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劳动/就业
师徒制工匠精神传承当代意义
第717期 作者:□文/王香格1 巩振兴1 张 弛2 时间:2023/11/16 11:11:31 浏览:603次

[提要] 本文基于现代师徒制对工匠精神的传承进行系统阐述,揭示师徒制传承的意义,为企业培养和提升员工工匠精神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师徒制;工作满意度;工匠精神;人力资源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师徒反馈环境与创造性绩效的协同演化机制:基于动态情感视角的研究”(批准号:71801120);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工匠精神驱动企业创新发展的机制研究”(批准号:2021RW031);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影响国家创新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研究”(批准号:DZD2023045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69

引言

在我国,师徒关系由来已久,如今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推行“师徒制”的必要性,开始运用师徒制作为一种人才培育的重要措施。师徒制作为师徒双方聚合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和权利义务,以传习精神和技艺为纽带而组成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是工匠精神传承不可替代的模式。较领导的难接近性和同事经验的欠缺而言,师傅与徒弟接触时间更长,知识转移更多,社会资本继承概率更大,个体更易受到师傅的影响,更容易潜移默化地传承工匠精神。同时,由于不同的员工对工作有不同的适应程度,把师徒制作为培养工匠的一种重要模式,能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多元化环境。特别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决定公司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良好的师徒关系能促使组织内部工匠精神和知识的传递与延续,协助新晋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并改善与提升员工的工作态度与表现。推行师徒制有助于徒弟专业与个人方面的成长,例如协助徒弟晋升、提供其达成目标的有效策略及提供徒弟展现能力的机会,不论是心理还是精神上的支持,徒弟均能从师傅身上获得协助。师傅提供徒弟职业生涯发展、心理支持及角色楷模等回馈,据此促进资深师傅与资浅徒弟之间的知识与经验交流,传递与延续工匠精神,提升员工能力,为组织提供获利机会,促使组织不断地成长,有利于组织、师傅与徒弟三方受益。综上所述,本文基于现代师徒制对工匠精神的传承进行阐述,能够推动企业高标准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一、师徒制对工匠精神传承作用路径分析

(一)师徒制对工匠精神传承的积极作用。师徒关系是指师傅提供徒弟职业生涯发展、心理支持及角色楷模等回馈,据此促进资深师傅与资浅徒弟之间的知识与经验交流,协助徒弟的职业生涯发展,其不仅有利于徒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协助徒弟融入组织情境,并提供升迁的机会。员工要认为这份工作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可以拿到满意的薪酬,实现自我价值,才能尽职尽责。成功的师徒制可以帮助徒弟学习组织规则,并且提升生涯满意度,同时增加徒弟的薪酬,建立其在组织中正面的影响力,进而降低离职率。没有师傅指导的员工,容易缺乏对组织与产业的了解,以及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并且因为没有得到支持,缺乏正向工作情绪,对组织与工作的满意度较低。没有师傅指导的员工,其职业发展相对较差,在组织中的层级较低,薪酬也较低。师徒关系的职业性功能与心理社会功能确实能够提升徒弟的薪酬与升迁机会,在职业生涯发展上对徒弟有所帮助。在师徒关系的训练下,徒弟通过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内容发展自己的领导天分,同时磨炼自己发展出新的技巧与能力,展现个人特质的优势。师徒关系可以带给徒弟的好处如下:开启知识的大门,提供目标教导与建议;降低挫折感;提高成功率与生产力;增强职业满足感;加强整体生活的幸福感;增加工作投入度与忠诚度。好的师傅可以帮助徒弟专业知识的发展,也能够激发徒弟对某学科的潜在兴趣,并提供正确的挑战,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成为终身职业。师傅也会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为徒弟争取到该领域中重要的资源和位置而努力。师徒关系为员工践行工匠精神提供丰富的资源,满足徒弟的内在与外在需求,激发出较高的内在动机水平,员工就有可能通过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和勇于创新等行为投入工作当中,从而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匠精神,对工匠精神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师徒关系通过提高心理安全促进工作满意度的提升。心理安全是一种信念,即认为工作场所对于人际风险承担是安全的。从行为上说,心理安全导致员工从事公开的交流。他们表达出他们的想法,并寻求更多的反馈来解决问题,这些在不同的分析层次上影响了一系列工作成果(如学习和绩效)。较领导的难接近性和同事经验的欠缺而言,师傅与徒弟接触时间更长,对徒弟的了解也更加全面,在日常工作中更容易给予徒弟支持性的、利用性强的、准确的、可信的反馈信息,这些支持性和鼓励性的信息作为对心理资源的支持有利于促进心理安全感的提升。由于心理安全感取决于师傅对组织和徒弟职业道路的准确和有意义的了解,师傅应努力提供对徒弟职业道路更有意义的知识和信息,或从徒弟那里获得更多信息,以为徒弟提供建议。通过聆听、传达、支持及向徒弟提供明确和一致的反馈,师傅能够让徒弟感觉到冒险并参与反馈交流是安全的,当徒弟得到师傅的支持时,就会增加自己与外部支持性行为的互动,这种互动的效果能够增强两者的信任,进而增加心理安全感,使徒弟更加明晰工作标准,敢于创新,更好地投入工作,员工有可能因领导的赞赏、薪资水平的提高等内在和外在条件的满足,增加工作满意度。

(三)工作满意度的提升与工匠精神的传承。在日常工作中,徒弟常倾向于把师傅当作学习的榜样。同时,成功解决问题后,若受到师傅的正面赞赏,员工更可能会提高自我满足感,提升工作满意度,进而更加充满信心与活力地投入到工作中,主动学习知识,在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培育出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师傅给徒弟提供的各种职业帮助,需要徒弟很好地接收并消化才能有助于工匠精神的产生,而工作满意度高的员工在工作中会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他们的工作满意度,从而使员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形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永不言败的工匠精神。

综上所述,师徒制对工匠精神的传递与继承起积极的影响,师徒关系通过提高徒弟的心理安全来促进其工作满意度的提升,进而推动工匠精神的传承。

二、对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启示

(一)建立以师徒关系为核心的人才开发与培养机制。企业应该真正重视师徒关系,促进其组织社会化,提高职业适应能力,获得工作技能,同时增强徒弟的工作满意度以及对企业的认同和情感。由于师傅易因存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担心增加知识藏匿行为,扩大防御焦点定向,不利于组织激励师傅更好地指导徒弟。为了防止此现象发生,促进师徒关系健康发展,企业应当通过表扬、鼓励等内在激励以及晋升、加薪等外在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师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为师傅对徒弟的指导提供动力。不断改进以师徒关系为核心的人才开发与培养机制,将师徒制尽可能地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工匠精神培养机制。工匠精神作为新时代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建立健全工匠精神的培养机制迫在眉睫。首先,工匠精神的培养要充分发挥师徒制的作用,立足于企业的实际,从员工的实际思想地位入手,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师傅教导徒弟的潜移默化中传承工匠精神,发挥师徒制的正确引导作用,积极提高职工的职业素质,并采取实际措施,以增加企业的声誉。其次,为使工人能够真正热爱和坚持工作,克服快速成功和机会主义的浮躁心态,精心打造精品,追求卓越和完美,企业应该进一步深化职工职业道德教育,使职工真正具有敬业、爱心、喜悦的职业操守,发扬和提升职工的手艺,培养更多有道德、技术精湛的工匠,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企业需要完善工匠精神培养的激励机制,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互结合,为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动力支撑。

(三)提高员工心理安全感。师傅在组织中的关键作用之一是为徒弟的职业和个人发展提供咨询和指导。因此,徒弟接受建议的行为与成功的辅导关系密切相关。考虑到徒弟在组织环境中接受建议行为的重要性,显然需要更好地理解影响徒弟是否和如何接受师傅建议的因素。在本研究中,师徒关系通过提高徒弟的心理安全间接推动工匠精神的传承,其对员工和企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中,企业应在实践中注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开发。工作满意度通常受工作环境、工作资源、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的影响。企业营造团结协作、相互尊重信任的工作氛围,增加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员工的需求,对员工有足够的关怀,提高对员工在生活方面的帮助,并且通过物质奖励以及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由于心理安全感取决于师傅对组织和徒弟职业道路的准确和有意义的了解,师傅应努力提供对徒弟职业道路更有意义的知识和信息,或从徒弟那里获得更多信息,以帮助徒弟制定建议。交流和倾听技能以及对学习原则的了解等,对于师傅与徒弟发展牢固的关系也是必要的。这些技能和知识是充分理解徒弟和有效提供建议所必需的,师傅应有精力和机会花时间与徒弟相处,以发展高质量的关系。与徒弟在一起的时间和互动频率对于建立信任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的是,正式指导关系中的师傅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与徒弟建立基于信任的、高质量的关系。设定明确的期望、目标和责任可能有助于发展有益的指导关系。

(四)提高师徒关系质量。在师徒关系研究中,关系质量已被广泛应用于互惠、关系深度和对关系满意度的总体评估。关系质量是评估师徒关系有效性的关键变量,特别是关系质量被认为是区分成功师徒关系和失败师徒关系的重要边界条件。研究表明,师徒关系质量调节了上下级二元关系中所接受的师徒职能与被指导者的工作态度(如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当关系质量越高时,这种关系越强。关系质量正向影响工作-家庭正向外溢性职业满意度。师徒关系中的关系质量与情境满意度的关系最为密切。特别是在关系质量较高的情况下,师傅更愿意毫不犹豫地分享信息、分享自己的想法或担忧,被指导者更容易对师傅的支持做出回应。那些认为自己与师傅关系良好的学生对师傅的忠诚度更高,因此更愿意接受师傅的建议。此外,被指导者的反馈接受行为鼓励师傅为其提供更好的支持。因此,师徒关系质量感知影响师徒关系双方。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关系质量可能是鼓励被指导者接受师傅建议的重要条件。信任也是师徒关系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信任的定义有很多,但在这里我们将信任定义为“一方基于另一方的积极期望而对另一方的行为表现出的脆弱”。换句话说,信任建立在被指导者的期望之上,即师傅会以积极的方式行事,并将被指导者的最大利益放在心上。当被指导者对师傅的信任程度越高,他们就越有可能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生活经历,因为他们感受到师傅的善意,心理上感到安全,并且对师傅提供的指导质量有更高的信心。然而,如果被指导者对师傅的信任程度较低,他们就不太可能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因为他们怀疑师傅的能力、善意和仁慈,以及师傅支持的质量。因此,当被指导者的信任减少时,他们可能不太愿意好好利用他们得到的建议,甚至完全忽视他们的师傅。一些研究将信任师傅作为有效师徒关系的另一个边界条件。对于对师傅有高度信任的被指导者来说,师徒功能降低会对被指导者相关工作压力的作用更强。作为一个连续序列,我们可以假设信任是决定被指导者是否接受师傅建议的关键边界条件。

总之,如何利用师徒制培养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国工匠是现代企业必须重视的课题。研究立足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应用,为现代师徒工匠精神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提高我国职工队伍的素质以及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水平,助力企业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战斗力,最终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作者单位:1.聊城大学商学院;2.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叶龙,刘园园,郭名.传承的意义:企业师徒关系对徒弟工匠精神的影响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20.4207.

2]王凯,韩翼.企业师徒关系对徒弟工作活力与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05.

3]童俊,王凯,韩翼.师徒关系如何影响徒弟职业成功[J.当代经济管理,2018.4008.

4]曾颢,赵曙明.工匠精神的企业行为与省际实践[J.改革,201704.

5]潘安成,刘泱君.尊卑有序与中国传统企业师徒制知识传承——以中华老字号“杏花村”汾酒集团为例[J.南开管理评论,2020.2305.

6]赵书松,吴世博,赵君.师徒制情境下心理资本传递的多重中介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17.1407.

7]蒋震艳,罗瑾琏,徐婧.企业师徒关系的演进路径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应用[J.华东经济管理,2015.2907.

8]崔琦,何燕珍.企业师徒制一定充满正能量吗?——失调性指导关系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9.4108.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7829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