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川陕革命老区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思考
第707期 作者:□文/考鑫凯1 王浩然2 张宇轩3 陈国庆4 时间:2023/6/16 14:55:50 浏览:300次

[提要] 产业融合与差异化策略是当前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革命老区具有一定的助推作用。本文对川陕革命老区现阶段已有的产业融合创新方案进行描述与总结,提出“红色+行动”创新发展路径,并从当地红色文化的传播及产业发展两个方面提出详细的差异化战略。

关键词:川陕革命老区;产业融合;创新路径;差异化策略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SLQ2022SB-01)。通讯作者:陈国庆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1012

一、文献综述

川陕革命老区位于四川、陕西交界处,该地分布着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众多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的第二大苏区。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当地发挥着重要的缓冲与部队协调的作用,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自从建国以来,革命老区不断地发展创新。但由于受到了历史、地理、自然等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川陕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瓶颈和困难的制约,急切需要进行改革。川陕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距离经济中心较远、人才流失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川陕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从2016年国家实施《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以来,革命老区聚焦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扶贫脱贫、特色产业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加强了老区重点项目的建设以及政府部门政策的支持力度,革命老区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十四五”时期的振兴发展奠基。但革命老区依然存在地方财政保障力度较弱、基础设施水平较低、产业综合实力较弱、开放合作程度不深的问题。

加快川陕革命老区的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意义深远,不仅有助于将老区的指导性文件及政策落到实处,而且借助旅游业、互联网平台以及多地联动等多种方式,对老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有切实助益。张熙凤(2021)探析了产业融合发展路径,通过分析革命老区面临的困难以及发展潜能,制定以农业、生物以及红色资源为主导的融合产业,通过融合产业的横纵联动的方案,从而实现资源到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转变,其强调人才在产业融合发展中的重要性,应该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充分发挥人才的引领作用。廖小平(2018)认为应将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大智慧农业人才的培养相结合,开创以机械化为基础的“互联网+农业”发展之路。但是,该方案需要大量的资金扶持,实施前应考虑各方权益相匹配。张建(2019)提出自贸区与革命老区产业交融发展策略,通过分析自贸区与革命老区各自的区位优势,从新兴产业与政府的角度出发,为提高融合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现代化企业的战略目标,得出了企业财务的把控方案。该方案从根本上完善了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了融合产业的存活率,加强了产业与政府间的联系,为川陕革命老区产业融合的发展提供指导。

关于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方法,学者们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革命精神与历史内涵,结合校园、课堂、企业等途径,不断创新发展红色文化。龚静(2021)提出红色文化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的创新策略,针对红色资源如何融入校园,提出了教师队伍、课堂课程、校园氛围底蕴打造三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方法,最终实现红色文化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目标,其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将红色资源融入课堂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袁成杰(2019)研究了达州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的建设路径,通过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产业链,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同时,将整体战略部署细化到老区下的各市(县)级地区,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推进当地经济发展现代化。

二、川陕革命老区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创新路径

(一)革命老区创新发展样本。宁波余姚四明山革命老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之一,面积546.7平方公里,共有8个乡镇(街道)、78个村。在21世纪初,老区交通闭塞,公共服务落后,经济实力薄弱,基础设施差,人均年收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足3000元。当地依托四明山区的资源优势,发展红色旅游,壮大绿色经济,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实现多地互联,以横坎头村为中心,联合周边的汪巷村、东溪村等8个村,组建了红锋共富联盟党委,各地各产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近三年来,余姚统筹财政基金共计9.6亿元,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老区建设,壮大老区集体经济,一大批重点项目落户余姚地区。同时,当地还依托互联网搭建了电商销售平台,让革命老区的特色农产品凝合聚力,与互联网时代共联,源源不断走入城镇。

(二)川陕革命老区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创新路径

1、传承红色基因,助力青年培养。革命老区的各县、市都烙印着自己过往的历史遗迹,中国红军城、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等伫立于此,每一个饱含时代记忆的物件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流淌着前辈的赤子血脉。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激励着当地的年轻一代向着“自强不息、攻坚克难”的革命精神不断靠近。

2、创新旅游资源,扩展红色影响。红旅结合是传播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革命老区多年的发展使得遗址遗迹的开发趋向饱和,要形成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把各地资源整合后进行规模化建设,创新旅游产品体系。在资源上传承、互联,在产品上创新、与时俱进,打造契合主题的特色文旅小镇、特色生态园区等,进一步整合周边特色农产品资源。

3、并行文化基建,巧用红色力量。老区地理环境恶劣,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建设难度颇大,道路建设运营成本较高,借助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力量,安排专项基金,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指标,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及出行质量。

4、横向整合信息,形成产业集群。联合同质产品,形成相同产品下的各地不同特色的产业集群,联手扩大产业影响力,在技术、生产方面寻求共同发展,各地区找准自身定位,突出优势,发掘产业的互补性能,形成一体化产业链条,如绵阳-广元-南充可形成蚕桑缫丝系列流程化的丝纺服装产业链,形成上中下游原材料、纺织业及纺织服务制造业、服装贸易业三者协同发展,针对性合作,实现复合型产业,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品。

三、川陕革命老区发展差异化策略

(一)文化的差异化传播

1、多元化的传播内容。当下,提到文化一词,大多数人的观念认为文化是诗词、戏曲、音乐、服装等,仅仅将文化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对于精神层次的文化,了解的人少之又少。比如,川陕革命老区不仅拥有淳朴的民风,更有不容忽视的红色资源。川陕革命老区位于四川、重庆、陕西三省市交界地区,地处偏远,生态环境良好,民风淳朴,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同时又是多个县政权的革命根据地,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革命精神。红色文化的存在形式是多样的,分为物态与非物态资源,其中物态性文化资源覆盖了渡口、交通线、医院、学校、工厂、货币、弹药等遗存;非物态性资源包括红色歌谣、影像资料、人物列传和会议类文件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在内容上的差异性传播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差异化发展将使红色文化的传播更广泛、更多元、更丰富。

2、集散化传播。川陕革命老区文化存在的多样性为差异化的传播方式提供了物质基础,但由于“川陕革命老区”跨越三个省,在空间上分布较为离散,并且各个根据地的资源相似,造成了各个行政利益体各自为政、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等问题。红色资源分散性的特点客观上加大了开发难度,因此实现差异化的传播方式是迫在眉睫的。

1)政府统领,多方协调。要实现川陕革命老区文化的差异化传播,不仅要考虑资源空间分散的现状,还要避免各资源区因协调不合理造成的重复性开发。因此,可以考虑政府统领、多方协调的差异化发展战略,以政府为主导,利用丰富的资源条件,开发独特的、大规模的产品体系,利用市场经济,增加产品竞争力。各资源地应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跳出以自身利益为主的藩篱,多方协调共同发展,对各地现存资源进行整理汇总、深入研究,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主题,开发该主题下特色的产品,多地协调开发,打造整体市场竞争力。由于各地资源区较为分散,跨越三个省,资源布局呈现点状,实现整体统一较为困难,难以打造品牌竞争力。为提高资源开发实施过程中各行政体之间的协调配合,可以考虑资源入股,可以根据各资源区的资源价值及资金数量建立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化散点为统一,共同承担风险,共同获利。

2)创新与借鉴相结合。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相较于传统的文化资源更注重特征性与价值体系,资源产品更是需要特色开发与市场开发,需要使其独特的属性与经济社会价值密切联系,同时还要注意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政治性决定的严肃性,开发市场与特色产品时需要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要做到合理的开发,不仅要做到对资源的全面挖掘、深入研究,更需要构建独特的红色资源规划,挖掘新的差异化传播方式。广泛参考、学习国内红色资源文化差异化战略开发的成功案例,将其思维、模式与川陕革命红区的红色文化相结合,通过创新、创意、现代化手段等方式,融合当地区域文化、生态特点,开辟出具有川陕革命老区特色的差异化传播方式。

3、新时代下的传播渠道。长期以来,推动文化传播的任务主要是由政府来推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播渠道的不断增加,川陕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可以由政府主导转向群众共同促进,鼓励群众、企业、组织利用抖音、B站等平台对当地文化进行传播,可以借鉴通过网络推进文化传播的案例,如通过锯、刨、凿、磨等中国传统木工手艺制作各种精致木器而在各大视频网站上走红的“阿木爷爷”,将芭蕾与独竹漂巧妙结合通过网络惊艳世界的“95后”女生杨柳,都是利用了当下科技的机遇进行文化的传播。政府和群众对于文化的传播各有优势,鼓励和支持群众通过网络传播红色文化,实现当地红色文化的发展。

4、以青少年为主的文化传播。川陕革命红色文化走出去面临着种种困难,对于红色文化感触较深的人群中,老人占绝大多数,而当下年轻一代对于红色文化认识较浅,如何使年轻一代体会、学习红色精神的内涵,感受红色精神的伟大,是文化传播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加强红色精神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立法保护,禁止诽谤诋毁行为事件的发生;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加强对外开放,主动宣传先辈英勇事迹;丰富革命精神内涵,将改革精神、创新精神、担当精神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积极向上精神纳入革命精神范畴。增强年轻人对红色文化内涵的了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产业的差异化战略

1、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资源型产业。确保差异化战略的有效进行,不仅需要产业内部的协调管理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还需要从自身出发,根据自身资源的优势来制定差异化战略。川陕革命老区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有铁、铝、铅等矿物资源,茶叶、 蚕桑、干果等农产品及药材资源,以及被誉为“天然基因库”的生物资源。各个产业应对当地资源进行充分调查,利用丰富的资源打造出更有利的竞争优势。但产业对与自身利用资源的能力要慎重看待,避免进出内部化视角,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结合自身丰富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做到为我所用,而非为我所有。

2、基于多途径时代机遇的创新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川陕革命老区迎来时代发展机遇,有助于推进差异化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经过川陕革命老区,为当地提供了便捷的商业交通路线,增强了革命老区的独特区位优势。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是推进了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为当地的生态资源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有利于旅游事业的发展。2016年国家推进的《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为革命老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有利于吸引资金,推动当地产业的差异化发展。

3、构建多元产品供应链系统。企业往往会因为差异化成本之间的效益背反而使决策方向摇摆不定,要解决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明确差异化战略的出发点,即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但由于小批量产品差异化需求占绝大多数,导致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对此,可以采用产业链模块化的方式进行生产,通过对市场需求的产品进行模块化设计,将产品的结构及功能进行分解,让革命老区的产业分工生产、组合协同。构建模块化的产品供应链系统,实现多元柔性与成本最优的差异化方案,实现革命老区的差异化战略发展。

综上,川陕革命老区产业融合发展与差异化策略是实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作者单位:1.淄博职业学院;2.福州理工学院;3.河海大学;4.成都锦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熙凤,向伟.革命老区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探析——以旺苍县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2104.

2]廖小平.川陕革命老区智慧农业发展策略研究[J.云南科技管理,2018.3102.

3]张健.自贸区与革命老区产业协同发展及路径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9.

4]龚静.四川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专业课堂的实践路径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12.

5]袁成杰,于敏章,石攀峰.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的红色文化建设路径探讨——以达州革命老区为例[J.现代农村科技,201912.

6]刘建平.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2002.

7]吴慧,许屹山.基于产业融合的小城镇旅游创新发展路径探析——以皖南黟县为例[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1.4211.

8]艾蓉,龙云安.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结合自贸区的路径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1910.

9]郁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差异化策略探析[J.文化产业,202129.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560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