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劳动/就业
赞比亚劳动力分布研究
第719期 作者:□文/车伟坚 时间:2023/12/16 16:37:36 浏览:705次

[提要] 2020年,赞比亚共有劳动力346.6万人,分布不均衡。近三年来,就业人口大幅度从正规单位向非正规单位流动。81%就业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在高中及以下;服务和市场销售人员快速增长,熟练的农林渔业人员大幅度减少;就业人口的每周平均工作时数为40.6小时,工作时长最短的是房地产业、农林渔业、教育;赞比亚青年迫切需要就业培训;87%的人生活在贫困中。

关键词:赞比亚;劳动力;就业人口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非洲劳动力需求现状及职业教育研究”(编号:2020GXJK221

中图分类号:F249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117

引言

2020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正式印发。针对《意见》的文件精神,教育部国际司负责人指出,将积极推动应用型本科、职业院校配合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协同办学,实现共同发展。我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第一批院校,早在2015年便开始试吃螃蟹了。201512月,教育部批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依托全国有色金属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把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作为试点企业,在有色金属行业开展我国第一个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首批参与试点项目的有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职业院校,2019年扩大至13所。项目稳步前进,并于20198月在非洲赞比亚卢安夏市举行“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开学典礼暨揭牌仪式”,中赞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高职院校协同企业“走出去”在海外独立举办的第一所开展学历教育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赞比亚位处撒哈拉以南的内陆,总面积为75.2614万平方公里,是非洲中南面积较小的国家之一。赞比亚独立之前称为北罗得西亚,1924年成为英国殖民地。19641024日,独立成为赞比亚共和国,此后先后经历了1964年至1972年的多党制、1972年至1991年的一党制和1991年以来的多党制三个主要执政阶段。自20218月以来,赞比亚发展联合党领袖希奇莱马当选总统并开始执政。赞比亚共有中央省、铜带省、东部省、卢阿普拉省、卢萨卡省、北部省、西北省、南部省、西部省、姆钦嘎省等10个省,细分为105个区,卢萨卡是赞比亚的首都和政府所在地。截至2022年底,赞比亚总人口是1975.3万人,比2005年的1140万人,增长了73.1%。赞比亚是南部非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也是非洲第一个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国家,一直以来,中赞两国友谊深厚。作为非洲最年轻的国家之一,赞比亚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先头阵地,因此研究赞比亚的劳动力分布状况以及就业需求,对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赞比亚劳动力分布状况

赞比亚劳动及社会保障部和赞比亚统计局于1986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范围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力调查,2005年、2008年、2012年、2014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进行了后续调查。《2020年劳动力调查报告》是目前最权威最新的劳动力调查报告。

(一)劳动力分布情况。报告显示,2020年赞比亚总人口1788.5万,农村人口占56.7%,城市人口占43.3%;女性占51.9%,男性占49.1%。人口按照年龄分布呈下降趋势,如图1所示。其中,014岁占比45.5%1534岁占比34.0%3559岁占比16.5%60岁以上老人占比3.9%。人口平均年龄自2010年的16.2岁,逐年上升到2020年的17.6岁,仍然是非洲最年轻的国家之一。(图1

20142020年劳动适龄人口(即15岁及以上)数量逐年增多,占总人口比例基本持平,2020年劳动适龄人口990.6万(其中,男性占47.2%、女性占52.8%;农村占52.9%、城市占47.1%),占总人口的55.4%20172020年劳动力(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劳动适龄人口)和青年劳动力(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1535岁劳动适龄人口)人数呈现增长趋势,劳动力占劳动适龄人口比例持平在35%左右,青年劳动力占劳动力比例持平在54%左右。2020年劳动力346.6万,其中男性占58.9%、女性占41.1%,而农村占33.9%、城市占66.1%;青年劳动力188.9万,其中男性占57.2%、女性占42.8%,而农村占34.3%、城市占65.7%。由此可见,男性劳动力明显比女性劳动力多,城市劳动力明显比农村劳动力多。具体数据见表1。(表1

2020年劳动力的地域分布看,卢萨卡省的劳动力人口最多,为117.8万,其次是铜带省,为72.5万,紧跟的是中央省和南部省,分别是37.8万和30.8万,其余6个省的劳动力人口数都只有十几万。可见,劳动力的地域分布不均衡,74.7%的劳动力集中在经济较好的四个省。

2020346.6万劳动力按年龄分布呈近似金字塔形,人数最多的年龄段是2529岁,占18.2%,而74.3%的劳动力集中在2044岁,如图2所示。城市/农村、男性/女性按年龄分布也呈现近似曲线,2019年、2017年的劳动力年龄分布也近似该曲线。(图2

(二)劳动力参与率状况。劳动力参与率衡量的是劳动力与劳动适龄人口之间的比例。2020年赞比亚的劳动力参与率为35%,比2017年略有下降。其中,男性的劳动力参与率为43.7%,远高于女性的27.2%;城市的劳动力参与率是49.1%,远高于农村的22.4%。男性的劳动力参与率远高于女性,城市的劳动力参与率远高于农村,这个结论在劳动力所有的年龄组中都有体现。

此外,男性中,3539岁、4044岁、3034岁三个年龄组的劳动力参与率最高,分别是65.2%65.1%63.3%;女性中,4044岁、3539岁、3034岁三个年龄组的劳动力参与率最高,分别是44.4%41.9%39.0%。城市地区中,4044岁和4549岁年龄组的劳动力参与率最高,分别为73.7%73.8%;农村地区中,4044岁年龄段的劳动力参与率最高,为36.6%。数据结果显示,从性别看,3044岁是劳动参与高峰期,但从地区看,3549岁是劳动参与高峰期。

从地域看,劳动力人口最多的卢萨卡省、铜带省和中央省的劳动力参与率也最高,分别是58.6%44.4%40.6%;而南部省虽然劳动力人口多,但劳动力参与率不高,只有26.8%。其他6个省的劳动力参与率处于14.6%31.8%之间。

(三)就业人口状况。报告显示,2020年的就业人口298.8万,占总劳动力的86.2%,而失业人口47.7万(农村16万,城市31.7万),占13.8%,此数据与2019年的299.5万和2017年的297.1万基本持平。从地域看,劳动力人口最多的四个省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75.5%,与劳动力的地域分布一致;而就业人口的男/女、城市/农村分布,基本与劳动力分布一致。从工作性质来看,33.5%的就业人口在合法注册的公司和/或机构(即正规单位)工作,45.5%在非正规单位,而21.1%属于自用生产劳动者。而2017年,这三个数值分别是45.7%31%23.3%20172020年,就业人口大幅度从正规单位向非正规单位流动。

2020年,在就业人口中,只有26.2%属于正式就业(雇员享有年假、社保和合同),73.8%属于非正式就业雇员(没有年假或社保)。而2017年这一数据分别是36.9%63.1%2020年正式就业比例下降10.7%,可能与就业人口从正规单位向非正规单位流动有关。

就业人口比定义为一个国家的劳动适龄人口就业的比例。2020年赞比亚就业人口比为30.2%,男性38.5%的就业人口比显著高于女性的22.7%,城市42.3%的就业人口比显著高于农村的19.4%。在所有年龄组中,男性和女性均是4044岁就业人口比最高,分别为61.8%40.5%,可能因为这个年龄组的经济压力最大。

从就业状况看,就业人口中有44.3%属于个体户,带薪员工占40.3%,其余分别是家庭劳力、雇主、临时工、带薪学徒、家政和实习生。个体户中,男性比例比女性多十个百分点;家庭劳力和家政,男性与女性的比例基本维持在37;其他就业形式,男性与女性的比例基本维持在73

从就业机构看,就业人口主要分布在私人企业/农场、家庭、中央政府,分别占63.3%21.1%10.1%

从受教育程度看,81%就业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在高中及以下,比201786.6%略有降低。而学历越高,男性所占比例也呈现走高趋势。具体数据见表2。(表2

(四)就业人口的领域分布。赞比亚流行两种就业领域的划分标准: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SCO-08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ISIC 4.0

1ISCO-08职业分类标准。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2008年批准的最新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SCO-08将工人分为十类,分别是管理者、专业人员、技术和辅助专业人员、文秘、服务和市场销售人员、熟练的农林渔业人员、工艺及相关行业人员、工厂机器操作人员和装配人员、初级职工和军人。

8年来,就业人数最多的职业是服务和市场销售、熟练的农林渔业、初级职业。从2012年至2020年,服务和市场销售人员快速增长,熟练的农林渔业人员大幅度减少,初级职工比例也在下降,专业人员、技术和辅助专业人员比例上升。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表3

2020年数据看,在所有职业中,男性就业人口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女性,除了服务和市场销售人员(55.6%)以外,女性多于男性的44.4%。同样的模式也存在于农村和城市地区。

2ISIC4.0产业分类标准。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ISIC是经过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批准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的最有影响力的参考型分类体系,2008年发布的ISIC 4.0是目前最新版本。ISIC4.0将产业划分为21个部门、88个分类。

从事批发零售贸易和汽车及摩托车维修人员的比例从2012年的11.74%上升到2020年的26.1%,为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从事农林渔的比例从2012年的52.23%断崖式下跌到2020年的22.5%,从业人员数量排第二;制造业、建筑业、运输和存储、教育、管理及支持性服务活动从业人员比例均有上升;家庭劳力比例明显下降。而作为国民支柱产业的采矿和采石,8年来的比例略有上升。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在ISIC4.0标准分类中,除了农林渔业、采矿和采石、制造业、电气蒸汽及空调供应、水供应及污水处理、建筑业等6个部门,其余15个部门均归为服务业。由表4可以得知,服务业从业人员比例最高,为61.1%;农林渔业次之,占22.5%。(表4

在住宿和餐饮服务活动、教育、人体健康和社会工作活动、其他服务活动、家庭作为雇主的活动5个领域中,女性人数比男性多,其他领域,均是男性人数多。从各产业和省份就业人口的分布情况看,从事农林渔业人口比例最高的省份包括卢阿普拉省、中央省、北部省、东部省、西北省和西部省,而姆钦嘎省、南部省、卢萨卡省和铜带省的人在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工作的比例最高。相对来说,经济较好的省,从事批发零售的人数多,而经济不好的省,从事农林渔业人数多。

(五)青年劳动力现状分析。2020年,赞比亚有青年劳动力188.9万,占总劳动力的54.5%。从青年劳动力的年龄分布看,随着年龄增长,青年劳动力数量增多。3035岁年龄组以35.7%占比最高;次之是2529岁年龄组,占比33.4%2024岁年龄组占比23.7%1519岁年龄组占比才7.2%

从地域、正式/非正式、工作性质、工作状态、ISIC4.0产业分类标准分布、ISCO-08职业分类标准分布等方面,青年劳动力的分布与劳动力分布大致一样;但在ISCO-08标准分类中,青年女性管理者以52.9%的占比略高于青年男性管理者,而在劳动力分布中,男性管理者占比54.1%高于女性管理者,说明在管理层中的女性更倾向于年轻化。

(六)每周平均工作时数。2020年数据显示,赞比亚就业人口的每周平均工作时数为40.6小时,男性平均43.1小时,而女性平均36.9小时,比2017年周平均工作时数40小时、男性42小时、女性35小时略有增长。从工作性质看,2020年正规单位工作的就业人口每周平均工作时数最长,为45.1小时;非正规单位为40.4小时;自用生产劳动者为34小时。

ISIC 4.0标准看,每周平均工作时数最长的五个行业分别是运输和储存(57.2小时)、管理及支持性服务活动(49.6小时)、电力、然气、蒸汽及空调供应(47.9小时)、采矿和采石(46.3小时)、公共管理和国防及强制性社会保障(45.7小时)。而每周平均工作时数最短的三个行业分别是房地产业(20.7小时)、农林渔业(32.2小时)、教育(32.8小时)。

(七)失业率。失业率是失业人口占总劳动力的比率,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劳动力参与经济活动程度的劳动力市场的关键指标。2020年,赞比亚失业率约为13.8%,农村地区的失业率为13.6%,高于城市地区的13.8%;而男性失业率11.9%,女性失业率16.4%。青年失业率为19.9%,男青年失业率为18%,女青年失业率为20.8%2017年,赞比亚的失业人口42.7万,失业率12.6%。男性失业率为11.9%,女性失业率为13.5%;青年失业率17.4%,男青年失业率16.2%,女青年失业率19.1%。相比较而已,2020年失业情况比2017年更严峻一些。

2020年,赞比亚有644万非劳动力,非劳动力指未就业但正在寻求就业但无法就业的人口、未寻求就业但可以就业的人口、未寻求就业但希望就业的人口和不希望就业的人口。非劳动力人口中,男性占40.9%,女性占59.1%。非劳动力人口按年龄分布,1519岁年龄组的占比27.3%2024岁年龄组的19.5%,随着年龄增大直到6064岁组,均呈下降趋势,65岁以上组为5.9%

此外,非劳动力人口的形成原因中,20.4%是因为家庭责任,21.5%是由于上学/培训,8.9%是由于找工作受挫,45%原因是其他非经济原因,如工作不匹配,或有其他收入来源,或被认为太年轻而不能工作等。值得关注的是,男性离开劳动力市场的第二大原因是上学/培训(26.2%),而女性则是家庭责任(29.3%)。

潜在劳动力是指正在找工作但不能找工作或有工作但不找工作的失业人员。2020年,赞比亚有129.9万潜在劳动力,比2017年的165.1万有所下降。2020年,失业人口加潜在劳动力约为211.7人,其中农村占62.7%,城市占37.3%49.9%为男性,50.1%为女性。

失业和潜在劳动力综合比率(CRUPLF)是失业人口与潜在劳动力之和占劳动力与潜在劳动力之和的百分比,用于衡量劳动力利用不足的程度。2017年,赞比亚的CRUPLF值为41.2%,女性为48.8%,男性为34.8%2020年,CRUPLF值为41.4%,男性为36.8%,女性为47.3%,与2017年基本持平。从年龄分布看,年龄越大,CRUPLF值越低。

(八)NEET的数量。2020年,赞比亚未就业、未受教育或未接受培训的青年(NEET)共337万,占所有青年的52.8%。每10名男性青年中约有4人(43.7%)是NEET,每10名女性青年中约有6人(60.6%)是NEET。在农村地区,55.0%的年轻人是NEET,而在城市地区,这一比例为41.6%。说明赞比亚青年迫切需要就业培训。

(九)工作时长及薪酬情况。2020年,赞比亚带薪员工平均月收入估计为K4393Kwacha为当地货币计量单位,科瓦查,简称K20203月时 1 Kwacha=0.46元人民币,202212月时1 Kwacha=0.39元人民币),高于2017K3330。男性平均月薪K4573,女性K4013;农村地区K3980,城市地区K4529。正规单位平均月薪K5793,非正规单位K2193,自用生产劳动者是K1738

ISCO-08标准看,专业人员以K8787居平均月薪榜首,接着分别是管理者(K6876)、技术和辅助专业人员(K6350)、文秘(K4926)等,熟练的农林渔业人员、初级职工、服务和市场销售人员分别以K1552K1918K2688为平均月薪最低的职业。

(十)贫困水平。根据国际劳工组织20226月的统计数据显示,赞比亚的贫困水平居全球第九,56%的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中,日均生活费不足1.9美元;17%的人生活在中等贫困中,日均生活费介于1.93.2美元之间;14%的人生活在接近贫困中,日均生活费介于3.25.5美元之间。赞比亚2006年和2010年的极端贫困人口比例分别为42.7%42.3%2015年,极端贫困人口比例为54.4%

经济增长带来了越来越高的贫困水平,这也是赞比亚面临的一大挑战。

二、第三方评价

世界银行2017年发布的《赞比亚就业诊断》总结了赞比亚就业的几个特点:(1)就业需成为赞比亚经济发展的中心。自21世纪以来,受铜驱动带来的繁荣和私营部门对商业环境改善的投资反应,赞比亚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但是贫困率几乎没有下降,绝对贫困率仍然很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2)按平均年龄计算,赞比亚仍然是非洲最年轻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的中期人口预测,到2030年,平均每年至少有37.5万年轻人将进入劳动力市场。从2030年到2050年,这一平均数字翻了一番,达到每年74.7万个工作岗位。(3)经济增长快速,但就业成果不显著。20002014年,经济年均增长7.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3%。(4)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不是来自内需,而是来自各个领域之间的就业转移(工人从农业转移到服务业和工业)。在赞比亚2000年至2014年的人均增加值4.35%的年度增长中,3.6个百分点来自就业从农业向服务业的转移,以及较小程度上的向工业的转移。整个时期,农业和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几乎停滞不前。(5)大多数赞比亚穷人(即农民)对从事农业积极性不高,这给减少贫困带来了挑战。该报告指出,技能发展是确保穷人从经济增长中受益的关键。

国际劳工组织2015年发布的《赞比亚包容性增长与生产性就业研究》指出,赞比亚经济高速增长,但生活水平几乎没有改善,缺乏生产性就业机会,不平等现象日益加剧。在就业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非正式就业率高(将近90%),导致收入低和缺乏社会保障;工作贫困率居高不下;失业率停滞不前(约8%)。而国际劳工组织2017年发布的《赞比亚就业概况:多样化、正式化和教育》指出赞比亚不能忽视的几个事实:过去10年,经济年均增长5%6%;在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商中排名第九,在非洲排名第二;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很快达到1700万;6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42%的人被认为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平均年龄为17岁;2010年人类发展指数在169个国家中排名第150位;全球艾滋病毒感染率最高的十个国家之一,有12%的成年人受到感染。

三、总结与思考

从区域分布看,赞比亚劳动力分布不均衡,劳动力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好的城市地区,经济落后地区,劳动力少,且劳动力参与率也低。从就业性质看,近3年来,就业人口大幅度从正规单位向非正规单位流动。从受教育水平看,81%就业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在高中及以下。从领域分布看,服务和市场销售人员快速增长,熟练的农林渔业人员大幅度减少,初级职工比例也在下降,专业人员、技术和辅助专业人员比例上升;服务业从业人员比例升高,农林渔业从业人员快速下跌。从每周平均工作时数看,赞比亚就业人口的每周平均工作时数为40.6小时,每周平均工作时数最长的行业是运输和储存、管理及支持性服务活动,最短的是房地产业、农林渔业、教育。2020年,赞比亚失业率约为13.8%,比3年前更严峻些。大量NEET青年的存在说明赞比亚青年迫切需要就业培训。2020年,赞比亚带薪员工平均月收入估计为K4393。赞比亚的贫困水平居全球第九,87%的人生活在贫困中。

综合赞比亚劳动力分布的现状,赞比亚的就业有几个值得关注的特点:(1)年轻化,赞比亚是非洲最年轻的国家之一,非洲国家大多比较年轻。世界银行报告指出,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及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若非洲大陆政局保持稳定,且提升劳动力素质的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则非洲大陆未来可用于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颇为可观。(2)贫困程度高,87%的人生活在贫困中。(3)人口从农林渔转向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运输储存和教育行业,部分原因是非洲根深蒂固的对从事农业的鄙视。(4)就业不充分,表现在参与就业率不高和工作时长不够两方面。大部分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愿意工作,而庞大的15岁以下的人口需要培育。

(作者单位: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Repubic of ZambiaCentral StatisticalOffice InformationResearch and Dissemination Division.Zambia in Figure 2018R.Zambia.July2018.

2Zambia Population LIVE)[EB/OL.https//www.worldometers2022-12-26.

3]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别研究课题组,李祎楠.赞比亚国别概况与重点合作领域[J.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2202.

4]赞比亚劳动及社会保障部[EB/OL.https//www.zamstats.gov.zm2022-12-26.

5]赞比亚的中央统计局和劳动及社会安全部.2020 Labour Force Survey ReportR.Zambia2020.

6]姚芳斌.国际职业标准分类体系更新及与中国的比较[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1.

7]袁勤俭.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的演化及其启示[J.统计与决策,201224.

8statistics on working povertyEB/OL.https//ilostat.ilo.org2022-12-26.

9]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Jobs Diagnostic ZambiaR.2017.

10]国际劳工组织.Inclusive growth and productive employment in ZambiaR.2015.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78560 位访客