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新疆旅游产业关联效应及波及效应研究
第706期 作者:□文/黄瑞芳 姚 娟 时间:2023/6/2 10:38:42 浏览:332次

[提要] 旅游产业是拉动内需与扩大就业的重要内容,探究新疆旅游产业对相关上下游产业产生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为推动民族地区国民经济增长、促进产业融合提供理论支撑。以2017年新疆地区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研究新疆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以及波及效应。新疆旅游产业应从产业融合的方向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主,分别与旅游产业建立联系,打破经济与技术壁垒,形成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推出特色文化旅游创新产品,继续服务好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关联;民族地区;波及效应;投入产出分析法;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59.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930

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游客将国内游作为首选目的地,新疆是比较火热的选择。由于新疆的区位条件独特,北疆的自然风光无限好,南疆的异域民风浓厚,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2021年发布的新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在“深入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章节中提到,要把握扩大内需战略的基点,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坚持突出特色以及融合创新,努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业。20226月在伊宁市召开的《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中提到发展新疆旅游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推动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而且还能带动其他部门兴旺。现在,产业的发展已经不是单一性的,而是互动性的,形成集上下游产业为一体的新业态。因此,研究产业关联对产业聚集、产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理论概述及数据来源

(一)旅游业界定的相关理论。占佳最早指出,对于旅游业而言,应从供给方面出发对该产业进行界定。目前,关于旅游业的界定,学术界较为统一地认为该行业涵盖“食、住、行、娱、购、游”六大领域,还包含旅游业自身以及为该行业提供支持的行业和部门。还有学者认为旅游业为关联性特强的产业,涵盖了五大主要行业,主要是旅行社和旅游娱乐业,辅助行业是交通与运输业、客房住宿业以及餐饮业。张福春、吴建国等认为各个运输业以及零售、住宿、餐饮、旅行社、公共设施管理、体育和娱乐等产业部门中大部分或者全部属于旅游产业的范围。依据我国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产业分类可知,旅游业重点与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等相关,这些隶属于第三产业。本文结合《中国统计年鉴》与现实生活中和旅游相关的部门进行综合考察后,在新疆地区投入产出表合并后的42部门中,认为旅游行业范围涵盖了下列领域:饭店和餐馆、交通运输、运输设备的租赁业、服务以及娱乐、文化和体育业等。在进行投入产出模型构建时,重点分析与旅游产业密切相关的餐饮、住宿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部门。

(二)产业关联相关理论。在鲍宏礼等人著的《产业经济学》中将产业关联定义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关联的方式有很多。根据本研究所用的方法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拟采取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关联方式来研究旅游产业与上下游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采用影响力、感应力系数研究波及效应,进而探索旅游产业与哪些产业需要进一步渗透与融合,以及旅游产业怎样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等问题。王琪延研究得出,产业关联性越强,产业间的资源利用率就会越高,该产业就越容易与其他产业形成融合发展。毛晓蒙用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这两个指标,划分不同产业群在国民经济中的不同地位,用感应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析比较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程度以及对国民经济中其他行业的推动作用。许和连等分析会展业关联机制和体系,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结合的方式,分析前、后关联效应,构建关联度测算模型,细化会展业内部的关联效应。张建磊等运用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等相关指标来定量解析产业波及效应,运用完全消耗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分析产业关联中的向前向后关联。左冰采用网络分析法和投入产出法测算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关联的经济影响,来揭示旅游业对经济做出的贡献。叶冉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分析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联和渗入情况,进而提出两产业互动融合的有效路径。

(三)数据来源及说明。本文依据俄裔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结构来分析新疆地区旅游产业的关联性,凭借投入产出各关键系数可以有效地体现产业关联的特征、方式和状态。本文综合考虑,拟选取直接分配系数来分析旅游业与其生产部门之间产品分配所依存的数量关系。同时,选取建立模型最重要、最根本的系数——直接消耗系数,来阐述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的强弱。选取国民收入系数来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选取列昂惕夫逆矩阵系数用来反映增加旅游业一单位最终需求时,需要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的生产额是多少。选取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分析旅游业推动或拉动上下游哪些产业发展。

1、前向关联效应。前向关联是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范围中某个产业通过向其他产业提供产品或服务而与其他产业发生联系。在旅游产业中,前向关联指的是旅游产业对以旅游产业为中间投入产业的影响。在《产业经济学》的学术范畴中,前向关联效应用直接分配系数来反映。本文旨在研究旅游产业产品分配给其他产业作为中间产品的价值占总产出的比例,反映其他产业对旅游产业的直接需求程度。直接分配系数(hij)的值越大,表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前向联系越密切,各产业的中间投入价值量组成中间投入矩阵用Q表示,具体测度公式见表1。(表1

2、后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指旅游业与被其消耗了产品或服务的上游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关联程度。在本文中指的是在新疆这一区域内旅游产业与上游供应产业之间的关联。本文凭借直接消耗系数来剖析旅游产业生产一单位产出需要直接消耗上游各部门产品和服务的数量,旨在反映旅游产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因直接消耗而对其他产业产生的拉动和影响作用。所求的直接消耗系数越大,说明产业j对产业i的依赖作用越强,或对其拉动作用越大,两个产业之间关系也就越密切,公式见表1

3、国民收入系数、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国民收入系数指旅游产业部门生产单位价值量所创造的国民收入或净产值的数额。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反映在产业关联的领域,经常用来分析产业波及效果,其公式见表1

二、新疆旅游产业关联效应及波及效应实证分析

(一)新疆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2018年国家统计局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中规定旅游产业属于第三产业范围。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年鉴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可以看到,随着GDP的递增,一二三产业的产业增加值也逐年递增,其中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最大,第三产业是同一年份里与其他产业增加率相对比增加最快的产业。

根据近五年旅游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可知,2019年新疆旅游事业的发展达到峰值,旅游产业带动消费3632.58亿元,占新疆GDP26.72%,该行业已经成为对新疆GDP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2020年和2021年受疫情影响,新疆旅游产业遭到重创。从旅游业发展情况来看,各项指标从2017年至2019年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2019年达到峰值,如表2所示。2020年受疫情影响,各项指标都有所下降,到2021年各项指标有一定程度的回升态势,原因在于政策上有“十四五”推进旅游兴疆,环境上疫情过后新疆旅游业得到快速修复。这些结论表明新疆旅游产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旅游业发展主要易受疫情和一些复杂因素阻碍。(表2

根据新疆文化旅游厅公布的数据得知,2019年新疆接待游客数量为近五年最高人次,突破2亿人次。2020年虽然接待游客人次不理想,但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的影响,累计完成接待游客1.58亿人次。而到2021年,新疆旅游“井喷式发展”,同比增长20.52%,恢复接待旅游人数至1.91亿人次,新疆的魅力风光正在被全国人民看到。据统计,2021年实现旅游收入1415.69亿元,同比增长42.69%。旅游业在新疆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经济后备力。根据《2020中国文化和旅游统计年鉴》得知,2019年全疆累计共建设A级旅游景区391个,其中135A级景区;建设星级饭店共计297个,其中五星级饭店有17家。截至20227月,新疆5A级景区和5A级酒店均增至17家,在全国范围内仅次于江苏和浙江,排名第三。新疆在基础建设和景区优化上投入大量心血。

新疆旅游从1978年到如今,经历了从无到有到繁盛的阶段,然而根据上述分析以及数据支撑,可以得到新疆旅游同样存在着一些短板,可以归纳为三类:其一,旅游景点分布广泛,分散程度大,旅途时间长、游览时间短;其二,旅游淡季时间长,季节性特征明显;其三,站在游客角度,新疆旅游交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相对较高。

(二)前向和后向关联效应分析以及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1、直接分配系数。旅游产业对投入产出表中42个产业部门的分配系数普遍较低,说明该产业前向关联性较弱,对上游产业的支撑作用不显著。通过MATLAB-R16a软件运算,并采用科学计数法保留三位数,则直接分配系数排名前十的有食品烟草、造纸印刷、文教体育用品、批发和零售、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建筑、文体和娱乐、金融、住宿和餐饮业等,说明旅游业的发展对这些产业有一定支撑作用。从住宿和餐饮业来看,呈现出与整个旅游产业相似的特征,即分配系数很低,对其他产业的支撑力量较弱,原因是旅游产业是消费型产业而非生产型产业,旅游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型增长。而且,自治区内部分旅游景区和景点可供游客选择的民族特色旅游产品比较少,消费和娱乐的业态比较单一,有同质化倾向,从而导致旅游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薄弱。

2、直接消耗系数。根据公布的新疆投入产出表延长表中的42个部门的情况,住宿、餐饮业位于第30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位于第41位,以这两个部门代表旅游业,通过上述软件计算并保留两位数可得,直接消耗系数大于0的有:金属矿采选产品、基础设施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其他制造品和废品废料、建筑、金融和房地产、综合技术服务、公共设施管理和其他社会服务。这些产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旅游业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农林牧渔产品,食品和烟草业,文教体育用品业,批发和零售,交通与运输、仓储和邮政产业为新疆旅游业的发展贡献较多的中间投入。

3、国民收入系数。表1公式中,Nj表示的是第j部门的增加值合计,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以及营业盈余四个部分。通过投入产出表中对应部分数据利用Excel计算得出,住宿、餐饮业的国民收入系数为aN30=1842366/3773900=0.488186元,表明住宿和餐饮业创造一个单位价值量将增加4881.86元国民收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国民收入系数aN41=713426/1163200=0.61333元,表明文化、体育产业创造一个单位的价值量将引起国民收入增加6133.3元。在代表旅游产业的这两个部门中,发展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比发展住宿和餐饮业更能推动国民收入增加量提升。究其原因,文体娱产业属于拥有内涵的新兴产业,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创新空间,通过产业融合或者产业结构调整,可增加该产业以及相关联产业的附加值,国民收入增加量则从附加值中来。

综上所述,在民族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旅游业对于第二、第三产业的贡献较多,尤其是在食品和烟草业,交通与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以及文教体育用品业上的贡献较强。总体来看,新疆旅游产业的分配系数普遍比消耗系数更接近于1,这表明旅游产业对于其他产业的需求拉动作用大于推动作用。在旅游产业范围中,文化、体育与娱乐业比住宿和餐饮业更能拉动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因此,新疆适合将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形成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拉手。

(三)新疆地区旅游产业波及效应分析。经过计算得到,住宿和餐饮业感应度系数为E30=1.007637,影响力系数为 F30=0.88356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感应度系数为E41=1.050946,影响力系数为F41=0.774469,如表3所示。单看代表旅游产业的两个部门,它们的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说明旅游产业对前后关联产业的推动作用高于全社会的平均水平,对国民经济中其他产业生产变化的敏感程度较高。然而,两个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却均在1之下,这表明旅游产业对上下游产业的拉动作用略低于全社会的平均水平,而且表明旅游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力较弱,进一步体现了该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小。(表3

整体上看,旅游产业的排名比较靠后。一般而言,若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力系数均大于1,则说明该产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战略性地位,对经济增长速度最为敏感,比如机械工业与纺织行业。

纵向来看,以住宿和餐饮业为例,影响力系数略低于感应度系数,说明住宿和餐饮业本身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大于其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单位,住宿、餐饮业的发展会超过一个单位;影响力系数接近1,其发展程度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保持一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情况与住宿和餐饮业相似。横向来看,文体娱产业的感应系数更高,说明旅游产业内文体娱产业对旅游产业推动力更大。而住宿与餐饮业的影响力系数相比较更高,这说明住宿与餐饮业对旅游产业的辐射效应更强,需求拉动力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住宿和餐饮业虽然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经济活动并不完全服务于旅游产业,其发展程度虽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影响,但更多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一步新疆应加大文化、体育和娱乐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综合来看,住宿和餐饮业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整体呈现一种低感应度、中影响力的发展态势,可以将其定位为新疆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旅游产业内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可开发的作用略大于住宿、餐饮业。新疆应加快文化、体育、娱乐、冰雪等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步伐,突破经济和技术的壁垒,加大各部门合作,推出新的业态和旅游模式。

三、结论与讨论

由产业关联效应可以得出,新疆旅游产业与该产业自身、农林牧渔业、食品和烟草业、文教体育用品、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以及仓储和邮政业之间具有较高的后向关联程度,与食品烟草、造纸印刷、文教体育用品业、批发和零售、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产业有着较强的前向关联程度。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业、食品和烟草业和文教体育用品业已经成为拉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坚实力量。由产业波及效应可以得知,新疆旅游产业的特征为前向关联度弱、后向关联度强、感应程度强、影响程度弱。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开始下降,与其他地区相比,新疆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低,其外在表现是产业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排名靠近中后,这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是较为常见的。该行业的发展更多是受国民经济增长拉动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新疆旅游大会的召开以及“迎客入疆”政策措施的落实,新疆旅游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旅游业对新疆经济的影响程度逐步增强,并且开发空间巨大。旅游产业具有向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力,但实际融合的主动性不足,因此新疆旅游业应该在今后的发展中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三个细分部门分别与旅游产业建立联系,协同合作。根据新疆“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大融合创新的力度,发展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新业态,比如冰雪+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康养+旅游、民俗+旅游和农牧游等特色旅游业态。还可以创新旅游模式,开发民俗旅游产品,辐射轻工业的发展。旅游业作为重点服务产业之一,在新疆整个产业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新疆应该提升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通讯作者:姚娟)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宋慧琪,陈佑成.乡村振兴背景下茶旅产业融合发展探析——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J.农业展望,2019.1504.

2]占佳.旅游产业范围界定应从基本概念入手[J.旅游学刊,2007.2212.

3]张福春,吴建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关联研究——基于新疆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测算[J.商业时代,201231.

4]查建平.低碳经济视角下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15.3011.

5]鲍宏礼,周业旺,王庆.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8338.

6]瓦西里·列昂惕夫.投入产出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王琪延,徐玲.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北京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11.

8]毛晓蒙,刘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J.统计与决策,2021.3718.

9]许和连,金友森,张琴韵.湖南省会展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灰色关联理论的实证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4.

10]张建磊,安娜,程隆棣.中国纺织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效应的演化分析[J.丝绸,2020.5705.

11]左冰,杨艺.旅游产业关联结构及其经济贡献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旅游学刊,2021.3604.

12]叶冉.我国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与融合[J.商业经济研究,201533.

13]冯赟,起建凌,母赛花.中国区域间农业产业关联效应差异性分析[J.农业展望,2020.1606.

14]凌玲,董战峰,林绿,等.绿色金融视角下中国金融与环保产业关联研究——基于多年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生态经济,2020.3603.

15]韩嵩.区域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统计指标体系及测算[J.统计与决策,20121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4814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