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文旅融合背景下南京江宁文物活化模式探索
第705期 作者:□文/史 莹 时间:2023/5/16 17:09:31 浏览:232次

[提要] 文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特殊的旅游资源,文旅融合带动文物活化,高效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彰显文物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与社会价值,成为我国文旅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切。本文通过梳理南京市江宁区文化旅游资源,在剖析该区文物保护与发展现存问题基础上,分析文旅融合理念促进文物活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馆藏互联、景区联动、典范辐射、居民带动、科技助推五大文物活化模式,形成针对江宁区实际的文旅融合带动文物活化的方法,以期实现文物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文化传承;文旅融合;文物活化

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文化景观传承与发展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项目编号:nyhzwz202102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816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提出坚定文化自信,要推动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全力打造文化强国。文物保护和利用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面临的发展机制不充分完善、不协调均衡发展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从2018年文化部提出和与国家旅游局深度融合战略开始,文旅深度融合的理念开始逐渐形成了国家层面上的战略思维,“活化”逐渐成为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中的关键词。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文物保护与利用迎来转型升级的历史新机遇。

一、研究动态

(一)文物活化内涵。当前,我国对文物的保护,政府在多个方面给予了极大支持。但由于我国文物分布广、数量大,且70%以上文物分散在各个地理环境复杂且具有较大差异的乡村,不同主体对文物保护与发展的观点见仁见智。经历长期的法律沿革后,目前更倾向以政府主导,但仍然普遍局限于“物”的保护。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保护与利用工作极其不平衡。然而,正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际,需考虑新时代精神对文物的准确反映,“文物活化”应运而生。不同于以往“保护第一,利用第二”的“福尔马林”式的保护方式,而是遵循“用起来才能真正保护好”的理念,以保护为前提,在保护过程中适度利用,在利用中实现文化传承,使文物真正活起来。

(二)文物活化发展历程。1930年颁发中华民国政府的首部文件《古物保护法》,在实施细则中加强了对古建筑和名胜古迹的保护,形成了一个从总体到详细、中央到地方的保护体系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性的文物保护行政体系逐步完善。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等相关保护政令,并于1961年发布《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公布了全国首批180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着文物行政管理体系初步形成。随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旅游业的兴起加速了文物周边环境风貌的损害,针对“经济增长与文物保护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讨论如日中天。1982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成为我国首部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1985年,中国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标志我国文物保护工作正式与国际接轨。全国文物保护工作在完整性、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方面有了集聚性的加强,这也表示该阶段我国对于文物与周边环境有了区域保护意识,同时产生了保护文物地域特征的初始概念。

21世纪以来,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党和国家把提高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的意识拓展到了备受忽视的乡村地区,旅游业开始加速发展,对国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造成了空前的影响。2012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关于在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的意见》,首次提出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思路,文物也由单一保护向动态利用方向转变,渐入良性发展时期。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继续扩大文物保护范围,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更好地服务社会和民生。2021年,中央发布《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文物活化”概念由此产生。各地广泛开展文物活化建设,以故宫IP系列打造、《国家宝藏》影视系列牵头,全面推动历史建筑活化、馆藏文物活化、电子文物展览等文物惠民活动,初步实现文旅融合带动文物的活化利用。

二、文旅融合促进文物活化的内在逻辑

文旅融合是从理论到实践实现内部系统的深度融合,达到“1+12”的集聚效果。这就需要将文化引入和渗透到旅游业中,因地制宜地整合文化资源和创意经济,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增强旅游体验感。在此过程中,通过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开发,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同时,以旅游载体传承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火起来、活起来。

(一)理念融合为根本,转变发展观念。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不是在旅游业中加入一些简单的文化元素,而是应该培养以系统性、全方位的发展理念引导文化融入旅游要素,强调要素动态化整合、互补化的产业价值创新、产业动态优化,文化与旅游协调发展。

(二)资源融合为基础,整合要素禀赋。文旅资源具有多样性、独特性,作为特殊的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又具有自身原真性。将文物资源与研学教育、休闲娱乐等旅游资源进行深度融合,形成文化主题游,为旅游产品赋予文化内涵,促使“文化旅游化、旅游文化化”,使文物在旅游过程中真正得到活化利用。

(三)产业融合为关键,提升核心竞争力。产业融合以文旅产品为核心要素,产品以精神内容突出的文化属性,需要依靠物质载体得以表达。旅游活动作为一种载体能够对不同文化产品进行承载并产生新的文化延伸,具有包容性与延伸性。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优势,充分识别与提取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基因,通过文化景观营造、文艺节目汇演、精品文旅线路打造等方式,以文物及周边环境为中心,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培育生态游、乡村游、研学游等多元产品,形成一个独立系统的上下游文旅产业链。

(四)技术融合为引擎,创新体验方式。随着以互联网信息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技术融合有助于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给文化和旅游业的呈现和体验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例如,使用虚拟现实、3D扫描、5G等技术,或是打造全景展厅、云园林、元宇宙+博物馆等情景化线上研学产品,提升参与性。

三、江宁区文物活化现状

江宁区位于南京市中部,总面积1561平方公里,素有“六山一水三平原”之称,低山、丘陵、平原、盆地交织在一起,且水网密布,自然生态基础优越。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也是南京都市圈发展关键区域与南京市东南旅游文化休闲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江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就是“长江文化、秦汉文化、湖熟文化”融汇之地。(表1

(一)旅游发展现状。江宁在区域范围内打造了富有本土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先行先试,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2021年,全年旅游综合收入290.4亿元,旅游人数3521.1万人。截至目前,拥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努力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强区的跨越。

(二)文物保护与利用现状。江宁区具有文物点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大部分分布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山地、耕地等空旷地带与村庄人口中密度区,少数分布于城镇人口高密度区,总体面貌参差不齐。多年来,江宁区政府和文物部门积极致力于文物保护修缮工作,使文物风貌得以保存和再现。同时,利用文物及所属空间适度开发文化旅游,建设具有江宁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取得了可观成效。

(三)江宁区文物活化现存问题。近年来,随着江宁区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增强以及文物管理部门的积极工作,通过发展文化旅游,文物本体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江宁区文物星罗棋布,所处位置环境容量差异大,导致在整体环境保护、综合活化利用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文物受各种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周边环境日趋恶化。位于古城镇人口密集区内的重点文物遗址保护管理单位常因其村庄范围内的建筑随意性扩大,出现视线被阻挡的情况以及危及国家文物遗址安全保护的违法建设等活动。

由于江宁区各街道实际情况不一,保护主体在处理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关系的理念上各有千秋,不同地方文物活化利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许多文物未能与周围景点同步发展,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文物保护单位的开放方式没有针对实际情况设置;二是文物保护单位缺乏对文物本体的解读展示;三是缺乏路线设计和基本的展示手段;四是目前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在功能上缺乏基本的服务设施和功能分区设置。

四、文旅融合背景下江宁区文物活化模式

结合江宁区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及文物活化利用要求,针对江宁区实际情况提出五大文物活化模式:

(一)景区联动模式。景区联动模式针对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的文物古迹、位于景区内部或周边的文物所提出。结合当地资源自建景区,将文物古迹背后的文化融入景区,将文物活化利用融入景区发展。将文化遗产空间及所属景区与城乡发展空间相结合,串联文化旅游景区与全域遗址公园、主题博物馆等文化空间,创建多级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新节点,完善江宁区文旅空间体系。

1、将景区内规模较大或经济社会价值较高的文物古迹及周边环境打造成景区核心,作为景区文旅消费主要增长极;规模、影响力较小的则打造成个性化节点,形成小景点环绕大景点圈层发展,充分发挥景区所有文旅资源效益。

2、发掘景区内文物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文化基因的识别和提炼,凝练出景区特有的文化 IP,并将其应用于景观小品、基础设施等元素的设计,从而提高景区的整体品质。

(二)典范辐射模式。典范辐射模式适用于周边缺少引擎,但是存在一般景区可以带动发展的文物古迹集群,充分保护与活化利用文物古迹集群内综合价值较高的文物,树立成文物活化利用典范,带动文物集群的发展。

1、市场定位引领产品策划。联系自身发展理念与主题,着力打造特色主题产品游线与文创品体系,聚焦文化科技与数字文旅赋能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形成专属文旅品牌。联合附近餐饮、酒店、民宿等打造特色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成为该区域内文旅典范,使文物古迹与背后的文化更贴近大众日常生活。

2、优化旅游线路。打造景区快速游览路线与景区周边游体验路线,将此类文物古迹群作为景区周边游节点,将文化元素植入游线中的景观要素交通专线以及周边公共服务设施,激发大众对文物古迹群的探索欲望。

3、加强品牌宣传。结合“传统+新媒体” “线上+线下”的宣传方式,扩展品牌知名度;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媒体平台,提升大众参与性,并且丰富传播手段,拓展文旅产品推广与销售渠道。

(三)居民带动模式。居民带动模式适用于乡村地区等级较低且综合价值较差的文物,在充分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向周边居民开放,带来社会价值。

1、建造乡村博物馆。在乡村博物馆中设置村史溯源、生产工具展示,结合农耕器具、农耕文化遗产进行专题展陈。表现乡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土生活,借助数字展示、文创产品打造独具吸引力的乡村核心文旅产品。

2、提升乡村文化景观。充分梳理、挖掘江宁区乡村地域文化资源,提取地域文化符号,运用于乡村公共空间改造、民居建筑风貌提升等要素的具体设计中,为乡村整体人居环境凝聚灵魂,从内部提升乡村文化景观品质以及辨识度。

3、营造主客共享新状态。重点关注村民和游客的共同需求,结合当地民风民俗、传统技艺以及针对不同人群来打造文化旅游产品与文化地域活动,加强村民文化认同感,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当地文物的经济、社会价值,为乡村营造主客共享的全新生活面貌。

(四)科技助推模式。科技助推模式适用于所有文物,通过科技的手段对文物进行修复、保护,并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文物展示方式,实现文物“逆向生长”。

1、文物资源数字化。健全江宁区文物大数据库,持续开展文物调查与定级工作,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对全区的文物进行全面、多元化的采集、处理、管理、存储,使其成为永久保存、可持续利用的数字资源。

2、展示方式多样化。博物馆文物藏品配合文物古迹原址展示和现场数字展示,对于现场无法展示或展示效果不佳的内容进行数字化改建,形成数字化博物馆。此外,联合互联网重点企业,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3D扫描等技术进行高清全景展示和互联网线上展示。实施文物“云”建设工程,推出云展厅、云考古、云课堂、云直播等多项网络主题展示活动。推出文物古迹虚拟漫游、3D视频、App程序,设计文物历史主题游戏等,丰富文物的展示方式。

3、体验方式多元化。在文物古迹现场进行数字化技术展示,在室内与室外还原文物古迹,打造新的感官刺激。通过制作三维影像、虚拟动画、模型等,加深游客对文物古迹的印象,提升其对文化的探索欲望,提供沉浸式体验。

(五)馆藏互联模式。馆藏互联模式适用于可移动文物,主要以博物馆为空间载体,以藏品陈列展览为基本内容,衍生系列文旅产品,带动文旅消费。

1、举办短、长期展览。现代博物馆基本文物馆藏是衡量一个现代博物馆文化价值、核心功能内涵的基本表征。若将一个长期的展览活动看作其“血脉”,短期展出就是其“造血”活动,是衡量一个现代博物馆自身是否真正具有生命活力的标志。

2、以文创精品延展产业链。文创产品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拓展其文化交流的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基于江宁区历史文化和馆藏特色,结合社会热点时间与文化亮点活动,因地制宜凝练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化创意产品。联合社会专业人士、学生、企业传播的力量,共同开发系列文创精品。将文创精品在临时展厅进行主题文创展览,让游客深入了解文创产品。联合线上销售平台,开通“江宁云礼”官方旗舰店,发展线上消费,促进公众将“文化带回家”。

3、联动配套服务设施。重视博物馆内外部空间功能的复合利用,借助外部公共空间举办主题文化沙龙,将文创产品带入公众文化空间。以主题餐厅、主题饮品店、主题民宿酒店,打造博物馆主题餐饮住宿服务设施。通过藏品开发产品,以产品带动产业,实现文化资源、文化创意产品和消费市场三者的融合,助推“馆藏文化”从“殿堂”走入“日常”。

五、江宁区文物活化实证

综合江宁现有资源本底、发展格局,借力旅游助推文物活化利用,实施空间联动战略,构建江宁区“两核-两轴-三带-六片”文旅融合带动文物活化利用的空间格局。(图1

(一)长江古迹集聚区。该片区包括以长江流域自然和人文地理为总领的文化体系,以滨江开发区内与红楼相关的资源为依托的红楼文化。采用开拓修补型——景区联动模式。以方旗庙失考墓石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区域核心,依托临近长江优越的地理区位,结合新济州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通过建设滨江景区带动长江文化景点开发。(图2

(二)牛首山古迹集聚区。牛首山古迹集聚区包括牛首山文化、南唐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三大文化。以牛首山文化为核心延伸出生态文化、历史文化;以南唐二陵为核心展现南唐时期经济、文化、科技繁荣景象。采用核心辐射型——景区联动模式+科技助推模式+馆藏互联模式。依托南唐二陵等文物古迹的历史背景,深化牛首山风景区文化内涵,丰富牛首山文物博物馆展示区域内可移动文物展示方式,并运用全息投影、3D打印技术等创新技术增强展示形式的吸引力。以牛首山为区域的核心引爆点,联动银杏湖生态旅游区等景点,带动张溪桥等文物的活化利用。(图3

(三)东山古迹集聚区。东山古迹集聚区包括以佘村清代古建筑为代表的历史古民居文化,形成该片区明清文化;以传承歌颂抗日战争时期军队的红色精神文化,形成该片区的革命文化。采用串联突破型——景区联动模式+馆藏互联模式。在佘村内部设立村史馆,充分展示清代时期建筑群等文物古迹。利用宋武帝万安陵石刻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成石刻古迹遗址群,并依托佘村的影响力打开石刻古迹遗址群的知名度,带动周边卢家桥、石龙池等周边文物的活化与利用。(图4

(四)汤山古迹集聚区。汤山古迹集聚区包括以汤山温泉旅游区为核心的温泉文化;以南京人化石为代表的古人类文化;以民国碉堡、汤山炮校等为代表的民国文化。采取中心带动型——景区联动模式+科技助推模式。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石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建成景区,联动汤山风景区,带动阳山碑材等文物古迹活化,并运用VRAR等技术在景点还原南京人猿生活、战时激战等场景,形成文物旅游吸引点。(图5

(五)横山红色文化遗迹集聚区。横山古迹集聚区包括以黄龙岘茶文化为代表的休闲养生文化;以新四军第一支队指挥部旧址、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采取串联突破型——馆藏互联模式+居民带动模式。依托区域内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新四军第一支队指挥部旧址及云台山新四军抗日烈士墓打造红色文化博物馆,形成文物旅游吸引点;横溪桥等文物在充分保护的情况下向居民开放,并根据实地情况以桥为核心建设滨河步道等设施,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图6

(六)湖熟文化集聚区。湖熟文化集聚区以湖熟文化为典型代表。依托湖熟古镇,代表了东南地区青铜时代文明的文化。突出秦淮河源头和湖熟文化发祥地等特色资源,推进钱家渡水乡非遗村建设,在保护的基础上建设文化地标——湖熟秦淮源文化博览中心。采取以点托面型——景区联动模式+典范辐射模式+馆藏互联模式。依托湖熟文化博物馆建设、民俗博物馆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柳村民居群,通过湖熟风景区构成该片区的核心文物景点,并以梁台遗址省文物保护单位形成文保和利用的范本,带动区域内部的龙都烈士墓等文物景点的建设与发展。(图7

六、总结

在当前国家政策引领、文物自身特点及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驱动下,文旅融合带动文物活化利用已成为文旅事业建设的重要方式。该研究分析文旅融合带动文物活化利用的内在机制与必要性,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统计片区文化、旅游资源、文物资源,借力旅游构建片区文物活化利用模式,形成江宁区文旅融合活化利用文物的系统方法,促使文物发挥其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效益,彰显文物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等价值。目前,文旅融合带动文物活化利用虽然已有颇多学者研究,但给出具体方式的文章较少。本文提出一种相对具体的文旅融合带动文物活化利用的方法,以期能进一步完善文物活化利用的方法体系。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必虎,王梦婷.遗产活化、原址价值与呈现方式[J.旅游学刊,2018.3309.

2]叶丹晓.广州市越秀区文物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3]孟令法.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历史演进[J.遗产,201901.

4]张伟明.近代以来中国文物保护制度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06.

5]何鹏,陈昊.不可移动文物的价值评估与立法保护[J.江汉考古,201406.

6]柴荣,梁岩妍.我国文物保护立法模式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601.

7]张建世.文物及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统一立法保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3.

8]欧阳敏.以联合办展和“云展览”模式提升革命文物展示传播水平——“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展”的实践探索[J.中国博物馆,202103.

9]宋子千.从国家政策看文化和旅游的关系[J.旅游学刊,2019.3404.

10]陈琳.如何深入开发文化旅游资源[J.人民论坛,201903.

11]张胜冰.文旅深度融合的内在机理、基本模式与产业开发逻辑[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05.

12]黄细嘉,周青.基于产业融合论的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对策[J.企业经济,2012.3109.

13]李任.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文旅融合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理论月刊,202201.

14]杨矞,范周.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作用机理和实施路径[J.出版广角,202119.

15]张祝平.以文旅融合理念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形成逻辑与路径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2107.

16]范周.文旅融合的理论与实践[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1.

17]郑奇洋.苏州文旅融合发展的评价与优化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20.

18]韩建中.文旅融合视角下的文化旅游满意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山西晋商文化旅游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70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788060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