65条节点连线,网络密度为0.0057,远小于0.02,表明研究该领域的学者数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作者合作网络较为分散,各作者间的合作程度非常小,交流也不紧密。目前,仅有李志军和张世国两位作者组成了合作程度相对较强的研究团队,其中李志军分别与不同作者合作累计发文5篇,张世国分别与不同作者合作累计发文4篇。尽管其他作者间也有合作,但团队发文量极少。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学者在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研究领域所形成的系列化成果偏少,有待各学者对自己的研究进一步延伸,探索和挖掘出更多研究成果。此外,学者间尚未形成相互协作的科研氛围,有待各学者通过跨学科、跨机构开展更高质量的研究。

2、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在CiteSpace软件中,将节点类型更改为机构,其他参数设置与作者合作网络分析保持一致。运行软件后,得到发文机构的合作网络图谱。该图谱中共有134个节点、32条节点连线,网络密度为0.0036,远小于0.02,表明研究机构间合作关系较弱,大多处于独立研究状态。从机构发文量来看,管理世界杂志社、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商学院、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4个机构发文量最多,均为3篇。这与作者合作网络分析中得出的李志军学者拥有5篇发文量、张世国学者拥有4篇发文量略有出入,经数据比对发现,在李志军和张世国的研究成果中,有2篇文章以“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研究”课题组的形式出现,导致机构合作网络分析与作者合作网络分析结果存在出入。从机构类型来看,高等院校中的经管学院和法学院是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主要研究力量。

三、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研究内容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核心思想的高度概括,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在CiteSpace中,通常用中心性和频次作为衡量关键词重要程度的两个关键指标,其中关键词中心性体现了该关键词在某一学术领域的影响力,中心性越大,影响力越强;关键词频次体现了某一学术领域内学者的关注程度,频次越高,越受学者的关注。通过研究关键词的中心性和频次,有助于学者分析学术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将节点类型更改为关键词,其他参数设置保持不变。运行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分别按照中心性大小和频次大小对关键词进行排序,得到中心性排名和频次排名靠前的关键词,见表1。(表1

从表1中关键词频次排名可以看出,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营商环境,其次是指标体系、评价体系、世界银行、法治化、评价指标等。显然,在这些高频关键词中,大多词汇是数据检索规则里使用到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本文数据检索的准确性。此外,高频关键词统计结果也反映出,世界银行和法治化是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研究的两个重要关注点。进一步从关键词中心性排名可以看出,监管执法、政务服务、政务环境、国务院等不太受学者关注的关键词具有较高的中心性,它们同法治化一起成为影响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研究的关键主题。这可以理解为,现有文献主要参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营商环境,旨在为我国政府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和法治化水准提供对策建议。不难发现,现有文献在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研究中主要采用了熵值法、因子分析法、熵权法、聚类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等研究方法,并且研究中考虑到了市场主体的满意度问题,不过学者对此问题的关注还不够。

进一步地,通过筛选关键词聚类,得到仅显示前10个最大聚类的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1。该图谱中,Modularity Q(模块值)为0.6406,大于0.3且小于1Mean Silhouette S(平均轮廓值)为0.9638,大于0.7。以上聚类指标数值表明,本文绘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是显著且令人信服的。从该图谱中可以看出,此次关键词聚类共得到10个聚类标签,分别为营商环境、法治化、评价体系、指标体系、因子分析、世界银行、政务环境、优化、创新服务和市场监管。这些聚类标签反映出现阶段我国学者对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研究的重点。(图1

为了深入分析当前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热点,本文在上述关键词聚类的基础上利用Clusters下的“Summary Table Whitelists”查看具体的聚类信息,得到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结合20142021年期间已有研究对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进行分析发现,现阶段学者关于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法治环境、税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市场环境这4个方面,并且区域营商环境评价是学者关注的一个重点方向。(表2

四、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建设要点分析

前文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的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能够从宏观上客观反映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研究的时空特征和研究热点,但无法对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内容进行归纳。为此,下面将对重点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并对相关评价指标进行频次统计,以此找到现有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建设要点。

考虑到人工筛选重点文献费时费力,本文首先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涉及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文献进行可视化,然后从中剔除代表性不高的文献。进一步地将筛选出的文献作为基础数据,采用高频统计法对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进行频次统计。鉴于部分指标在不同文献中叫法不一致或者相关性大,统计时对此进行合并处理,如官员廉洁程度、廉洁程度、政府廉洁等合并为廉洁自律性。经统计,得到频次大于30%的指标。(图2

从营商环境评价指标频次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频次排序靠前的五个指标为交通运输、社会治安、水气电供应、人力资源,其频次在50%以上,但均未超过65%,说明当前学术界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存在不同看法。导致出现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在于,学者对营商环境的评价角度和评价主体存在差异,有的学者从制度性交易成本角度进行分析,而有的学者则从市场主体感知角度进行探究;有的学者研究的是区域营商环境,而有的学者则研究的是省份营商环境。此外,在13个评价体系中,60%的指标都分布在法治环境、政务环境、社会环境、基础设施环境、人力资源环境这5个方面,说明法治化、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是学者着重评价的内容。

五、结论及展望

本文以中国知网20142021年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文献为样本数据,借助CitesSpace知识图谱分析软件,梳理了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研究的时空特征和热点,在此基础上,结合高频统计法分析了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建设要点。得到如下结论:第一,营商环境评价体系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者数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作者合作网络较为分散,各作者间的合作程度非常小,交流也不紧密;研究机构间合作关系较弱,大多处于独立研究状态。第二,现阶段学者关于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法治环境、税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市场环境这4个方面,并且区域营商环境评价是学者关注的一个重点方向。第三,当前学术界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存在不同看法,但从总体来看,法治化、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是着重评价的内容。

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第一,重视团队合作,鼓励跨机构开展研究。我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研究尚未形成相互协作的科研氛围,作者间和机构间合作较弱,这种独立的研究状态对于我国营商环境的优化是不利的。因此,科研立项部门应积极推动研究人员跨机构团队建设,激发学术共同体产出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断为我国营商环境优化贡献力量。第二,基于供需两方视角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激发市场活力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目的。一方面营商环境建设需要考虑政府投入;另一方面企业作为市场的重要主体,其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是决定市场活力的关键。因此,未来在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建设中,业界不能只站在政府供给视角或者企业需求视角进行指标选取,应从供需两方视角来完善指标。具体做法为:从“政府和企业关心的问题”出发,采用开放式访谈法归纳评价指标;然后,利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企业经理人对各评价指标的关注度,并依据关注度对归纳的评价指标进行遴选。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有需无供、供不对需、供需脱节”问题,而且有助于政府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政策的低效率性。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营销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Chen C.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03.

2]李彦彬,李红星,李道西,等.基于可视化的乡村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05.

3]“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研究”课题组,李志军,张世国,牛志伟,等.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的理论逻辑、比较分析及对策建议[J.管理世界,2021.3705.

4]张三保,康璧成,张志学.中国省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量化分析[J.经济管理,2020.4204.

5]陈林,周立宏.从自由贸易试验区到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商环境升级路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2007.

6]冯烨.法治化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理论探索,202002.

7]吴正祥.基于供需匹配视角的营商环境评估框架构建与实证研究——以资源型城市辽宁阜新为例[J.经济论坛,202106.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52599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