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研究个人在组织中行为方式和态度的学科,通过发现组织环境对组织行为产生影响的规律进行调整控制,实现良好的组织绩效,建立高绩效的组织,同时促成组织和成员个人的目标,在企业管理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本文首先从组织行为学的概念进行阐述,然后针对其所含的具体内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企业管理;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年9月17日
一、对组织行为学的认知
目前,组织行为学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基本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组织行为学是重要的社会学科,它主要研究工作组织中的个人、群体和组织之间的行为问题,以及组织中的个体、群体以及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在对个体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各种诱发人的行为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人际关系、价值观等;在对群体进行研究时,则需要研究群体中领导心理和员工心理行为的特点、群体内部诸多行为表现和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和其相互作用等;在对组织进行研究时,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学习等也需要涵盖其中。
组织行为学在现代企业管理当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明确企业任务,注重实效,提升中高层管理者的思想层次和管理水平,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有利于增强企业组织文化的影响力,帮助企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助力打造高水平公司。下面将针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概述。
二、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管理日常活动中,无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简单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如果要保持正常运行,则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这也是企业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目前,在绝大多数企业中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且现行管理制度也存在着层出不穷的问题。在企业实际生产中,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充分落实管理制度,主要表现为制度表面化,形同虚设。很多公司制定了不少制度,随便抽查便是厚厚的一摞,但是鲜有制度是被认真履行和执行的,而且就算被执行,制度又显得陈旧、繁琐,操作性不强,无法彻底履行、落到实处,只是华而不实罢了。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履行管理制度中的规章制度,这让管理制度变得“有名无实”,不用、滥用等事件频繁发生,对企业日常运行造成影响,也会让管理制度在员工中失去威信,没有指导作用,这是企业管理中最常见的问题。而现实中,很多企业内部攀亲关系比较严重,大部分中小公司有很多关系户,规则对他们而言,有利的就遵守,不利的就破坏,这对其他普通员工来说不公平。而管理者对这种风气视若无睹,区别对待,无法对员工一视同仁,这也会导致企业制度的名存实亡。
(二)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能力不足。企业只有具备科学的企业治理观念,才可以引导企业健康地发展。但是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重视生产环节的管理,主观上忽视了人力资源规划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当下,我国大多数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工作中并没有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有一部分企业只是片面地关注员工的售后服务能力、技术、知识等。首先,很大一部分企业并不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也忽略人才的重要性,而企业的发展需要依靠真正优秀的人才,因此企业应当因地制宜,针对专业的人才以及岗位进行专业的教育培训。其次,很多企业忽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使得开发工作并没有获得企业的资金和人力支持,变得孤立无援,无法深入进行,十分混乱。
(三)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完善。目前,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随意设置的企业绩效目标与考核管理方法根本无法跟上公司的发展脚步,这会打击员工的工作激情,让很多员工被迫“躺平”
“摆烂”,不努力追求自身的发展,导致整体工作效率下降,而出现的绩效分配不公,会让企业内部出现分崩离析的风险,因此需要完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科学的奖惩制度,并营造一个公开透明、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以此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让企业和员工之间拥有良好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更好地为企业发展贡献个人的力量。
三、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运用激励理论。激励是使个人在组织目标实现的大前提下完成个人目标,它鼓舞着员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对员工的激励,正确的激励有助于激发员工的潜能,使其更有勇气去创新,更大程度地为企业贡献个人的力量。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诺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把需要分成五层,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而言,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激发高层次的需要。当尊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会激发自我实现的需要。
当公司招聘新员工时,首先需要满足的是员工的生理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吃饱穿暖等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需求;其次是企业员工的安全需求,需要保证身体健康、环境安全,这让他们更能安心踏实地融入一个公司,当这些物质情况提高后,进而是社交需求,员工需要有正常的社交活动;然后是需要满足员工的尊重需求,企业领导应该尊重员工,尊重其人格尊严,在重大场合上,更不要无故让员工难堪,激发内部矛盾;最后是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也是人类的最高级需求,严格遵循激励理论,有助于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嘴里讲温暖,手中给实惠,心中给梦想”,这样的组织更受员工的青睐和拥戴。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为职工提供升职的机会,让职工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又努力向企业目标迈进,这样不仅满足了企业职工的职业成就感,而且使得企业职工能够把公司当成家,急公司所急,想公司所想,真正为企业的长期发展考虑,为企业贡献自己最大的价值。激励措施在很多方面都能够起到企业硬性管理规定的作用,并且能激起企业职工在工作中的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强集体荣誉感,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善用激励理论。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相对比较科学的组织结构。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包含了五种行为特征,分别为: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其中,“自我超越”是指员工想不断地超越自己,实现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愿望;“改善心智模式”则需要员工改变思维方式,摆脱惯性思维,自由展现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并对他人拥有同理心,宽容对待他人,从而影响他人,同化为同类人,共同进步;“建立共同愿景”则是指鼓励员工有个人愿景,并通过企业文化环境影响员工,进而使得员工的个人愿景与企业愿景相融合,互相成就,共同努力,一同为实现愿望而奋斗,这样也能激发大家的潜能,在谋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助力于企业发展;“团队学习”则是指通过深度沟通、探讨、思考、互相影响、互相学习,提高团体意识;“系统思考”是五项行为特征的关键,它要求人们从宏观、全面的角度思考问题,要不断地理论结合实践,实践检验理论,不断地打破常规,它要求利用各种工具,冷静客观地思考问题,不断与时俱进,积极创新。
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工作,职工的创新能力更易被激发,会对公司产生积极的影响。不同于其他的普通组织,学习型组织更喜欢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自律性强,把提高自己作为终生事业,在工作中精益求精,高标准地严格要求自己,因此往往在工作完成上较他人更为出色。在决策方面,学习型组织会采取自由民主的方式,通过集体决策做决定,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且不会出现独裁专断。这样会使得决策具有科学性、民主性、客观性,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
(三)营造企业组织文化。企业在学习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念后,要结合实际情况,孕育出一种和企业发展相配的组织文化,它有着自身发展特性的特定的、具体的内涵。企业组织文化的建设不仅可以增加员工之间隐形的凝聚力,而且还能激发员工的工作能力与企业的无形价值,对企业往更好的地方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优秀的员工进行褒奖和宣传,在组织中形成模范代表,对其他员工产生辐射效应,扩大影响力,在组织中形成良好的风气,继而把大家都同化为爱岗敬业、高度责任心的员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好的企业组织文化会吸引大量的高端技术人才,对其他员工起到激励作用,促使大家不断努力。也有助于企业打造自身的品牌文化,使得企业在日后面临困境时,组织能有极强的凝聚力,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例如,海底捞对顾客采取的温馨服务文化,在顾客等位时,为其提供零食和饮品以及美甲服务等,可以让顾客在等位的焦躁过程中享受到良好的服务,在顾客生日时,店员会表演节目为顾客庆祝,仪式满满,继而促使很多客户甘心地等位并成为了回头客,这样的企业文化使得海底捞在连锁火锅店中独树一帜,风靡全国,这也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注重组织内部的职工关系。企业是由各个职能部门组成的一种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组织,企业内部的职工关系的好坏对企业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在员工关系相对比较融洽的企业,员工能对企业产生更高的满意度,也会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在对公司进行管理时,需要重点关注组织内部人员的关系。在企业文化的宣传中,要大力弘扬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引领大家和谐共处。在处理矛盾时,要让员工换位思考,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利用同理心,互相理解和包容,以此达成和解。在员工与领导有矛盾产生时,不能因为领导的特殊身份而有意偏颇,让结果有失公允,失了人心,要一视同仁,平等地位对待,平等的态度对待,这样才能让员工在工作中得到尊重和平等,也能在日后为彼此留下良好的印象,只对事不对人。比如,沃尔玛对员工采用的离职面谈制度就比较科学和人性化,它允许每一位离职员工在离开时,都有机会与公司管理层进行沟通,从而了解每一位同事离职的真正原因,有利于企业调整自身的管理制度,并且也能为人力资源部在挽留员工时采取合适的策略,进而降低员工流失率。此外,真诚坦诚的沟通也会让离职员工心中放下芥蒂,也可让离职同事在日后仍能成为公司的一名顾客,散买卖不散交情。良好的职工关系会使得企业上下一心,增加企业的凝聚力。
(五)提高对员工的基本保障。为了更好地对企业进行管理,企业学习组织行为心理学,储备相关知识并加以活学活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质量,更好地规范员工行为。同时,企业应该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更好地维护员工的权益,保护员工的利益,这样才能留住员工,不让人才流失。例如,员工的基本工资应该提高,要适当地高于当地的工资水平,要结合当地的生活水平、消费习惯给员工合理制定工资待遇,保证其正常的生活水准。同时,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工作环境的建设,为员工提供舒心、安心的工作环境。例如,可以在企业内建立室内健身房,提供各种运动器材,让员工下班后或午休时去健身房;建立篮球场,并适时举行篮球比赛以及其他体育类团结赛项目,并按排名设置相应的奖品,这对员工来说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吸引力,让员工能更好地融入企业生活,增加员工凝聚力、向心力。企业还应该提高企业员工的福利待遇,为其缴纳五险一金,建立自己良好的企业文化,让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局面。
综上,企业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对人才的管理,因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和源动力,而对人才的管理就需要组织行为学。运用好组织行为学,始终坚持秉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企业管理,才能更好地坚持柔性管制和刚性的有机结合、个人管理和团体管理的结合、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的融合,才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各种潜能,让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此外,还需要改善企业内部的职工关系,在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善用激励因素,使得企业员工在轻松愉快舒心的工作氛围中获得相应的奖励,这会提高员工对工作和企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在个人价值体现的同时,也增加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满意度。这些举措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其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春花.组织行为学(第4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2]李征,周依沁.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J].现代商业,2018(34).
[3]宗琪,郭蕾.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1(07).
[4]柳易.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小企业,2021(11).
[5]洪雪.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07).
[6]许雪梅.组织行为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中外企业文化,2022(02).
[7]任玉梅.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应用分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