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数字经济时代是属于青年大学生的时代,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态度。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数字经济对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的影响程度,利用描述性分析和交叉分析找出各因素的分布情况和因素间的相关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大学生;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X22;F713.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年10月3日
一、前言
(一)调查背景。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数字经济的发展。2021年3月,我国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22年2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并且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的发展目标。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如今,低碳生活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生活模式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也有所改变。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印发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做出了清晰的部署,总体思路是,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完善有利于促进绿色消费的制度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推进消费结构绿色转型升级,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高能耗行业亟须转型,生活消费方式有待优化。数字经济具有平台化、共享化等典型特征,“数据+算法+算力”能够打破时空限制,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实现有效对接和精准匹配,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二)调研目的及意义
1、调研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企业发展迅速,汽车、机床、食品、化工等相关企业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本项目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探寻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以“双碳”为目标,以数字经济为工具,助力大学生生活转型,进一步促进社会绿色低碳生活转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2、调研意义。理论意义: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转型的相关理论研究,在调研实践中探寻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将数字经济与大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不断促进相关方面的研究,并提供建议和借鉴。现实意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者缺一不可。在调研实践中探寻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的结合点,研究数字经济对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转型的助力,对于促进我国大学生生活转型,降低生活、时间、金钱的成本,推动社会绿色低碳生活转型等具有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国内外学者对数字经济以及低碳生活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数字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模式,数字经济将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蔡珍美、张向前认为数字经济加速中国经济发展动力模式变革,针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数字经济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变革的重要因素。吴琦提出,近年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变革、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全面认识和理清低碳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关系,有利于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对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我国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低碳发展为关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王美云和苏永华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一些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同时也加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数字化与低碳化转型升级。数字化转型是产业低碳化发展的革命性变革。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互联网、双线融合、数字赋能已经成为产业低碳化发展的“新基建”。吴琦和任大明提出数字经济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并预计未来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发展将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将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与生产生活活动深度融合,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上述文献对理解数字经济对绿色低碳生活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时代是属于青年大学生的时代,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态度,但学术界缺少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针对性研究。
(四)调研特色与创新点。当今社会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在网购、出行、线上支付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现代人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是如何影响大学生低碳生活值得我们进行研究。通过阅读文献发现,学术界大多是对大学生低碳生活进行研究,缺乏对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大学生低碳生活的研究。本研究立足于调查问卷等第一手资料,对数字经济对大学生低碳生活的影响进行研究,从而找出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并根据结论提出应对策略,让数字经济助力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转型。
二、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对象及内容。调查对象为全体大学生,对数字经济对大学生低碳生活的影响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对数字经济如何推动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转型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查方法
1、文献研究法。根据项目研究主题,通过查阅文献来获得资料,全面、正确地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从而构建大体研究框架和调查思路,并对数字经济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具体了解,为下一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的材料奠定基础。
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有利于进行大规模调查,得到足够的样本数据,而且结果容易量化,有利于对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前期访谈制作恰当的调查问卷,分发给研究对象填写答案,然后对调查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3、实证研究法。使用实证研究法对所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对选取的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据结果进行研究,说明各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之后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概括,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三)调查思路(图1)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53份,其中女生占总人数的70.73%,男生占总人数的29.27%。调查年级较全面,各个年级均有涉及,大一大二学生占比较多。
(一)描述性分析
1、大学生对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的了解情况。对大学生对低碳生活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有65.85%的大学生基本了解低碳生活,有21.02%的大学生非常了解,不太了解低碳生活的大学生只占极少数。由此可见,低碳生活的概念被大学生所熟知。在对大学生对数字经济的了解情况的调查中,有48.23%的大学生对数字经济比较了解,将近40%的大学生不太了解甚至没听说过。由此可见,大多数大学生了解数字经济,但也有少部分大学生并不了解数字经济。
对大学生了解的数字经济形式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大学生了解数字经济中的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等经常被提及的形式,但对新零售、新制造却不怎么了解。说明大学生对数字经济的大部分技术有一点了解,但仍有一些技术不被大学生熟知。在大学生生活中您接触过的关于数字技术的应用调查中,大多数的大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购物等数字经济的应用,说明数字经济的应用切实融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且带来了一些便利。
2、数字经济对绿色低碳生活的影响。在大学生日常使用的支付方式调查中,有95.13%的大学生会选择使用微信或支付宝等方式进行支付。由此可知,线上支付已经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对线上支付手段的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6.9%的大学生认为网银、支付宝等线上支付手段放心、方便快捷又安全,有49.78%比较放心使用线上支付。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使用线上支付手段比较放心,认为很方便、安全。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共享服务兴起,共享单车、共享电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一大选择。在大学生外出时最常用的出行方式调查中,大学生选择个人电动车或自行车出行的占61.95%,使用共享电动车或自行车出行的占50.66%,选择步行的占46.9%。由此可见,大学生出行方式多样,多选择自行车、电动车或步行的方式,实现了低碳环保。
外卖也是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在大学生一星期点外卖的次数调查中,60.18%的大学生一周会点1~3次外卖;有1.77%的人每天必点外卖。当下,大学生点外卖已是司空见惯,外卖能带给人们的便捷无可厚非,但高频率的点外卖行为对环境、资源的破坏不容小觑。在点外卖时附带的一次性餐盒、餐具也是环境污染的一大来源,在是否会选择无需餐具的调查中,仅有43.36%的大学生选择无需商家提供餐具,比例未过半。
网购已经成为新兴的购物方式。在大学生平均网购的次数的调查中,有9.29%的大学生每天会进行一次或以上的网购;大部分人集中在每周1次左右的网购频率。而网购频率的增加将会带来快递包裹数量的增加。如何妥善处置快递包装成为一项极其关键的环保问题。在大学生选择如何处理快递包装的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会合理利用资源,对纸板、塑料袋等包装进行二次利用。
闲置物品的处理问题也和绿色低碳生活息息相关。在是否愿意将您的闲置物品进行交换或者出售的调查中,大部分人愿意将自己的闲置物品进行交换或出售,仅有少数人不愿意进行此类交易。从是否愿意交易的人数占比来看,人们资源共享的意识较为成熟,这为未来高速发展的数字经济下解决资源利用等问题夯实了基础。
在大学生二手商品App使用情况调查中,有56%的人使用过二手转卖类App,44%的人没有使用过,反映出二手商品转卖对环境的意义还没有被普及到位,同时也体现出二手商品App目前还不够完善。约有70%的大学生在线上交易二手商品时具有较好的体验感,反映出二手平台能够在满足买卖双方的交易需求的前提下,使各类商品物尽其用,减少资源浪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同时,约30%的人在线上交易二手商品时的体验感较差,这充分反映出二手交易时会出现的图片与实物不符、差价较大等常见弊端。
(二)交叉分析(卡方分析)。交叉分析法又称立体分析法,是在纵向分析法和横向分析法基础上,从交叉、立体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一种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复杂,但它弥补了“各自为政”分析方法所带来的偏差,通常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公式:χ2=■■
以下为具体交叉分析(卡方分析)内容:
1、性别与低碳生活行为、对数字经济了解情况。由表1可得:(1)性别对于认为自己生活是否为低碳生活的情况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χ2=14.086,p=0.003<0.01)。通过百分比对比差异可知,男生选择是的比例为28.03%,明显高于女生的选择比例13.40%;女生选择大部分是的比例为60.75%,明显高于男生的选择比例49.24%。(2)性别对于对数字经济了解情况呈现出0.05水平显著性(χ2=8.275,p=0.041<0.05)。通过百分比对比差异可知,男生选择非常了解的比例为18.94%,明显高于女生的选择比例9.35%;女生选择只了解其中一部分的比例为73.52%,明显高于男生的选择比例66.67%。(表1)
2、性别与生活应用情况。由表2可得:(1)性别对于一星期点外卖的频率呈现出0.05水平显著性(χ2=9.105,p=0.028<0.05)。通过百分比对比差异可知,男生选择从不的比例为40.15%,明显高于女生的选择比例25.86%;女生选择一周1~3次的比例为63.55%,明显高于男生的选择比例51.52%。(2)性别对于平均网购次数呈现出0.01水平显著性(χ2=16.720,p=0.005<0.01)。通过百分比对比差异可知,女生选择每周3~4次的比例这27.10%,明显高于男生的选择比例18.18%。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性别样本对于一星期点外卖的频率、平均网购次数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表2)
四、结论及建议
(一)调查结论。本次调查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的影响。通过对数字经济对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影响状况调查的描述分析与交叉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数字经济对大学生低碳生活的影响力较大。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大学生低碳生活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占半数的大学生对数字经济比较了解,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数字经济,但对其却不太了解。对于低碳生活,大多数的同学基本了解“低碳生活”,并且认为数字经济像一把双刃剑,对自身的低碳生活具有双重的影响。这表明数字经济的广泛发展对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既有利也有弊。
2、数字经济在大学生群体中应用广泛。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数字技术具有一定的认识,如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等。在生活中也接触到许多数字技术的应用,比如在线教育、在线支付、在线购物等。一方面有81.86%的大学生认为数字经济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模式;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大学生的“低碳生活”。这表明,我们应进一步规范数字经济的发展,使其促进大学生的“低碳生活”。
3、大学生对数字经济持积极态度。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数字经济持积极态度,认为数字经济的未来发展形势良好。一方面数字经济总体增长快速平稳,会保持较强的引领带动作用,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在人们之间的应用将会更加地广泛,会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高,利用数字经济推动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的可行性极大。
4、数字经济对大学生低碳生活的影响利大于弊。数字化是一把开启大学生低碳生活的金钥匙。数字经济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有社会交往数字化、金融生活数字化、文化学习数字化和大数据时代飞速发展。数字经济给大学生低碳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相比于积极影响来说较少,并且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完善数字经济,来减少其给大学生低碳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综上所述,数字经济对大学生低碳生活的影响利大于弊。
5、不同性别的个体行为存在较大差异。在对于性别与低碳生活行为的交叉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性别与认为自己生活是否为低碳生活的情况有关联,男生群体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属于低碳生活的比重要大于女生群体。而在个体行为的调查中,在一星期点外卖频率的选择中,男生选择完全不点外卖的比重要多于女生,而女生点1~3次外卖的比重要多于男生。这表明在大学校园中女生群体相较于男生群体而言,点外卖频率更高,在点外卖方面有更大的需求;在平均网购次数与网购活动优惠期冲动消费情况的选择中,女生网购与冲动消费的发生要多于男生,这表明由于女生群体对于线上消费的接受度相对于男生群体较高,应用频率也高于男生群体;在对闲置物品进行处理的选择中,男生选择不处理的比重要多于女生,这表明由于男生群体的性格、偏好与女生群体不同,他们对细节的关注程度往往小于女生群体,女生群体相较于男生群体而言,在及时处理闲置物品方面有更大的需求。因此,性别较大地影响了他们的个体行为。
(二)建议
1、利用短视频软件等新媒体形式,不断扩大对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当下,大学生对于抖音、快手、小红书等App都十分感兴趣,这些软件也在迅速发展。而在这些App中,每天都拥有海量的视频,流量也是相当可观,因而我们可以运用好这个平台,发展自媒体、新媒体等进行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包括视频号、微信公众号以及微信直播等,不断扩大受众面积,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遍及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2、利用数字技术助力大学生绿色低碳,激发大学生绿色生活积极性。高校与碳惠普、蚂蚁森林等App合作,量化大学生减排行为,为大学生打造人手一个碳账本,从消费端以数字化方式为大学生参与低碳生活提供参与路径和解决方案。同时,可建设相关平台或微信公众号,进行废物垃圾处理跟踪,使大学生实时追踪自己所“捐献”垃圾去向。
3、学校组建相关社团或专门回收废物的部门,集中定期回收学生生活废物,进行分类回收,并给予相关奖励措施,提高学生垃圾回收积极性。根据调查,很多大学生不是没有绿色低碳的环保意识,而是缺乏展现其环保意识的途径。调查显示,如果在有奖励的前提下大学生大部分是愿意进行光盘行动的。学校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应当为大学生提供这样一个能够满足其绿色行为的平台。学校可以增设相关的社团或专门下设一个部门,在一定时期、一定地点,对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回收分类,并提供一定的奖励措施以激励大学生进行垃圾处理,例如可以给积极进行垃圾处理的同学发放优惠券,可以是学校餐厅、学校附近小吃店铺的优惠券等。
4、学校建立官方二手交易平台,鼓励学生出售闲置物品。学校可以建立相关的官方二手交易平台,比如二手交易群、组建二手交易部门,保证二手物品的质量,积极鼓励学生将手中的闲置物品进行出售。让学生有地方进行放心的二手交易,实现物品的二次利用,提高物品的使用效率。
综上,数字经济时代是属于青年大学生的时代,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态度。本项目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探寻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以“双碳”为目标,以数字经济为工具,在调研实践中探寻数字经济与绿色低碳的结合点,助力大学生绿色低碳生活转型。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范丹.辽宁省高等学校节能减排对策分析[J].科技视界,2017(21).
[2]王美云,苏永华.数字与低碳:科技助力会展业变革前瞻[J].中国会展,2022(03).
[3]余林徽,唐学朋,符茜.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J].浙江经济,2022(01).
[4]潘树琼.数字助力绿色发展[J].网络传播,2021(09).
[5]缪陆军,陈静,范天正,吕雁琴.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J].南方金融,2022(02).
[6]吴琦,任大明.数字经济助力绿色低碳发展[J].金融博览(财富),2021(11).
[7]吴琦.全面提升数字经济的低碳化水平[J].环境经济,2021(17).
[8]蒋金荷.可持续数字时代: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J].企业经济,2021.40(07).
[9]赵金虹.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问题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1(04).
[10]张智清.大学生节能减排调查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3(08).
[11]薛伟.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的结合——物联网的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6(03).
[12]胡熠,靳曙畅.数字技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J].财会月刊,202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