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城市更新浅析
第705期 作者:□文/闫 磊 时间:2023/5/16 17:03:45 浏览:262次

[提要] 现阶段中国的城乡规划已经由增量规划转为存量规划、甚至减量规划。社区更新作为存量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运营、设施以及空间等方面发掘问题。研究对国内外较成功的社区更新进行解读,结合对武汉市洲头街向阳社区社会调查分析,总结社区更新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同时提出促进公众参与等更新办法。

关键词:城市更新;社区改造;公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1010

现阶段,中国城镇化率已经突破60%,国家倡导的规划模式从之前的宏观愿景型规划、综合动态型规划正在向资源管理型规划转变,五级三类四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已全面完成。在这样的规划背景下,城乡建设的主要关注点从之前的新城新区建设的增量规划转为现阶段的旧城旧区更新改造等各种类型的存量规划,甚至减量规划。本文以社区更新为主要入手点,探讨中国的城市更新面临的问题以及需要采取的具体方法。

一、城市更新的相关理念

城市更新的理念较为多样,本文提出城市修补、城市针灸以及簇群城市三种概念。城市修补指不断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发掘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和社会网络,使城市功能体系及其承载的空间场所得到全面系统的修复、弥补和完善;城市针灸是一种以小尺度改造的城市更新模式:通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以“点式切入”方式进行小规模的改造,从而触发其周边环境的变化,最终起到激发城市活力,改变城市面貌,更新城市的目的。簇群城市本质上说的是一种城市形态,是一种流动、生长及变化的综合思想,但在其中也可以得到对城市更新的支撑,新事物源自旧机体,对旧城进行改造,犹如对树进行修剪,不能动其主干,应该保持旧城的生命韵律。

二、国内外对城市更新的探索

(一)西班牙、美国和日本等国对城市更新的探索。巴塞罗那的城市更新采取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城市空间改造,以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改造作为引擎的城市更新策略。19801990年间,巴塞罗那用这种更新策略创造了100多个城市公共空间,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城市的环境品质,引领了城市更新的发展;其充分展现以人为本、以小带大的更新发展理念,具体措施包括拆除高密度住宅、创建广场空间、配套广场相关设施等,广场内的家具小品设置,如长凳、直饮水龙头、咖啡厅的室外桌椅和儿童游乐设施也在其关注的范围内;渐进式、小尺度的城市更新策略带来了魅力的广场空间,小尺度的公共空间的改造带来了周边功能、环境、经济、社会活动的改进,辅助公共空间周边的发展。

日本的社区更新主要着力点在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核心是采用“民产官学”全方位运作体制,以广大居民意见为基础,通过行政牵头,联合开发、学术机构进行综合调研分析而制定工作计划和内容。具体措施包括以“居家医疗”为中心进行医养配套设施规划,统筹周边中小医养资源,通过信息管理拉网成面,进而构建“身心无障碍”——物理性无障碍环境与精神无障碍环境的社区环境,实现“就地养老”,同时还创造面向老年人的工作岗位,构建高度人性化社区环境。其最终的目的是通过社区更新实现人口结构调整,引导年轻一代入住,实现人口结构的再平衡。

美国西雅图市高点小区改造重视居民需求,满足居民社会交往需要,将服务设施层级式网络设置,从社区中心到邻里中心,再营造邻里之家。具体措施包括完善服务设施功能,为文艺活动、夏令营、社区会议、启蒙方案、医疗、阅读等提供活动场地与空间载体;尊重居民的需求,为不同收入人群设计不同的住宅类型和使用空间,尊重环境,保留场地的原有特点,利用本土植物与材料,基地保水、滞洪、生态草沟等;满足居民自我实现需求,建立“社区伙伴关系”管理机制,社区与市州政府、私人投资者、本地雇主、基金会、支持性服务供应商等多个公共部门建立伙伴关系,形成国家-地方-区域-邻里的战略关系网络,共同关注社区的重建、实施和管理。

(二)北京与上海的社区更新探索。上海市社区改造主要关注点在关键空间的“微提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微乐园、微元素、微走廊、微花园。其关注点是青少年活动空间的设置、公共设施的改造、社区氛围的营造,以及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改造的积极性。

北京朝阳区的亚运村街道安苑北里小区更新改造中,除去常规的基础设施改造,主要来鼓励居民公众参与,搜集需求反馈,依据民意,打造多功能的共享空间。同时,在社区运营方面具有很独到的解决方式:鼓励居民分享,利用自己的技能为社区服务;商业行为收取低价租金,维持运营。

北京新清河的社区更新注重社会-空间的相互生产模式:挖掘和培育社会资本,作为社区品质提升的内生之源。培养社区规划人才,作为推动社区自主更新和发展的核心动力,以协同规划重塑社区关系网。公共空间通过组织行为调研、公众咨询、体验设计坊、开放式讨论、参与式墙绘等,吸引居民关注社区公共空间,推进邻里关系网络建设。围绕公共事务,推进社区议事制度建设;依托公共空间的生产过程,重塑邻里关系和公共性,促进居民从关注“自我”到“我们”的转变;最后还提及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创新,从项目制转向合作制,转变政府长期以来主要为工程买单的惯性,学会为智力、人力投入买单,明确区分人力经费与实施项目经费,鼓励专业人员长期扎根社区。

三、以武汉市向阳社区为例调查分析

洲头街向阳社区位于武汉三镇之一的汉阳区,临长江西岸的二环线与三环线之间。处于杨泗港大桥汉阳桥头以北、武汉市动静分区规划中的“静区”范围之内、世界军运会保障线路(鹦鹉大道)以西。本文数据主要来自向阳社区北部的三个居住小区(向阳雅居、向阳小区、物业小区)发放的问卷调查,共发放封闭式调查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32份。但问卷调查所得出的仅仅是关于表面“改造意愿”的收集,真正需要更新的还需从中再次得到了解。(图1、图2

(一)社区运营及人口构成。社区运营:社区更新或者说城市更新,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其实并不是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增加设施、建筑改造,其主要问题在于社区的运营。社区运营可以辅助管理,同时促进社区更新的经费是由政府支付,还是开发商,或者物业管理公司,还是居民本身?以我们的调查对象为例,居民反映存在居委会管理者占用了架空层,然后出租从而获得收益。我们不在这里探讨建筑物架空层的使用是否合法,但显然架空层并不是属于管理者所有的,其获得的收益也不应该进入私人口袋,这需要我们从中得到启示,是否有为社区公共经费增收的可能。

人口构成:在此社区明显具有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三小区共计共3612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占比20%,远超7%的老龄化社会比例,由此也导致社区缺乏活力,同时还有增设电梯、照明设施等系列问题。

(二)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方面:向阳雅居、向阳小区、物业小区三个小区的居民调查问卷中,分别有53.57%59.26%51.11%的居民认为小区内机动车停车位不足;32.14%14.81%28.89%居民表示小区封闭,出入口太少;14.29%25.93%20%认为小区内非机动车停车位不足。同时,三小区内分别有77.78%85.19%91.11%的居民表示需设置专门的非机动车车棚;76.19%66.67%93.33%的居民认为小区的停车已经影响到正常的出行及户外活动。由此可见,社区内的交通问题主要以停车位不足,停车侵占公共空间为主。

照明设施方面:三小区分别有81.48%64.81%68.89%的居民认为其小区内照明设施不足,导致晚上出行不便;7.41%3.7%13.33%的居民认为有其他问题。其他包括小区监控、门禁设施、公共晾晒架等设施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导致居民没有社区归属感和安全感,设施的布点缺乏人性化考虑。

(三)公共空间。在针对公共空间的问卷数据统计中,三个小区分别有83.33%50%88.89%的居民希望增加运动健身空间,40%48.15%62.22%的居民希望增加儿童游乐空间,20%20.37%11.11%的居民希望为广场舞提供空间。对公共空间缺乏的原因调查中,三小区分别有78.57%74.07%97.78%的居民认为小区内乱搭乱建、私占私围挤占了公共活动场地,分别有86.21%94.44%97.78%的居民支持拆除违建和私围,以增加活动场地和停车位。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不仅有老旧社区建设时期的缺陷,还有部分原因是社区运营存在漏洞,导致私占私围占据大部分的公共空间。

在具体建设意愿方面,分别有86.67%75.93%95.56%的居民表示需要增加户外运动场地以满足文体娱乐活动要求。其中,向阳雅居有一半的居民希望增设慢行步道、儿童游乐设施,近七成的居民希望增设休憩设施;向阳小区中四成的居民希望增设慢行步道、儿童游乐设施、休憩设施;物业小区中,七成居民希望建设慢行步道,六成希望可以建设休憩设施。

四、城市更新策略

(一)保障居民利益,促进公众参与。城市更新不同于新城建设,在其中不论如何都会涉及到居民的利益问题,我国的公众参与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变,才能有效推动社区更新等城市更新建设。

1、思想观念的改变。广场这一概念的由来,是希腊等国家的市民表达观点、集会游行的集聚空间。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是没有公共广场的,我们的广场都位于宫殿前方,宽阔而威严,显示的是帝王的绝对权威。

2、法律系统的保障。公众参与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仅仅靠城规等建设专业是很难达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需要在法律层面对其进行保障。而我国的法律要求并不明确,导致我国的公众参与流于形式。

3、规划素质的提升。我国现阶段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东西部差距加大,所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等方面的差距,规划师的专业素质与居民的规划素养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也是为何我国较为优秀的社区改造案例产生于北京与上海。

(二)专业化管理,可持续运营

1、社区管理。在我国,社区的管理主要有覆盖到位的居民委员会,这是行政方面的管理,但中国人讲究的日常卫生、安全门禁,如果归行政管辖的话会给行政带来巨大的资金和人员负担,所以商业化的物业管理负责具体的社区服务才是较好的选择。而老旧社区在建立之初是缺乏物业管理的,是导致现在的老旧社区贬值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期望物业公司将目光投向这些社区。

2、资金来源。在向阳社区的各个居住区之间,都存在物质性的隔离,这不仅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居住分异,而且这一部分用地占据了一定的公共空间,不利于对其进行利用。如果可以将这一部分空间加以利用,增设服务性的小商店、活动室,同时将各社区内部的活动室进行部分功能的商业化,那么所获得的收益就可以支撑后续的社区活动,让社区运营走上可持续的道路。

(三)慢行网络,织补社区。城市旧城区、老旧社区中,普遍存在当年粗放式建设的问题,简单的硬质铺地就作为公共空间来使用,绿化空间也不具有可达性,仅能做观赏使用。系统性的公共空间严重缺乏,尤其是在机动车逐年增多的情况下,硬质铺地会成为车主理想的停车点。所以,必须采取的措施是建设具有系统性的公共空间,在向阳社区更新中,我们所采用的方式是将隔离三个小区之间的围墙拆除,建立可以延伸到社区其他公共空间的慢行系统网络。

慢行系统或者任何成体系的公共空间建构都会存在很大难度,首要问题便是上文提及的居住小区内部用地管理,其已经不属于国家公职部门职权范围,通常情况下是归社区的物业管理。另外,慢行系统等公共空间的后续运营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建造之初其可能是“彩带”状,颜色鲜艳,吸引人群,在后续的运营中会产生基面破损、色彩暗淡。

(四)集约化停车,分时或立体

1、分时停车。在老旧社区中,私家车所有量的数值在急剧上升,这是不可避免也不可忽视的,同时老旧社区当年依据标准所建设的停车位早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发展。我们根据现场观测情况,发现在工作时间,社区内的停车位大部分是空置的。在朝九晚六的下班时间,车位较为缺乏,而在周末的时间段,因为家庭活动的原因,停车设施的拥挤情况又有所缓解。依据这个时间分布,我们可以将停车场与公共运动场地结合布置,并在其场地设置停车计时收费装置,高峰时段收取费用,非高峰时段用作球场。

2、立体停车。具有机械性质的立体停车库,占地面积较小,符合条件的可以是垂直循环式停车库或者简易升降式停车库。在实际建设中,其主要受到购置费用、建设过程中对居住区居民产生影响,在我们的社区更新中,所需要的建设资金基本是由政府支付的。若有超出预算的额外费用,政府、建设单位以及当地居民都会拒绝支付这笔费用。所以,社区更新的众多项目并不可能全部实施,而社区更新中最艰难的就是建设资金的来源问题,我们渴望建立一些可以运营获得收入的公益设施,以此来支持社区中各项工作的进行。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罗尧.基于城市基因识别的“专规思维”思考——以武威、白银城市双修规划为例[J.甘肃科技,2018.3414.

2]费金晶.基于“城市针灸”方法的古城街坊微更新研究——以苏州古城789号街坊为例[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17.

3]蒋涤非.城市活力论——城市设计目标思考[D.上海:同济大学,2005.

4]黄琲斐.巴塞罗那的城市更新[J.建筑学报,200205.

5]谭少华,赵万民.基于双核心模式的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04.

6]姚佳纯.马斯洛需求理论下的现代社区规划设计思考[J.规划师,2015.3101.

7]刘佳燕,邓翔宇.基于社会-空间生产的社区规划——新清河实验探索[J.城市规划,2016.4011.

8]阙莉.提高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公众利益诉求的有效性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706.

9]曾雄.试论我国物业管理发展的现状和竞争战略选择[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

10]严玉蕾,吕飞,曹聪.城市慢社区规划设计探讨——以大庆市春雷小镇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2.2805.

11]苏传民.农村及中小城市物业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12]王广伟.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建筑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1.

13]达凤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901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