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比较分析
第541期 作者:□文/周戏浪 杨 雨 时间:2016/7/16 15:56:15 浏览:1159次

[提要] 2014年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成立,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能力是检验其示范性效果的重要标准。通过对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创新指标的分析及对比,揭示三市的创新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比较

中图分类号:F293.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421

201412月,长株潭获批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国家批准的第七个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依托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近5年,长株潭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6%以上,位居全国第一位,已经成为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源和重要资源聚集区。以创新驱动为内核、以协同一体为特色的“自主创新长株潭模式”正在开启。

一、长株潭三地创新发展基本现状

长沙高新区是全球重要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十二五”以来,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升、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形成了工程机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和食品加工四大产业。2014年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427.4亿元,增加值突破两千亿大关,产值、增加值规模均实现历史新高。产生了“天河二号”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等科技创新成果,汇集了47位两院院士、一批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陆续出台“自主创新33条”等政策文件,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与实践,推动全市自主创新不断发展。

株洲高新区是全国最大的电力机车研发生产基地,形成了以轨道交通、硬质合金及新材料为主导,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被列入全国首批10个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城市,为全省唯一。近年来,国内首条8英寸IGBT专业芯片等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新技术、新产品纷纷在株洲诞生。株洲先后建成了多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创新型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级研发机构。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全市各类技术人才总量已达20万人。株洲市下发了“创新十条”等文件,加快了全市推进自主创新的步伐。

湘潭高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装备产业基地,获得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10项国家级“金字招牌”,集聚了多项国家“863”计划、火炬计划项目、国家创新基金项目,拥有2600多种高新技术产品。重点培育了新能源装备、先进矿山装备、精品钢材深加工等主导产业。近年来,湘潭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决定》等科技创新政策文件,积极引导和推动了全市的科技创新。

二、长株潭三地自主创新现状比较

(一)创新投入。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即R&D经费,是衡量地区科技投入水平最为重要的指标。2014年,长沙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2.3%,株洲市为2.86%,湘潭市为2.0%,排序依次为株洲、长沙、湘潭。20112014年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R&D经费投入强度基本呈稳步上升态势。湘潭市的R&D经费投入强度走势比较平缓,增长速度不快。株洲市的R&D经费投入强度在2012年略有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大,且马上就转为高速上升,在20132014年株洲实现了一个相当大的跨越。2014年之前长沙市和湘潭市的R&D经费投入强度一直高于株洲市,但在2014年同时被株洲市超越。

(二)创新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是考核科技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2014年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231.9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8.5%;株洲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6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6%;湘潭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87.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0%20112014年,三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走在湖南省前列。湘潭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高于长沙和株洲,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20122014年有较大的增加,并超过了株洲市。在20122014年长沙、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较快时,株洲市并没有明显的增长,并被长沙超过,成了三市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最低的城市。

(三)创新成果。科技创新成果的数目,可体现出创新能力和水平。2014年长株潭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0件,是全国该指标的2.05倍。其中,长沙遥遥领先达15.67件,株洲和湘潭分别为4.36件和3.28件。2014年湖南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44194件和26637件,在各市州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排名中,长沙、株洲和湘潭均占据前3位。20112014年,长沙市的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一直远超株洲和湘潭,2014年长沙市的专利申请量分别是株洲、湘潭的3.3倍、5.33倍,专利授权量分别是株洲、湘潭的3.4倍、6.08倍。株洲、湘潭两市相比较,近年来株洲市从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都逐渐超过湘潭,且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三、长株潭三地自主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中,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但仍面临着科技创新投入水平较低、创新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等与创新密切相关的要素对经济的拉动有待增强、协同创新体系仍未建立等问题。其中,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各自的主要问题又有所不同。

(一)长沙。一是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不高。虽然全市R&D经费支出逐年增加,但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难以实现大的提升;二是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了科技活动的企业占比小,未设立科研机构企业的比重大,企业科技活动投入小;三是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从2014年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看,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全年累计实现增加值186.6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8.4%,而2014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41.7%,相比较差距过大;四是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从2014年各区县(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其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看,占比最高的岳麓区达50.6%,最低的芙蓉区为12.9%,半数以上区县低于全市28.5%的平均水平。

(二)株洲。株洲市近年来自主创新水平实现了大的突破,但问题同时存在。一是自主创新支持政策未系统化。近几年,为推进株洲市创新发展,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但与中关村、武汉等地相比,支持政策较为零散不成系统,同时支持力度、服务力度也有待提升;二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需要时间。至2014年底,株洲市经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只有195家,近5年均增长20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与同级别城市差距较大。株洲市工业企业总数达6000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低,企业整体创新质量不高。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速度慢,由小微企业向规模企业跨越难;三是自主研发较弱。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大部分高新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投入研发费用不足;四是县域创新能力不强。2014年,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不到30%,县域研发投入占比不足1%,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低于10%,攸县和醴陵市园区规模工业占比低于20%

(三)湘潭。一是创新载体数量不足、质量待提升。与长沙和株洲相比,湘潭自主创新平台数量较少,服务能力不强,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创新工作政府推动明显。创新工作市场化推动的力度还不够,市场化的服务体系、风险投资等市场化融资手段还不健全;三是重点产业发展存在瓶颈。如新能源产业是湘潭市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但其存在需要国家大量补贴、行业内部同质化竞争、市场壁垒客观存在等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四、长株潭三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一)长沙。一是营造市场化、社会化的创新环境。重视市场化的创新力量,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创新创业公司成长、以机制来保护和推动创新型企业发展;二是集聚和充分利用创新人才。作为省会城市,长沙高校资源相对丰富,应强化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人才政策与产业政策对接。将创新人才引导进企业,通过员工创新意识的提升来营造企业的创新氛围、整体提升企业的创新意识;三是进一步加大产业和区域创新平衡发展力度。岳麓区属于典型的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较密集的区域,因此创新水平最高;芙蓉区等以三产为主的区域,由于三产未完成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水平不够高。应在服务业中注入创新发展的要素,促进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在平衡产业创新水平的同时,也平衡了区域创新水平。

(二)株洲。一是减轻企业压力,创造创新条件。企业科研经费投入压力大,为激发企业研发热情,相关部门应落实、整合相关政策,通过税收减免、提供融资便利、优化科学技术支出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减轻企业创新资金压力,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二是围绕重点产业,实现创新突破。株洲市目前已有处于国家、世界先列的产业,注重发挥现有实验室、研究中心的作用,突破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高端产品,推动形成“株洲创造”;三是激发园区发展活力。县域园区的平台效应目前还未完全激活,株洲县域经济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创新县域园区的发展方式,能整体提升株洲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湘潭。一是加强创新平台和创新服务建设。着力构建满足多种需求的创新平台,完善技术服务、技术认证等服务机构和组织,强化为创新提供载体和服务的能力;二是大力发展优势创新产业集群。立足湘潭特色,发挥湘潭优势,加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形成地区创新品牌,加快培育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三是充分利用军工优势,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大力发展军民两用产业,探索建立支持开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机制,将军民融合作为湘潭自主创新的突破点之一;四是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用好“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金字招牌,建立并完善产权公共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机构建设和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打造出更多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企业。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白永亮,王瑶.FDI、研发投入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基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经验分析[J.特区经济,2013.7.

2]解佳龙,胡树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力”甄选体系与应用[J.科学学研究,2013.9.

3]黄斌.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基础、面临形势与发展建议[J.特区经济,2012.10.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3075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