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互联网助推衡阳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证分析
第705期 作者:□文/张利军 邹建国 张振文 时间:2023/5/16 17:07:02 浏览:286次

[提要] 基于衡阳市20062019年数据,测算衡阳市互联网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优化状况,进而使用回归分析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衡阳市互联网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和高级化,互联网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均有显著影响,互联网推动衡阳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政府支持在产业结构优化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建议继续加大衡阳市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支持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的引导作用,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衡阳;互联网;产业结构优化

基金项目:衡阳市社科规划项目(编号:2020C015);衡阳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编号:19QD05);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编号:XSP20YBC179XSP21YBC236);湖南省教育厅课题(编号:21C0556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97

国家提出“互联网+”战略以来,各省市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发展政策。衡阳市作为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研究互联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重大,它不仅是衡阳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衡阳市践行湖南省提出的“三高四新”“三强一化”等战略的重要担当与作为。

已经有很多学者研究互联网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国外关于互联网与产业升级的研究较少,研究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与经济发展方面。O'Mahony M等(2003)使用新的计量方法证明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能够长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Dr M V等(2005)得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经济的产出;Salahuddin M等(2016)运用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互联网使用、金融发展和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南非互联网使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积极而显著的长期关系。国内的研究中,赵立昌(2015)、施炳展(2020)等认为互联网通过技术进步催生了新兴产业,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吴福象(2011)、李昊(2020)、朱杰堂(2022)等的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促进产业升级表现出区域异质性,互联网对不同地区产业升级程度不同。

本文以衡阳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衡阳市的互联网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测算,然后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使用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相关指标测算

(一)互联网发展水平。互联网最初是将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的因特网,发展到现在成为包括移动通信在内的移动互联网。1994年,互联网正式接入中国,目前尚无衡量互联网的统一指标,很多学者使用互联网上网人数、网站数、域名数等衡量互联网发展水平。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使用互联网宽带用户接入数这一数据来衡量衡阳市的互联网发展水平。(表1

1中列出了20012019年衡阳市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从中可以看出衡阳市互联网发展迅速,2001年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为111.589千户,2019年增加至1578.639千户,2019年互联网宽带用户数是2001年的14.15倍,年均几何增长率为15.86%,总体呈现边际递增的趋势。

(二)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在满足不断增长需求的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实现协调发展,它一般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两个方面。本文采用干春晖等(2011)提出的泰尔指数法测算衡阳市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其计算公式为:

TL=■■ln/

式中,TL为产业合理化指数,Y表示衡阳市生产总值,Yi表示第i产业的产值,L表示就业人数,Li表示第i产业就业人数。当TL=0时,表明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各产业的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完全一致,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处于完美状态。当TL0时,表明产业结构偏离了均衡状态,TL值越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越大,产业结构越不合理。

另一个测度产业结构优化的指标是产业结构高级化,克拉克指出,应当使用非农产值占经济总产值的比例来衡量,使用这一指标的缺陷是不能体现第三产业的经济服务化价值,还有学者使用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比值来衡量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但是这个指标过于简单,无法体现产业结构升级的真正规律。因此,本文借鉴付淩晖(2010)夹角余弦法衡量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计算公式为:

TS=■■θj

式中,TS表示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该指数越大,产业结构层次越高;θj表示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比例构成的三维行向量分别与向量(100)、(010)、(001)的夹角,该夹角可由反余弦函数求出。

2是经过整理计算得到的20062019年衡阳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与高级化指数。在样本区间内,除去20102012年这三年外,可以看出衡阳市的产业合理化指数不断降低,近年降低较快,经济中的就业与产值不断趋于平衡;衡阳市的产业高级化指数总体上呈现出不断缓慢上升的趋势,衡阳市的产业层次越来越向高级化发展。(表2

二、实证分析

(一)建立模型与数据整理。根据已有研究,政府支持、人力资本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都可能会对产业结构的变化产生影响,本文将以上三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纳入计量模型,考察互联网对衡阳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具体模型如下:

TL=α0+α1lnnet+α2Gov+α3Hum+α4pgdp+ε

TS=β0+β1lnnet+β2Gov+β3Hum+β4pgdp+ε

式中,TL代表产业合理化指数;TS代表产业高级化指数;net代表互联网发展水平,使用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衡量;Gov代表政府支持,使用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来衡量;Hum代表人力资本水平,使用普通本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口数占全市常住人口数的比例衡量;pgdp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并综合生产者物价指数与消费者物价指数进行了平减。为了减少解释变量带来的误差,对互联网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做了对数处理。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文中所有数据样本区间为20062019年。表3是对文中使用的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表3

(二)回归结果与分析。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表中(1)和(2)是使用最小二乘估计得到的回归结果。考虑到模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同时使用了逐步回归的方法,(3)和(4)是使用逐步回归得到的回归结果。从回归结果来看,无论是基本回归还是逐步回归,衡阳市的互联网发展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基本回归中系数为-0.728,逐步回归中系数为-0.757,互联网发展推动了衡阳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衡阳市互联网发展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回归系数正,基本回归系数为0.802,逐步回归中系数为0.632,互联网发展也推动了衡阳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从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来看,衡阳市互联网发展推动了衡阳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表4

对于控制变量,在基本回归中,政府支持、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为负,说明政府支持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都会降低衡阳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经济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系数为正值,三者在统计上都不显著;政府支持、人力资本水平对产业高级化指数影响为正,当加大政府支持,人力资本水平提升时,衡阳市产业高级化指数将同时升高,经济发展水平对衡阳市产业高级化影响为负,三者在统计上都不显著。在逐步回归中,经济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负向影响,回归系数为0.967,这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由于经济发展中原有产业运作的惯性,经济中产业结构调整越困难。政府支持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系数为7.963,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正向影响,这说明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支持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综上,本文得到如下结论:第一,衡阳市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快速上升,目前上升速度还处于边际递增阶段;第二,衡阳市的产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中,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下降较快,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上升缓慢,衡阳市产业结构优化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三,互联网推动了衡阳市产业结构优化;第四,政府支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因此,建议采用以下措施:第一,继续加大互联网建设的投入,让互联网贯通衡阳市经济的各个领域;第二,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继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不断增强互联网的应用能力,把控好经济发展方向,把互联网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工具;第三,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衡阳市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对产业结构优化还未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衡阳市具有巨大的人口优势,通过引进人才和提升现有劳动力素质,能够解决产业结构优化所需的人才缺口。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O'Mahony MVecchi M.Is there an ICT impact on TFP? A heterogeneous dynamic panel approachJ.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NIESRDiscussion Papers2003.1201.

2Dr M VO'Mahony M.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ICT Capital on Output GrowthJ.Economica2005.72288.

3Salahuddin MGow J.The effects of Internet usage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rade openness on economic growth in South AfricaA time series analysisJ.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2016.3304.

4]朱杰堂,焦冉晴,岳超.“互联网+”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30省(市)的数据[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22.4001.

5]李昊,范德成.“互联网+”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性分析——基于系统基模的区域异质性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06.

6]施炳展,李建桐.互联网是否促进了分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J.管理世界,2020.3604.

7]赵立昌.互联网经济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J.当代经济管理,2015.3712.

8]吴福象,朱蕾.技术嵌入、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转换效应——基于北京与上海六大支柱产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102.

9]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4605.

10]付凌晖.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2708.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881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