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近年来,高管责任保险作为一种规避风险的工具越来越为人所重视,风险越大,保险存在的必要性和广泛性就越强。公司购买高管责任保险将如何影响公司的财务行为?本文对高管责任保险与公司财务行为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从创新水平、盈余管理、企业投资角度梳理高管责任保险对公司财务行为的影响。最后,探讨高管责任保险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管责任保险;公司财务行为;创新水平;盈余管理;企业投资
基金项目: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12400410567);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项目编号:GSKY2017-11)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年9月24日
高管责任保险是指为董事、监事及经营者投保的一种职业责任保险,当他们在管理上市公司的过程中存在不当或过失行为,从而被追究个人责任时,由保险公司替其承担赔偿的责任。对上市公司而言,购买高管责任保险主要能带来两个方面的作用:首先,能够降低董事、监事及经营者的管理风险,有一部分原属于他们的经营管理风险被转移给了保险公司,他们在管理上市公司的过程中造成的失误会由保险公司赔付,这会使得董监高的决策更加积极;其次,购买高管责任保险以后也引入了保险公司的外部监督,这又会使得董事、监事及经营者的决策更加谨慎。该保险于20世纪3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据统计,在美国高达95%的上市公司购买了高管责任保险。我国第一张高管责任保险单于1996年签发,这是我国首次尝试高管责任保险,2002年我国正式引入该保险,然而,目前高管责任保险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覆盖率还不足10%。高管责任保险作为一种规避风险的工具越来越为人所重视,在具有购买高管责任保险意愿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的今天,保险公司在对上市公司承担部分管理风险、补偿责任、监督责任的同时,如何影响公司的财务行为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高管责任保险的治理效应
(一)管理层激励效应。激励效应认为高管责任保险能够将董事、高管们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使得高管们的决策更加积极,创新、投资更加大胆,进而提升公司的绩效与企业价值。Priest认为上市公司引入高管责任保险后能够降低董事、监事及经营者的管理风险,有一部分原属于他们的经营管理风险被转移给了保险公司,他们在管理上市公司的过程中造成的失误会由保险公司赔付,这会使得董监高的决策更加积极,降低了董监高决策时的短视行为。此外,高管责任保险还可以帮助上市公司吸引和留住人才,因为这份职业保险对优秀的管理人员来说更能使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大胆决策,不用过分担心决策失误,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更能做出对公司有利的决策,降低了公司的管理成本,提高投资效率。Core研究发现高管责任保险对上市公司来说是一种风险分担机制,它能够帮助公司激励管理者为公司提供更有价值的决策,进而提升公司绩效。综上所述,激励效应认为高管责任保险的存在使得管理层决策失误时免遭索赔,从而使得管理层的决策更加积极大胆,进而提升了公司的企业价值。
(二)外部监督效应。外部监督效应是指当上市公司引入高管责任保险以后,保险公司出于降低赔偿的目的,会对该公司高管做出的不当决策进行评估,判断其决策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的,以及该失误决策会带来哪些风险、会给保险公司带来多少的赔偿义务。Core认为从保险公司的层面来看,当上市公司购买高管责任保险之后,他们是具备一定的能力对上市公司的决策风险进行评估的,这一研究也表明当公司引入高管责任保险以后,公司的高管面对保险公司的外部监督,会更加谨慎地进行公司的管理。综上所述,当上市公司购买高管责任保险之后,保险公司存在对该公司的监督动机,而保险公司具备的专业人员也使得保险公司有能力行使对上市公司的监督作用,保险公司会尽其所能地监督上市公司高管的决策等行为,从而减少赔付的风险。而在上市公司的层面,由于保险公司这一外部监督角色的存在,也使得高管的决策行为更加谨慎。
(三)机会主义效应。机会主义效应认为高管责任保险的存在将部分风险转移给了保险公司,使得管理层在决策失误时免遭索赔,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法律的威慑力,诱发道德风险,会使得管理层做出各种行为来为自己牟利的同时损害公司与股东的利益。胡国柳、秦帅研究发现在机会主义效应的影响下,有了高管责任保险对董监高的机会主义行为兜底,这使得董监高借助高管责任保险来为自己谋私利,进而损害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加大公司被诉讼的风险,这种风险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吴锡皓、程逸力认为高管责任保险会助长高管们的机会主义行为,购买高管责任保险的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更高,这种概率也受到高管权利的影响,如果高管们的权利较小,则概率相对较低,如果权利比较集中,则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会大大提高。Jialong从独董的角度出发,发现上市公司购买高管责任保险后也降低了独董所承担的风险,这并不利于独立董事监督效应的发挥,也不利于公司治理。综上所述,机会主义效应使得上市公司购买高管责任保险后会诱发高管们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阻碍公司的长远发展。
二、高管责任保险对公司财务行为的影响
高管责任保险对公司而言是一种规避风险的工具,它对高管的不当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赔付,而这种赔付仅针对过失性责任,如果损失是由公司高管的有意行为造成的,则保险公司并没有赔付的义务。
什么是公司的财务行为?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学者们对于其概念的界定差异不大,学者们普遍认为财务行为就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财务活动,只是他们对范围的界定略有不同。本文从创新水平、盈余管理、企业投资的角度梳理高管责任保险对公司财务行为的影响。
(一)高管责任保险与创新水平。在创新水平方面,高管责任保险对创新水平的影响基于不同的治理效应,学者们有不一致的看法。管理层激励效应与外部监督效应认为高管责任保险对创新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李从刚、许荣发现高管责任保险对上市公司来说,在风险偏好方面的影响很大,这也影响了高管面对风险的态度,进而影响了公司的决策行为,引入高管责任保险后,也提高了公司的创新水平。Billings发现如果上市公司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越低时,风险承受的动机越强,公司在创新方面的投入也就越多,反之,则在创新方面的投入越少,而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越强,答案则与上一种正相反。这也表明了上市公司引入高管责任保险后,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翟淑萍、张晓琳以高管责任保险对创新的影响为视角展开研究,从实证的角度得出高管责任保险能够提升上市公司的创新效率的结论。胡国柳、赵阳研究的是风险容忍与企业创新,主要是从上市公司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的角度展开分析,认为公司购买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方军雄、秦璇发现,高管责任保险可以替高管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提高了高管决策的积极性,进而改善企业创新决策。然而,凌士显、白锐锋在高管责任保险对创新的影响方面得出了与上面学者完全相反的结论,他们认为从机会主义的理论来看,上市公司购买高管责任保险助长了机会主义的行为,也就是说,认购高管责任保险会给公司带来负面效应,抑制了企业创新。
(二)高管责任保险与盈余管理。关于高管责任保险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基于高管责任保险的治理效应,目前学者主要持正反两种态度。管理层激励效应与外部监督效应认为,由于高管责任保险会引入外部监督的角色,会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决策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高管进行盈余操纵等机会主义行为会造成公司面临很大的风险,保险公司也可能会增加赔付金额,于是保险公司在接受上市公司购进高管责任保险的需求前,会派专业的会计师、律师对该公司的风险等进行一个评估,进而决定保费的高低。而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保险公司也能对公司高管决策的短视行为、机会主义行为进行制约,还可以对公司的财务决策以及会计信息的产生、披露造成影响,从而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信息的有效性。
而机会主义效应则认为,上市公司购买高管责任保险后会具有更高的盈余管理程度。Boubakri研究发现如果公司购买高管责任保险的额度更高、保险的覆盖范围更大,会加剧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这是出于管理层的私利目的,通过盈余操纵来提高自己的收益,进一步分析发现,高管责任保险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会随着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而下降。贾宁、梁楚楚也认为相较于没有购买高管责任保险的公司,购买了保险的上市公司会有更大的几率通过盈余管理来操纵应计项和超额非营业收入。
(三)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投资。关于上市公司引入高管责任保险后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一部分学者认为会激励企业进行有效率的投资;另一部分则认为企业在机会主义效应的影响下会产生过度投资的现象,进而降低企业绩效。凌士显和白锐锋认为高管责任保险对公司的财务决策有着正向的影响,它能够降低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管理成本,提高投资效率,进而提升公司的绩效。赵杨认为高管责任保险的外部监督角色会减少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发生,使得公司决策更加谨慎。此外,李翻翻、张长海通过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时,如果引入高管责任保险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Li和Liao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购买高管责任保险后,在机会主义效应的影响下会产生过度投资的现象,但如果公司是从国内的保险公司购买的高管责任保险则会降低过度投资的行为。
三、结论与展望
本文研究了高管责任保险与公司财务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相关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梳理高管责任保险与公司财务行为研究的主要脉络和框架。通过上述文献梳理发现,高管责任保险通过影响创新水平、盈余管理、企业投资、企业价值进而作用于公司的财务行为。在高管责任保险治理效应中的管理层激励效应、外部监督效应的作用下,上市公司购买高管责任保险会对创新水平、企业投资及企业价值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而提升公司的绩效,对公司的财务行为产生了正向的激励作用。而从机会主义效应的角度来看,高管责任保险对创新水平、企业投资及企业价值产生抑制作用,助长了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对公司财务行为造成消极影响。这启示我们应当全面、正确理解董责险的功能,并合理利用董责险对高管的激励和监督功能,以期使高管更加勤勉、忠实地履行受托义务,更好地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综上所述,公司应该倾向于购买高管责任保险,但研究发现尽管在2021年法院在对康美药业虚假陈述的判决中对独立董事巨额罚款惩罚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购买高管责任保险,但从整体上看,我国高管责任保险的投保率仍然较低,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更是远远不及,究其原因,高管责任保险是从国外引入的,是否适合我国尚未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Priest G L.The Current
Insurance Crisis and Mod-ern Tort Law[J].The Yale Law Journal,1987.96(07).
[2]Core John E.The Directors’and Officers’Insurance Premium:An Outside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Law,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2000.16(02).
[3]胡国柳,秦帅.抑制还是助长?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诉讼风险[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11).
[4]吴锡皓,程逸力.高管权力、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财务重述[J].保险研究,2017(09).
[5]Jialong Wang,Jian Zhang,Haoyue Huang,Fan Zhang.Directors’and offificers’liability insurance and firm inovation[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20.89(01).
[6]李从刚,许荣.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公司治理与企业创新——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监管研究,2019(06).
[7]Bruce K Billings.Risk-Taking
Incentives and Returns on R&D Investment[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8.
[8]翟淑萍,张晓琳,王敏.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创新效率——“因势利导”还是“推波助澜”[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0(04).
[9]方军雄,秦璇.高管履职风险缓释与企业创新决策的改善——基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制度的发现[J].保险研究,2018(11).
[10]凌士显,白锐锋.董事责任保险、董事会治理与企业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10).
[11]BOUBAKRI N,et al.Managerial opportunism in ac-counting choice:evidence from directors’and
officers'liability insurance purchases[J].SSRN Electronic Journal,2008.
[12]贾宁,梁楚楚.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制度环境与公司治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视角[J].保险研究,2013(07).
[13]赵杨.董事及高管责任保险、审计师选择与企业投资效率[J].投资研究,2018.37(08).
[14]李翻翻,张长海.产权性质、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投资不足[J].财会月刊,2016(12).
[15]LI K,LIAO
Y.Directors’and officers’liability
insur-ance and investment efficiency:evidence from
Taiwan[J].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201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